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厚照的话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弘治皇帝和张皇后一听,都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朱厚照为何将这事上升到了针对太子和皇家的高度了。
  “父皇你不信?”
  朱厚照看了看有些惊讶的弘治皇帝,又继续说道:“我在天津这边的时候,刘晋就和我说,在天津这边的诸多产业以及在京城这边的西山煤业和玻璃厂去采购粮食的时候,纵然是愿意花高价购买粮食,这些粮商都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大规模卖粮食给我们,每次都是算好了,只卖两三天的量。”
  “天津这边有几万人在为我做事,在京城这边,西山煤业、玻璃厂这边加起来有三万多人在我做事,这如果一旦断了粮食的话,这几万人闹起来,绝对要出大事。”
  “真是好计谋啊!”
  朱厚照忍不住为对方的算计所蛰伏,几乎环环相扣。
  “先是所有的粮商联合起来,一起囤积奇居、哄抬粮价,接着又勾结官仓的官吏将最后的粮食握到自己的手中,完成这一步之后,很快他们的目的就显现出来。”
  “一方面朝廷当中肯定会有人提出来要父皇你用内帑来购粮用来赈灾,因为现在国库都已经快要饿死老鼠了,只有父皇的内帑现在非常的充裕,原先就有百万两白银,我玻璃厂这边又上交了百万两白银,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的收入,他们肯定算好来,一次性将羊毛剪的干干净净。”
  “接着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肯定会盯上我玻璃厂的买卖,到时候必然又会有人上奏说我这个太子与民争利,攻讦我参与玻璃厂以及天津这边诸多产业,然后朝堂之上的群臣必然会积极响应。”
  “最后多半是提出这玻璃厂和天津这边的诸多产业应该收归国有,划入国库管理,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这玻璃和镜子的制造技术肯定就会马上流出来,最后这玻璃厂就变的一文不值,他们就成功的将这个下金蛋的母鸡转移到了自己的手中。”
  朱厚照剥茧抽丝,分析的头头是道,将一个天大的针对当今太子和皇家的阴谋说了出来。
  听到朱厚照的话,弘治皇帝和张皇后的脸色一下子都变的无比难看了,这好不容易自己家掌握了一点赚钱的营生,没想到马上就被人盯上了,而且接着灾荒就向自己这边下套了,根本就没有将皇帝和皇权看在眼中。
  “真是好计谋,将前面我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吸的干干净净不说,又想要将我们手中下金蛋的母鸡给弄走。”
  “但这还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朱厚照一边分析也是一边为这次的对手竖起大拇指,同时整个人也是变的兴奋起来,这种将敌人所有的一切计谋都看穿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那他们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弘治皇帝一听,也是连忙问道。
  “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皇权,控制我和父皇你。”
  朱厚照冷冷的说道,分析到了这里,一切都已经弄清楚了。
  “控制你和朕?”
  “控制皇权?”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充满了疑惑,他虽然在历史上评价颇高,是一位难得的圣君,但是他对文臣太好,太过相信文臣,简单的来说他其实就是一个好人,真正要说聪慧啊,玩权谋啊这些等等,他远不如朱厚照,更别说后面的朱厚熜了。
  “刘晋说的很好,上位者之所以是上位者,那是因为手中掌握了别人所没有掌握的信息,掌握了别人所没有掌握的资源。”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文臣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以前兵权本是我们皇家直接掌控,但是现在调兵却是需要经过兵部。”
  “另外一个就是官员的任免权,虽然我们皇家掌握了最上面重要人事的任免权,但是所有六部要员、封疆大吏的举荐权还是在内阁,在文官手中,说到底还是在文官的手中。”
  “除此之外,这财政权也是归属户部所管,但是国库一直以来都非常空虚,这意味着我们皇家是失去了财政控制权。”
  “现在我麾下的玻璃厂还有父皇你的西山煤业都非常赚钱,特别是这玻璃厂,非常赚钱,这玻璃厂和西山煤业赚的钱不算入国库,是属于我们内帑和死库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笔钱是不受他们所控制的,他们就没有办法在财政上来限制我们皇家,限制我们皇权。”
  “而只要有钱了,我们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们就很难控制,很难在像以前那样来控制住我们。”
  “所以朝廷必须是穷的,国库必须是空的,我们皇家的内帑也不能有太多的银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想要做些什么事情时候,单单是一句国库空虚就足以打消我们任何念头,从而维持着以前的局面,一直受到他们的控制的。”
  听着朱厚照的分析,弘治皇帝犹如看妖孽一般看着朱厚照,实在是不敢相信,他竟然能够从现在的这些事情上,想到如此之远,如此之深,他甚至于都怀疑眼前整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那个只会装病逃课、任性、贪玩的朱厚照了。
  可是听着朱厚照层层的分析,他整个人的脸色都变的无比阴沉。


第176章 将计就计
  弘治皇帝当皇帝也有十一年了,在这个位置上,他自然是有诸多的感想和收获。
  尽管他重用文臣,君臣之间关系很不错,大明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也是一举扭转了弘治皇帝便宜老爹明宪宗时候的局面。
  但当皇帝多年,他其实也是挺憋屈的一个皇帝。
  自己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一省再省,但是依然每天会收到很多的要求弘治皇帝厉行节俭,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奏章。
  一个个都恨不得指着弘治皇帝鼻子说,弘治皇帝吃的太多、太好了,应该要再缩减开支,更加清俭才行。
  这十多年的时间,好不容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的攒下了百万两白银的内帑,满朝的大臣都天天盯着,户部尚书周经更号称猪扒皮,扒的是皇帝这头猪,刚刚好弘治皇帝也是姓朱的。
  军备废弛,边军困顿,战斗力低下。
  弘治皇帝也是想要整军,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开支,但是枚每每又受制于内阁六部,在军费开支方面,朝中的这些文官是能缩减就缩减,能打压就打压,能够保持原有的就不错了,想要整军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每次小王子南下扣边,他也只能够被动的防御,根本就不可能像当年的成祖皇帝一般,狩猎塞北,北逐元胡,打的北方游牧民族一个个俯首称臣。
  从各个方面,他都感受到了巨大的限制,纵然是有心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也往往是有心无力,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没钱,实在是太穷了。
  现在听到朱厚照层层剥茧抽丝的分析,顿时就深有感触,忍不住直点头。
  接着他看了看朱厚照,实在是有些不相信这是他能够分析出来,所以也说道:“这些都是刘晋和你说的吧?”
