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公~”
一看见张懋,刘晋就连忙起致敬。
“哈哈,没想到我怎么快又来了吧,怎么样,最近有没有捕到什么稀罕货,今天我可是空着肚子来的,不美美的吃一顿,我可就赖在这里了。”
张懋对刘晋挥挥手,示意不必多礼,接着也是非常自来熟的坐到了椅子上面。
“张公,在天津还怕没有美食?”
刘晋笑了笑说道,同时脑海中也是急速的思索起来,这英国公张懋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什么事。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赶紧让人准备去,我现在可是饿的紧。”
张懋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还是你小子看着顺眼,也不枉我厚着脸皮在京城这边给你物色大家闺秀。”
“……谢谢张公了。”
刘晋再次无语了,这张懋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给自己介绍一个对象,可是自己却好像欠他一个大人一般。
“先别谢了,陛下已经同意你的提议了,准备将这水泥的制法公布于天下,到时候整个天下都知道这水泥的制法和作用了。”
“所以这一次我也是特地过来找你,我们一起合伙办水泥厂怎么样?”
张懋看了看刘晋,很是满意,接着笑着说道。
“办水泥厂?”
刘晋微微吃惊,没想到张懋竟然是为水泥厂的事过来的,也没有想到这弘治皇帝竟然真的会愿意将这水泥的制法公布于天下。
“对,办水泥厂,这水泥的制法我看过了,虽然比较简单,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办的起来的,还是需要一定的资本才能够运转起来。”
“而水泥乃是神器,是必不可少的建材,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它的需求就会越来越旺盛,办水泥厂绝对有钱赚。”
此时的张懋俨然依然不是大明的国公,而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说道赚钱的事,他就非常有精神。
“我当然知道办水泥厂有钱赚了,不然我在天津这边为什么一直要扩大水泥厂的规模,提高水泥厂的产量。”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不得不说这个张懋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各种各样赚钱的买卖他都会第一时间内插进来。
从蜂窝煤到捕鱼船,再到出海经商的买卖,现在又是看上了这水泥厂的生意,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关键是这行动力,敢投资,也总是能够找准人。
“不过你也知道我现在已经和太子下合伙了,况且这水泥的制法你也有了,就没有必要再和我一起合作了吧?”
“当然有必要了,同样是做蜂窝煤,这西山煤业同样多的人数,这产量和利润都是我三公煤业的十几倍,你小子肯定有什么特殊的方法,不拉你上船的话,我可不放心。”
张懋却是笑了笑说道,从蜂窝煤的买卖上,不仅仅是张懋,这张氏兄弟、周家、四海煤业等等,大家都在研究西山煤业,想要知道为什么同样多的人数,这西山煤业的蜂窝煤产量就是更高,利润更高,关键是这蜂窝煤和煤炉的质量也比大家的好,老百姓都更加的认可。
可是大家研究来研究去的,虽然有一些发现和收获,可是始终没有得到精髓,所以这一次办水泥厂,张懋是打定主意了,一定要拉刘晋入伙。
“张公,我能够有什么法子,我又不会什么仙术,所有的一切大家也不是看在眼中嘛,这办水泥厂我看就算了,下次有什么好买卖,我们再一起来。”
刘晋笑着摇摇头,自己实在是分不开来,天津这边都已经忙的团团转了,再去和张懋合伙做买卖,真心分乏术。
“不行,不行,这贼船你小子是上定了。”
“我跟你说,这一次我张家,还有朱家,徐家,也就是上次来的,你都知道,大家伙准备凑出十万两银子来半个水泥厂,这股呢,我们三家各占三成,剩下的一成算臭小子你的,你不用出银子,白占一成股,总行了吧?”
张懋一听,连连摇头,接着也是将自己这边的计划说了出来,条件对于刘晋来说,显然是很不错的。
不用刘晋从银子,白占一成股,简直就是送钱给刘晋。
刘晋一听,顿时微微傻眼,没想到这天底下竟然真的有掉馅饼的事,竟然白白送一成干股给自己。
“张公,这无功不受禄啊,我看还是算了吧。”
想了想,刘晋还是相信那句古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会掉馅饼,更何况这三个国公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
“你小子怎么如此啰里啰嗦,一点都不爽快,白送钱给你都不要,还想不想要我给你做媒了?”
