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都可以想象到当年十九岁的刘晋,审批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游街时的场景,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得意。
“铛~铛~”
很快,贡院这里传来了一阵铃声,沉重的大门也是缓缓的打开,有官员来到贡院门口喊道:“开始入场!”
外面早就等待多时的众多学子顿时就来精神了,纷纷停止了谈论,按照南北东三榜开始排队,在门口这里递交自己的身份证明,再经过严格的搜查,确保没有夹带小炒、所用物品符合规范等之类的。
再接着就是去抽号了。
“佛祖保佑,千万不要抽到臭号~”
会试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历朝历代没有人敢马虎,故而身份确认、物品检查等等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到了抽号的时候,有很多的学子就会默默的在心里面不断的祈祷,祈祷自己运气好一点,不要抽到臭号。
所谓‘臭号’是指那些离茅厕近一些的考试位置,因为会试考试持续的时间会很久,一般都要考三天三夜,期间生活起居全部都在小小的考试位置上面。
如果是要是抽到了挨着茅厕的位置,时刻闻着让人心神激荡的味道,这十分的文采估计着也只能够发挥出一般来,更何况一考就是三天三夜的时间,人都要崩溃掉。
抽到好位置的自然是兴高采烈的进入贡院,开始进行考试前的准备,而抽到臭号的人,则是一个个黑着脸,嘴里面忍不住骂骂咧咧,暗自倒霉。
很快,来自大明各地超过三千名学子就陆续就入贡院,在贡院的一个个小小的考试间内开始准备着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等到这些学子们入了贡院,将准备工作做好了,刘晋这才抵达贡院这里。
下了四轮马车,刘晋也是有些感叹的看了看眼前的贡院,回想起自己当年前来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场景。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转眼的时间,十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自己再次回道了贡院这里,不过却是当起了主考官。
“刘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
这一次的主考官之一的韩文见刘晋到来,也是上前前来汇报道。
韩文现在是户部侍郎,以前刘晋在户部的时候,和韩文就是同僚了,不过刘晋升官比他快一步。
“有劳韩公了~”
刘晋也是连忙致礼道,韩文年纪比刘晋大多了,做事老成持重,有他来帮忙的话,刘晋就轻松多了。
“应该的,为天子选才,为国伦才,这是我等之荣幸。”
韩文笑着回道。
两人一边说话,也是一边进入贡院来到专属于考官的位置这边,按照顺序坐好,
“……举才求贤以科目为重,公道所在赖此一途……凡有不公者必载史册,凡有舞弊者必遭唾弃……”
坐到主考官的位置上面,刘晋也是和以往的历次主考官一样,发表了一番考试前的感言,刘晋的声音清晰的传递到整个贡院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忍不住微微一正。
“竟然是他!”
景旸运气不错,抽到的位置离主考官所在的地方很近,能够清楚的看到主考官,听到刘晋的声音,他连忙看了过去。
当看到身穿绯红色衣袍的刘晋时,整个人的眼睛都忍不住一下子睁大了,整个人有些傻眼了,怎么都想不到当日在听雨轩湖心岛阁楼之中遇到的人,竟然会是当今的吏部尚书刘晋,更是为成为自己这一次的主考官。
他整个人的心都沉了下来,因为自己当时大放厥词,对刘晋颇有微词,这要是传到了刘晋的耳中,自己岂不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想到这里,他整个人都忍不住心烦意乱起来,慌的坐立不安。
第1467章 当今之大明
贡院之中,寂静无声,所有的学子们都在仔细、认真的考试。
刘晋双手背负,非常随意的在贡院之中巡视,一边看也是一边微微点点头。
这个时期的学子一个个至少看起来是非常有模有样的,坐得笔直,写出来的字一个个也是相当的漂亮。
“竟然是他!”
刘晋在看这些考生,自然而然的这些考生也是在看刘晋。
还没有考试之前,他们就已经听了太多、太多关于刘晋的传奇故事了。
高人子弟,天才少年,十九岁就当状元,仅仅十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是位居吏部尚书的高位了,极有可能是下一个内阁阁老。
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自然是谁都想要认识一番,看一看到底长什么样。
李南山正在苦思冥想,看到穿着红袍官服的刘晋慢慢的走来,顿时双眼就微微睁大。
他也是一下子就认出了刘晋,正是当然在听雨轩这里所看到的,当时还跟着一人。
刘晋长相英俊不凡,气度不凡,给李南山留下了极深的影响,一看就认出来了。
当然,认出刘晋来的人有不少,田丰、王奇、云天空、戴大宾、吕柟等人也都认出了刘晋,一个个都忍不住微微吃惊。
刘晋也是认出了几个当时在场的学子,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来到李南山的身边,仔细的看了看他的答卷。
字写的相当的漂亮,潇洒、飘逸又不失方正,已有大家风范,文采也是相当不错,关键是即便是受到了八股文的严格限制,但字里行间依然透露出了卓尔不凡的思想和见底。
“嗯,不错~”
刘晋也是忍不住微微点头。
一个南云省本地的土著,竟然能够有这样的文采,连字也写的如此漂亮,真是难得,也是真的是一个天才。
听到刘晋的赞赏,李南山也是忍不住微微激动,如果能够得到眼前这人的赏识,自己以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时间在慢慢的流逝。
十月的京城,天气已经转凉,狭小的考棚里面,众多的学子一边苦思冥想,一边又要忍受着逼仄的环境,寒冷的天气。
可以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的人,每一个都可以算是真正的人杰。
只是在八卦考试之下,人的思想和观念都被死死的束缚住,纵然在场的这些人都是人杰,可是又能如何?
