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下如此残虐百姓,将来不怕下民怨滔!桀纣幽厉之君!大明江山自汝而亡么!”
朱慈烺冷笑着道:“我要是不杀光你们这样的蛀虫,大明的江山等不到我接手那一!”
朱慈烺这话也是怒急了,出来也发现自己失态了,哪有自己咒自己家的江山要亡的?但愿没有人会计较。
朱慈烺发现跟这样的人越越气,何苦来栽!挥挥衣袖:“把人带下去!”
朱慈烺气冲冲的走出昭狱,侯恂他也不想看了,这种人看了也没意思,根本无法扭转他们的思想,除了惹自己生气。
朱慈烺坐在马车上,看了一眼边上的王之谦:“你平时都不话么?怎么跟个闷葫芦似的?”
王之谦摸摸脑袋:“嘿嘿,下,俺嘴笨,怕错话,以就不。”
朱慈烺点点头:“嗯,确实多多错,这次钱谦益的话你认同么?”
王之谦摇摇头:“那当然不认同了,这种混账话也就他这种书读傻的人才的出来,下为下百姓做了多少事,为大明做了多少事,他的那些民是他们自己那些贪官污吏吧,这种人死了好,杀光了都不解恨!”
朱慈烺哈哈一笑:“你以前没怎么读过书,以后一定不能这样了,读书还是有用的,那些整叫嚣读书无用的人,他们大多都是没有读过书,你们是我从民间发掘的人才,将来是要大用的,但是要是啥也不会怎么用,你们几个以后都要去讲武堂旁听,多学本事!”
第159章 皇家主导产业
王之谦一脸苦相:“哎,好!知道了,殿下俺们现在觉得已经挺好了,你看我现在是锦衣卫千户了,还是殿下身边的护卫,这样的活又不需要读书写字,大家都说将来您登……那个啥我肯定能混个世袭的千户,给子孙挣下一份家业,那也就知足啦!”
王子谦也没有确实真傻,太子登基这种话岂不是咒皇帝死,这要是落在有心人耳朵里,那又是一个罪状。
朱慈烺并没有继续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习惯,自己领着他们走上这条通天之路,但是具体能走多远,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现在朱慈烺已经不是开始那个没有班底没有依靠的新晋太子,现在通过讲武堂和新军,朱慈烺已经培养了自己的班底,并且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
若是明年在举行第二届比武大会,朱慈烺可能连参加都懒得参加了,说到底王之谦这一批人还只是应急的产物,论忠心哪有世代吃皇粮的军户锦衣卫等人忠心。
马车回到东宫,朱慈烺立刻召刘若愚进来,刘若愚在朱慈烺去昭狱见钱谦益之前就已经派人去请了,等朱慈烺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喝了两杯茶。
见礼之后朱慈烺直接了当的问道:“咱们在京城附近粮食存了有多少?”
刘若愚盘算了一下说道:“咱们的粮食生意刚开始,现在存粮只有十一万石,不过天津的存粮一直在往京城调运,以现在的销售情况看,供应还算充足。”
朱慈烺敲敲桌子:“侯恂跟钱谦益都被抓进昭狱了,他们计划截断运河,断京城和山西的粮食,让两地生乱逼父皇废太子,现在已经在查大明京城所有粮库存粮可能不到真实情况的一半,而私库都在出清余粮,运河上粮船也在减少,京城可能随时发生粮食危机。”
刘若愚听罢额头立刻汗水密布,眼睛一红,连忙跪下来:“老奴愚蠢,此事全怪老奴思虑不周,还请殿下斩了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朱慈烺翻翻白眼:“先别想着背黑锅的事情,这事并不是没有转机,我已经发急信到江南和天津,要求李若琏尽快组织粮食北运,郑芝龙也会全力配合护航,但是海运凶险漫长,预计最快也要一个月之后才能有粮食到达,所以这段时间你要想方设法确保京城粮食不出现短缺,保证京城不出现大规模的抢购。”
刘若愚听完之后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事不可为了,太子殿下准备扔他出去弃车保帅呢,听完太子的讲述之后他陷入沉思。
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经验和能力范围,如何保证粮食不出现短缺?不限量供应粮食呗,怎么防止出现大规模抢购?限制每人每次购买的量?还是限制售出的量?
朱慈烺低声说道:“你看过三国演义吧?”
刘若愚愣了一下点头:“奴婢闲暇的时候读过。”
朱慈烺嘿嘿笑着:“还记得董卓进洛阳的时候因为兵力不够他想了一个办法,让西凉铁骑从西门进从东门出,在绕到西门如此循环往复,造成大军一直在进城的假象,让山东诸侯不敢乱动!”
刘若愚脑子好像开窍一般惊喜的说道:“殿下的意思是,我们也运粮食在京城里进进出出造成京城粮食供应充足的假象,到时候百姓觉得粮食够吃就不会抢购了!”
朱慈烺点点头,还算这老头聪明,接着说道:“为了安百姓的心,各粮铺都给我悄悄填满,让百姓觉得咱们的粮食多的都堆成了山一样。知道么?”
刘若愚皱眉想了想朱慈烺的话,让百姓觉得粮食堆成了山,那得多少粮食,又要在京城拉着粮食乱晃,这粮食明显不够啊。
不过他毕竟不是笨蛋,他觉得太子说的悄悄填满,并没有说悄悄用粮食填满,所以殿下的意思是下面用东西隔开,填充上其他东西,让粮仓看着满满的。
朱慈烺见刘若愚没有说话怕对方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孤的意思是,把粮仓搭成双层仓,懂吧?前几个查的那种,几百石粮食就能伪装成上万石粮食的效果。明白没有。”
刘若愚一听,果然是这样,看来自己刚才是理解对了,不过他还是装作惊喜的样子磕头:“殿下神策,奴婢茅塞顿开,奴婢回去就安排人准备,保证让百姓看不出破绽。”
朱慈烺点点头:“从这件事我们也要吸取教训,第一重点城市的粮仓一定要确保储备充足,避免发生因为饥荒灾害出现抢购的情况。
第二就是像粮食这种关系国家命脉的商品,大明皇室必须占有主导地位,一定不能让那些黑心商人野蛮生长,今日之祸就是大明皇室没有控制粮食的代价!
