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往四周看了看,没什么异常,“不在这边?”
  “我听声音像是从那边巷口传过来的。”康熙指着东南方向。
  刘彻立刻说,“你去那边看看。带两个人过去。”
  “是,主子。”梁九功此时是管家,就没敢说“嗻”。随即挑两个人跟他过去。
  片刻,梁九功带着一串人回来。
  为何说一串?
  人多,侍卫抽掉其中两人的腰带,把他们的手绑起来拽过来的。
  刘彻和康熙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不解,什么情况?
  王以诚不禁问:“出什么事了?管家,你没事吧?”
  “我没事。回主子,这些人殴打这个老头。老奴问他们为何打人,他们说跟老奴没关系,还说别多管闲事,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毕竟不是京城,不是被威胁,梁九功是不会让侍卫绑人,顶多回去禀告刘彻,然后命扬州地方官详查。
  刘彻不知道梁九功心里的小九九,听他这样讲就问:“没说为何打人?”
  “没有。老奴让咱们的人拦着,他们还要打咱们的人。”梁九功道。
  刘彻看向蓬头垢面的老头,“他也不知道?”
  “老奴还没来得及问。”梁九功道,“主子去对面茶馆坐会儿,老奴问清楚了,再向主子禀告?”
  刘彻看向康熙。
  康熙:“听他的,你已引人注意。朕在这里盯着。”
  刘彻微微颔首,转身去对面,也就没看到他刚才吃饭的酒楼掌柜跑到后院,随即从后门消失。
  大概一刻钟,梁九功带着侍卫回来,康熙却走在最后面。
  刘彻见他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和当地官员有关?”肯定道。
  梁九功睁大眼,他还没说,怎么皇上就知道了?
  刘彻瞬间确定他猜对了,“屈打成招,冤假错案,还是仗势欺人,鱼肉百姓?”
  梁九功下意识摇头。
  “都不是?”刘彻眉头微蹙,“难不成私造兵器,被那个老头看到,他们要杀人灭口?”
  不怪刘彻会这样想,主要是他对造/反这种事太熟悉。
  梁九功连忙说:“也不是。”
  “那是什么?快说。”刘彻道。
  梁九功犹豫着说:“奴才没证据,那个挨打的人也没证据。”
  刘彻听到这话,结合康熙的表情,立刻命侍卫和王以诚守在门外,屋里只剩他、梁九功和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康熙,“现在可以说了?”
  “私盐。”梁九功道,“那些人说那个老头贩卖私盐,让他把盐交出来。那个老头说他没有贩卖,盐是他一个在海边的亲戚晒的。
  “奴才就问,就算他贩卖私盐,也该把他送去见官,为何要打他。那个老头说,此地官商勾结,一起贩卖朝廷的盐。还说以往官府缴获的私盐,也多是交给跟他们关系好的商人卖掉。”
  这种事刘彻遇到过,倒是一点也不意外,“你刚才为何不敢说?”
  “牵扯的人有些多。”梁九功说着,小心翼翼看了看他,见他没发怒,才敢继续,“听那个老头的口气,江南半个官场的官员都牵扯其中。”
  刘彻眉头微蹙,随即看向康熙,见他改盯着梁九功,“玄烨!”
  作者有话要说:  困得睁不开眼了


第96章 先斩后奏
  康熙打了个哆嗦,回过神看到刘彻瞪着他。
  “看什么呢?”刘彻心说; “别想维护贪官污吏。”
  康熙苦笑; “朕何时维护他们?”
  “纳兰明珠; 索额图不是?还有曹寅。”刘彻问道,“还要我一一列举出来?”
  康熙:“曹寅的母亲照顾朕有功;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功勋卓著,朕才一而再再而三容忍他们。”
  “有窦婴的功劳大吗?”刘彻问。
  康熙叹气,“拿你那时候的名臣比属于犯规。”
  “他们不是人?”刘彻再问。
  康熙张了张嘴,再次败下阵来,“你想怎么办?”
