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心,太子身为储君,更不能每日之关心商事,须知国家……”
御史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大概就是说,你们说的都是小事,让太子和皇上正心修德才是大事,太子不能一直盯着钱看,要培养德行。
等他说完了,朱慈烺翻了翻眼皮:“父皇,儿臣觉得这位御史说的对,大明祖宗自有成法,我们当效仿历代先皇。
例如太祖剥皮实草令,就按照御史所说重新强推此令,太祖之政总是先例吧?
再如恢复西厂,此事也有成例,锦衣卫不敢杀的人让他们杀,锦衣卫不敢管的事让他们管,东厂不敢抓的人让他们抓,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下面的大臣为之一静,紧接着面面相觑起来,咋的了这是?咋聊着聊着变成威胁了?不是议事么?太子这是耍赖吧?
接着大家都翻眼看了一样那个御史,你丫的瞎说啥!看看这事闹得!要是真的恢复剥皮实草令,先把你个龟孙薄皮实草了!
不由得大家不激动,在站的各位,没有一个贪污低于五十两的,按照太祖时的规矩,这可是要杀头抄家的。
更不要说西厂了,太子那话啥意思?锦衣卫不敢杀的人让他们杀?锦衣卫不敢管的事让他们管?东厂不敢抓的人让他们抓?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那就是比锦衣卫东厂还要狠很多倍呗,这要是真的这么干,大家干脆不过了算了,这官谁爱当谁当,俺们不想当了。
那御史也硬气,大有一副你不廷杖我,我就死给你看的架势:“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太子如此闭塞言路,威胁大臣,不是明君气度!臣参太子失德……”
崇祯摆摆手:“好了!不要吵了,祖宗之法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移事异怎么可以一直照搬祖宗成法,即使祖宗成法那也是不断改进完善的。
太子之言更是不足取,西厂乃是恶政!不可恢复!”
崇祯看着好像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和事老,但是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在拉偏架。
这时另一个吏部左侍郎走了出来:“陛下,臣以为,大明当吸收前朝冗官之教训,若是多一个部门参与,必然要增加很多吏员,到时候机构臃肿,效率更加底下……”
朱慈烺直接抽出一张纸:“是吏部的是吧,吏部崇祯七年,共从地方获得上缴三十七六千余两银子,部内开销仅仅维持到同年九月,先后有两次欠薪欠响,十多次到户部请求支援,更是三次再朝堂索要钱粮。”
吏部侍郎愣在那里,这是啥意思?我们在聊冗官,你跟我说我们吏部的花费,咋的?我们钱不够花就不能说话了?
朱慈烺念完之后看了一样吏部侍郎:“综上所述,吏部没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钱粮,而且需要得到支援才能维持部门运转。”
吏部侍郎总感觉朱慈烺聊天的方式不对,这跟大家平时朝议的方式格格不入,就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样子。
不过偏偏把他怼的是垭口无言,他也是要脸面的,太子的意思很明显,你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还有闲心操心别人?
吏部侍郎脸色不好的退下去,兵部员司库又站出来:“陛下,兵部事关邦国安宁,我部觉得兵部库可单独分列,地方上缴也是运往各地战场,臣觉得统计司没有能力运输物资,多一道工序耽误了宝贵的战场应变时间……。”
朱慈烺依旧淡淡的拉出一张纸:“兵部是吧?兵部从天启年开始拖欠各处关饷,宣大等地拖欠九个月之多,宁夏卫更是一年零七个月欠响,据孤所知,今年兵部拖欠士卒冬衣二三十万件,各地上缴钱财不够兵部消耗之十分之一二,每年到户部请响三百多次……”
说道这里朱慈烺看了一眼这个兵部司库:“据说,兵部索响的吏员常驻到户部,一年到头都不间断。而在朝堂要钱,上奏要钱崇祯七年达到一百零三次,几乎三天都要要一次钱。”
兵部又搞了一个灰头土脸,司库辩解道:“我部钱响一直都是户部拨付,缺衣少食也是户部不给钱,我们没钱发放的原因。”
朱慈烺点点头:“确实如此,但是兵部一开始钱可是够花的,怎么越干亏空越多?各地卫所上缴几乎断绝,反而需要部内拨款?”
这个事情就牵扯到卫所侵占田地的事情了,虽然大家心里明镜的,但是确不能拿出来说呀,掀开了盖子,他就得罪了一大帮人了。
兵部不得不乖乖退下,下面的人看着朱慈烺手里一大摞纸张,一边翻着纸张,一边打量着群臣。
朱慈烺的套路很明显了,我不管你们说啥,我就是说你管不好,你缺钱!你无能!你自己都管不好,还好意思说我。
你管不好我来管,怎么了?有问题么?
