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50章 新帝国号
  二月二龙抬头,对于大明来说二月二是年后第一个盛大的节日,这一点各地各种庙会交易会非常多而且热闹。
  而近些年来,随着当初皇明博览会的风起,这一天也是大明最盛大的拍卖会和各种展会的开展的日子。
  海军选择这一天新船交付实验,也是为了图一个吉利。
  朱慈烺带着太子来到船厂,船只早就已经出了船坞,停在浮动船台上进行舾装。
  这并不是新帝国号的下水仪式,而是海试仪式,代表着这条船已经完全建成,进入测试阶段了。
  这条船动工时间是复兴十年初,完工时间是复兴十二年二月二,整个工期两年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漫长了。
  船厂负责人解释:“如果下一批在两个月后顺利铺设龙骨,我们有信心在十八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部建造任务。”
  这个速度比起上一条帝国号来说可谓是飞速了。
  这也就意味着上一条帝国号,紧紧用了这个名字不到三年就要让出名字了。
  虽然英吉利后世造无畏舰从铺设龙骨到海试只需要一年,但朱慈烺并不觉得大明现在的造船速度慢了。
  吴大海跟着朱慈烺:“可惜了,这条船都定型了二百八十毫米炮才研制成功,要是这条船换上二百八十毫米炮那才叫有劲。
  只需要击中两炮就能干废一条老式战列舰,运气好了,那是一炮一个!”
  一旁的管事跟着解释了一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技术一直都是在进步的,一条战列舰从设计到定型需要一年乃至数年的时间,建造再要两年。
  以现在大明的发展速度,可以说这些船还没有下水就已经是过时的技术了。
  不过二百二十毫米三联装火炮也足够对付那些老式战列舰了。
  虽然二百八十毫米更大,但是因为炮身变大,只能改三联装火炮为双联装,这样一条船的主炮数量就从十二门降低到八门了。
  而且射速也降低了,反应时间也变低了。
  从效率上来看,还是这种十二门的对付那些老式风帆战列舰更有效。强牺读牺
  那种新式战列舰主炮臣还是觉得是用来对付这种战列舰的,应该用在下一代战列舰上。”
  吴大海拍着炮管:“口径即正义,这海军的火炮当然是越大越好!这要是三百毫米以上,打那种木壳船还不一炮一个。
  巨舰大炮时代来临,也会很快结束,你说的下一代,恐怕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了。
  臣还是觉得,应该把下一批战列舰的主炮改为八门二百八十毫米主炮,这样不仅威力更大,而且船身更加修长。”
  管事没有啃声,而是望向朱慈烺,朱慈烺看着这条船,心中也是信心满满,对付大明的敌人有这条船就够了!
  虽然后世的战列舰普遍采用双联装更大口径的火炮,不过管事的说的也对,大明的敌人还没有进入巨舰大炮时代。
  所以大明还需要依靠主炮数量优势来震慑敌人。
  如果有一天大明的敌人也造出了战列舰,那么大明才应该造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装甲,更大的战舰。
  太子好奇的问道:“父皇,这船有多大?有多重?看着好大啊!”
  管事的这个时候嘿嘿笑着解释:“太子殿下,这船的大小就是看排水量的,这条船标准排水量一万八千五百吨,满载排水量二万一千吨。”
  太子对这个没有概念管事的继续解释:“目前欧罗巴洲最大的战列舰不过四千吨而已,大明的新帝国级战列舰已经领先了他们至少两代以上。
  对法哪怕是在五百米的位置射击都不能击穿帝国号战列舰的水线装甲。
  而大明的帝国号战列舰全部为钢铁制造,前面还设计了撞角,能够切割敌船,只要速度够快,即使敌船挡在帝国号的前面,帝国号也能依靠撞角将对方切开,一分为二!”
  太子疑惑的问道:“可是我记得大明最大的商船不是已经五万吨以上了么?为什么战列舰不设计五万吨以上的呢?”
  管事的摸摸鼻子:“殿下,大了速度就慢了,那种商船五万吨,只能跑六到八节的航速,是运输大宗货物使用的。
  大明的战列舰要求的是作战效能,最高能跑到十四节,在蒸汽机没有更先进之前,太大的船体只能是负担。”
  太子指着船上的烟筒:“可是你这上面不是装了六个蒸汽机了么?船大了不是能装更多?到时候不就跑快了?”
  管事的不知道怎么解释,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 只能抬头看朱慈烺。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现在还不懂,你好好读书,等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懂了,这是一个平衡,装甲,火炮和速度要相互配合相互兼顾。
  不要浪费时间了,开始吧!”
