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国理工学院这边在研究蒸馏石油的过程当中,发现柴油比汽车相比之下要更适合大马力的内燃机燃烧。”
  “我们经过研究之后,研究出了全新的柴油发动机,这种柴油发动机和普通的内燃机有很大的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通过压缩式来进行启动,原理是利用压缩产生热和高压,进而点燃气缸里面的柴油。”
  鲁青见刘晋一眼就被眼前的货车给吸引,也是连忙详细的开始介绍起来。
  “柴油发动机?”
  刘晋一听,顿时微微一愣。
  这发展速度还真是够快的啊,怎么快就弄出柴油发动机了。
  这柴油发动机比起汽油发动机来,马力更大,更加适合用于大型的卡车、货车、工程车,汽油发动机则是更适合小型的汽车。
  原本还以为他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研究出来,没想到怎么快就弄出来了,这速度,可真手快的。
  刘晋看看眼前的货车,和后世的货车结构差不多,前面是一个车头,后面拖着一个大大的车厢用来装货、拉货。
  只不过眼前的车头比起后世的车头还要差的多,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美观。
  “它的载重量有多少,能够有多快的速度?”
  刘晋仔细的绕了一圈,发现这个货车竟然和汽车一样,竟然是前驱的,这前驱的相对而言是不如后驱的,后驱的卡车才更有力,特别是当拉满货之后,后驱才更合适,而不会对前面的车头产生太多的拉力。
  “它的荷载重量在2000斤左右,速度最快可以达到100里每小时。”
  鲁青也是连忙说道。
  “2000斤,也就是1吨,放在后世那是属于很不起眼了,但放在这个时代来说,倒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了。”
  “而且这才刚刚开始,以后技术越来越好的话,还可以越造越大。”
  “这毕竟是大明的第一辆货车,不能要求太高。”
  刘晋点点头,心里面默默的算了算,然后说道:“这个货车啊因为是拉货,重力都在后面,所以我看最好还是可以研究下后面来驱动,这样才更好一些。”
  “后面驱动?”
  众人一听,顿时就默默的记下来。


第1739章 内阁首辅
  乾清宫尚书房内,和往日一样,早朝之后,弘治皇帝又将主要的大臣喊过来开小会议。
  刘健、李东阳、刘晋、佀钟、韩文、刘大夏、杨一清还有成国公朱辅。
  张懋因为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已经无法再处理五军都督府的军务,所以五军都督府的事情就落到了成国公朱辅、澳国公杨云的身上。
  朱辅年纪也已经很大了,不过身体还不错;  澳国公杨云则是处于壮年,年富力强,而且还是大名新型的勋贵,是靠着一系列对外战争和扩张,依靠自身所立下的战功而封国公的。
  而且因为军功,故而还是铁帽子国公,可以世袭罔替;  这一点上面刘晋这个辽国公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刘晋算是文臣,但偏偏又是靠军功来封爵,所以按照规矩,刘晋是不能再进五军都督府这边了。
  算下来,澳国公杨云也算是大明军中的支柱了,年富力强,又是靠自己一步步打出来的,威望很高,而且坐镇西域和南云省多年,震慑奥斯曼帝国和西域各部族,也是威名赫赫。
  前年的时候将他调回了京城,负责五军都督府的事情,协助天子掌管大明的百万兵马。
  估计再过些年,等到朱辅也老的不能处理事物了就轮到杨云来参加小会议了。
  佀钟是吏部尚书,也是刘晋入内阁之后接替刘晋的位置,韩文是户部尚书,他以前是户部侍郎;  算是接替了佀钟的位置。
  刘大夏和杨一清,一个是兵部尚书;  一个是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现在的职权已经很小了,算是六部当中和地位最低的了,连礼部都不如了。
  工部原先没有什么地位,主要就是负责修一修皇帝陵寝、皇宫之类的,但是现在因为大明基建搞的如火如荼,又是公路又是大修铁路,还有大量建桥。
  这大明帝国一年十多亿两白银的财政收入,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大明基建上面了,工部作为基建最高的机构,手中握着如此庞大的资金和项目,地位也是逐渐的凸显出来。
  “陛下,香港总督唐寅来电,西班牙和法兰西之间的战争,西班牙越来越无力,为了我们大明帝国在欧洲的利益以及为了给西班牙的贷款能够收回本息,建议对西班牙给予更多的军事援助和贷款。”
  刘晋将最新从香港这般发过来的电报说了出来。
  “现在西班牙向我们大明贷款多少?”
  弘治皇帝一听,想了想问道。
  “已经有五千万两白银了;  几乎所有的贷款都全部用来了购买军火武器和战船。”
  刘晋连忙回道:“西班牙现在的压力确实是很大,他们在西非这边同波斯和朝鲜打的火热,双方围着西非殖民地战斗也是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
  “另外还在埃及这边同埃及争夺亚历山大港和南地中海的霸权,算是多开战。”
  “诸位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想了想对众人问道。
  “陛下,西班牙如果战败的话,到时候恐怕就再也无力偿还我们大明的贷款,臣以为理应继续支持西班牙,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于还必须要直接出兵帮助西班牙取得西法战争的胜利。”
  刘晋自然是非常鲜明的表面了自己的态度。
  西班牙要是战败了,那自己贷出去的五千万两银子岂不是要打水漂了?
