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崇祯欣然拍手:“好!好!好!皇儿此事办的非常好,能不饿死人已经是大的好消息。”
  对于崇祯来不让灾民饿死已经是对灾民大的恩赐,但是对于朱慈烺看来不饿死人才是救灾的最底要求,也是救灾的底线而已。
  就像现在朱慈烺明明知道这次江南谋逆案若是办成,所得的钱粮应当不下于山西这边,不过这笔钱朱慈烺不打算用在其他地方。
  朱慈烺打算用粮商的钱用来重建一粮食储藏体系,最合理的分配大明的粮食,争取让更多人平安活下来。
  朱慈烺又解了崇祯一块心病,崇祯松口气之余问道:“额哲封赏即将商定,额哲也请求回大同拿回归化城打通通往河的商路,你那边都准备好没有?”
  朱慈烺想了一下道:“父皇,儿臣怀疑那一万建奴久驻归化城除了监视额哲之外,还有可能是为了晋商的那批粮草,所以山西那边进攻不如固守,而且要谨防内鬼作乱献关导致建奴突入。”
  崇祯已经把晋商这一批粮食看成解决山西饥荒的救命粮,在听到建奴也在打这批粮食的主意立刻就不开心了:“既然如此,为何不立刻拿下这些商人!”
  朱慈烺摊摊手:“还不是这些建奴在窥视,儿臣也怕这些人狗急跳墙联合建奴作乱,到时候整个山西都要生灵涂炭。”


第142章 江南的消息
  崇祯记得朱慈烺跟他过山西商人跟建奴互相支援的事,但是一万建奴还在长城以外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自打建奴第一次入寇之后,大明九边的长城防线感觉就像筛子一样处处是漏洞,感觉建奴随时随地都能入关。
  而且入关之后大明也是无可奈何,这让他非常不爽。
  想起这些崇祯问道:“你极力推荐的孙承宗现在又上书想要修整长城,恢复烽火台,建立预警机制,这么大一笔开销,他也真敢想。”
  朱慈烺尴尬的摸摸鼻子,孙承宗这个提议东宫也收到了,而且比起崇祯收到的更早,孙承宗是跟朱慈烺申请资金失败才转而上书找崇祯的。
  朱慈烺否决的原因很简单,没钱!第二收益率太低,有那个钱还不如多训练几万新兵呢。
  在辽东支持孙承宗的堡垒计划那是为了建立稳固的进攻基地,丢了辽西走廊,建奴一两万人就能把大明出关的军队看的死死的。
  而且辽响每年这么多砸进去,辽西紧紧保住几个孤城,大量的资金都浪费了。
  但是宣大就不一样了,宣大长城绵延曲折回环上千里,要是全部修复一遍,那绝对是耗资千万的大工程。有这个钱编练几十万骑兵他不香么!
  朱慈烺对于宣大河防线的定位就是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只要三点驻军充足,互为犄角无论是蒙古还是建奴都不敢深入。
  防御,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把战线引到敌人上,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大明有这样一个制度,你推荐的人要是做了错事你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当年孙承宗就是应为这个辞官回乡的。
  所以崇祯拿孙承宗的事朱慈烺也就是个正常思维模式,这个锅朱慈烺还就得替孙承宗扛着。
  朱慈烺想了一下道:“九边卫所军户逃亡严重,目前首要任务是解边军之温饱,等欠响补充之后,粮草也会陆续到位,到时候人员充足才能谈从建防线,我已经跟孙师建议让他先补充九边士卒,清理空饷,整训士卒,至于下一步怎么走还要看中原围剿流寇的效果再定。”
  崇祯挥挥手:“他总是不停要粮要响,当初提议征辽响,才导致流寇之祸,如今又是不停要钱,完全不理会朝政艰难,上月内库存银不足万两,户部库能跑老鼠,寅吃卯粮,哪有余钱供他挥霍!”
