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人为的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节日出来,什么白色情人节、红色情人节、绿色情人、黑色情人节、玫瑰情人节、七夕是情人节,国外的情人节等等。
  资本的大肆宣传,刻意的制造,目的还不是为了刺激消费,掏空你的腰包,简直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现在大明的资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消费的重要性。
  “当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固。”
  “南京一事足以说明一年一发工钱的模式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光靠信誉二字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不管是刻意为之,还是说真的出现问题。”
  “对于我们大明来说,我们是不能让这样的风险存在,因为一旦处理不足及时,极有可能会酿成巨大的灾祸,动摇江山和社稷。”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的不仅仅是劳动者的利益,同样也是在维护所有人的利益,也是为了大明的繁荣富强,为了社会的持续良性循环,最终获益的还会是大明的每一个人。”
  刘晋给出了总结,什么东西其实都离不开利益,屁股决定脑袋。
  站在不同的阶层所思索的角度自然不同,在场的这些大佬,其实已经转变成为了新时代的资本家了。
  他们可以反对传统的守旧派势力,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又会和原先一样,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利益决定一切。
  “说得好~”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忍不住赞赏道。
  大明能够有今日之局面,那就是因为利益的分配方面,能够从上至下,让所有人都尝到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庞大红利,大家都可以从巨大的红利当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
  资本的发展,最初级的就是靠压榨工人的劳动,不断延长工时,压低工价来实现的,但资本的不断发展,逐渐就会发现,光生产产品是没有用的,还为产品找到买家和市场才是关键。


第1542章 关于饼的问题
  大明现有的一年发一次工资的情况下,大明人尽管有着这个时期全球最高的收入,然后消费能力却是并没有释放出来。
  本身来说,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勤俭节约,能省则省,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尽可能多的留下财富给后辈子孙。
  现在又一年发一次工钱,这一大笔的钱放在手中,也就是给家里面的老人、小孩买点新衣服、鞋子,再办点年货,大部分的财富都还是被埋在了罐子里面,埋在了地下。
  大明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少的增长和提高,否则以大明上亿的人口,再加上高收入,单单是大明本身内需就会极其的庞大,足以让大明内部的资本家们获得足够的市场。
  如果能够一个月一发工钱的话,尽管依然会有大量的钱存下来,但是消费能力肯定会有所拉动。
  一年四季的衣服要添置一番吧,吃喝玩乐也是少不了吧,再加上一些其它方面的开支等地,这内需自然就可以拉动起来。
  拉动内需的好处自然无需多说,后世经济不好的时候,总是说要刺激内需,足见内需的重要性。
  当然,弘治皇帝之所以拍案叫好,还是因为刘晋这颗天下为公的心,尽管自己是最大的资本家,但却是能够时刻想着下面的普通老百姓,能够为大明的长远考虑,这是极其难得。
  同样都是资本家也都是朝中重臣,刘健、张懋、李东阳他们相比之下,还是更屁股决定脑袋,反对按月发放工资,因为这样对他们这些大资本家是非常不利的。
  他们难道就看不出这按年发工钱的弊端?
  当然不是,能够走到这个位置的人,谁都是聪明人,也都不缺乏远见,但这个事情违背自身的利益,自然是要反对的。
  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
  “听你这样一说,似乎好像也是有道理的。”
  张懋眼珠子一转,老狐狸的他立即就转变了风向。
  张懋有的是银子,按月给工人发工钱也没有什么问题,英国公府本身就是大明的勋贵代表,几代积累,底子雄厚。
  又最早跟着刘晋办工厂、去海外殖民等等,有的是银子,不像李东阳、刘健他们,起步晚,底子薄,手中的银子紧张的很,能一年一发自然是最好的,这按月发放的话,资金链就会更紧张了。
  没办法,也都是跟着办了很多工厂、置办了庞大的家业,摊子铺到了,这银子也是紧张啊。
  “一个国家要获得发展和繁荣昌盛,它其实是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如何将饼给做大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分配这个饼的问题。”
  看看张懋,刘晋笑了笑,然后又继续讲起后世非常著名的一个学说,那就是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当然在这里,刘晋将它改成了饼。
  “将饼做大?”
  “如何分配饼?”
