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文章虽然很漂亮,然而对于当今之大明的认识却是非常的肤浅,只是在一味的吹捧当今大明之盛世,并无实际上的深刻认识,没有看到大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辞藻华丽,文采飞扬,然对我大明今日之时局认识浅薄,不中!”
  刘晋看完,也是直接给出了一个评价,然后在试卷上面用红笔写下一个‘不’字。
  然后刘晋又将试卷拿给韩文说道:“韩公,你看看~”
  韩文显然也是已经看到了刘晋的披红,也是听到了刘晋的话,拿起试卷仔细的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也是大加赞赏道:“文采确实是飞扬,写的积极漂亮,不过正如刘公所言,文采虽好,却是对我当今之大明的认识非常的浅薄。”
  说完,韩文也是在上面写了下一个‘不’字,并且还写上了评价。
  其他的同考官见刘晋和韩文竟然一来就直接给否定了他们认为可行的卷子,顿时就忍不住微微吃惊。
  这个刘晋做事,还真是出人意料,如此文采飞扬的卷子,刘晋竟然说不中,这搞不好公布榜单之后,必然会有一些学子闹事,要求查卷的。
  不过,想了想也是很快就摇摇头,这些事情就不是他们需要烦恼的了,到时候真要是有什么事情,那也是刘晋这个主考官给担着了。
  阅卷在继续,一份份试卷被阅卷官不断的批阅,时不时有卷子被送到刘晋这里来。
  “嗯,这份卷子虽然文采不算太出众,不过却是对我大明今日之时局有着不错的看法和认识,知道我大明所面临的地域广袤,朝廷对边远地区统治乏力的现状,提出要大力建设铁路,沟通我大明各地的建议,也算是不错了。”
  刘晋看着一份试卷,这份试卷的学子认为现在大明所面临的问题是地域广袤,各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不便,朝廷对于偏远地区的控制乏力的现状,提出要大力发展铁路,构建完善铁路网络的建议,加强大明对广袤国土的控制。
  刘晋非常开心的在上面写下了‘中’字。
  “这份也是不错,充分的看到了我大明内部存在的部族问题。”
  “我大明地域广袤,部族众多,大大小小的部族成百上千,发展水平又千差万别,有的甚至于还是非常原始的部落阶段。”
  “提出的建议也是相当不错,继续坚持全面大明化的策略,书同文车同轨,竖立统一的大明价值观和思想观,最终实现民族的融合。”
  “不错,不错,中!”
  刘晋一边看也是一边满意的直点头,在上面写下了‘中’字。
  一份份试卷不断的送到刘晋的手中,刘晋对于只会一味的堆砌辞藻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一律打掉。
  文章写的很漂亮,可是对于大明今日的时局没有什么认识。
  要知道现在大明早报已经相当的普及,他们这些读书人,基本上都会看大明早报,多少也是应该知道一些大明现在的时政,对于大明今日的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是应该有所知晓的,再适当的给出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建议,刘晋很容易就让你过关了。
  可是偏偏有很多的学子在哪里卖弄自己的辞藻,字字不提当今大明的事情,又或者是对大明时局没有自己认识和看法的,刘晋自然是一律否掉。
  紧锣密鼓的阅卷正在进行之中。
  京城各地,经过几天煎熬的学子们终于考完了,也是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一边谈一谈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一边也是放松下。
  望月楼这里,吕柟、景旸、戴大宾等大明有名的才子们聚在一起,一边喝酒放松,也是一边聊到了这一次的会试。
  “吕兄,你觉得考的如何?”
  景旸喝口酒,当考场看到刘晋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变的忐忑不安,这一次的会试考试,他可以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故而考完之后,整个人都显得闷闷不乐。
  “还行吧,刘公出题虽然出人意料之外,不过倒也是符合刘公一向的行事作风。”
  吕柟想了想说道。
  “那你写的是哪方面的?”
  戴大宾等人也是赶紧问道。
  “我主要写的是关于我大明人口的问题,我大明地广人稀,土地广袤,但人口很少,我建议我大明应该大力鼓励生育,同时从外部引进女人为我大明人生育子女,同时增加劳动力,另外重视新生儿的保护,大力推广新的接生技术之类的。”
  吕柟想了想回道。
  “这样写行吗?”
  景旸有些惊讶的问道。
  “应该是这样写吧,毕竟题目是今日之大明,肯定是要我们写一写大明现在的情况,找出一些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出来,然后给出一些建议。”
  “刘公属于实干派的官员,我们答题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刘公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去答题。”
  吕柟回道。
  “哎呀~”
  “听吕兄这样一说,我就完了。”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上面去,全部都是赞颂我大明今日之盛世,根本就没有写出大明所面临的问题。”
  “完了,完了,这下子完了。”
  有人听到吕柟的话,顿时就忍不住呜呼哀哉起来,一下子就觉得高中毫无希望了。
  一旁的景旸听完,同样也是脸色发黑,他也是用华丽的辞藻在歌颂大明的盛世。


第1471章 攻讦刘晋~
  京城如家大酒店的休闲区这里,李南山、王奇、田丰、阮文杰、武义等东榜的学子们也是聚集在一起,谈论着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大家都考的怎么样?”