  “不是,我需要他来说吗?”
  “以我的聪明才智,自己就能够想出来。”
  “这事情很容易就分析出来的嘛,不过多多少少也是和刘晋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
  朱厚照一听就不高兴了,好不容分析出来的东西,竟然要算到老刘的头上,他可不乐意了。
  “既然是你分析出来的,那你说说看该怎么办?”
  弘治皇帝点点头,也是半信半疑。
  “这个就好办了,我有上中下三计,你想先听那个?”
  朱厚照小眼睛一转,想了想说道。
  “哦,还上中下三计,你倒是都说来听听。”
  弘治皇帝顿时就来兴趣了,饶有兴趣的说道。
  “下策嘛很简单,我们要查出谁倒卖了粮食,这些粮食最终到了谁的手中,这应该不难,然后在以雷霆手段惩戒这些人,将粮食收回来,用这些粮食度过这个饥荒并不难,但此计只能够惩罚一些粮商和官吏,对于背后真正的人却是无伤大雅,他们以后还会有类似的计谋出来针对我们。”
  “中策嘛,我们可以先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弄清楚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人,到时候不仅仅将这奸商一举歼灭,还要将朝堂之上这些蛀虫也给扫干净。”
  “上策就是以这个事情为契机,我们不仅仅要让这些奸商倾家荡产,让朝堂之上的这些蛀虫、奸商代言人给扫干净,而且还要在钱财上彻底摆脱他们对我们的控制,让我们掌握钱财话语权,以后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用再受到钱财的掣肘。”
  朱厚照一口气将自己心中所想的三个策略说了出来。
  “你的上策虽好,但是又该如何实行?”
  “现在粮食在他们的手中,如果我们不查出来,强制将粮食收回的话,眼下这个饥荒又该如何度过?”
  弘治皇帝仔细的听着,也仔细的想着,想了想问道:“难道真的要用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子拿去买他们的粮食不成?”
  “父皇你说到关键点上面去了。”
  朱厚照点点头,接着说道:“这些人之所以敢制定出这个阴谋,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粮,是现在饥荒时期最大的筹码,没有解决粮食的问题,我们始终还是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
  “但我早就已经有办法了,父皇,你可能不知道吧,天津这边,诸多的灾民吃肉都已经吃到吐了。”
  “吃肉吃到吐?”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傻眼了,这粮食都没有,竟然说吃肉吃到吐,这怎么可能。
  “父皇,他们吃的是海鱼肉。”
  朱厚照看到弘治皇帝表情,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海鱼肉?”
  弘治皇帝更是一头雾水了。
  “对,海洋之中的鱼实在是太多了,前往美洲的船队在海上训练,老刘这边觉得反正也是出海,也是可以顺带着捕捕鱼什么的。”
  “所以采用了拖网捕鱼,这一艘船出去在海上面转一圈,来回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时间,可以带回来几万斤海鱼,天津这边有几艘船,每天出去捕鱼,这打回来的鱼吃都吃不完,所以也是招收了大量的灾民做事。”
  “没有粮食就给他们发鱼肉,用鱼肉来充当粮食,这吃肉都吃到吐了。”
  朱厚照笑着将天津这边的事情说了出来。
  “一船鱼几万斤?来回一天一夜?”
  弘治皇帝一听,也是惊呆了,肉食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难得的,没想到这捕鱼的收获竟然如此之大,简直难以置信。
  “海洋之中蕴含无穷宝藏,这渔业资源极其的丰富,各种各样的海鱼是河鱼的几百上千倍,只要有船去捕鱼,随随便便都能够获得大量的鱼,而且这海鱼营养价值高,绝对是最好的肉食。”
  “我们只需要多派一些船去打鱼,每天收获的海鱼就足够养活数以万计的人,而且这一次受灾的北直隶、山东、山西三个省,北直隶和山东都靠海,出海捕鱼都是很方便的事情。”
  说完这话的时候,朱厚照也是有感而发的说道:“我看过那些饥民将树皮吃的精光,吃观音土吃的肚子涨的跟十月怀胎一般。”
  “陆地上没有食物,可是这海洋之中的食物却是多到吃不完,我们为什么不开海禁捕鱼呢?”
  听到朱厚照的话,弘治皇帝陷入了沉思,关于海禁这个事情,这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来的,他这个守城的皇帝却是从来去思考过这方面的事情。
  没想到这海洋捕鱼的收获竟然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