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市的公共卫生非常差,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的现象非常普遍,垃圾的清理并不及时,堆积如山,有些地方甚至于形成了壮观的垃圾山,散发着恶臭,让人避之不及。
此外人口的大量集中,必然会出现治安的问题,小偷小摸非常多,甚至于还非常的猖獗,帮派势力横行,打劫斗殴的事情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都已经变的越来越严重,开始影响到整个京城的运转和形象,也是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可是偏偏大明现在的官府设置并不能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
即便是京城脚下的顺天府,级别比一般的州府级别要高,官员设置要更多,官吏和衙役、官差的数量也要更多。
但是终究是数量有限,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官老爷做派,根本就没有要为老百姓提供诸多服务和便利的意识,他们的主要事情就是审理案子以及维持治安,至于别的,真心不会想着去做。
你让官府的来搞什么卫生?
这岂不是要让人笑死?
哪有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混了一个官员当,竟然来去管这个什么卫生的。
你交通秩序吧,如果拥堵了,你们自己去解决就是了,如果是出了人命或者是有人受伤了,可以到官府这里来打官司,他们才会出来审理。
反正就是一句话,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根本就没有给老百姓提供服务的这种意识在里面,而且传统的官府职责也没有这些内容在里面。
但即便是如此。
伴随着京城人口的膨胀,单单是审理案件这一块就已经让顺天府忙的天昏地暗了。
人口是以前的六倍,又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各种各样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每天都有审不完的案子,理不完的事情。
以前可能一年到尾也就那么几件命案,可是现在呢,可能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命案,顺天府这边的工作量一下子激增,岂能不忙?
这也是顺天府衙门这边无暇顾忌其它事情的原因,因为他们确实是太忙了。
官府里面的人手严重不够,关键是职责划分不清,顺天府府尹林泮一个人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每天要审理案件,调查各种各样的事情,此外还要出席工厂、作坊、商行、学校等等举办的各种活动等等,可以说每天都忙的团团转,哪里还有闲情去管其它的事情。
总来说就是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事情变的越来越多,可是官府这边人手少,职责划分又不清,自然而然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和变化,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大城市是必须要进行改革了,设置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与秩序相关、公共服务等部门,将官员的权力进行细分,同时增加更多的官吏、衙役、差役等等并且根据职责进行相关的划分。”
“不过这样也很容易造成后世冗官的现象出现~”
刘晋仔细的沉思。
大城市官府的改革是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了。
可是刘晋又很担心会不会改着、改着就出现了后世的那种现象,一个小小的县城,大大小小的部门加起来有好几十个,养着一大堆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官老爷。
“大城市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小地方则是可以还使用以前的制度,一个小小的县城,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养那么多的官员。”
刘晋拿出笔在纸上记录下来,想起后世一个小小的仅仅只有不到三万人的小县城竟然同样也有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部门,养着几千官员的时候,刘晋又觉得现在这种制度下,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小地方就没有不要设置那么多的衙门和官员,弄个县令几十个官差就足够了。
“大城市里面的官府衙门进行细分,参照后世的来设置可以细分为捕快局、税务局、官司局、卫生局、工商局、教育局六个衙门就够了。”
“捕快局专门负责公共安全和秩序,税务局主要负责地方税务的征收,官司局则是主要负责民事、刑事案件的审理,卫生局则是负责公共卫生和安全,工商局负责商业相关的事情,教育局则是负责教育。”
刘晋在纸上写出了六个细分的衙门,思来想去顿时又觉得似乎好像有些不够,对比起后世几十个细分来说,好像真的不够。
“六个衙门,全部归属各城市州府管辖,设置主官一名、副官两名、官吏、官差若干,视各地城市规模和级别而定,城市人口低于百万的主官为正七品,副官从七品,人口超过百万低于五百万的,主官正六品、副官从六品,人口超过五百万的特大城市,主官正五品、副官从五品,并且规模根据人口规模,相应增加级别和人数。”
划分了衙门之后,自然是就是官员的设置了。
这其中涉及到官员的数量以及品级问题,对比下后世的设置,刘晋也是相应的给予进行了设置。
后世大城市的官员级别要比小城市、小地方的要高一些,自然而然这个也是要根据人口的规模来进行设置。
这一点上面,现在明朝的制度也是如此。
像一般州府的主官,都是五品的官员,可是顺天府因为在天子脚下,管理京幾之地,顺天府府尹的级别是三品官员,比起地方州府的官员来高了几个级别。
这人口越多的大城市,官员的级别自然是相应的要提高一些,衙门要更多一些,设置的官员和官吏、衙役、差役等等自然也是要更多一些。
刘晋一边思索也是一边详细的记录下来,参照后世的机构设置,只能划分,级别设置等等,也是很快就写好了一份奏疏,准备等到新年第一次早朝的时候向弘治皇帝这边上奏。
“大明,大明~”