  要知道这银子可是大明第一银行贷出去的,这是绝对不容有失的,而且还必须让西班牙人将本息都给还回来才行。
  “陛下,臣以为刘晋所言有理,西班牙一直以来和我们大明的关系都非常不错,是我大明在欧洲的重要友好之国。”
  “况且西班牙还和我们之间有着极深的利益往来,是绝对不能败给法兰西人。”
  成国公朱辅也是站出来表示支持,他和刘晋是穿一条裤子的,而且大明第一银行也有他家的股份,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大明第一银行的大股东是天子和太子。
  这个钱无论如何也是要让西班牙给还上来的,所以他是绝对不能战败的。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上国,当以德服四海,以仁义传天下,焉能一直支持战争。”
  “臣以为我大明可以出面居中负责调停,让西非两国停战,同时也可以出面调停西班牙同波斯和朝鲜的战争。”
  “这战乱一起,受苦受累的终究是天下百姓,世界还是少一些战乱为好。”
  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站立出来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居然说让大明居中去调解,这也是让刘晋顿时就对他高看了一眼。
  果然啊,这大明的读书人,儒家子弟都已经读书读傻了,所信奉的这些东西啊,都是什么仁义、德啊、孝啊什么。
  这国与国之间竟然还说什么以德服四海,以仁义传天下的言论出来,要是靠仁德就能够威服四海,那还需要大明百万大军干嘛?
  为什么以前的时候,你不去仁德服四海?
  现在大家之所以愿意听大明的话,以你为是靠大明的仁德?
  那是靠大明一次次战争杀出来的,靠的是大明百万雄狮,靠的是大明在全球各地的驻军和战舰,没有这些东西,没有将四方都给揍一遍,谁会听你讲什么仁义道德。
  “刘公,如果我大明居中调解不成呢?”
  刘晋想了想问道。
  “我大明为了双方和睦相处,为了双方百姓少受战乱之苦,双方岂能不愿意调停?”
  刘大夏一听,顿时就反问道。
  “陛下,臣以为刘公所言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不妨让刘公亲自走一趟欧洲,代表我大明前去调停。”
  刘晋对他也是够无语了,想了想也是对弘治皇帝提议道。
  战争要是那么容易调停的话,那就不叫战争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最后的手段,双方都已经到了开战的地步了,还调停?
  而且西班牙和法兰西之间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双方为了这场战争,几乎是已经将家底都给打空了,你以为调停就可以让他们双方停战?
  想的太简单了一些。
  “不,不~”
  “我一把年纪了,可经不起这個折腾,臣以为还派年富力强的官员前去欧洲比较合适。”
  听到刘晋的提议,刘大夏顿时就连连摇头,他都已经快要入土的人了,这还去欧洲,搞不好直接就死在了路上了。
  “臣也以为刘公前去调停是很合适的,刘公德高望重,又主张调停,相信双方肯定是愿意听刘公的话。”
  朱辅也是连忙说道。
  调停,调个锤子。
  他们不打仗了,大明的军火武器卖给谁啊?
  就靠大明自己军队的那点需求,利润都很低,大明的这些军工企业还怎么赚钱?
  还怎么维持住蓬勃发展的趋势?
  还有他们不打仗了,心思就会放在发展上面,等他们实力强大了,大明在欧洲的利益就要受损。
  他们不打仗了,就又精力去剿灭肆虐欧洲的倭寇了。
  到时候,大明的奴隶又从哪里来?
  没有数量庞大且廉价的奴隶,黄金洲的土地如何开发?大明的人口如何增长?
  还有大明海外的殖民地、藩国又该如何发展起来?
  你要调停是吧,那你自己去,到时候看看会损害多少人的利益,看大家不把你给骂死才怪。
  刘健和李东阳微微看了看刘大夏,也就你还傻乎乎的什么仁义道德,难道不知道大明第一银行天子和太子是大股东吗?
  还有这大明的军火企业、造船厂什么的,天子和太子都是大股东吗?
  这调停了,银行和工厂还怎么做生意?
  别以为大家不知道你那点小算盘。
  你是兵部尚书,现在手中没有什么权了,就剩下点征兵、安排退役军人转业的事情了,你现在无非就是想要折腾下,看看能不能将兵部尚书的权力给扩大一下。
  但这事情啊,那是天子所不能容忍的。
  兵权好不容易重新回到了天子的手中,岂能再放到你们兵部尚书的手里面去?
  更何况天下的勋贵、军方也不会答应,他们可不想再看文官的脸色,可不想再伱们这些文官、文人骂是臭丘八了。
  也不想军队的军备、后勤、俸禄等等被你们这些文官们给弄死,是绝对不会允许你们这些文官来插手进来的。
  韩文、佀钟和杨一清也是看了看刘大夏,这人年纪大了,总是会犯糊涂,你以为还是十多年前的时候啊,时代早就已经变了。
  “臣等也以为让刘大夏刘公前去调和是比较合适的。”
  大家想了想也是齐声的说道。
  你想调停是吧,那就派你去欧洲试试,顺带着也是感受下国外的情况,让你清楚的知道下四方蛮夷所信奉的到底是什么准则。
  仁义道德都是狗屁,所有人信奉都是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没有大明胖揍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就不会老老实实的对大明秋毫无犯。
  没有战舰炮轰伦敦和巴黎,欧洲各国就不会对大明毕恭毕敬,你以为是靠嘴巴说一些仁义道德、之乎者也对方就会听你的话了?
  他们之所以害怕大明,那是因为大明在香港、在地中、在黄金洲、在西非有驻军,有一支支强大的舰队,随时随地都可以调遣过去揍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