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贩卖的水泥厂,详细的问起来。
刚刚尚书房内,佀钟说大明单月税收破亿,这是好事。
但一向爱民如子,同时又深受传统儒家教育影响的弘治皇帝也是担心这税收会不会太重了,收的税太多了,会不会是下面这税务衙门在大肆的横征暴敛。
所以他也是带上了几人穿上了便服悄悄的出了宫出来微服私访,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最好是亲眼听听老百姓们的说法。
“陛下,税务衙门这边进行征税是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首先,所有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在进行销售或者提供劳务服务的时候,都需要开具发票,这个发票是一式三联,就是他们向税务衙门进行报税时纳税的重要依据。”
“发票是一式三联,分别是卖方、买房以及税务联三联,分别是买家、卖家各自留底一份,税务联则是在报税的时候交给税务衙门。”
“税务衙门会根据提供的税务发票计算该缴纳的税银。”
刘晋笑着回道,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抄袭后世是税务制度,再加以适当的改进。
“那如果买卖双方都不开发票,岂不是可以逃税漏税了?”
弘治皇帝一听,想了想问道。
“这一点,我们也是想到了,我们在税务衙门在征税税收的时候,对于那些亏损的企业是不收税的,所以就有抵扣一说,买家可以持自己的发票向税务衙门这边进行抵扣。”
“所以买家自然是会希望对方开具发票给自己,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纳税金额。”
“当然,有些企业都是属于一个东家的,所以我们有相关的制度,比如如果发现偷税漏税的话,税务衙门这边就会开出巨额罚款单进行严厉的惩处,同时对罚款的工厂、作坊、商行等进行通报。”
“这会让其名声变的不好,在银行贷款都变难,生意都变的难做起来。”
“此外,税务衙门还有大量的税务捕快,这些税务捕快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在征税,征税都是靠工厂、作坊、商行等自行申报,自行缴纳。”
“税务衙门捕快的职责是查处偷税漏税的,他们会用各种各样办法对怀疑的工厂、作坊、商行等进行调查,像潜伏到工厂、紧盯销售、计算进厂的原料和出场的销售等等。”
“只要让他们查到了偷税漏税,立即就会进行相关的惩处,税务捕快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查税。”
“所以纵然是想要偷税漏税也比较难,一个是买家会拿发票去抵扣,另外一个就是税务捕快神出鬼没,谁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潜伏到你工厂里来了,在计算你有没有偷税漏税。”
“再加上巨额的罚款和可怕的处罚,相比之下,老老实实的交税就更划算多了。”
刘晋详细的向弘治皇帝解释起这一套制度来。
尽管来说偷税漏税这个事情一直以来都有,而且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刘晋抄袭的是后世相对较完善的税务制度,可以钻空子的地方较少,关键是处罚要重,天价罚单下来,直接罚到你破产。
商人都是逐利的,就是要让他们好好的比较下偷税漏税和老老实实交税的得失,有比较了,自然就会老实的去交税。
更何况,还采用了后世老美的税务制度,专门成立税务衙门和税务捕快来做这个事情。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一听,也就大致的明白了。
接着看了看工厂,直接起身下车说道:“走,去工厂看看~”
说完,也是带头就往这家京城利建水泥厂走了过去。
弘治皇帝这边假装说自己是一家大商行的东家,过来水泥厂这边是为了商谈下大量购买水泥的事情。
水泥厂这边的人一看几人的衣着以及气度,顿时就信了个七八分,赶紧将一行人给迎接进去,好茶好水的伺候上,接着也是通知了工厂东家。
“鄙人李茂,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利建水泥厂的东家李茂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一看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刘晋等人也是赶紧笑着打招呼。
打完招呼,听弘治皇帝这边自我介绍了一番,分主客坐下之后,他也是再次仔细的大量眼前这伙人。
为首的姓朱的自然是弘治皇帝,几个老者看起来像是管事,至于刘晋更像是家里面的公子哥,跟着出来见世面的,身边还跟着萧敬这个仆人以及一些侍卫假扮的家丁。
这算是标志的大户人家配置了。
而且仔细的看几人,气度都很是不凡,更像是官老爷而不像是商人。
“不知道朱先生是做什么买卖的?”
一番思索,李茂也是笑着问起弘治皇帝的底细来。
“家里做的买卖比较多,有几个纺织厂,另外在南洋这边还有一些种植园,主要还是做修桥铺路、建房子、港口的买卖。”
“你也是知道现在的情况,这大明到处都在修桥铺路,都在建房子,生意还算不错,就是这水泥需求量太大了,我也是到处走了很多水泥厂了,但需求还是不够。”
弘治皇帝微微一想,张开就编了出来。
“原来如此~”
“那朱先生家里可都是做大买卖的了。”
李茂一听,顿时就恍然大悟的说道。
这又是纺织厂,又是南洋的种植园,还专门修桥铺路,建房子什么的,这说明对方有实力,而且在官府也肯定是有人的,不然这修桥铺路的买卖可不好做啊。
“小买卖,小买卖,混口饭吃。”
弘治皇帝笑着回道。
“不知道您想要多少水泥?”