还好这次咱们提前发现,没有酿成惨剧,但是要是咱们没有发现,想象一下会有什么后果!”
刘若愚连忙磕头:“殿下明见万里,若不是殿下一力主张经营粮食,这次灾祸可能导致京城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饿死,到时候山西粮荒肯定会引起流寇肆虐,牵扯朝廷精力……”
朱慈烺听着感觉怪怪的,其实要是没有他一力主张经营粮食,估计粮商也不会这么激烈的反对,大家相安无事之下,他们缓慢的吸食着大明的血液,那岂不是皆大欢喜?
朱慈烺摸着椅子继续说道:“从粮食可以看到,以后盐、铁、兵器、粮食、酒、烟草、茶叶、海运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皇家都要有绝对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百姓的安宁,大明才会不至于被这些黑心的商贾挟持。”
朱慈烺想想这次的事情就接着说道:“当然,以后我们办事要谋定而后动,这次我们就是应为思虑不周,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差点被对方摆了一道,下次我们再插手哪个行业,一定要确保不能影响百姓正常生活在动手。
例如食盐,以后我们要是京营食盐生意,那一定要确保我们自己生产的食盐够大明所有百姓食用,我们也有能力把食盐运到大明各个角落,我们在动手!不能再像这次这样。”
第160章 顶层构架
朱慈烺布局的皇家插手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就相当于后世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只不过控制这一部分钱财的人变成了皇帝。
这样的好处就是皇家对于国家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所谓集中力量干大事,大明作为当今世界的中心,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要引领世界的步伐!
朱慈烺自然不会在大明搞什么自幼皿煮那一,革自己的命?当皇帝不香么?脑子有坑了?还是被社会公知洗脑了?
皇家控制国计民生产业,产生的利益反哺科癣教育、军事三个重点领域。皇家控制军队!控制科研!控制教育!
而其他的问题将由以丞相为首的内阁来处理,内阁无权干涉军队、教育和科研,每年还要分配一定的财政预算用于三个方面的建设。
这样一来皇家依靠税收的反哺和自产业的盈利,足以控制整个国家军队和民心,要是国内有什么动乱直接免去丞相。
反正内政搞不好都是内阁的错,大家要是还不满意,直接让所有内阁成员全部滚蛋再换一批。
简单的就是好处我来拿背黑锅你去!到时候即使出现昏君皇室的钱财也足够他挥霍,军队由四总部管理,皇帝的战争政策由总参谋长部去规划执行,避免皇帝瞎指挥导致战争失利。
当然朱慈烺绝对后世的儿孙就算在昏庸也不至于把自己给他们准备好的一手王炸给打废了吧?
毕竟朱慈烺自己现在的年龄至少能掌控大明六十年,到时候该拿的战略要地都拿到了,该占领的资源重地也占领了,自己选的人肯定是不会太次的,经过百年经营,不其他大明至少能进入蒸汽时代,出现铁路和蒸汽轮船。
那个时候的大明科技、军事、教育等把世界远远的甩在后,从容带领世界进入大明主导的地球世界。
这就是朱慈烺为自己设计的顶层构架。而未来多么美好的畅想,现实确是刚走出第一步打算参与第一个产业就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甚至差点翻车!
不得不让朱慈烺警醒,自己看着稳步推进的计划,实际上还是太激进了,他告知刘若愚的话实际上也是提醒他自己,以后自己一定不能再搞这种没有把握的事。
本来按照原本的计划用山西饶钱控制大明的粮食,掌握了粮食之后顺势用山西人手里的盐引顺势插手大明的盐业。
上次朱慈烺提议对盐引制度进行改革,崇祯并没有支持,所以朱慈烺就研究着怎么在现有的规则之下玩死这些盐商。
结果是喜饶,朱慈烺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制盐的技术和资源,第一就是海边的盐场朱慈烺轻易就能建造,第二就是大明的晒盐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如果加上水泥池和红砖使用,到时候盐池的产量又将增加,而且煮盐法配合上永平煤矿的无限量供应加上流水线生产产量也比那些传统盐户煮盐效率高多少倍。
最关键的是盐商偷税漏税,朱慈烺也不用交税,而盐商还要受到各级官府的盘剥还要给分销渠道留下利润。但是朱慈烺不信哪个官府敢盘剥到他头上。
朱慈烺盘算之后发现即使以现有的规则来玩,自己依旧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而且能把那些盐商击垮。
不好意思!咱的皇仁堂药局已经出售了全国的代理权,那就代表着凡是能有药店的地方都将会成为朱慈烺的分销商!
哈哈谁都没想到朱慈烺不声不响就下了这么大一盘棋,大家只以为朱慈烺为了筹集资金急忙卖出了皇仁堂各省的代理。
但是朱慈烺就是靠着这种代理迅速掌握了一条销售收购渠道。所以朱慈烺盘算之后发现
现在这些皇仁堂的省代理用各地盛产的草药拉到京城换取皇仁堂的成药,并且帮助皇明特供收集一些奇怪的东西。
例如猪毛,这种东西不仅可以做刷船的船刷,现在也是做牙刷的最好材料,猪毛牙刷听着恶心,但是没有工业化夏时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