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之所以害怕大明,那是因为大明在香港、在地中、在黄金洲、在西非有驻军,有一支支强大的舰队,随时随地都可以调遣过去揍他们一顿,打的他们满地找牙。
  所以他们才不敢对大明怎么样,也不敢侵犯大明的利益。
  所以他们明知道倭寇的背后是大明人,他们依然不敢对香港怎么样,只能够不断的去剿灭倭寇。
  他们明知道倭寇抓捕的人都卖给了大明人,可是他们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因为大明根本就惹不起。
  仁义道德要是管用的话,以前的倭寇、鞑子就不会让大明烦恼无比了,现在草原人在给大明放牧牛羊,倭寇是大明的重视小弟,帮大明人在欧洲掠夺奴隶。
  这些可都是靠大明的拳头争取过来的,不狠狠揍一顿倭寇,他们能够乖乖听话当你小弟?
  “既然大家都觉得刘大夏前去欧洲调停比较合适,那就有劳刘爱卿亲自走一趟欧洲调停了。”
  弘治皇帝看看刘大夏,也是下令道。
  “臣……臣领旨!”
  刘大夏看看弘治皇帝,再看看众人,心里面一万个草拟马走过,自己这一把年纪了,还去欧洲,到时候别死路上了。
  “自己也就是主张下调和而已,结果却是惹出去了这样的麻烦出来,还要去欧洲这边走一趟。”
  可是现在,似乎好像不去都不行了。
  “陛下,埃及和波斯帝国在中东接连取得几次对奥斯曼帝国的胜利,现在其内部竟然扬言要收回埃及运河,认为埃及运河是他们埃及人的土地上修建起来的,而且当初修建的时候,主要也是几十万埃及人所修建的。”
  “说我们大明人只是出了一些资金就要占埃及运河一半的所有权,这是极其不合适的,而且还说这些年来,我们早已经收回了自己的投资,他们埃及应该将埃及运河的所有权都给收归回去。”
  谈论完了西法战争的事情,刘晋又说起埃及这边的事情来。
  埃及人现在是有点飘了,和波斯帝国联手打赢了几次奥斯曼帝国,再加上同西班牙人的战争上,也是接连取得胜利,他们竟然开始飘了起来。
  竟然扬言着要收回埃及运河属于大明这一半的所有权。
  “哼~”
  “岂有此理,当初是我们大明出钱出技术雇佣他们埃及人修建运河的,现在眼红运河的收益,竟然是说要收回去,过河拆桥的也太快了吧。”
  朱辅一听,顿时就气死了,埃及运河的股票他可是有不少的。
  “陛下,臣以为我们应当适当的敲打、敲打埃及人,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帝国的利益,和他们关系好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得寸进尺。”
  “敢对我们大明过河拆桥,那就必需要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惹毛了我们,直接将运河的另外一半也全部抢过来。”
  “陛下,臣也以为应该适当的敲打、敲打埃及人,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
  佀钟也是跟着开口道,埃及运河他也是又不少股票的,可是很大一笔财富。
  “埃及人如果想要收回运河的话,我们大明可以直接出兵将整个埃及给打下来,将整个运河都归属我们大明。”
  韩文也是表态了,嗯,同样有不少的埃及运河股票。
  而且韩文这个文官,现在可是比武将都给好战了,大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打仗了,正愁着没地方练兵呢,也愁着没有新的殖民地呢。
  这埃及人如果不识相,那就干脆将运河都抢到自己手中来,这埃及运河的股票肯定是要暴涨一波。
  “刘健,你怎么看此事?”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随即看向刘健,想要问问他的意见。
  然而刘健似乎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一般,他竟然闭上了眼睛,整个人一副好像睡着了的样子。
  “刘健~刘健~”
  弘治皇帝连喊两声,然而都没有恢复。
  弘治皇帝看看身边的萧敬,萧敬年纪也大了,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公~”
  刘晋反应最快,也是赶紧轻轻的推一推刘健。
  可是谁知道刘健竟然直接往地上倒了过去,这吓的刘晋也是赶紧拉住他。
  “怎么回事?”
  被刘晋这样一拉,他这才醒过来,都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老年痴呆症了?”
  “还是说属于老年人的间隙性昏迷了,刚刚聊西法战争的时候,他好像都还没昏迷,这才几分钟的时候,他竟然就昏睡过去了。”
  刘晋看看刘健,也是无语了。
  这8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太老了,再看看在座的众人,一个个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陛下~”
  “臣失礼了!”
  “刚刚肯定是臣的老毛病犯了,最近是越来越不行了,总是会犯困、嗜睡,无端端的昏迷,请陛下恕罪。”
  等了好几分钟,刘健缓过来了,这才起身对弘治皇帝说道。
  “没事,没事,你要多注意休养啊。”
  “回头我让太医院和大明医学院的太医、教授给你看看。”
  弘治皇帝见刘健没事了,也是歇口气。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了,今年以来,刘健、李东阳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刘健是老眼昏花,有些陷入昏迷,有时候又糊里糊涂的,什么事情都搞不清楚。
  李东阳是身体很差,经常病的都没有办法来上朝,只能够在家里休养,内阁的事情几乎都是刘晋在处理。
  今天虽然来了,但是看他的精神状态也是很差,无精打采、病怏怏的,还不如和张懋一样,干脆在家里面休养得了。
  “陛下,臣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完全没有精力,人也老眼昏花,糊里糊涂了,再无法辅助陛下您处理国家大事了。”
  “陛下,臣今天再次向你请辞,望陛下为了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恩准臣归乡养老!”
