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守仁是五十岁不到就已经是户部尚书了,也算是大明朝中年轻一辈的代表了,相比之下,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基本上都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了。
李东阳已经快要七十了,年龄不算太大,就是身体不好,老生病,佀钟已经七十多岁了,韩文也已经七十多岁了,杨一清稍微年轻一点,但也是已经六十九岁的高龄了,刚刚退休的刘健,那更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可以说整个朝堂之上,几乎都是六十七岁的老头子,很多甚至于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还在朝堂之上。
刘晋和王守仁算是白发朝堂上面的一股清流了。
“梁大人不敢当啊!”
“直接叫我王守仁就可以了。”
王守仁连忙再次拱手回礼,这以前自己可是在梁储手下为官的,在南直隶负责征收商税的时候就属于梁储管,只是这一转眼,自己倒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了。
“不敢,不敢~”
“上下尊卑岂能乱,王公现在是户部尚书,朝廷重臣,自然是当得起的。”
梁储连忙笑着说道。
尽管很郁闷对方抢了自己户部尚书的位置,但是自己却不能露出丝毫的情绪出来。
眼前的王守仁,他和刘晋一样,都是弘治皇帝身边的红人,现在大家都是看得出来,弘治皇帝现在是在不断的调整朝堂的班子。
增加年富力强的新鲜血液进来,逐渐的将一些年老体弱的大臣送回老家去养老。
像李东阳,张懋,身体都已经不行了,李东阳估计着很快也要退了,他身体实在是不行了,三天两头都病,很多时候连早朝都没有办法来上。
如果正常来说,其实是应该让李东阳来当内阁首辅的,这不仅仅是权力在提升一些,更重要也算是一种荣誉,一个文官能够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也算是位极人臣了,可以荣归故里了。
但是李东阳身体实在是太差了,以至于弘治皇帝思索再三之后,还是觉得没要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直接让刘晋当内阁首辅。
李东阳过段时间就干脆让他回乡颐养天年算了,估计着李东阳可能都没有太长的时间了。
正如同刘健所说的,大明现在蒸蒸日上,弘治皇帝又要开创千古未有之鼎盛盛世,需要又能力又年轻的大臣来辅助。
这些老人家,身体不行了,脑袋有时候也昏昏的,不够理智和清醒,像刘大夏,七十七岁的高龄了,脑袋就已经不行了,在西法战争一事上竟然说出了大明要调停的幼稚话来,还说世界要和平,天下百姓才不会受苦的话出来。
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是不明白处在这样的高位上,要站在大明帝国的利益角度去思索问题,而不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德来做事。
弘治皇帝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老人政治是不行的,虽然是稳,但年纪太大了,身体不行的情况下,处理国家大事就完全不行了。
如果现在不是有刘晋在撑着话的,可能内阁都要瘫痪了,李东阳和刘健都是已经无法在保持高强度的内阁工作了,已经没有效率了。
而现在的大明,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大量的新事物不断的涌现出来,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大明内部的事情,还有全球范围内和其它地区国家之间的事情。
考虑的问题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什么仁义道德治国的问题了,也不再是老百姓有没有吃的,能不能穿暖衣服的事情了。
现在摆在大明帝国面前的,是大明日益突飞猛进的生产力和逐渐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还有就是大明老百姓日益富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封建社会制度对老百姓限制和束缚之间的矛盾。
是实力越来越强大的资产阶级、新式教育之时阶层同传统封建地主和儒家文人之间的矛盾。
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它和以往历史上的一切都是全然不同。
该如何治理这样的一个国家?
