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怪不得太子对于只收军户要特别提及,不仅工钱给的足,还给养老,估计很多民户都会羡慕的要死吧。
朱慈烺有意推动基建,作为汉饶三大种族赋之一,不点亮基建狂魔的名号自己岂不是白来一趟。
不过大型基建项目,投资大,收益慢,有的为了战略利益都是赔钱的,这样的工程必然要靠皇字头的企业来搞。
后世有把军队改成建设营团和基建队伍的先进经验可用,虽然有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贪污腐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大明的经营可能更加废物。
不过道安置人员,没有什么比基建更能容纳这些人了,而且现在先把架子搭起来,把京城到卢沟桥和通州的路修一修,等山西的钱一到位自己的新城计划就可以开始了。
造新城里面的铺面、住宅、码头、仓库、等等好多收入,足够收回建设成本,不求暴利,总之不会亏损就是了,到时候以工程养人员和基建项目。
当然后世这种办法被后世诟病,房奴一大堆,朱慈烺曾经大骂过,但是现在他居高位,才发现这样圈钱用来搞基建,促进就业,繁荣经济,真香!
面对着这样现成的优秀作业,怎么能不抄,不过朱慈烺还是打算保留一点良知,不会过度抬高房价,而且大明的发展红利只要撑过这几年,以后就能剪全世界的羊毛反哺大明了。
新的建设营团依旧是这些太监当监军,但是掌权的确不在是他们,老规矩!销售冠军上!虽然搞销售的不一定个个都是管理人才,但是至少比在宫里面狗不通的太监强的多。
销售担任总管采用按工计酬,财务由太子府典算独立结算,太监和锦衣卫监督,统计司查验工程质量。
末位淘汰制,然后在结合股份制企业,利润三成上缴东宫,三成用于发展,四成用来发奖金,等于又增加了一层监督,这要是在干不好,呵呵那就杀吧!
京营那边道消息已经疯传了,从建十二团营,那可是大事,英国公府上的访客也是络绎不绝。
京营不比别处,能在这里混个职位的,哪个还不是勋贵,很多都是能直接面圣的主,对于这种风吹草动自然不像下边的丘八乱打听,这关乎前程的事,认为有几分薄面的谁不去英国公府上走动走动。
英国公也是太极老手,京营的事前面早有风声,太子邀请皇上检阅新军,皇上特许新军典推广全军,聪明的已经嗅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可是皇上宣布推广典之后,各地并没有收到新的典,那这次新军典就不是那么简单装装样子就能混过去了。
果然太子又先后请了数道圣旨,皇上也特许成立了新典核验部门,隶属太子典兵局总作训处。
这个总作训处职权可不是一般的大,拥有招募训练新兵的权利,皇上把太子编练的防疫军划归宣大总督孙承宗,但是确给太子留下了三千饶作训官。
本来这些人是打算在宣大防线在招募两万新兵从新编练新军的,但是孙承宗以宣大防线后勤压力大,编练新军影响九边军心稳定为由请太子把三千饶作训营调走了。
朱慈烺也没有办法,孙承宗的所谓的影响九边军心的有理有据,他也只好改变策略,新军采用新式训练,每都要训练,即使当年的岳家军戚家军也仅仅三五一而已,这个强度自然要充足的营养,优厚的军饷。
而九边将士朱慈烺承诺的结清欠响都已经是恩赐了,哪里有啥待遇,到时候朱慈烺在宣大练兵,那些将士肯定会觉得,大家都是当兵,凭啥你们吃的比我们好,军饷比我们足?
到时候矛盾尖锐,军心肯定有影响,有人挑事搞不好还容易生乱,所以孙承宗一看新军的典,立刻写信给太子让他另外选择地点练新兵。
朱慈烺权衡一番,大明军队数量上已经很多了,从新编练不如改造旧军,而且京营自从流寇作乱以来屡次征调剿匪,现在已经不堪使用,若是建奴再次兵临城下,这些人只能闭门守城,完全丧失了野战能力。
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告诉朱慈烺,一个朝代对国家的控制力强弱,取决于京城皇室直接掌控的军队的强弱。
大明现在风雨飘摇,流寇、建奴、九边几乎抽空了京城驻军,若不是朱慈烺出钱崇祯从新编练了勇士营和神机营,那京师已经没有可用之兵了。
所以朱慈烺把三千作训官调回之后,就打起了整训京营的目的,英宗北伐勋贵遭受重创,京营也精锐尽丧,自此后虽然经过武宗恢复,但是京营疲敝已经难以挽回。
所以整顿京营比起另训新军还要复杂艰难,当初为了避免麻烦才另起炉灶在山西训练新军,但是现在朱慈烺可以羽翼已丰也有了练兵的经验,是时候干点大事了。
东宫为了应对新军的编制在典兵下成立了四局,总装备局,总后勤局,总作训局和总参谋局。朱慈烺把这三千训练军纳入总作训局旗下。
这次京营整训,总作训局亲自刀,新兵招募和训练全部都由总作训局持,一边整训京营,一边训练新军,完成新兵训练之后才划归京营。
结果朱慈烺方案一出,英国公张世泽就提出反对,正统年间整个京师所能容纳的常规兵力上限是18万,景泰元年于谦因为把援军留在京城,总兵力24万,结果练场都不够用。按照京师保卫战容纳极限24万算,京营要是训练旧军之外在招募新兵,不要训练了,连营房都没樱
朱慈烺当时就不乐意了,你京营训练个啊,营房不够用是被勋贵们侵占后都盖成房子住了卖了吧,士卒都成军官农奴了还训练。
张世泽当时就提出了要练新军就要依照旧例置老营安置旧军与老营。朱慈烺更是不乐意了。
第139章 各守本分
英国公所谓的旧例是指土木之变后,京军永乐时号称有五十万的京营几乎全军覆没。景帝命兵部尚书于谦整顿京营。
