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36章 人少了,环境好了
  “水娃,水娃~”
  “你知道李家村的李二娃、李三娃两兄弟吗?”
  “知道,知道,我们离的也不远,他们兄弟两个现在也是很不错呢,有几千亩地,而且还会进山狩猎采参呢。”
  “是吧;  他们是我儿子,我孙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李亮、李明、李光、李正他们啊,现在都很不错呢,李正在京城读书呢,李明、李亮都已经娶媳妇了,还生儿子了,李光好像去黑龙江出海口那边的造船厂做事了呢。”
  “哈哈,是吧,来,来,尝尝我家的枣子,可甜呢。”
  李老头一听,也是赶紧从自己老婆子哪里抓来大把、大把的新鲜枣子塞到邱开文的手里面去。
  “辽东那边怎么样啊?”
  “书信上面啊,大家说的都不清楚呢,你跟我们大家伙说说呗。”
  众多的老太太老爷爷将邱开文给围住,问东问西问个不停。
  “辽东啊,是个好地方。”
  “哪里的土地非常的平,看过去的时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不像我们这里千沟万壑的,路都不好走。”
  “而且哪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都是黑土地呢,种什么都长的很好,种麦子播种下去都可以不用管了,收获的时候用收割机收就可以了。”
  “还有啊;  哪里到处都是水,不用为喝水而烦恼。”
  “大家移民过去了;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日子好过的很,家家户户都有上千亩的地呢,这种出来的粮食啊,敞开肚皮来吃都吃不完,每年卖粮都要卖不少的银子的呢。”
  “不过哪里的冬天确实是很冷,大家冬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猫在家里面呢。”
  邱开文也是详细的和大家讲一讲辽东这边的情况,这让很多有子女移民去了辽东的那是听的津津有味。
  尽管啊书信上面早就已经讲过了,但是听邱开文讲一讲,依然还是很有味道。
  “过得好就行,过得好就好。”
  周围的老太太老爷爷们听完,也是纷纷点头。
  “我们这里啊,就是太穷、太苦了,连喝水都成问题。”
  “以前啊,种点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年忙到尾都吃不上几顿饱饭;  日子那是真的难啊。”
  “可不是嘛;  以前的时候啊;  家家户户一到冬天的时候都是饿的亮眼发昏呢,苦的很。”
  “这移民出去了好啊,移民出去了好啊。”
  “吃得饱、穿得暖,小孩子还有书读,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大家一边听,也是一边纷纷点头。
  以前要是说移民出去,那是故土难离啊,纵然是苦都要苦在这黄土高原的土地里面。
  但是后来,随着移民的人越来越多,移民出去的人迅速的过上了好日子,带动出去的人越来越多,整个黄土高原上只要能够走的,基本上都走光了,也就留下了这些上年纪的老人,实在是走不动,也不想走的留在了这里。
  “老人家,大家在老家过的怎么样啊?”
  邱开文看着桌子上面一桌子的枣子、糕点、番薯干、花生、豆子什么的,能够感受到大家的热情,也是问起家乡的情况来。
  “现在日子好过啊~”
  张老汉一听,也是连忙说道:“年轻人能够走的基本上都走了,这里的土地也是没人种了,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日子也是好过多了。”
  “随便种点好地,玉米、番薯、麦子什么的,吃的是不用愁了。”
  “可不是嘛,哪里能够吃的完嘛,我家里面一屋子的玉米和番薯都没人吃呢。”
  “是啊,是啊,现在的日子是好过了。”
  “以前的地大家争着抢着种,地主老财就拼命的提高佃租,现在给我们种,我们也不种了,大家都种不动了,重点玉米、番薯什么的,够吃就行了,都快入土的人了。”
  “前几天我回了趟王家庄,唉,整个王家庄都荒废了,房子里面都长满草了。”
  “我们李家村也是一样,就剩下我跟几个老人在,聊天都没人了。”
  “生活是不愁了,就是有点想孩子们,想我的孙子。”
  “想有什么用,太远了,看不到,知道他们过的好就可以了,我们这一把老骨头了,还是埋在这黄土地上算了。”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起家乡的事情来。
  邱开文仔细的听着,也是从老人们的话中听出了很多落寞。
  这些老人都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而是选择留在了家乡这里。
  这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了,只有很少的年轻人留在这里,老人们吃喝之类的不愁,就是很想念自己的儿子、孙子什么的。
  没办法,这也是移民必然会带来的一个问题,老人和子女的分离,带来的问题很多,老人无人照顾,只能互相照应,想念子女、孙女又见不到,故而看到邱开文这个后生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也是很热情,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孙子回来了一般。
  这就跟后世农村的留守老人一样,吃喝什么的基本上都不愁,唯独就是很想念自己的子女和孙女什么的,可是偏偏一年到尾又见不到几次。
  平时有年轻人回来的时候,村里面的老人都会赶紧过来看看,聊聊天什么差不多。
  后世的留守老人好歹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以见一见自己的孩子和孙子辈,平时还可以打打电话什么的。
