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发明。
  至少在朱厚照心中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东西?”
  刘晋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个就是早期的电灯了,但还是要装着吃惊的问道。
  “哈哈,这个东西呢,我将它命名为电灯,意思是用电来当灯照明使用。”
  朱厚照笑着说道:“我给你说,这个也是我们无意之间发现,然后通过了大量的实验才最终研究出来的。”
  “我们在研究电磁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当电流通过一些电阻比较大的物体时,物体会迅速的发热、发烫,于是我们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单独的研究下这个现象。”
  “无意间,我们也是发现,当电流量足够大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发烫、发热如此简单了,还会逐渐的发光,进而变的和蜡烛一样明亮,甚至于比蜡烛还要更亮。”
  “于是我就专门的去研究这个东西,慢慢的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经过了上千次的实验,我们也是慢慢的研究出了眼前这个电灯。”
  “它是用棉丝碳化之后所得到的丝线,将它弄成螺旋状,连通电流之后,它就会发出明亮的光芒,这光的强度比起蜡烛来都要强很多。”
  “而且它还可以持续几十个小时!”
  朱厚照是一点都藏不住秘密和东西的,不需要刘晋问什么,他自己叽里呱啦的就将所有的东西都讲出来了。
  “棉丝碳化?”
  刘晋一听,顿时就皱起了眉头,这灯丝难道不是应该用钨丝来做的吗?
  这棉丝还可以用来做灯丝?
  刘晋自然是不知道的,其实是在电灯的发展历史上,早期的时候,科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就是使用棉丝、竹丝之类的先进行碳化,再然后就可以用来当灯丝使用,一直到后来,20世纪初的时候,奥地利人这才发明了钨丝。
  钨丝相比起棉丝和竹丝来,它的亮度更大,寿命更长,这才真正的让电灯开始走进前进万户。
  “对,不碳化的棉丝会直接烧掉,只有碳化之后棉丝才可以用来当灯丝,通电之后才会发出明亮的灯光出来。”
  朱厚照点点头说道:“其实不单单是棉丝,很多植物纤维都可以用来当灯丝,目前我们也是已经实验了上百种的植物纤维,发现棉丝是相对而言是最好的灯丝了。”
  “为什么不使用金属丝?”
  刘晋想了想说道。
  “金属丝不行的,因为金属丝的熔点普遍都不行,往往一通电立即就融化掉了,用这些植物纤维碳化之后的丝就不一样了,不会一下子就融化掉。”
  朱厚照连忙说道:“我用铜铁、铝、铅、金银之类的都试过了,都不行,很快就会融化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目前来说,只有这个碳化的棉丝相对而言可以使用的更久一些,可以照亮几十个小时。”
  “原来如此~”
  “那这个应该是跟熔点有关了,如果使用熔点很高的金属丝来制作的话,我感觉可能会比棉线丝要更好很多。”
  刘晋摸着自己的下巴想了想说道。
  “你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点。”
  “这个确实是跟熔点有关,熔点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点灯的寿命。”
  “金属普遍都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如果用金属来做成丝的话,亮度确实是要比眼前的棉丝更强,但是现在还是没有找到能够承受住高温的金属丝。”
  “根据我们测算出来的数据,通电之后,这个电灯丝的温度是超过1000多度,这个温度已经可以将几乎所有的金属丝都给融化掉了。”
  “当然,目前实验的金属丝种类还不多,后面我会让人继续去实验各种各样的金属丝,每一种金属的特性都不一样,说不定还能够找到一些耐高温的金属丝出来。”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对刘晋竖起了大拇指。
  这刘晋也真是够妖孽的,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点上面去了,关于熔点的问题,朱厚照他们团队也是经过了多次的讨论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刘晋看一眼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知道了这个灯丝的关键点跟熔点有关,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依我看啊,其实决定使用寿命的不仅仅是这个灯丝的材质,也跟这灯丝所产生的反应有关。”
  刘晋想了想又说道。
  “怎么说?”