  众人一听,顿时就傻眼了,这个刘晋总是能够讲出一些稀奇古怪,却偏偏有蕴含大道理的东西出来,一个个都认认真真的听了起来。
  特别是弘治皇帝,他掌管天下,深知当这个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轻松的事情,亿万黎民百姓的重担并不是谁都能够承受得起。
  他爱民如子,一向也是勤于政务,励精图治,想要打造一个强盛大明帝国。
  所以他重用贤臣,远离奸佞小人,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治理好这个庞大的帝国。
  只是在以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纵然是皇帝,也有太多、太多的无奈,纵然是自己励精图治,可是大明的百姓生活并没有变好多少,一场雪灾就将北方三省所谓盛世的假面具给撕的粉碎。
  任用的大臣,虽然忠诚,也大多正直,然而却是并没有什么太经天纬地的才略,无法真正改变大明的命运和局面。
  一直到刘晋的出现,他才看到了改变大明命运和局面的希望,刘晋每一次提出的政策和办法,总是能够很好的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让大明变的越来越繁荣富强。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重用刘晋的原因,因为是刘晋给这个庞大的帝国带来了希望和新生,给这个古老的民族带来了新的辉煌。
  刘晋所谈论的诸多事情,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层面的东西,弘治皇帝都会极其的用心,仔细去听,然后细细的揣摩,结合自己的治国经验去理解。
  现在刘晋又来说什么做饼和分饼的事情,他就来精神了,仔细的听起来。
  其他人也都一样,刘晋是高人子弟,总是能够发表一些大家听都没有听过的言论出来,刘晋所言所行,总是能够先人一步或者是看的更远,他所讲的东西,绝对是值得好好去思索和揣摩的。
  “先说下关于做饼的这个问题。”
  “将一个国家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来说可能会比较好理解,假设一个国家里面,他有一个贵族,同时贵族也是官员,负责管理国家,下面还有一个士绅地主以及八个农民。”
  刘晋看看众人,继续说道。
  众人仔细的听着,听到刘晋的话,众人顿时就明白了,这贵族毫无疑问代表的是统治阶层,士绅地主则是代表中间阶层,农民则是代表数量庞大的底层老百姓。
  “在这个国家当中,农民负责做饼,在以前的时候,农民一天只能够做出十张饼,这十张饼刚刚好够这个国家的十个人分,每人分到一块饼。”
  “但是,这一块饼显然是吃的不够饱,也是贵族和士绅这边就多要一些饼,因为任何分配这些饼是贵族以及士绅说了算。”
  “所以贵族和士绅他们就多分一块饼,每个人分到两块饼,这也就可以吃的饱,剩下的六块饼则是分配给八个农民。”
  “这八个农民本身一人一块就吃饱,现在又少了两块,他们就更吃饱了,但还是能够勉强果腹不至于饿死。”
  “可是如果贵族和士绅他们太过贪婪了一些,觉得吃两块饼还不够,他们还要多吃一块的话,那剩下的四块饼就完全不够八个农民分了,于是这些农民就会有人饿死,有人饿死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同样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就会闹事,就会想办法抢夺别人手中的饼。”
  刘晋在用简单通俗的话讲解,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他们就在认真仔细的听着。
  都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刘晋所说的这里面的贵族、士绅、农民代表的是什么,也清楚这饼所代表的是天下的财富。
  同时当听到农民会饿死,会抢夺别人手中饼的时候,众人顿时就忍不住冒出一股寒气,尽管刘晋说的似乎好像很平淡,可是大家都知道如果放大到国家层面来说,一旦到了这个一步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农民起义,意味着烽烟四起,意味着改朝换代,意味着江山社稷的动荡。
  “可是这一个人一天吃一块饼,它确实是不够吃,贵族和士绅吃不饱,农民其实也吃不饱,又该如何去破局呢?”
  众人的脑海中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因为大家都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别指望贵族和士绅能够有多高贵和高尚,也别以为农民就容易满足,要知道贵族和士绅也是以前的农民变过来的。
  “以前农民做饼都是手工做饼,八个农民,一天也只能够做十块饼,有一天,这些农民突然间掌握新的做饼技术,利用机器来代替人力,一天可以做出二十块饼。”
  “这突然一下子多出了十块饼,不仅仅规则和士绅可以吃得饱,连农民也还可以吃的更多一些,更饱一些。”
  “如果当一天可以做出三十块饼的时候,即便是规则和士绅们一天吃五块饼,依然还剩下足够多的饼来给农民吃。”
  刘晋继续说道,当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顿时眼睛一亮,一下子就明白了刘晋的意思。
  无非就是想说机器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以前一个人只能够种十亩地,现在有机器,却是可以轻轻松松的耕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的土地,这产出的粮食自然是不可同日而已。
  还有就是大量的工厂,工厂的生产效率极高,以布匹来说,效率比起以前来提高了何止几十倍。
  “当然,人都是贪心的,贵族和士绅肯定是不会这样分配的,他们肯定想办法占据更多的饼,只是这数量庞大的农民,他们一样需要饼。”
  “把饼做大,做多了,在分配的时候就有余地。”
  “但同样的也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分配制度来,不能说让贵族和士绅吃的太多,以至于没有足够的饼给农民吃。”
  “好的分配制度下,纵然是十个饼的时候,整个国家也能够维持着良好的运载秩序,坏的分配制度下,即便是一天生产一百个,一千个,贵族和士绅占的太多的话,农民依然吃不饱,会饿死,也就会出现国家的动荡。”
  “一个完善的分配制度,它首先应该是要保证这个国家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有一口饼吃,剩下多余的饼再来考虑说让谁先吃饱的问题。”


第1543章 对外扩张的另外一面
  “首先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有口饼吃,其次再来考虑谁先吃饱的问题~”
  弘治皇帝听到这里,顿时就陷入了沉思。
  “这和以前的所说的土地和农民的事情,其实也是差不多。”
  “关于资源和财产的分配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存空间被不断剥削和压榨,最后就会改朝换代。”
  “现在这个饼的问题,其实本质上也是一样。”
  “还真是简单通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