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江南之商人、士绅最厌恶的便是商税,江南之地,自古以来都非常的繁华富庶,也是我大明的税赋重地,然而现今之商税却是远不如北方。”
王守仁详细的向刘晋汇报情况,同时也是将自己内心之中最深处的担忧给说了出来。
事情越往深处去了解和调查,就越觉得它非常的不简单。
江南的守旧势力妄图以此来巅峰大明现如今的大好局面,想要将大明拉回到以前的时代,以前那个他们说了算的事情,什么都被他们控制在手的时代,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趴在大明这个庞大身躯上面吸血的时代。
“又是他们~”
刘晋听完,也是忍不住杀意大起。
历史上大明的衰败和灭亡,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大明之后,华夏神州沦陷,落入通古斯野猪皮的统治之下,三百年的岁月,闭关锁国又执行严格的愚昧之策,致使华夏遭遇百年苦难,落后于世界,脊梁都差点被打断,传承差点就断绝,民族的骄傲和自信心更是丧失殆尽。
追根溯源的来说,大明的皇帝虽然谈不上有几个好皇帝,有作为的皇帝,但终究还是有骨气的皇帝,至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是这大明的臣子呢,特别是那些江南出生官员,他们只顾党派之间的斗争和利益,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
官商结合,干着通敌叛国之事,要是没有那些通敌叛国的商人,区区辽东之地的那点野猪皮,即便是饿都要死他们,何至于最终让他们得了天下。
明亡之时,他们转头就跪倒在地投了新的主子,却是看不见华夏大地上面,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
再看看今时今日,他们的所作所为,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根本就不顾整个国家的安危。
这几十万工人一旦被认为叛贼,到时候官逼民反,几十万人一旦造反起来,而且还是掌握了诸多技术的工人,他们的力量远比分散且没有掌握什么技术的农民更加强大,一旦爆发出来,席卷大明都未尝不可能。
真的到了那个地步,这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好不容易才有的繁荣盛世转眼间就会荡然无存。
这绝对是刘晋不能接受的,也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自己穿越过来,辛辛苦苦十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之局面,好不容易看到了我华夏纵横世界,占据全球最多的财富和土地,岂能让这些鼠目寸光之辈会毁掉。
“这群鼠辈,他们岂会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响起,我大明之繁荣昌盛正是时代的主流,谁也无法阻止,谁也不能逆转历史的车轮,他们只会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自取灭亡罢了。”
很快,刘晋就笑了起来,给他们下了一个定论。
今日的大明,它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道路,滚滚的历史车轮带着大明在迅猛的发展,任何想要阻止它的力量都将被其碾压的粉碎。
“是啊,他们不过是一群鼠目寸光之辈,休想破坏我大明的繁荣昌盛。”
王守仁也是跟着郑重的点点头,他也已经看到了一个滚滚大时代的到来,大明的繁荣昌盛将无可阻挡。
“老王~”
“陛下已经给我密旨了,要借这一次的事情,狠狠的梳理一边江南,彻底的将那些守旧派的老顽固扫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你这边放开手脚去做,狠狠的查,这江南的事情肯定不止眼前这点事情。”
“一直以来,我大明各地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都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唯独这江南之地,除了淞沪之外,其它各个地方的发展似乎好像都对不上这江南繁华富庶之地的身份。”
“这背后肯定有很多的原因,你在江南这边多年,对这里的情况肯定很熟悉,干脆就借这个机会,好好的去查,好好的去整一整。”
刘晋看了看王守仁,将上面的意思传达下来。
“确实是如此~”
“我在江南多年,对江南的情况多少也是了解一些的。”
“江南的弊端首先来说就是思想上,守旧派的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本地的官员和江南的士绅、大家族、大商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都在为各自背后的家族服务。”
“单单是以长江来说,整个长江流域诸多的利益,外人根本就插手不进去,这长江江面上航行的船只,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大家族,大大小小的家族几乎垄断了整个江南地区方方面面的利益。”
“从粮食、茶叶、丝绸、瓷器、航运、码头等等到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这些家族给瓜分的干干净净,外来人根本就插手不进。”
“所以除了淞沪之外,整个江南之地,北方的工厂主、商行等等都没有办法涉足进来,除非是和他们进行合作,不然连工厂都别想开。”
“这些大家族,他们族人众多,部分的族人经商贸易,赚到钱之后大肆的兴办私塾和书院,支持自己族内的子弟去读书考取功名,然后这些考取功名的子弟再不断的为自己家族谋取更大、更多的利益。”
“如此循环往复,一百多年下来,也就形成了现在江南之地文风鼎盛,才子辈出,我大明朝士半江南的局面,同时也是形成了江南商人掌握我大明粮食、盐、茶、对外贸易的局面,几乎垄断了整个大明的经济。”
王守仁沉思一番,也是缓缓的讲解起江南这边的情况来,他自己就是浙江人,对江南自然是最熟悉的了。
刘晋仔细的听着,一边听也是一边点头。