  刘彻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因为康熙没有再试图狡辩; “官商勾结; 自然是先处置官。官不勾,商人也不敢给他们送钱。”
  “江南官场盘根错节,你要有心理准备。”康熙道。
  刘彻忍着想骂人的冲动; “有什么好准备的; 敢反抗就杀无赦。”
  “你——”康熙抚着胸口; 别气,别气; “杀光了谁来帮你收税?盐税是全国赋税重要来源,没有之一。”
  刘彻眨了眨眼睛,“这样啊。”
  “废话。”康熙甩给他两个字。
  刘彻:“梁九功,宣四贝勒和八贝勒火速前往杭州。”
  “现在?”梁九功问,“那个老头和那些打人的人此时还在外面。”
  刘彻点头表示自己没忘; “速去。朕等一下就带他们回行宫。”
  “嗻。”梁九功退出去。
  康熙立刻问,“让他俩过来干什么?”
  “查案。胤禛有经验,眼里容不得沙子,老八聪明,长袖善舞,又都是你儿子,甭说扬州官员,两江总督也怕他们。他俩还查不清,我就把江南的盐政、盐运使、盐道全换了。”停顿一下,刘彻看着他,“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康熙浑身一震,“不怕血流成河?”
  “大运河染红了才好,行走在上面的船看到血红的河水,就会想到贪/污受/贿的下场。”刘彻道。
  康熙不解,“为何去杭州?”他们此时在扬州。
  “打人的人要办,扬州要查,也要让他们误以为我查过,这事就过去了。”刘彻道,“你我到杭州见到胤禛和胤禩,让他俩留下来从杭州查起。”
  康熙明白了,“现在回去?”
  “等一下。”刘彻道,“光天化日之下敢打人,还没人敢上前劝阻,必然不是第一次。如今被你我的人捆住,知道或认识他们的人一定会去通风报信,看看谁先按耐不住过来捞人。”
  康熙:“不用等,于公于私都是扬州知府。”
  御前侍卫在扬州地界上弄出那么大动静,哪怕跟扬州知府没关系,他也该收到消息,继而猜到敢动那些人的必然是皇帝。
  此时此刻,扬州知府一定正往这边赶。
  思及此,刘彻好生失望,“回去!”
  走到半路,果然碰到扬州知府骑马而来。
  刘彻装作没看见,从他身旁走过。扬州知府见此,也没敢行礼,点破他的身份,牵着马跟着刘彻到行宫。
  稍事休息,刘彻就命侍卫把人带上来。
  打人的和被打的此时才知道他们遇到皇帝,被打的面露喜色,打人的满脸恐惧,下意识看扬州知府。
  康熙注意到这一幕,立刻告诉刘彻,“他们认识知府。”
  “没有知府纵容,他们也没这么大胆。就像没你的纵容,曹寅不敢借了皇帑又挪用织造府的银子。”刘彻道。
  康熙头痛,“说他就说他,捎带朕做什么。”
  “你才是他们的主子。”刘彻立刻命人宣两江总督。
  御驾在扬州,两江总督也过来了。刘彻把此事交给两江总督,当着所有随行官员的面命其严查。
  扬州发生的事让两江总督查,堪堪六岁的十五阿哥也意识到此事非同寻常。
  翌日,小皇子们老老实实呆在行宫,想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都让奴才去置办。
  两江总督查清楚,扬州自上而下大换血,一众小皇子还没敢出去。
  刘彻见他们这么乖,前往杭州的船上忍不住和康熙说,“你那群儿子个个都是人精啊。”
  “朕聪明,像朕。”康熙道。
  刘彻冷笑,“走近一点,让朕看看你脸上贴没贴金。”
  康熙抬腿就要踹他。
  刘彻拿起茶杯作势砸他,康熙脚一顿,飘到他对面坐下,“胤禛如今才二十出头,斗不过那群人精。”