  朱慈烺登上新帝国号,战舰早已经点火烧水,朱慈烺这边宣布开始,拖船就拖着它缓缓的使离码头的浮动船坞区。
  然后到了宽阔的水面上新帝国号才转为自己的动力开始前行。
  船只速度由慢到快朝着天津外海北部驶去,这一片区域早就被划为禁航区,除了沿岸港口的通知之外,还有就是水面上来回巡视的新式蒸汽飞鱼快船。
  今天朱慈烺来临,说以新帝国号要测试最高速度和打靶两项。
  船只出了港口一直在直线加速,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速度提到最高。
  然后维持了十几分钟之后速度再次降低,朝着预设靶场行驶。制大制枭
  战列舰最快能够跑出十四节的航速,这并不代表其能够一直以十四节的航速跑,一般情况下,战列舰都有一个经济航速。
  就像新帝国号,以八节的航速可以续航三千五百海里,如果以十二节的航速只能续航两千八百海里。
  如果跑十四节,不出两个小时,锅炉就会因为压力过大出现问题,这个就相当于是帝国号的极限速度。
  因为朱慈烺在船上,大家都不敢冒险,陛下来参观结果船跑着跑着坏了多尴尬,再说了,陛下也没有那个时间看着他们在海上飙船。


第1451章 已经无敌了
  新帝国号行驶到靶场区域,这次的靶子又是一条福船,依旧是后勤部淘汰的船只。
  因为上次朱慈烺看战列舰射击打移动靶的惨痛教训,这一次海军讨了一个巧,直接改移动靶为固定靶,船只下锚停在那处浅滩。
  战列舰这边开始调转炮口瞄准。
  朱慈烺看着战列舰的炮口调转好:“不用问了,直接开炮!”
  战列舰这边先是一发校准射击,然后经过一分钟的计算。
  然后火炮开始齐射,因为考虑到降低横摇的问题,所以火炮射击采用的是斜前方四十五度射击。
  果然打固定靶海军还是有水平的,第一轮射击之后,就有一发命中,其余十一发的散布点也都在福船附近。
  经过又一分钟的准备,第二轮射击轰出,这次命中了两发。
  只见对面的福船在火光和浓烟中缓缓的沉入海里。
  实战效果怎么样先不说,至少这观赏效果是拉满了。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这么看来,二百二十毫米火炮确实够用了。
  更大的火炮虽然难威力更强,但是现在火炮还不稳定,因为更大的火炮对于装填系统,液压系统,弹药等等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战列舰火炮可不是就一根炮管子,那是一个综合系统。强牺读牺
  与其冒着风险搞一个不太靠谱的二百八十毫米,不如用一个稳定的技术成熟的二百二十毫米。”
  吴大海见朱慈烺最终决定了,也没有再争辩。
  不过想到有更好的不能用,心里也是非常难受:“那陛下,下一代战列舰是不是可以进入最后设计阶段了?
  要二百八十毫米舰炮,要双联装,要自动装填,要十六节,要装甲八千吨,重点部位装甲超过三百毫米……”
  朱慈烺摆摆手:“行了,着急什么,新一代战列舰要等到帝国号海试结束,服役一段时间,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会进入最后设计阶段。
  完整出图至少要等到三年之后,到时候看看各项科研的进度情况在考虑建造的问题吧。”
  现在的大明,每一项科技的进步都很艰难,都需要时间,最早的一批大学毕业生都才三十多岁,经验技术都还差一点火候。
  科技进步不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把钱投进去等着,想要提前出结果就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不一定有用。
  尤其是海军造船这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大明工业的方方面面。
  海军也是这些年大步迈进习惯了,感觉科研好像很简单一样。
  大明从第一代的福船改造战船、到自己设计炮舰、然后建造风帆战列舰、再改进风帆战列舰、装甲战列舰、蒸汽战列舰、蒸汽装甲战列舰、蒸汽全钢战列舰。
  八代船,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海军,也不过十六年不到的时间。
  海军舰船整整进步八代,往往都是新船下水,下一代船型已经设计完成可以开始建造。
  甚至有过两型两代船同时在船台上建造的事情发生。
  所以在海军的眼里,新船下水了,下一代船就要动工了,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但是现在确不行了,一个是技术储备不足,第二个是这玩意是真贵,即使大明现在有钱了,大明也试错不起。
  新一代报废一条那可就是将近两千万两白银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军费的百分之三。
  相当于大明整个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左右。相当于朱慈烺皇明商号一个生意的全部利润,反正朱慈烺是不敢玩。
  再说了,现在这一代已经足够用了,下一代干嘛还要着急,说不定后面大决战结束了,新船就不用着急造了。
  道理很简单,可以预见到,大决战的时候,大明要造百艘以上的这一代战列舰。
  这个基数之下,战后肯定要对一部分进行拆毁。
  如果禁止各地区和藩国拥有战列舰之后,那么大明控制全球只需要一二十条战列舰就足够了,因为无敌了。
  而一条新船怎么也能用三十年吧。
  到时候大明需要休养生息,需要缩减军费开支,那么海军明明有那么多无敌的大船,谁还愿意给他拨款造更大的战舰?造出来干啥用?自己打自己么?
  海军跟陆军不一样,陆地上有人造反,大明需要派大军镇压,需要军队足够强大。至少比各地驻军要先进一点才能压制那些人的各种小心思。
  海上要是有谁造反,他离开了陆地,那就是一群海盗。
  即使开着战列舰造反都没用, 还不是被轻松围殴搞定。
  就算大明的战列舰分散世界各地,就算你跑到世界的另一端造反,但是海军需要港口,造新船需要造船厂,需要所有工业部门的配合。
  离开陆地啥也不是,你根本扩大不了实力,海军集结再慢半年也就够了,半年你能从无到有的造出新的战列舰?
  所以海军自我革新的需求远远没有陆军迫切。
  十几年二十几年一代的革新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一统全球之后,朱慈烺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了,谁还去拼命的研究怎么在海战上击败敌人。
  有那个钱发展空军,造火箭造卫星不好么。
  看着很遥远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战后的事情。
  海军想要更大更猛的船十有八九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欧罗巴那边的国家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