张懋一听,顿时就着急的说道。
“……”
刘晋再次无语,接着仔细的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出一万两银子占一成股吧,不然我真心不答应了。”
“好吧,你小子啊,白送的便宜都不占,其实我们拉你入伙也是为了赚更多的银子,你小子肯定会有自己独门的秘方,拉你入伙肯定是不会亏本的。”
见刘晋答应,张懋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他精明的很,怎么可能做亏本买卖,让人白占自己的便宜,其实也是看中了刘晋的能力。
“额,我这个人没有占人便宜的习惯~”
刘晋不得不为张懋的聪明点个赞,这真是个人精,这水泥厂也好,煤业也好,制法简单,但是在管理上面却是很有学问,管理好不好可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
“臭小子,我张懋也没有占人便宜的习惯。”
“你就放心吧,等你回到京城的时候,我就一定给你介绍一个貌美如花的名门闺秀给你,保管你满意。”
张懋看了看刘晋,他是越来越喜欢刘晋了。
“……”
刘晋再次无语,对于张懋的厚脸皮也是很无奈了,你倒是给我介绍一个啊,我现在好歹也是已经男大当婚的了,也是时候成家立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暖被窝的知心人了。
你这三局不离的,可就是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这画大饼的技能都已经连到满级了,也辛亏自己没指望着你当美人,不然真心要急死。
第235章 争相办水泥厂
张懋的行动总是非常迅速的,当然了他身为国公爷,消息自然也是最灵通的,总是能够先人一步进行布局。
没过几天的时间,随着朝廷这边正式以袛报的形式,向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公布了水泥和水泥的制法,倡导大明各地兴办水泥厂,兴修城市和道路。
顿时关于水泥的消息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大明,一时之间,在大明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创办水泥厂的热潮,其中最火热的地区自然是京津地区。
京津地区这里的人最先看到了水泥的强大,京城和天津之间的水泥马路上面每天都车水马龙,宽敞而平坦的水泥马路,大大的便捷了天津和京师之间的往来。
大明第一条水泥马路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京津地区有太多、太多的人仅仅只是为了凑个热闹,看一看这神奇的水泥马路都不辞辛苦的从偏远地区来到水泥马路上面。
再加上随着朝廷查抄了诸多奸商的粮食,开始非常有序的进行赈灾,原先聚集到京津地区的灾民也是陆陆续续的开始返回自己原先的乡里。
算下来,现在也差不多已经到了农忙的季节,冬小麦绝收,这春小麦的耕种却是不能放下,不然到了冬天就又要再次挨饿了。
数以万计的灾民亲眼见过这条神奇的水泥马路,其中还有很多人甚至于亲自参与了这条水泥马路的修建,亲自感受到了水泥的神奇和强大,这回到自己的乡里之后自然而然少不了要和自己同乡、同村之类的说一说。
以前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打听这水泥的制法,有大量的商人来天津这边求购水泥,也想着用水泥来修建平坦、开阔的道路,用来修建房屋等等。
现在朝廷正式公布了水泥的制法,同时还鼓励大家兴办水泥厂,整个京津地区有实力的商人、士绅、地主等等自然是积极响应起来。
京城。
张氏兄弟这两个活宝,一向都是无利不早起,这水泥的神奇他们也是见识过的,知道这水泥的重要性,很清楚这水泥未来必定供不应求。
所以和张懋一样,早早就已经收到消息的张氏兄弟立刻就急匆匆的筹办起了张氏水泥厂,地点还是设置在原先张氏煤业的旁边,开始大规模的招募人手,修建回转炉,购买原材料,准备烧制水泥。
长宁伯周彧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消息一出,同样也是拉上一些关系比较好的皇亲国戚家族一起创办了周氏水泥厂,地点也同样是放在了周氏煤业附近,火急、火急的开始寻找原材料,按照袛报公布的制法,准备烧制水泥。
因为这一次是朝廷鼓励兴办水泥厂,所以不仅仅是张氏兄弟、长宁伯、张懋等等这些皇亲国戚、勋贵豪门,京城这边有很多的商人,京城周围的地主、士绅等等也都纷纷开始创办水泥厂。
在京城周围的西山、燕山等等地区,一个个水泥厂开始不断的创办起来,京城里面有钱有势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谈论创办水泥厂的事情。
需要那些原材料,这水泥如此烧制,如何研磨,如何保管,如何使用,这京城的人手紧张,非常难以招工,工人的工钱又涨了等等,这是大家现在讨论最多的话题了。
水泥这个神器,大家都是看在眼里面的,通往天津的水泥马路现在都已经正式全线通车,大家都在这条水泥马路上感受过它的便捷和好处。
而且京城这里的人消息都非常的灵通,知道朝廷这边未来会大规模的采购水泥用来修筑边镇地区的长城和关隘,同时还计划着在大明原先官道的基础上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这意味着未来水泥的需求会非常的庞大,市场前景非常好。
自然而然大家都看上了这个买卖。
整个京城,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一下子就成立了上百家,几乎京城这边的有点家底的门府都参与其中。
上百家的水泥厂,它需要的原材料何等庞大,需要的工人数量又非常的多,一时之间制造水泥相关的材料也是开始水涨船高。
有聪明的商人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商机,转头又开始去开采制造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市场需要非常的旺盛。
伴随着大量水泥厂的创办,京城这边的老百姓也是很快发现,钱更好赚了。
大大小小上百家水泥厂需要用人,相关的开采石灰石也需要用人,再加上衍生出来的相关其它行业等等,整个水泥产业需要的工人实在是太多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个个水泥厂招人的吆喝声。
这热热闹闹的场面掩盖了前几天才刚刚笼罩过来的阴云,让人很快就忘记了那些被抓起来的几十个大臣,毕竟天大的事情也没有自己赚钱发财重要。
天津。
作为水泥最先出现的地方,聚集在天津这边的人自然再熟悉不过了,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厂、天津海事学院、天津水泥厂这几个刘晋经营的地方,现在更是已经成为了天津这边最热闹,也是必须要去的地方。
如果有人经过天津,必然少不去要去天津港口这边,看看捕鱼船回港时的盛况,一船船海鱼,各种各样的海鲜让整个天津都充满了鱼腥味,海鱼堆成小山一般的场面,那更是无数人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画面。
除此之外,天津港口这里的码头、港口、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