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等人一听,顿时就微微吃惊,这海外藩国竟然也到大明来招揽人才了,而且还是直接给官外加有力的移民优惠政策,这吸引力可就大了。
  “宁王倒是颇有能力。”
  弘治皇帝想了想评价道,关于宁国的事情,弘治皇帝也是听了不少,知道自己老朱家还有这样的一号牛人,这去了海外之后,宁王就开始真正的扶摇直上九万里了。
  不仅仅打下了庞大的国土,而且还将宁国建设的有声有色,现在是海外实力最强大的藩国了。
  “学生应该是会去房产职业商行工作,学生家境贫穷,以前的时候家里面的房屋都是砖瓦房,经常漏雨,故而学生从小就梦想能够住上不漏雨的房子,也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够如此,所以才来了这工程学院,学习建筑工程,为更多的人盖更高的房子。”
  王世文想了想也是回道。
  “不错,不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听到王世文的话,弘治皇帝顿时就笑容满面,忍不住赞叹起来。
  没想到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学生竟然还有这样的志向,实在是让人佩服。
  就连一旁的刘健、李东阳、佀钟这些大臣也是纷纷欣慰的点点头。
  “小小年纪就有此志向,属实难得。”
  “先生过奖了!”
  王世文谦虚的回道。
  “学生以后应该是会去修桥铺路,学生是陕西人,老家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之上,出行极为的不便,很多时候,明明彼此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几百米,却是需要绕道好几公里路才能够过去。”
  “故而学生小时候就长长想着,如果能够造一座桥梁的话,那就可以极大的便捷人们的出行,所以这慢慢长大了,学生就专门学了这个建筑工程,学习造桥,梦想是将来可以建筑出一座像南京长江大桥这样的大桥出来。”
  汤纪文有一口浓重的陕西黄土高原腔回。
  “不错,不错,年轻人就该如此。”
  李东阳摸着自己的小胡子表示了赞赏。
  “先生过奖了,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为大明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大明。”
  汤纪文连忙谦虚的回道。
  “学生将来应该是会去修筑大坝,学生的家乡在河南,以前的时候,每到雨季,黄河泛滥,一旦决口,万千良田瞬间被滚滚的河水淹没。”
  “学生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家乡被黄河之水淹没的场景,故而学生也是学习了河堤、大坝的修筑,想着将来长大了,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贡献,修筑大坝和水库。”
  徐云鹏也是跟着回道。
  “嗯,不错,不错,真是一个好孩子。”
  刘健一听,那是高兴的笑容满面,竟然遇到了自己的河南老乡,还难得对方有如此志向,再想想自己的孙子,一个个都不成器。
  “谢老先生夸奖。”
  徐云鹏也是腼腆的摸摸自己的脑袋。
  “你们的志向都很不错,为什么不想着报效朝廷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问道。
  “先生此话就不对了,我们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那也是报效国家,为大明的建设做贡献啊。”
  王世文一听,便立即反驳道。
  “对,对,说的好,说的有理。”
  “我的意思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去朝廷各部做小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大明做贡献。”
  被人反驳,弘治皇帝也是不生气,连忙换个说话。
  “谁会去当小吏啊!”
  听到弘治的话,李振、王世文、汤纪文、徐云鹏四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道。
  “这是为何啊?”
  “当小吏难道辱没了诸位的身份还是学识?”
  弘治皇帝顿时就惊讶的问道。
  这四人竟然如此的反对当小吏,这让人大感意外。
  “倒也不是说辱没了我们的身份和学识,主要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来说,当小吏的身份就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小吏、小吏终究只是小吏,不是官,一辈子也都是小吏了,没有什么前途。”
  “其次就是当小吏的收入很一般,一年也不过几十两银子,我们只要一毕业起步至少都是200两银子还有项目分红之类的,收入是很高的,而当小吏是远达不到这个收入水平的。”
  “还有就是当小吏要受那些当官的官,这些当官都是私塾、书院出来的,什么都不懂,还指手画脚的,谁来受他们的气啊,我们又不是非要当小吏才能够有饭吃。”
  “更何况,海外的藩国、殖民地,甚至于朝鲜、倭国这些藩属国,他们也都愿意给不错的待遇,随便都能够当官,这自然而然的,我们也就不愿意去当什么小吏了。”
  李振想了想列出了几条不愿意当小吏的原因。
  “最重要还是小吏毫无希望,我们随便出去做几年基本上都可以当上管理,升职加薪,收入还可以,谁会去当小吏啊,即便是六部之下的小吏,我们也是不稀罕。”
  “是啊,我们是一点都不稀罕,当官倒是可以接受。”
  其他人也是跟着纷纷点头。


第1691章 就往权贵的地修路
  众人听到李振、王世文等人的话,算是彻底傻眼了。
  一直以来在他们的印象和观念之中,这当小吏那也算是吃皇粮了,也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要去做的事情。
  很多读书人科举无望也都会选择去当小吏,给当官的当当文书、师爷之类的,也算是一份不错的贴面工作了。
  对于这些学新学的学生; 他们一直觉得,他们所学并不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而是旁门左道的奇巧淫技,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能够让他们去当小吏已经是很看得起他们了,因为有些东西,确实是需要他们这些专业性的人才去做才能够做得好。
  然而现在; 他们竟然一个个都不愿意去当小吏; 还详细的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你们一毕业至少都有200两银子的年薪?”