  而对于黄土高原什么的这些老人来说,他们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和孙子辈了,平时也就只有书信的往来,天各一方,可能到死都无法再相见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非常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原因了,一方面是故土难离,去了新的地方一切从新开始生活会很艰难。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因为自古以来都重孝,父母在不远行,更别说移民出去了,父母和子女分开,天各一方,连养老送终都走不到的话,那是非常不孝的。
  但黄土高原这边确实是太穷了,移民出去的人也确实是过上了好日子,带动了更多的人移民出去,很多老人也是跟着出去了,留下来的老人都是不愿意出去的。
  “我家乡的变化也是很大啊,以前都是黄土地,看不到多少树木,现在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是草木了。”
  邱开文见大家聊着、聊着的时候显得很落寞、难过,也是连忙岔开话题。
  “可不是嘛,以前有点树木都要砍的精光,烧菜、建房子什么的,有点草也是要被养的羊给啃光。”
  “现在就不一样了,人都走光了,连村庄基本上都荒芜了,就这蟠龙镇,也就是这镇上还有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婆子在这里。”
  “在村里面啊,早就已经没人了,什么都荒芜了,土地荒芜了。”
  “这树木啊,也没有人去砍了,羊也没有什么人去养了,这也才十几年的功夫,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了。”
  “可不是嘛,现在啊村里面可危险了,前段时间我回村里面去,都听到狼叫声了,我们这里都已经多少年没有狼了,没想到现在竟然又有狼了。”
  “岂止是狼啊,那野黄羊只在我小时候看到过,那个时候也是人少,太祖皇帝才刚将蒙古鞑子赶回草原去没几十年的时间。”
  “当时和现在就很像,到处都没有人,到处都是荒山野岭,草木茂盛的,黄羊什么的很多。”
  “只是后来,人越来越多了,黄羊也是越来越少了,没想到这才十几年的时间,又回到那个时候了,黄羊都成群结队,还引来了狼群呢。”
  有个年纪非常大的老人回忆着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来,竟然还是太祖皇帝时期出生的人。
  “现在的人啊比那个时候还要更少,这人少了,山变青了,下雨的时候,水都更清了。”
  “田地都没人种了,这山能不青嘛,草木长起来都没人去砍伐了。”
  “要我说啊,还是以前人多的时候好,热闹啊。”
  “那个时候好个屁啊,大家都穷的叮当响,饭都吃不饱,年年啃树皮的,有什么好的。”
  “是啊,是啊,要我说啊,还是现在好。”
  “出去好啊,出去了好啊,大家都吃得饱饭,穿得暖,手里面又有钱,日子过的好。”
  “就是,就是,以前穷的要死,吃都吃不饱,有什么好的,看看现在,大家都能够坐着聊天,这小日子过的才好。”
  邱开文静静的听着身边老人们在哪里争论,脑海中也是思索起来,这到底好不好呢?


第1737章 榆林石油
  “嘿哟~嘿哟~”
  陕北的黄土高坡上,一群光着膀子的汉子们正在喊着号子吃力旳吊起钻井设备,旁边的蒸汽机锅炉里面的水都已经烧开了,就等着设备安装到尾开始转动了。
  “呜呜~呜呜~”
  伴随着阵阵的汽笛声,在蒸汽机的带动下,钻井开始疯狂的钻动,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口井能够打出大家期盼已久的石油。
  “都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是没有找到一口石油。”
  “这鹿延地区到底有没有石油?”
  “为什么大明石油商行的人总是能够很轻松的找到油田,而我们却是一口油田都没有发现。”
  房铭看着勘测出来的地质图,按理来说,这里应该是有石油的,可是已经打了好几口井了,但是一个油田都没有发现。
  “可能我们要换地方了。”
  “商行这边来消息了,说大明石油商行的人在榆林这边发生了几个大油田,现在很多商行的钻井队也是跟着去了榆林呢。”
  邱开文沉思许久,想了想说道。
  现在陕北这边的石油勘探非常的火爆,大明石油商行的勘探队,三公石油商行、四海石油商行、张氏石油商行、李氏石油商行、光明商行的等等,足足有十几家石油商行的钻探队来到了陕北这里寻找石油。
  京津地区现在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了,照明用油、内燃机用油,再加上其它用途对石油的需求,都让石油有些供不应求,而且随着大家对内燃机和汽车的研究,大家也都知道了石油的重要性。
  这跟在大明石油商行屁股后面寻找石油、开采石油、冶炼石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现在还仅仅只是有实力的大商行在做这个事情,等到以后,恐怕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寻找石油了。
  现在整个大明,目前知道的有石油的地方就只有鹿延、榆林和甘肃的酒泉,目前这两个地方都又不少的石油勘探队在探测石油。
  “榆林?”
  房铭一听,立即翻开地图,看了看说道:“就在我们北面,倒是不远,我们要不要赶紧过去,说不定在周围地区还能够找到石油。”
  “商行这边似乎好像对石油很着急的样子。”
  “嗯,今天没有结果的话,我们明天就去榆林!”
  邱开文沉思一番,想了想点头道。
  翌日,在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邱开文、房铭也是不得不带着自己的钻探队往榆林这边赶去。
  “三公石油商行发现大油田,三公石油商行发现大油田了。”
  “张氏石油商行也发现大油田了,张氏石油商行也发现大油田了。”
  刚抵达榆林没有多久,榆林这边又发生大油田的消息也是迅速的传开。
  邱开文和房铭一听,也是赶紧骑着马前去发现油田的地方。
  马家沟,三公石油商行发现油田的地方。
  当邱开文和房铭抵达的时候,三公石油商行的人都已经在着手开采石油了,相关的设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