  “不用斗。胤禛是皇子,如今又是贝勒,他们敢不听直接抓起来。”刘彻道,“别说江南官场会乱,真乱起来江南也不会乱。自古大乱都是从老百姓开始的。”顿了顿,“扬州一行我发现你还算得民心。”
  康熙:“跟太监横行,战乱纷纷的明末比起来,朕是得民心。”因为百姓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别管跟哪儿比,老百姓不想折腾,两江总督出面撺掇也没用。既如此,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刘彻道,“我再给胤禛和胤禩留些侍卫,保护他俩。”
  康熙见他连两个儿子的安全都考虑进去了,“你安排吧。不过一时半会查不清,让他俩有心理准备。”
  “知道。”刘彻道,“老八明年大婚,他不会,也不可能拖到明年。”
  八贝勒胤禩打算一点点查,四贝勒胤禛听他爹的口气,证据确凿还敢狡辩,直接杀了,不用考虑影响,也不用押往京城再定罪。
  刘彻走后,胤禛命人打探一下江南局势,就先动大鱼,拒捕的先斩后奏。
  两淮官员顿时怕了,被吓晕了头的人甚至妄图买凶杀他。
  胤禛身边都是御前侍卫,腰上有剑,怀里有鸟铳,铜墙铁壁且能飞檐走壁的高人,也斗不过用鸟铳的侍卫。
  可想而知,狗急了跳墙的官员派出去多少人,折了多少人,简直像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八贝勒胤禩觉得不能一味的杀,要软硬兼施。胤禛想对他说还不到软的时候,猛的想到他爹早年干的事,就让胤禩挑几个真心悔过的,罚点银子把人放了,官复原职。
  胆小的官员看到这点,立刻主动认罪,认罚。
  胤禛和胤禩接到的命令是整顿两淮盐课,兵不血刃就能把两淮整顿好,胤禛也不想杀人。所以他再也没动刀子。
  事小的罚钱,事大关押加抄家,没搞连坐,也就没弄得怨声载道。
  刘彻收到他安排在胤禛身边的人递来的密折,看完就冲康熙招手,“老四比太子更适合当太子。”
  “你说什么?!”康熙霍然起身。
  刘彻指着密折上的内容,“太子被你教的不错,正因为是你教的,也跟你学会纵容下属,比如凌普和孙氏。胤禛的手段像一个能吏,但对付被你宠坏的那些人,他比太子适合。”
  “凭这一点?”康熙盯着他,试图看出他在跟自己开玩笑。
  刘彻轻笑出声,“急什么?我还没说完。你给太子留下一个财政亏空严重,贪官污吏横行,千疮百孔的龙椅,胤禛比胤礽适合。听我的肃清吏治,还是太子合适。”
  康熙打量着他,半信半疑,“真心话?”
  “太子很好,也没犯错,正像你以前跟我说的,我想废他,满朝文武都不同意。”刘彻道。
  康熙:“你为何还说胤禛比保成合适?”
  “屋里没外人,看到胤禛这么能干,忍不住感慨一句而已。”刘彻看向他,“说真的,我挺羡慕你的。”
  康熙眉头微蹙,想不明白,“朕有什么值得你羡慕的?”
  “儿子优秀啊。一个儿子不成器,还有一堆儿子可选。”哪像他,只能立幼子。
  康熙:“朕并不需要备用太子。”
  “我知道。胤禛唯太子马首是瞻,也不会认为自己比太子更合适。”刘彻道,“比起胤禛,你应该担心的是老大。”
  康熙愣了愣,险些没反应过来,“老大又怎么了?”
  “不知你以前怎么教的,我总感觉老大认为保成能成为太子,只因他是嫡子。你其他儿子或许不服太子,却也承认太子比他们优秀,包括整天喊保成二太子的十四。”刘彻道,“老大再不改,别想善终。你逼太子发誓,善待他的兄弟们也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