  佀钟想了想很是惊讶的问道。
  这收入水平那可是相当的高了; 要知道一般七品官员的年收入也就差不多是这个水平了; 他们这一毕业竟然都至少能够拿到这个数。
  “那是当然,我们都是靠知识和技能吃饭的,这修桥铺路、建房造桥,没有我们是绝对不行的,整个大明需要我们的地方很多,200两银子的年薪,我们都还要认真的考虑要不要去。”
  李振郑重的点点头回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是没什么去当小吏了,这当小吏一年下来收入其实很一般,而且很难有所增长。”
  佀钟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表示了理解。
  小吏的收入水平放在如今的大明来说,那是真的很一般了,京津地区的老百姓,辛辛苦苦的干一年; 随便也有几十两银子,这小吏的收入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只是小吏手中有一些小权力,再加上好歹也是吏,在老百姓当中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身份。
  “原来如此~”
  “那其它的学院,像大明理工学院、皇家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纺织学院这些学院的毕业生呢,他们是否和你们一样吃香,是否愿意去当小吏呢?”
  李东阳想了想又连忙问道。
  “他们同样也不会愿意去当什么小吏的,他们毕业了,各大商行、工厂、作坊什么的都在抢着要,开出的待遇一个比一个好,哪里还会去当什么小吏。”
  “反正我们新学出来的学生,我至今都还没有听说过谁去当小吏的,能够获得光明磊落,何必去给那些所谓读书人当奴才呢。”
  “就是,那些传统的读书人,天天之乎者也的,除了会写点文章之外,也没什么用,连很多基本的常识都不懂,还经常来我们学校闹事,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脸面。”
  王世文、汤纪文、徐云鹏也是跟着说道。
  听到几人的话,在场的这些大臣脸色的就有些挂不住了,竟然如此批判他们这些传统的读书人,实在是让人气愤。
  好在弘治皇帝笑着说道:“谢谢几位同学~”
  说完也是离开了此处,接着又接连找了十几个工程学院的同学,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当小吏,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当什么小吏,小吏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要收入收入不行,要前途没有任何的前途,要地位也没有什么地位,没有一个人说愿意去当小吏。
  “看来刘晋你说的不错啊,这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当小吏。”
  “可是朝廷办事是需要他们这些专业性的人才,没有他们,很多事情都无法办下来,这户部如果没有了会算账的小吏,账目都算不清。”
  “这工部没有了懂建筑工程的人,以后岂不是只能乱来了?”
  弘治皇帝脸上挂满了忧愁。
  传统的读书人天天嚷嚷着忠君报国,说学习的是治国之道,现在看来,他们所学的东西或许是真正的于治国并无什么太大的用处。
  所谓忠孝治国也不过是口头喊喊,至于何谓忠、何谓孝,他们也只会照本宣科,并无什么自己的见解和突破。
  单单是朝廷各部,少了麾下的这些小吏、干吏,很多事情都办不成了。
  指望这些当官的,他们几乎是什么都不会,也干不成什么事情。
  治国是真的不能只靠这些文官,武将也是需要的,现在看来,同样也是需要这些各行各业的专业性人才,没有了他们,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可能治理的好。
  紧靠读了四书五经、儒家典籍的这些官员,那是不好国家的,文武并重之外,还应该吸纳更多的新学人才来参与治国才行。
  可是偏偏现在朝廷官员的选拔都是依靠科举制度来完成的,太子朱厚照仅仅只是提拔任命了三个小官而已就遭到了这些文官们的强烈反对。
  他们为什么反对?
  还不是担心现在的科举制度会彻底的动摇他们儒家文官们的统治基础。
  哪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儒家。
  弘治皇帝这一刻想了很多,也是想的很远。
  以前不会想的事情,现在也是慢慢的会去想了,越想越觉得这大明皇帝其实根本就不是他们老朱家啊,而是老孔家,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他们老孔家了。
  这铁打的儒家,流水的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一直都是如此。
  “陛下~”
  这时工部尚书曹元来到弘治皇帝身边,这一次大家来建筑工程学院就是为了看看能不能从这里招人去做小吏。
  故而工部这边也是特意拿出了几个小吏的名额出来,特意到建筑工程学院这里来招人,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当小吏。
  “怎么样?”
  “招到人了吗?”
  弘治皇帝看看曹元问道。
  “没有,一个都没有招到,甚至于连问都没有人过来问一问。”
  不出意外,曹元无奈的摇摇头回道;“我实在是有些想不通,我们工部招小吏,这可是直属工部啊,这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竟然问都没有人过来问一问,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招不到人就对了。”
  弘治皇帝是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招不到人,也是淡淡的说道。
  “不应该啊,这可是直属工部啊。”
  曹元是想不通,这可是油水很足的衙门啊,现在大明到处都在搞基建,公路、铁路、水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