  朱厚照一听,连忙问道。
  “上次去帝国理工大学的时候,我听帝国理工大学的教授谈论到了空气里面程度是很复杂的,有可以用来给人和动物呼吸用的氧气,也有一些没有什么用的气体。”
  “根据他们的研究,他们认为氧气是非常活跃的气体,很容易就与一些东西发生化学反应,比如在燃烧的时候就需要氧气,没有氧气,蜡烛是没有办法燃烧的。”
  “你这个灯丝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通电之后,产生高温,这很容易就跟空气之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它的寿命锐减。”
  刘晋将后世制造点灯的一些关键点给朱厚照点出来了。
  电灯、电灯,现在不说是灌入惰性气体什么的,至少来说你要弄一个真空的灯泡吧,这样才可以使用更长的寿命吧。
  直接裸露在空气之中,使用寿命能长才怪。
  “是哦~”
  “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上次的时候我也听人说了氧气这个事情,说氧气可以助燃的事情。”
  朱厚照听完,顿时猛的一拍自己的大腿。
  “我说呢,为什么我研究出来的灯丝使用寿命都很短的原因,原来竟然是因为空气之中氧气的缘故了。”
  “那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朱厚照一下子就沉思起来,整个人看着发光的灯丝,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一旁的刘晋看着苦思冥想的朱厚照,再看看周围这些一个个研究员,现在也是在苦思冥想,只有刘瑾这个小太监没有去想这些让人头痛的事情。
  他都已经六十多岁了,熬了一辈子了。
  原本历史上他早就已经熬出头了,随着朱厚照当上皇帝,他也是成为了人人害怕的刘公公,当然,辉煌的快,死的也很快。
  历史上在正德五年的时候就被杀了,而现在是弘治二十八年,算下来就是历史上的正德十年。
  他依然还活的好好的,还是朱厚照身边的那个小太监,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年他都七十岁了,也是可以颐养天年,光荣退休了。
  虽然没有尝过权力的滋味,但也是能够平平安安的活到老,也不知道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时候真的是福祸相依,有得有失。
  看着刘瑾,刘晋就想到了自己,自己这深处高位,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自古以来能够善终的臣子其实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像刘晋这种改革者,还坐到了首辅这个位置上面的。
  微微摇头,刘晋将这些烦心的事情放之脑后。
  眼下看来,估计着电气时代似乎很快就要到来了。
  电灯出来了,其它相关的电器之类的估计着也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
  这个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了。
  历史上用了长达上百年的时间才走完的道路,大明这边现在仅仅只是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走完了。
  电灯出来了,电气时代到来了,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就会深入的发展和变化,给整个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动。
  未来大明,或许会走向更加的繁荣鼎盛,但也同样有可能会产生大规模的动乱,毕竟资本主义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强大,而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之类的将会严重限制资本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


第1821章 有人弹劾是好事
  朱厚照在忙着思索该如何防止灯丝氧化的事情,刘晋没有打扰他,自己悄悄的溜走了,回到自己的家中。
  想了想刘晋也是对自己麾下的产业做出了新的指示,要去研究最新的电气技术,将电气技术和现有的产业、技术进行集合与升级,拥抱新科技和新技术。
  这是刘晋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
  麾下的产业不仅仅是大明最赚钱;  最庞大的产业,同样也是大明技术实力最强大、最全面的。
  一般有什么新技术、新发明之类的,都是刘晋麾下的产业率先去使用、去推广,从最早的新式纺织机到后来的蒸汽机,再到后来的机械制造和内燃机,几乎所有的新科技、新技术都是刘晋麾下的产业最先大规模的使用和推广。
  进而也是形成了一股潮流和浪潮,让这些新技术、新发明得以迅速的在大明推广开来;  让新的技术推动大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
  如果没有刘晋麾下这些产业去当带头羊;  率先的使用这些技术;  那么新技术的推广肯定是没有如此的迅速。
  要知道历史上欧洲人可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将蒸汽机逐步的推广到诸多的领域,而大明这边,仅仅只是不到10年的时间,蒸汽机就已经大规模的运用到了诸多的领域。
  还有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也是如此,正因为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大规模的使用这些技术,所以才让这些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和提升。
  短短20年的时间,现在连电灯都已经弄出来了,相信再过上几年的时间,电灯都进千家万户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而电气时代所带来的诸多东西也将会迅速的满意至每一个角落,给这个时代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深知这一点的刘晋自然是对自己麾下的产业做出了指示,电灯和电器的研究,那也是必须要提上议程了,不断的将这项崭新的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去。
  像汽车产业,现在生产出来的汽车都没有灯,这意味着晚上的时候它是没办法开的;  只有白天的时候能开一开。
  和后世的汽车相比;  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  很多功能都没有,但有了电就不一样了,车灯可以搞出来,未来空调、音箱之类的也是可以搞上去。
  另外电气行业也是一个基础性的庞大产业,前期投资很大,但是收益稳定,增长稳定,无论是水电还是火电,其中的利润其实都还是可以的,发电也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电气时代~”
  “什么把照相机、留声机之类的弄出来,估计着也是能够大卖、大火吧。”
  刘晋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仔细的沉思着。
  总感觉如果电都有了,这没有留声机的话,似乎好像是没有灵魂的,听听曲睡睡觉,这才是生活啊。
  “留声机的原理不难啊,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弄出来?”
  刘晋想了想也是有点搞不懂了,按理说留声机的原理是很简单的;  早就已经应该有人将留声机给弄出来的。
  但现在内燃机都出来了,电灯也都出来;  偏偏留声机和照相机始终没有人发明出来。
  估计着可能是大明的科技发展速度太快了,很多东西都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研究和发明出来。
  “老爷,御史沈淮求见~”
  在刘晋思索之际,府上的管家前来禀报道。
  “御史沈淮?”
  刘晋一听,顿时就皱起了眉头,自己回家基本上是不见客的,这是自己多年来的规矩,下朝之后,那是很少见什么客人的。
  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些清净的空间,另外一個方面也是为告诉所有人,自己从不结党连群什么的。
  自从自己当吏部尚书开始,想要求见刘晋的人就太多、太多了,这更是让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