  朱慈烺低头:“父皇放心,内库困境现在已经有所缓和,至于国库新兵军饷、训练、器械都是是内库供应,国库还没钱,儿臣不能理解。”
  崇祯叹了口气:“文臣多大言空谈之辈,户部无钱只知道加税或者伸手找朕的内库要,仿佛朕的内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他就不知内库艰难。”
  朱慈烺对于国库的况自然也很清楚,所谓的加税大多加的也是农税,或者设卡收厘金,对于盐税茶税商税这些提都不提。
  朱慈烺对文官的节彻底失望了,与其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自己。
  你不是不要商税么?不好意思我也不用交税,而且我有皇家的招牌,雄厚的资本,优秀的技术工人,等有一你会发现,大家都不用交税你依旧玩不过我。
  崇祯抱怨了几句道:“京营的事你多上心,若是有不堪用的,你就直接撤换吧。”
  听崇祯总结的话,朱慈烺乖乖的拱手告辞。
  京营这次挑选一万人中只挑出八百饶合格者,剩下的人也只有三千能补充进建设营团。
  看到京营糜烂到如簇步,朱慈烺松了一口气,这样建设营团还搞个啊,干脆从新招募新的算了,把三千人集中成立邻一建设营团剩下的七千下一批训练的时候再补充。
  到时候二十万多万京营改革完成,三四个建设营团就能放下了。这极大的降低了朱慈烺的财政负担。
  不过因为建设营团人员没有预计的多,整个道路修整计划也受到了影响,朱慈烺犹豫着是继续招募人员充实建设营团,还是另外招募工匠从建?
  朱慈烺正犹豫的时候,王之谦走进来:“下,江南送来最新消息。”
  李若琏带着南镇抚司的八百缇骑南下之后,王之谦作为新晋的南镇抚司千户,比武第一名荣幸的接下了保护朱慈烺的重任。
  原本崇祯有计划把方正化调到朱慈烺边,不过方正化功劳太大,重赏之后已经接掌东厂。
  朱慈烺打开奏报,上面写的是锦衣卫调查况,因为统计司在朱慈烺打算购粮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关调查,所以锦衣卫这次只需要对这些粮商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即可。
  果然,这些粮商依托一些行会和地方的商会组织,在私下里控制粮价,李若琏按照朱慈烺的要求,不用管到底是谁参与了谋逆,只管找那些平里最嚣张的、收粮食的时候压价最狠的,心最黑的那一波人,使劲追查就是了。
  而调查中李若琏竟然有意外收获,九江粮商胡维贤这些年一直跟山西晋商来往密切,他的一房妾还是范永斗的远亲表妹。
  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综合经营,依托粮食,还参与了江南的生丝、棉花、麻、漆、药材等的收购,有些人还经营布匹、典当、茶叶、瓷器等生意,甚至有些人还是盐商和大地主。
  势力盘根错节,关系网牵扯很深,李若琏越调查,越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朱慈烺从来没有看过晋商的崛起,这些人不仅参与了江南的粮食还借着运钞法插手了两淮的盐引,江南的茶叶,邯郸的铁矿等等。
  反正只要是建奴需要的,粮食、盐、茶、铁器、药材等等他们都在经营,完全是能卖的都卖。
  江南粮商复合经营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这些人往往都是一地的地头蛇,在地方势力极强,插手当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不古代就那么多李半城王半街之类的称呼。
  朱慈烺要打劫的就是那些闹的最欢的粮商,即使谋逆案也只有那么一批人敢想敢干,还一个就是借着钱谦益稍微清理一下江南士林。


第143章 太闲的锦衣卫
  总之,李若琏有些不够杀伐果断了,而且这种事情能犹豫么,不赶快下手等消息传出,朝堂和江南还不乱个底朝天!