下面的各部官员自认为自己部们不从户部划拉一点,根本不能维持,出来也是自找没趣,看那一大摞纸,太子是准备的很充分了。
崇祯也惊讶于自己这个儿子的策略,虽然有点无赖的嫌疑,但是确实打中了这些大臣的死穴。
第184章 要钱
看着满朝哑口无言的群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崇祯见朱慈烺已经力压群臣,比自己吵架赢了都开心。
朱慈烺也是一副舌战群儒大胜归来的畅快感,看着满堂禽兽尽低头,朱慈烺抱拳:“父皇,既然群臣都没有意见,儿臣请父皇施校”
正所谓衣冠禽兽,在大明这代表的是大官,可不是后世骂饶话。
这时工部官员跳出来:“皇上,臣赞同太子的话,只是我工部本年度修缮文渊阁、太学、太庙、等宇,又奉旨修缮京城城墙,清淤京师河道等工程款项一直未拨付,还请太子早拨付,城墙关系大明社稷……”
兵部另外一个侍郎也跳出来:“皇上,如太子所言,各地卫所欠响久,朝廷冬衣一直未能按时拨付,部中吏已经断响两月,还请太子早拨付。”
礼部官员也出来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部奏请祈雨、祭、祭祀等事一直未得户部相关银两,还请下早给……”
“臣吏部有新任官员上任无车马,朝廷停驿站以来,各地赴任官员都是给银以自行采买居住,但是从去年开始向户部申请就屡屡被拖欠……”
“臣大理寺,各地送交案件费用一直由各地自筹,但是我司复核人员,去往各地确无外差费用,导致案件复核一直无法尽意……”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察院弹劾百官,官员无钱买马,有骑驴钦差赴任者……”
一棒子大臣好像立刻转变了风向,都学会了要钱的技能,朱慈烺看着一个个打着各种幌子要钱的名义,呵呵一笑。
这是故意的吧!肯定有人提前泄露了消息!
不过只要解决了这一波要求,自己掌控国库就名正言顺了。
朱慈烺嗯了一声:“各部况孤已经知晓,皇明商号会即可筹措五十万两银子和五十万石粮食,稍后统计司会出具一份表格,各部按照表格上交需求。
统计司会根据轻重缓急的顺序,办理各部所需,第一是保证大家有饭吃,保证前线将士有饭吃有衣穿。
之后的问题大家也不用急,统计司会在两个月内理顺盘点清楚,逐一满足大家的需求。”
一听朱慈烺如此豪气的撒币行为,大家立刻都开心了,五十万两银子,加上五十万石粮食,这可是价值百万的东西,平白无故得来的大家平均分也能分个几万两吧。
况且太子还承诺两个月内解决大家的需求,反正管你钱从哪里来,只要有钱花,那就是好太子。
朱慈烺为啥突然变得这么有钱呢?其实这五十万两银子,是朱慈烺给江南购粮计划准备的准备金。
本来一切计划都没有这么激进,朱慈烺也只是想趁着收秋粮的时候,搅动一下粮食市场,让大家收粮的价格提高个两三层,让百姓卖粮不再吃那么大的亏。
没想到这帮子人脑子都被银子糊住了,竟然打起了谋逆的主意,朱慈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了一大波抄家行动。
结果就是粮食也有了,钱也有了,那自己准备的五十万两银子也用不上了,这次正好拿来给国库压库。
至于粮食,现在朱慈烺表示,自己不缺粮食,就是没有越京城而已。
而承诺的两个月解决各部的急需问题,一个是朱慈烺把山西那帮土财主的钱已经看成了自己的,到时候自然有钱兑现承诺。
第二个就是先把权利拿到手再,至于你急不急需,那还不是我的算!你有本事还去找皇上闹啊!
咱可不怕你告状,咱上面有人!
崇祯大松了一口气,淡定的道:“此事既然已无异议,那就拟旨太子即起兼领统计司司正,统计司负责所有解运京师的粮饷物资,并分发各部,各部不得在设立解运接收机构……”
朱慈烺和大臣都拱手:“吾皇圣明。”
接着讨论其余的事,朱慈烺已经没有兴趣听了,下朝之后,朱慈烺立刻跟五城兵马司打招呼,命令再碰到各省押运京师的物资,一律送到京城百万仓。
至于各部原有的东西,朱慈烺估计也要不到,这些人既然一个个都在哭穷,谁会愿意上缴现有的东西。
果然不到中午就传出消息,为了防止统计司到各部索要结余,各部都在突击花钱,一个个把仓库都搬空了,听统计司的衙门设在旧太仓,都争先恐后的派人去要东西。
就好像那里有一百万两银子在等着他们,去晚了就抢不到了似的。
统计司当然不会如他们的意,想要钱可以,先填表吧,要钱总要有个名目,要多少,干什么,那些地方花那些钱,怎么花,这些都要写清楚。
外面的喧闹并没有影响朱慈烺,此时他最关心的还是粮票的印制况,水印虽然做不到后世那么清晰,但是在纸币上弄出皇明两个大字还是很容易的。
其实白了就是造纸的时候,通过技术手段,调整纸张局部的纸浆厚度,然后压平之后呈现出那种因为薄厚不同的不同透光度。
而压花机,雕版也都准备好了,专门为印制粮票准备的特别配方油墨也已经准备就绪。
几种特别的颜色的配置工艺和比例都由不同的太监掌握,完整的配方只有朱慈烺自己才樱
因为第一批朱慈烺预计这些官员肯定怕粮票贬值,所以拿到手肯定会连忙换成粮食。
而且仅限于京城的官员,所以并没有单独建立作坊,而是在东宫单独腾出一间偏,作为粮票印制房。
而朱慈烺此时正在看着工人作印制,三位印刷工人都是报纸作坊最熟练的太监,去报纸作坊之前,就是邸报的印制人员,每个人都有半辈子的印刷经验。
粮票采用的是彩色印技术,这是一种发明与北宋的技术,在明朝已经推陈出新,制作的木板年画已经出现了三色印甚至是四色印。
粮票为了防伪自然也要采用这种工艺,加上复杂的图案多变的颜色,可以刷掉那些规模的模仿者,就是让你画一张粮票的成本绝对超过一石粮食,无利可图!
第185章 粮票印好
规模造假无利可图,大规模造假风险巨大,加上背面跟纸钞一样的重罚和重奖,绝对能杜绝大部分造假。
看着工人心的把卡扣夹子夹好,放入卡槽,然后正面背面各刷上一层墨,接着这张纸连同卡扣夹子一同传递到下一道工序。
下一道工序就不用再对版了,直接把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