这是弘治皇帝时常思考的问题。
大明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广袤,大明人前所未有的富足,大明人和外界的往来和接触前所未有的密集和频繁。
还有大明内部成千上万的部族,大明海外大大小小的藩国、殖民地。
太多、太多的东西都需要好好的去思索,也是以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和现象。
面对这纷繁复杂的新局面和新矛盾,老一辈的这些文官们总是显得不知所措,总是无法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就如同以前的时候一样,大家明明知道国库空虚,应该要开整商税、重新丈量全国土地,限制地主士绅兼并土地,但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商税就是无法开整到,朝廷就是一直穷。
大家明知道边防空虚,困顿,军备废弛,军户制度糜烂,然而就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以至于鞑子年年扣关,东南沿海倭寇肆虐。
大家明明知道西南土司反复无常,剿不完,灭不完,时常反叛大明,借此索要好处,但是大家却也是始终想不出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军剿完了土司叛乱,又继续让这些土司在当地当土皇帝,时间一久,他们又反复无常,始终没有人想到改土归流,委派流官来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的这些文官要么是明知道有问题,明知道该怎么去做,但因为利益问题就是不去做,而且还强烈的反对朝廷去做。
要么就是这些文官,他们的脑袋里面始终就只有儒家的那点东西,什么仁义道德、以孝治国之类的,空而无物,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
根本就不明白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当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总是能想出一千种对付老百姓的办法,却想不出任何对付外敌的好办法出来。
他们沉浸于儒家所提倡的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之中,却是又往往不明白家国天下的真正含义。
所以刘晋的表现在弘治皇帝看来就是何等的耀眼,刘晋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将大明帝国逐渐的从内忧外患的境地带到了现在横扫世界,天下无敌,又富裕繁华的鼎盛局面。
所以刘晋的升迁是非常快的。
基本上在一个位置上做一两年的时间就升一级了,有时候甚至于直接越几级提升,短短十四年的时间,刘晋就已经是内阁首辅了。
倒也是映了那句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奔驰汽车行驶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王守仁思绪万千。
作为一个追求格物致知的人,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者、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是极其善于思考的一位伟人。
做官做到了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了,也算是位极人臣了,是真正开始参与进大明帝国最顶层的权力核心了。
所要面对和思索的问题,已经不是南直隶一地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大明帝国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思索的是整个世界的问题。
这让王守仁也是倍感压力。
位置越高,责任就越大,一举一动都关系深远,影响重大。
仔细想一想大明这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自己亲身经历其中,也参与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对于大明的巨变,实在是感触良多。
再想一想以前的大明,那个时候的大明,内忧外患,内部国库空虚、地主士绅实力不断的膨胀,土地兼并严重,西南土司反复叛乱,辽东女真狼子野心,外部鞑子年年扣关,年年南下劫掠,东南沿海倭寇肆虐。
只是十几年时间而已,大明早已经不知道当初的大明了,内部海清河宴、国富民强,外部全世界大明帝国一家独大,威服四海,海外藩国、殖民地遍地开花。
这一切、一切发展的都太快了,变化之大、变化之快,让人根本就来不及有所反应。
自己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而且还有可能还会更进一步,将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大明帝国又该如何继续变的强大起来,如何让老百姓变的更加富足起来。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好好的去思索,深入的去思索。
绝对不是说坐到了这个位置上面就去享受权力所带来的滋味,享受高高在上的感觉,在王守仁看来,这更多是责任,沉甸甸的责任。
大明如此大好的局势,肩膀上的责任就更重了。
“还刘晋厉害,难以想象,他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对大明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真伟人也!”
第1741章 执政之道
内阁,刘晋正闭着研究,仔细的思索着一些事情,为官十多年了,也是终于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刘晋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喜悦,反倒是觉得压力山大。
每一个内阁首辅上来; 只要是能够坐得稳的,基本上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做事风格。
像刘健,当了十多年的内阁首辅,他做事的风格一向都是老成持重,注重节俭、反对冗官什么的。
这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色,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当然了; 本身来说; 刘健在大明诸多的内阁首辅当中,也只能算是平庸之辈,但也胜在老成持重,在他的主持下,弘治朝一改成化朝的妖孽和诡异波澜。
让大明朝局恢复安宁,同时也是让厂卫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限制,朝野上下的文官们算是过上了不错的好日子。
但也仅限于此,对于治国的各个方面来说,他所遵循的那一套,依然还是儒家的那套治国之道,什么仁义道德,孝顺之类的治国,口号是喊的很不错,但实际上在治国之道上并没有卵用。
那个朝代不是说要以仁义治国; 那个皇帝不是以孝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东西也就是用来忽悠下不明事理的天子,很多时候说的天子好像就不孝,不仁德一般。
实际上,大明帝国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刘健是一个都没有解决。
对内来说,国库空虚、边防空虚、军备废弛,百姓穷苦,刘健是什么都没有做,没钱就天天喊着要节俭,喊着什么冗官的,要皇帝勤俭节约之类的。
这都不是废话嘛,根本就毫无新意,这东西你就是放到任何朝代来说,都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弘治皇帝就一個老婆一个儿子,一直都很节俭,皇宫都不舍得休憩,就这,还天天被人说要节俭,可是那些大臣呢,哪一个不是奢华无比,哪一个不是铺张浪费。
他根本就没有; 或者是是不敢直面问题的根本。
大明国库空虚的根本是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土地被士绅地主给兼并掉,原本要缴纳给国库的粮食,转而变成了免税的田地。
另外就是商税的问题,商税一直无法开征,因为朝野上下反对的人很多、很多,他刘健没有这个魄力和能力去做这个事情,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愿意去坐,因为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能够根本解决国库空虚的两个主要问题,他都无法去做,也只能够喊喊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说什么冗官之类的废话了。
边防空虚、军备废弛关系到大明国防的事情,其根本还是在于军户制度糜烂,军户的军田被百户、千户、守备等等给大肆的侵占,军户吃不饱饭,还怎么当兵?
如果要整治就要得罪勋贵集团、得罪大大小小的百户、千户、守备等等,他根本就不敢。
至于军备废弛,归根结底来说又回到了国库空虚这个事情上了,没钱自然也就没有军备了,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