李茂沉吟一番,想了想问道。
正如弘治皇帝所说,现在水泥是紧俏货,非常的好卖,再多的水泥都不够卖的,他这个水泥厂的规模是一扩再扩,但生产出来的水泥依然不够卖。
他卖水泥也是要看人的,不是谁都卖,关系好的多卖点,有时候也可以卖给一些有实力的,交朋友,以后做买卖也方便。
“我要的可能比较多,你这边每月能够给我多少?”
弘治皇帝自然是大气的很。
“现在的话,我每月只能够给你三千袋,不过等下个月我家在山东的水泥厂投产的话,我可以每月给你一万袋水泥。”
李茂想了想也是说道;“你也是行家,也是知道现在水泥很紧俏,有钱也都不一定能够买到水泥,这量是有点少,不过等到年底的时候,我在河南、沧州的水泥厂投产的话,我就可以每月给你超过五万袋。”
“哎哟~”
“先生家的水泥生意做的可以啊,这分厂都开了几家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笑着问道。
“小买卖,小买卖~”
“和那些大型水泥厂相比就微不足道了,现在世道好,朝廷大搞基建,我们也是跟着做点买卖。”
李茂很是谦虚的说道。
“开发票没问题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想了想又问道。
“那是当然没有问题,我们北方人做买卖是最讲究信誉的,你不说,我们也是要开发票给你的。”
李茂一口就答应下来。
“爽快,我在南方做生意的时候,他们都不喜欢开发票。”
弘治皇帝想起了江南这边的事情,随口就说了出来。
“南方那边的情况我也是知道一二的,他们总想着偷税漏税,不喜欢交税,都是老传统了。”
“照我看啊,有那功夫去想着偷税漏税,还不如多想想办法去做好自己的买卖来,这生意做大了,赚的银子自然就多了,交税也是应该的。”
“就我们做这个水泥买卖来说,我们交税,朝廷收税又大量的修桥铺路,又需要大量的水泥,我们的生意就越来越好做,交税是利国利民的嘛。”
“南方那边不交税都已经成老习惯了,我们北直隶一年交的税是南直隶的两倍还要多,我们和他们可不一样,按章纳税,懒得去玩那些违法的事情,有那心思还不如放在好好的经营上面。”
李茂笑着回道,言语中对南方这边很是看不起。
第1554章 家国天下
“李先生似乎很看不起南方的商人?”
弘治皇帝一听,微微沉吟一番后说道。
“也不是说看不起吧,只是不认同他们的做法,和他们不是一个道上的。”
“我们北方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都想跟着当今吏部尚书刘公一起做起来的,所奉行准则也都是刘公所提倡。”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我们做买卖都是靠踏踏实实的去做生意,讲究的是家国天下大家共赢。”
“我们开工厂赚钱了,这该交的税我们要一分不少的交,因为朝廷有钱了才能够更好的为咱们老百姓做些大事、做些长远的事情。”
“就好比如这修桥铺路,我以前也是做一些粮食买卖,专门贩卖山西的小米到京城来卖。”
“那个时候道路是真的非常难走,都是黄泥路,一下雨的时候泥泞不堪,根本就走不动,道路还到处弯弯绕绕,很少有桥梁。”
“哪像现在啊,这朝廷有钱,大力的修建水泥马路,到处修桥铺路,以前运几千斤小米到京城来,至少也是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有公路,三天多的时间就足够了,又开通了火车,当天就可以运过来了。”
“这对于我们做买卖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方便、太便捷了。”
“而且以前出门在外的时候,这牛鬼蛇神多如牛毛,剪径小贼、拦路的路匪恶霸,还有土匪山大王等等。”
“做个买卖,这一路上都是要花钱买路的,这走一趟山西买点小米,根本就赚不到几个钱。”
“现在朝廷有钱了,整治吏治,又不断的扫黑除恶,打击土匪恶霸等等,我们行商也不用害怕这些事情了,再也不需要花钱去买路了。”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另外啊,这朝廷有钱了,整顿军务,我大明天军横扫四方,开疆拓土。”
“这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可以移民百姓,对于我们做买卖的来说,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市场,现在我这个工厂,有很大一部分的水泥都是销往南云、河中、西域等省,我明年都准备去南云省、河中这边再开几个分厂。”
“想想以前,我老家就在山西大同这边,年年冬天的时候,鞑子扣关,烧杀抢掠,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现在多好,我们和草原人和睦相处,都是天子的臣民,我们用粮食、布匹换他们的牛羊,他们用自己养的牛羊马匹换我们的粮食、盐巴和布匹,大家都能过的好,这样有什么不好的。”
李茂也是一个健谈的人,滔滔不绝的说起来。
弘治皇帝、刘健、张懋、刘晋等人也是仔细的听,一边听也是一边点头。
“以前啊,朝廷穷的很,国库都能够饿死老鼠。”
“那个时候,南方那边是最富庶的,又远离边境,生活安定,按理说他们应该要多缴一些税,这样朝廷才有钱去办一些大事。”
“可是天下人知道,这江南人的银子比天子的还多,那些盐商在秦淮河上将金子打的叶子直接丢到河里面都会眨一下眼睛,一个个富可敌国。”
“可是老百姓呢,吃的盐不仅仅质量不好,还非常的贵,朝廷又收不到银子,只是肥了那些盐山、粮食之类的。”
“后来刘公带头大家搞实业,建工厂,出海捕鱼、谋生,我们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也是跟着一起慢慢的越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