依然还不是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昨日的故事,始终没有人很多进步和突破,这让作为主考官的刘晋又是忍不住感叹一声。
华夏民族、炎黄子孙一直以来都是这颗星球上最优秀的民族,一直以来也都是处在最巅峰的位置上面。
然而越是到后面的时候,伴随着儒家一家独大,伴随着思想的禁锢,华夏民族开始走下坡路,逐渐的落后于世界,以至于有了后面的被异族统治,又有了后面的百年屈辱史。
起初刘晋觉得华夏的落后是源于螨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但现在看来,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了。
儒家对思想的禁锢,对其它新事物的极力排斥,以至于华夏越来越落后于世界,关键是始终没有什么进步和突破。
并不是华夏没有人才,事实上,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只是在这种思想的极度禁锢之下,对新事物的极力排斥之下,想要获得进步实在是太难了。
人才都在苦心研究八股文上面去了。
就儒家那几本破书,滚瓜烂熟、倒背如流都还不行,历朝历代不知道多少才子俊杰将自己一声的新学都放在研究这几本书上面去了,写出了浩如烟海一般的各种各样的注解。
然而这些注解有什么用?
说句实话,屁用都没有,纵然是字写的再漂亮,文笔再好,它无法推动文明的进步,只不过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空耗尽了才华。
“唉~”
刘晋叹口气,说实话真的很想一下子就取消这个八股取士。
可是刘晋又知道自己不能,而且也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就取消这个八股取士,将来还不知道又多少聪明人要将自己的青春耗费在上面。
很快,第一天考试的时间就过去了。
会试一般是考三天,第一天考四书五经,内容都是从四书五经上面出,一般只要将四书五经被的滚瓜烂熟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第二天考的是策问,策问的考试题目则是由主考官出,大家根据主考官出的题目写八股文,这是会试考试的重点,也是最为重要的。
一般考题也都是从四书五经之中出,不过都会掐头去尾,又或是干脆从一段话当中找出几个字出来,然后让你去写。
这对于考生的要求就非常高了,不仅仅要对四书五经非常的熟,能够找到出题的地方,还要弄清楚这个题目的所考的内容和意思,再来想办法写出漂亮的八股文出来。
第三天考的则是诗赋,这个放在后世算是选修考题一样了,考的好不好和中进士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所以乡试和会试考试的重点就是在第二天的策问。
贡院之中,三千多学子经过了昨天一天的考试,很多人都显得非常的疲倦,有些晚上没有保暖好的,甚至于还感冒咳嗦流鼻涕,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因此要退出考试的,都在静静的等待着今天的策问。
“刘公~该放题了!”
韩文扶起袖子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已经到了八点钟了,该进行策问考试了,于是来到刘晋的身边提醒道。
策问的题目都是由主考官来出的,一般都会提前很早就想好来,到了考试的这一天,再写出来,然后差役会举着主考官主的考题在贡院之中行走进行通报。
“嗯~”
刘晋微微点头,来到桌前,微微沉吟一番,拿起笔就写出了‘当今之大明’五个字。
看到刘晋出的考题,旁边的韩文微微一愣。
这题目很显然并不是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不符合一直以来的考试传统。
以往的每一次考试,策问都是从四书五经之中出的,你刘晋到主考官,怎么就乱来?
“刘公,这样出题恐怕不合适吧,到时候必然引人非议的。”
韩文和刘晋关系不错,毕竟以前在户部共事过。
这题目要是放出去了,当场这些参加考试的学子们都要哗然了,到了朝堂之上,到时候刘晋肯定会少不了要被无数的大臣给弹劾了。
虽然说刘晋被弹劾的次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但也没必要为了一次科举考试而闹出一些事情出来。
“我知道,不过就按此去办吧。”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想了想说道。
刘晋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想好了题,只是现在看到这些学子们在这里为了四书五经几本破书里面的东西穷尽一生,刘晋又觉得自己不该再和以往一样。
或许出这样的考题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但也该有一些改变了。
眼前这些考生,虽然现在还是一介书生,但是只要过了这道门槛,他们以后就是大明的官员,再过上一些年,甚至于他们当中有人会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成为足以左右大明走势的存在。
传统的八股文考试,很难说真正选出有才能、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出来,文章写的好,未必就是治国之才。
所以出这样的体面,也是为了看看他们现在的见识,对大明的认识还有就是对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好吧~”
韩文见刘晋坚持,再想想刘晋是弘治皇帝身边的红人,身居高位,位高权重,又根深蒂固,纵然是出什么事情,恐怕也是对刘晋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