  田丰看了看众人,几天的考试,大家都很疲倦,不过此时此刻更多的还是忐忑和焦急的等待。
  对于他们这些学子来说,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今日的金榜题名,纵然是考完了,要说放松的话,还要等到公布榜单,真正高中之后才能够放松下来。
  “我觉得考的还不错,原本还担心刘公出的题目太偏、太难,自己不会写,没想到出的题目如此简单,这自然是好写多了。”
  王奇很是随意的说道。
  “王兄你怎么写的?”
  其他人一听,顿时就连忙问道。
  “当然是歌颂我大明之盛世,大明今日之盛世远超汉唐,大明今日之版图远超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朝代、国家,我大明之强,当世无敌。”
  王奇想都没想就回道。
  “王兄,恐怕你是审错题了。”
  一旁的李南山想了想微微摇头说道。
  “李兄何出此言?”
  其他人一听,再次齐声的问道。
  “刘公所出之题目,今日之大明,重点并不是现在大明的盛世之景象,刘公是实干派的官员,他注重的是大明之变和改革。”
  “也就是说,你要清楚的点出大明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其中的某个问题给出一些治国之策,这样才符合刘公的题意。”
  李南山说道。
  “啊~”
  听到李南山的话,王奇、田丰等人顿时就忍不住叫了出来。
  “这,这~”
  王奇顿时就傻眼了,接着心一沉,无奈的说道:“看来落榜是落定了~”
  “王兄不必灰心~”
  “我东榜学子和南北榜学子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到时候说不定王兄还是能够高中的。”
  李南云连忙安慰道。
  “希望如此吧~”
  王奇灰心的说道。
  几家欢喜几家愁,和后世的高考考生差不多,众多的学子们都在忐忑的等待开榜的日子,彼此互相讨论一番,很多人都面如死灰,有些考的不错的则是得意洋洋。
  焦芳焦府。
  “考的如何?”
  焦芳下朝之后急匆匆的回到家里,找到自己的儿子焦黄中,连忙问道。
  焦黄中人已经四十多岁,快要五十岁的人了,然而不学无术,考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考中了举人,能够有幸参加这一次的会试。
  正所谓三十少明经,五十少进士,焦黄中也算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一个典型了,毕竟像刘晋、谢迁、王守仁、李东阳等这些天才还是很少的。
  “考的还不错,这一次的题目并不难。”
  焦黄中很是自信的回道,原本还担心题目太偏、太难,自己完全不会,却是没想到刘晋出动题目如此简单。
  “你是怎么答题的?”
  焦芳微微点头,听到焦黄中的回道,心里面也是好受了一些,不过还是赶紧问道。
  自己年纪大了,做不了几年的官了,儿子焦黄中也已经一把年纪了,这一次要是不中的话,再过三年,到时候都五十多岁了。
  五十多岁中进士,即便是以后仕途顺利,恐怕到时候也很难走到高位去,要知道朝中这些大佬,一个个可都是三十、四十的时候就中进士了,有些甚至于二十多就已经是进士了。
  升迁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年年提拔,也不可能坐火箭一般的提拔,像刘晋这样的例子还是太少、太少了。
  焦芳不觉得自己的儿子可以和刘晋相比,能够得到弘治皇帝的赏识,火速提升。
  所以这一次能不能高中可是非常重要的。
  “此题我当然是歌颂我大明之盛世,歌颂我大明疆域之辽阔、武力之强盛,天子之圣明了。”
  焦黄中想都没想就回道。
  “什么?”
  听到焦黄中的话,焦芳顿时就忍不住叫了出来,看着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恨铁不成钢。
  “你连刘晋出题的意思都没有弄清楚吗?”
  “他出此题,可不是为让你们去歌功颂德的写赞美盛世之词,而是要你们指出大明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适当的给予一些治国的策略。”
  “你这样答题,恐怕是要落榜了。”
  焦芳无奈的闭上眼睛,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连题目都不好好的去审一审,连刘晋这个主考官是什么样的人,性格、行事风格都不考虑进去。
  自己在考试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可是他竟然还是忘了这一茬。
  “啊~”
  焦黄中一听,也是傻眼了。
  他本来觉得自己还答得不错,没想到竟然是被焦芳下了一个必定落榜的结论,顿时就如同被人泼了一盆冷水,再仔细的想一想,一下子就沉默不语了。
  刘晋是什么人?
  当今的吏部尚书,改革派和实干派的代表,主导过军制改革、税务改革和官制改革的人,他会喜欢听你对大明盛世的歌功颂德?
  想一想就知道了。
  这科举考试,主考官的喜好、做事风格可是每次考试之前,诸多学子们必须要研究的。
  “这可怎么办?”
  焦黄中一下子就急了。
  好不容易中了举人,参加会试,这要是不中的话,再等三年,自己都五十多了,还考什么,都等着回家养老好了。
  “别急,事情并非没有转机。”
  “刘晋如此出题,有违一贯的规矩,朝中弹劾他的奏疏已经犹如雪花一般,到时候说不定会重考也是难说的。”
  焦芳来回的走动,摊上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焦芳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来回的走动沉思,想了想也是说道:“这些天,你先不要出去滚混了,在家里好好读书,静静等待和准备。”
  说完焦芳也是离开了,急匆匆的离开自己府上,也不知道去拜访谁了。
  翌日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萧敬的声音响起,一下子就站出来十几个大臣。
  “臣有事启奏~”
  焦芳、刘春等官员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