“领土实在是太大了,想要管理好,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时每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所幸的是现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事情少,没有多少让人头痛的事情。”
“有时候真的非常佩服张居正、李鸿章这些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做出一番事情来,是真的太难了、太难了。”
写完奏疏,刘晋看着巨大的世界地图,大部分的地区都已经是大明的领土了,太平洋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内海了。
如此广袤的疆土、庞大的人口,大明还能够蒸蒸日上,越来越繁荣富强,也不枉自己穿越过来,殚精竭虑的去忙碌。
想一想后世所学历史课本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再想一想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同样位高权重,如果换成自己置身于对方的位置上面,自己恐怕是真的没有办法像这些牛人一般做出一些成绩来的。
越是处于高位就越需要大智慧,特别是在面临各种各样艰难处境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才干,相比之下,现在的日子简直太舒服了。
第1408章 新年第一次早朝
正月初八,年假结束,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整个京城都充斥着忙碌的脚步。
过年期间虽然舒服,不用上班,但是同样非常的花钱,辛辛苦苦三百五十天,过个年就霍霍完,这过完年了,自然是最有动力上班了。
金銮殿,弘治皇帝也是召开了弘治二十一年的第一个早朝,按照往年的规矩,还需要派人去祭祖、祭天等等,祈求上天和祖先能够保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繁荣富强之类的。
当然了,因为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再加上大明的疆土越来越大,同时还有诸多的藩属国、藩国、殖民地等等。
故而这新年第一次上早朝的事情是特别多。
首先弘治皇帝要发表一番新年祝词。
萧敬拿出了一份圣旨开始扯开了嗓子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大明开国已有百四十余年,历代先皇励精图进……朕克继大统,不甘懈怠,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幸得上天眷顾、祖先庇佑,又有贤臣相辅,群臣同心方有今日大明之鼎盛……”
萧敬照着圣旨念了一大通,其中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弘治皇帝觉得自己继承皇位,恐自己对不起祖先,故而一直以来都非常的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上天的保佑和祖先的保佑下,在贤明群臣的辅助下以及大明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和勤奋劳作下,才有了今天大明的盛世之景象。
用后世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说,那就是感谢这个、感谢那个,反正功劳都是上天、祖先、群臣以及老百姓的,他弘治皇帝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只是比较努力,生怕对不起上天和祖先以及大明万万黎民的重托。
到了最后,弘治皇帝这份昭告天下的圣旨当中又再次乞讨上天和祖先能够继续保佑大明,希望群臣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辅助自己治理好国家,同时也希望大明的万万里面能够继续华夏民族优良的传统,发扬勤俭节约、努力奋斗的精神,继续一同创造更加辉煌的大明帝国。
“陛下圣明,臣等必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敬这边念完了弘治皇帝的新年祝词,群臣也是一同齐声的喊道。
弘治皇帝的新年祝词之后,接下来弘治皇帝还要接受大明各部族、各藩属国、藩国、殖民地以及海外各国君主的祝福。
“草原诸部恭贺皇帝陛下千秋,祝大明繁荣富强,草原诸部作为大明的一份子,必将时刻牢记陛下之恩典,永远誓死效忠大明天子,永远与各部族友好和睦相处……”
首先上来送上祝福和忠心的是来自草原各部族的贵族,这些草原各部族的贵族现在基本上都生活在京津地区,他们代表草原各部表示了对大明天子的忠诚,祝福大明和草原各部族更加的繁荣昌盛。
“西域、河中、南云、西南、南洋诸部族恭贺陛下千秋、祝大明繁荣富强,誓死永远效忠大明天子、不忘恩典、时刻谨记自己是大明天子之臣民……”
紧随草原诸部之后,来自大明各地各部族的贵族、首领也是依次上前代表大明内各部族向弘治皇帝表面自己的忠心,誓死效忠大明天子,牢记自己是大明天子臣民的身份,与各族友好和睦相处等等之类的。
“草原各部、西域各族、西南各司、南洋各族等等,都是朕的子民,是我大明之臣民,朕一向一视同仁,不曾有任何的区别对待,也不曾有任何的欺压之策。”
“朕希望我大明之各部族一心向大明,与其它各部族友好和睦相处,以大明之臣民而骄傲,为大明之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的接受了各部族的祝福,同时也是希望各部族彼此之间友好相处,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的大明帝国。
刘晋仔细的听着,脑海中也是仔细的思索。
广袤的大明帝国,疆土实在是太大了,生活在其中的部族也是非常多。
对于处理各部族的问题方面,一直以来也是采用了刘晋所制度的政策,核心思想就是一视同仁,不管你是那个部族的,这个部族是强大还是弱小,只要是大明境内的部族,那都是大明天子的臣民。
不会因为你不是汉人就要你多缴税,故意欺压你什么的,都是一视同仁,汉人要缴纳的税,各部族一样也要缴纳,汉人能够享受的保护、安定,各部族也一样可以享受。
总之就是不分彼此,也不分部族,都是一视同仁,甚至于在科举考试上面,还鼓励各部族积极参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