  朱慈烺提笔写下几个要点:“一、只诛恶名远播之人,家产收缴。二、秋粮收获在即,不要影响百姓卖粮纳税。三、要让百姓切实看到诛奸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所以粮价要有切实的增长。”
  朱慈烺说了三条,也就是一个意思,别墨迹了,老子等着用钱呢!吩咐王之谦去密件房加密,在用信鸽房把消息传到江南。
  朱慈烺估计三五天之后江南就会有动作了,这场腥风血雨不知多少无辜之人会受到牵连。
  处理完江南的问题,皇仁堂那边又送来奏章,部分医者对于皇明堂搞得人体实验意见很大,请求辞官。
  朱慈烺看到奏章有些无语了,上次崇祯不是拉骆养性顶缸了么,这骆养性都没有意见,这些人跳出来闹个屁,而且看这架势像是要把事情闹大的节奏啊。
  正好王之谦回来:“这皇仁堂是怎么回事,那些医者怎么会知道皇仁堂搞得医学实验?谁告诉他们的?”
  王之谦连忙回答道:“大概三日前,北镇抚司骆养性指挥使以皇上特许南镇抚司有侦缉之权为由,把皇仁堂实验划归南镇抚司管辖,并且并没有保密,所以消息才传出来。”
  朱慈烺呵呵一笑:“这是故意恶心人是吧,这骆养性背后使绊子倒是老手,皇仁堂都是那些人闹的最欢?”
  王之谦想想说道:“都是些御医和老资格的大夫在闹,听说他们还要参我们南镇抚司一本。”
  朱慈烺揉揉脑袋:“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到了皇仁堂递折子了你们都没有跟孤汇报?”
  王之谦疑惑的问道:“殿下,这事是小事吧?咱们的实验不是皇上特许的么,而且锦衣卫这种脏活累活干的多了,虱子多了不痒,他们想闹就随他们闹呗!”
  朱慈烺骂道:“糊涂!愚蠢!锦衣卫名声不好,但是锦衣卫做事哪一件不是为了皇家为了大明社稷,南镇抚司在东宫管辖,这事要是被捅出去,群情激奋到时候必然会牵连到孤身上。”
  王之谦一想就明白了:“那太子殿下,咱们把几个闹事的下昭狱怎么样?”
  朱慈烺看傻子一样的看着王之谦,这家伙肌肉长脑子里了么?还是练武练多了什么都想着武力解决?
  朱慈烺也不打算对方能提出什么好建议,干脆开口说道:“看不惯就不看!既然他们都是心怀仁慈之心的大医,陕西因为流寇作乱尸横遍野,百姓饥荒眼中,极有可能发生瘟疫,你派一队锦衣卫连夜送他们去兵灾地区救治百姓。他们应该不会拒绝,送他们去!连夜送走。”
  王之谦悄声问道:“那传出去的消息用不用追查警告一番?”
  朱慈烺想了一下:“算了,骆养性是父皇亲自指定的背锅人,他不敢把事情闹大,要不然这事早就传到御史耳朵里了,至于还在内部闹腾。”
  朱慈烺敲着桌子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北镇抚司我看最近是闲了,他才有时间给我找事,传令下去,北镇抚司密语简陋,传令渠道缓慢,对于在外的密探保护不够,消息传递不及时,要求他们到南镇抚司学习改进,还有约束北镇抚司的人,不得在京城胡作非为吃拿卡要。”
  王之谦噗嗤一笑:“那北镇抚司的那帮孙子可有的学了,咱们都教给他们么?”
  朱慈烺点点头:“为什么不教,不要小看了北镇抚司,他们在建奴蒙古还有西南土司那里还有很多暗子很有价值的,只不过被他们底下的效率给耽误了。”
  这些只能是小手段恶心一下对方,真正能让对方没有经历给自己找麻烦还是要把职权划分清楚,朱慈烺盘算着,时候是给锦衣卫来一个从新定位了。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后来文臣咬住锦衣卫陷害忠良这一条不放,要求裁撤锦衣卫,崇祯虽然没有听从裁撤,但是锦衣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