关于这一点,刘晋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其实不只是江南这边,整个大明其实差不多也都是如此,只是江南这边最严重罢了,宗族势力遍布大明各地,唯有在新的疆土这里。
朝廷进行移民的时候,刘晋特意制定了政策,将各地移民进行打乱混合移民,彻底打破宗族势力,这才让大明各个移民之地没有宗族势力的存在。
皇权不下乡,地方都是宗族势力说了算,但江南这边因为富庶,最终让江南的宗族势力变的越来越庞大,最终变成了一个个超级大家族,变成了大明身上的吸血虫。
“其二就是江南的这些大家族,大商人,他们喜欢利用朝廷的政策来为自身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朝廷政策为自己谋私利。”
“以前的盐商、海商都是如此,一方面严厉的执行盐铁专营的政策,名义上盐是归朝廷所管,但实际上所有大大小小的盐场都被他们瓜分完毕,再用朝廷的手段禁止他人涉足盐这个暴利行业,以此达到垄断的目的,从而获取超高额的垄断利益。”
“一斤奇差无比的海盐,他们都敢卖几十文,大名鼎鼎富甲天下的盐山也就因此而来,朝廷的盐政,朝廷没有得到好处,百姓吃着高价的盐,最终却是富了这些盐商。”
“还有就是那些海商,一方面严厉的例行海禁,片帆不得下海,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大肆的对外走私、通商,将对外贸易的巨额利润死死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甚至于还勾结海盗倭寇,肆虐东南沿海,阻止他人出海获得海贸利益。”
“朝廷穷困潦倒,国库空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可是他们这些盐商、海商、粮商、茶商等等,一个个都富可敌国,在这秦淮河上一掷千金,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朝廷要征商税,一直以来都遭到了他们最强烈的反对,即便是可以征税了,在这江南之地,他们也是最顽抗的,想要从他们手中征税,实在是太难了,更是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废除有利于国家的政策。”
王守仁一边说也是一边直摇头,本身是浙江人的他太清楚江南这边的情况了。
他一直以来都在思索刘晋为什么非要进行诸多的改革,实行新的政策,聪明如老王这样的人,很快也就思索的清清楚楚,也就明白了刘晋的良苦用心,看清楚了江南的守旧派力量为什么会如此反对新政的原因了。
第1524章 先整治江南官场
“他们难道就不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国家兴盛了,个人才能够过好日子,国家衰亡了,即便是士绅也没好日子过。”
“每次改朝换代,灾荒动荡之年,纵然是士绅大户也难逃灾祸啊。”
“我大明能够有今日之盛世,国强而民富,不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以前的时候,朝廷国库空虚,边军困顿,战力低下,年年鞑子南下劫掠,东南沿海倭寇横行,辽东区区女真也敢肆意劫掠我边民,西南土司反复无常。”
“国内百姓艰难求生,稍有灾荒遍饿殍满地,易子而食,他们偏偏又要发国难财,整个大明,最终是富了他们这群蛀虫。”
“一个个富可敌国,不知道有多少的金银埋在泥土里面成了铁疙瘩,对此他们还不满足,甚至于还要掌控整个大明的上下,却是毫无家国天下之心,只为一己私欲。”
王守仁越说越激动,越显得痛心疾首。
“说得好!”
刘晋拍手叫好。
不得不佩服王守仁这个牛人,看问题、看事情总是能够看的清清楚楚,一下子就揭露了江南这些士绅豪族的嘴脸。
他们不过是一群只知道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断蛀蚀整个国家的蛀虫罢了。
“刘晋,其实我很佩服你。”
“纵观你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尽管你为自己经营了庞大无比的产业,尽管你也同样富可敌国。”
“但是你和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你在赚取财富的同时,你带领了更多的人走向了富裕,创造的财富滋润了整个大明,你富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大明上下。”
“因为你,大明变的强大起来,横扫四方,开疆拓土,这才有了如今的辽阔版图,有了粮仓辽东、河中,有了牧场草原、西域和中亚,有了黄金矿场的黄金洲,有了澳洲,也有了美丽的南洋、”
“因为你,无数贫穷的大明人获得了新生,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广袤土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因为你,我们大明才能够真正傲视全球,放眼世界,继往开来。”
王守仁用崇拜的目光看着刘晋,对刘晋是真的佩服。
“哈哈,能够让老王你佩服,那真是我的荣幸。”
刘晋一听,顿时就忍不住高兴的大笑起来。
老王是什么人,号称是最后一个圣人,后世人人都害怕的邻居。
能够让老王佩服,这无疑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真的,我可是没拍你马屁的意思。”
王守仁很是认真的说道。
“拍我马屁也没有用,还是先说说该如何整治江南吧。”
“陛下的意思你也知道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刘晋没有再继续和老王瞎聊,将话题回到眼下的江南来。
“欲治江南,首先要做的就是整理江南官场。”
“这一次南京的事情,他们是算准了我离开南京的时候弄出来的,留在南京的这些官员,和他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纵然是南直隶的布政使,但很多时候也受到下面这些官员的掣肘,有什么事情,他们第一时间内就会知道。”
“如果不狠狠整治一番江南官场的话,我们的行动根本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轻松的应对我们。”
“本来其实是很小的事情,当时在南京的官员只要给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