于谦认为三大营各为教令,有战事时,临时调拨,兵将不相习,乃设立团营。每50人为一队,设队长,两队百人,设领队官。20队千人,设把总官。5000人有都把总官。
从三大营中共选15万人,分10营,称团营。每营设坐营都督1员,都指挥3员,把总都指挥15员,指挥30员,管队官每队2员,于三大营提督中选2人充任总兵,负责10营的训练管理。剩余的兵士归本营,称老家。
这是京营整编第一次设立本营老家。
英宗复辟,于谦被杀,团营制被废除,恢复三大营旧制。营军总数为23万余,分为头拨、次拨,随时进行训练。
明宪宗成化年间,恢复团营制,增为12营,称奋武、耀武、练武、显武、敢勇、果勇、效勇、鼓勇、立威、伸威、扬威、振威。每营万人,各分为五军。三千营、神机营仍领马队、火器。12团营各由侯一人统领,各佐以都指挥,监以内臣,提督以勋臣,称之为选锋。余兵仍归本营为老家,不参与训练,专门供役使。
这是第二次设立本营老家。而且专门规定不参与训练专门供役使。
当时共选出14万人,3000余人为选锋,又以山东、河南、江西精兵为班军,春秋番上京师,共计25万人。
弘治时,营军久困于工役,缺伍多,颓靡不振,明武宗即位时,12营锐卒仅存60500余人。正德年间,京营制又发生变化。边将江彬得武宗之宠,奏调边军入卫京师,以壮大自己的势力,边军数万人被调入京师,称外四家。立两官厅,选团营及勇士、四卫军于西官厅操练,正德元年所选官军操于东官厅,东西两官厅军称为选锋,12团营又成老家。
这次又是设立本营老家。
此时边将用事,工役浩繁,京营戎政益坏。给事中王良佐奉敕选京军,查籍册应有38万,实际上存者不足14万,仅选出2万人。
所以京营历次改革朝廷从来没有放弃原本的部队,都是设立老营给予养老,朱慈烺这操典上的要求太高,搞不好京营紧紧能选出一两万人。
作为京营的总代言人,英国公总不能弃这些人不顾,按照操典遣散吧。
朱慈烺不愿意花钱养废人,但是英国公说的有理有据,无论如何军心不能乱,不得已朱慈烺提出了设立建设营团安置不合格的士卒的办法。
英国公听着这不是跟设置老营专门供役使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是换一个说法罢了,于是英国公就提出训练多少新军就要安置多少老人。
所以朱慈烺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布局,也为了给京营改编筹措军费,不得不搞了一次电视营销大明版。
因为新军训练得钱他准备好了,但是安置旧军的钱他没有准备。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崇祯下旨了,可是圣旨确迟迟没有下来,朱慈烺不得不进宫请旨。
看到崇祯的时候,崇祯又在批阅奏章,见他来了:“你先在那边坐一会,我看完这一个。”
朱慈烺等了半刻钟,崇祯还没有想好,抬头看看朱慈烺问道:“秋汛已至,各地请求拨款整修河道,这水患年年修而年年成灾,要是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法就好了。”
朱慈烺惊讶的看着崇祯,这可是真敢想,一劳永逸?可能么即使后世河流还屡屡决口呢,何况大明。
崇祯放下奏章说道:“天威难测,这几年水旱灾频发,朕也是心急了,你这次来有何事?”
朱慈烺拱手:“父皇,儿臣问京营的事情,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父皇可以下旨施行了。”
崇祯嗯了一声:“听说你卖玻璃茶盏卖了九十九万两银子?”
朱慈烺看崇祯一副心动的模样立刻说道:“是,不过短时间内不能再用此法了。”
崇祯有点失望:“为何?”
朱慈烺耐心的解释道:“百姓之所以争相购买,应为咱们宣传这东西保值稀有,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售卖,此物不稀有自然就卖不上价钱,这东西可是用皇家信誉背书的,要是贬值损失最大的还是咱们皇家的名声。”
崇祯大概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本来以为多了一个财源,没想到是一锤子买卖,不过崇祯还是对朱慈烺的挣钱能力刮目相看。
崇祯装作为难的说道:“昨日曹化淳来哭诉,勇士营和神机营编练消耗甚巨,御马监有意编练马队可是司礼监以内库银钱不足为由拒绝了。”
朱慈烺无语的看着崇祯,崇祯假装拿起奏章不在看他。
朱慈烺盘算了一番说道:“父皇,此次虽然卖了一万套得银九十九万两,但是皇明特供成本约十九万两,两万人的团营编制器械购买大概需要二十万两,修整京师到卢沟桥和通州的管道需要四十万两,剩余二十万可以充入内库用作御马监训练马队之用。”
崇祯点点头:“皇儿有此心,朕心甚慰,京营编练兹事体大,新军训练朕打算遣英国公和內监监督训练情况,皇儿以为如何?”
朱慈烺立刻说道:“父皇,监督可以,但是孩儿希望他们不要干预训练,京营之弊,他们两方皆有责任,若是他们干预新京营恐怕和旧京营无异,孩儿岂不是枉费钱粮。”
崇祯思考了好大一会:“可以!朕自会下旨要求两边各守本分。”
崇祯看了看朱慈烺:“听说你打算把讲武堂迁出皇城?”
“是啊,皇城地方狭小,讲武堂很多训练都需要场地,这次京营编练新军,正好让他们过去边实践边学习,将来对于新式战法更加容易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