  刘健笑了笑,随即也是非常郑重的向弘治皇帝再次提出了退休的申请。
  “恩师~”
  弘治皇帝看看刘健、再看看李东阳,又想到了张懋,想起了谢迁、马文升、周经等人,想要再次挽留刘健,可是想想他的情况,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挽留了。
  “陛下,您宽仁厚德,对臣万般照顾、千般挽留,臣感激涕零。”
  “臣也希望能够一直为陛下分忧,但是臣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身体也是真的不行了,而我大明正蒸蒸日上,陛下又雄材伟略,乃千古圣君,要做的也是开创千古未有之鼎盛盛世。”
  “切不可为了臣一人而耽误了国之大事,耽误了陛下的宏伟大业。”
  “还请陛下恩准臣回乡颐养天年,选用年轻有为的国之栋梁辅佐陛下开创我大明之千古盛世!”
  刘健趁着自己还清醒,也是不断的劝说道。
  “好吧~”
  “朕准了!”
  弘治皇帝沉思良久,再看看刘健和李东阳,又看看刘晋,想了想也是点点头同意下来。
  现在看来,刘健和李东阳回乡颐养天年已经是成定局了,即便是可以再挽留一二,但对于大明来说恐怕真的已经是有害无益了。
  “谢陛下隆恩!”
  刘健一听,顿时就连忙跪下来拜谢。
  几天之后,弘治皇帝对刘健大加赏赐了一番之后就在早朝正式的接受了刘健的辞呈,同时也是任命刘晋为新的内阁首辅,同时增补佀钟为新的内阁大臣。


第1740章 王守仁的思索
  京城火车站,王守仁从贵宾通道走了出来。
  看看眼前的京城,竟然觉得很是陌生,这才两年的时间没有来京城而已,竟然感觉京城的变化又大了许多。
  道路两边在等客的黄包车师傅,还有串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以及一辆辆奢华的四轮马车;  还有偶尔能够看到一辆辆呼啸而过的奔驰汽车。
  行人匆匆,都显得很忙碌,外面的广场依然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吆喝声此起彼。
  “王大人!”
  这时,一道生意响起,王守仁连忙看了过去,只见对方穿着三品官员的官府,带着几个四品、五品官员的人,似乎好像是前来迎接自己的。
  “梁大人!”
  王守仁一看为首之人,连忙拱手回礼。
  来人叫梁储,是户部侍郎这个级别的官员,主管的是商税,负责总管天下的税务衙门。
  这一点上面,户部和其它礼部、工部、吏部、刑部、兵部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刘晋设立税务衙门,开征商税,并且将商税单独出来进行征收,成立了税务衙门,所以在户部尚书之下,其实是又三个侍郎的,以前是只有左侍郎和右侍郎,现在再加上主管税务衙门的就是三个侍郎了。
  掌管天下税务衙门,负责征收商税的户部侍郎;  现在大家一般称之为户部大侍郎,因为其掌管税务衙门;  征收商税,权力非常大,涉及的钱财也很庞大。
  而且这个位置,以前还是现在的内阁首辅刘晋刘公所设立的,刘晋在户部的时候,也是做这個事情的。
  现在商税又是大明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大明一年收十多亿两白银的税收,基本上都是商税,只有农业税,现在的占比已经微乎其微了,收上来的一些谷子、布匹之类的现在也不值钱了。
  另外就是户部这边一般有升迁的话,也都是先从户部大侍郎这边开始升迁,像刘晋直接从户部侍郎升迁到了吏部尚书,再从吏部尚书入了内阁。
  还有韩文,原先也是掌管商税衙门的,后来升了户部尚书,现在也是成了吏部尚书,接替了佀钟的位置。
  不过到了梁储的时候,按理说是应该是梁储来升任户部尚书接替韩文的位置,但天子和内阁这边却是将在南直隶当布政使的王守仁给直接调回京城了;  而且直接就安排在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面。
  这也是让梁储非常的郁闷;  自己明明年纪更大;  资历更老,又是户部大侍郎,按理说是该自己上去的,却是不想竟然被王守仁给占了。
  当然从级别来说,这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梁储这个户部大侍郎是三品官员,王守仁这个南直隶布政使是从二品的官员,现在当户部尚书的话算是升一级,成为了正二品的官员,自己当户部尚书的话,那就是升两级,除非是自己先升从二品,品级先上去,然后再当户部尚书。
  不管怎么说吧,现在事情也是已经成为定居了,想再多也没有用。
  其实大家都知道,王守仁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除了他自身的才华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和内阁首辅刘晋关系很不错,另外天子也是相当的器重和欣赏王守仁,所以他才能够和刘晋一样,坐火箭一般的升迁上来。
  也就是十四年的时间而已,他从一个个翰林院的小翰林成为了现在的户部尚书,而且极有可能,下一个入内阁的就是王守仁了。
  这王守仁升官的速度比他爹还快,别看他爹王华是状元出身,当官也已经许久了,但现在依然还是一个三品官员,王守仁现在都已经正二品的户部尚书了。
  这也算是大家现在时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了,王守仁算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比自己老爹当的官还大,升官的速度还要更快。
  “王公,一路辛苦了!”
  梁储看看眼前的王守仁,和刘晋一样年轻,才四十多岁,五十岁都还不到,刘晋是四十岁不到就已经是内阁首辅了。
  王守仁是五十岁不到就已经是户部尚书了,也算是大明朝中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