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刘晋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  身为重臣;  竟然不死谏;  还支持弘治皇帝到处游玩;  这个必须要弹劾。
  “好了,好了~”
  朱厚照听着沈淮在哪里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屁话,极其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他下去。
  多大点事情啊,不就是出去玩一玩嘛。
  父皇操劳了一辈子了,两这北直隶都没有出过,天天被关在这皇宫之中的,闷都闷死了,换成自己,早就已经出去玩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现在只不过是趁着身体不错,国泰民安的时候出去游玩一次了,这有又什么?
  想去看看自己亲自治理的大好山河这能够有什么错?
  非得要累死在案牍上面才算是好皇帝?
  又或者说什么都要听你们这些迂腐文官的才是你们心中的圣君?
  还是老刘明事理,懂真正的大道理。
  父皇辛苦了一辈子,出去玩玩又有什么关系,更何况,这朝廷不是一切都好好的吗?
  有本太子在建国,还有王守仁、佀钟、韩文、杨一清他们这些人在处理朝务,能够出什么事?
  “还有什么其它的事情吗?”
  “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朱厚照才懒得和这些人浪费时间呢,有事赶紧说,说完赶紧滚蛋。
  办事就的要跟刘晋说,讲究效率,别总是拖拖拉拉的,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无休无止的吵个不停。
  弘治皇帝人都已经出去了,现在争论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殿下,昨日黑土省来电,黑土省出现当地土著叛乱,黑土省镇守将军霍英、廖原请求指示?”
  朱辅站了出来向朱厚照汇报道。
  “叛乱?”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总算是来点像样的事情了。
  “告诉霍英和廖原,对于所有参与叛乱的人,一律杀无赦,九族一律贬为奴隶发配到厚照城去修城。”
  略微想了想,朱厚照也是立即下令道。
  “是!”
  朱辅连忙恭敬的回道。
  大明对黑土省的土著算是不错了,并没有杀戮太重,竟然还有人叛乱,看来不杀一批人是不行了。
  这一点上面,还是要跟刘晋学,刘晋当初扫荡西域、河中等地的时候,完全就是铁血手段,整个河中地区的所有部族都被扫荡的干干净净,这才有了现在大明的粮仓、肉仓河中。
  从那以后就杀出了大明的威严,所有的部族都不敢心生叛乱之心,纵然是委派流官过去管理,往往只需一个流官再加上一些官差、衙役就可以管理十几万人的大部族。
  因为谁都知道听话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不听话面临的就是灭亡。
  “殿下……”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被大臣们提出来,现场讨论着来处理。
  整個庞大的帝国,人口众多,地域广袤,每天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
  另外一边,南京长江大桥之上。
  弘治皇帝和刘晋正在大桥上悠闲的散步,观看眼前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果然够雄伟,够气势!”
  “朝廷的4000万两白银没有白花啊!”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南京长江大桥,也是满意的直点头。
  这个大桥,建造的非常雄伟,气势磅礴,再看看大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时不时能够听到的一声声火车的汽笛声。
  这让弘治皇帝就觉得这个银子花的是值得的!
  “陛下,有了这座南京长江大桥,从此以后,我大明的火车可以直接从京城这边开到淞沪去,往西还可以一直开到江西最南边的赣州,将来如果修通了前往两广的铁路,还可以直接开到广东和广西去,甚至于在未来连贯交趾、象林。”
  “再算上已经修通的京辽铁路,我大明从北面的辽东地区到难免的两广、交趾等地都是可以坐火车了。”
  刘晋看着眼前的南京长江大桥,比起后世所修建的大桥来说,这座大桥要更加的雄伟,因为充分的考虑到了长江通航的重要性,桥修的更高,离江面有四十多米高,一根根支撑的柱子就如同是巨人一般伫立在长江之上。
  整个大桥看过去的时候,就如同是架在天空之中一般,非常的雄伟,气势磅礴。
  “不错,不错~”
  “铁路还是要多修一些,这样我大明各地之间的往来才会更加的便捷。”
  “有了铁路啊,调集什么都可以很快。”
  弘治皇帝直点头,铁路的重要性越来越特显出来。
  哪里有灾荒什么的,只要有铁路,拉上几列火车的粮食过去,再大的灾荒很快就会消失干净,换成以前的话,要运几列车的粮食过去,还不知道要出动多少人,花费多久的时间,可能等粮食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
  除了赈灾之外,军力的调动也是尤其重要。
  火车日行千里,只要有火车,兵力就可以迅速的调动起来。
  京城一旦有什么事情,天子这边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各地的驻军进京,各地之间出现什么叛乱、战事之类的,朝廷也能够迅速的从其它地方调集大军过去镇压。
  在未来,伴随着铁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广,大明将会越来越稳定。
  “呜呜~”
  这时,江面上一艘大轮船驶来,伴随着呜呜的汽笛声,能够看到轮船甲板上面有大量的人都在观看眼前的南京长江大桥。
  “嘿~”
  大桥之上也有很多没事情做的人,顿时就激动的对着轮船上的人大喊大叫的挥舞手起来。
  “嘿~”
  轮船上的一看,顿时也是跟着喊叫起来,挥手。
  “这轮船可真大啊,比当年在天津看到的远洋帆船都要大的多啊。”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大轮船,想起了当年在天津港所看到的大帆船了。
  “这个是天津造船厂新研究出来的大轮船,依靠的是内燃机螺旋动力,所以是不需要船帆的,而且因为动力足够强劲,所以船可以越早越大,并且现在都开始使用钢板来建造船只了。”
  “得益于朝廷对长江河道的疏通,所以大轮船也是可以一直从长江出海口的淞沪这边开到湖广的汉阳去,走鄱阳湖、赣江水系的话,还可以一直到赣州去,整个水路运输现在是非常的繁忙。”
  刘晋也是连忙说道,看看轮船上面的标志就知道这是自己家船厂生产出来的大轮船了。
  “嗯,不错,不错!”
  弘治皇帝满意的直点头,水运可比陆运要便宜的多,运量也更大的多,也就是现在有了铁路,以前没有铁路的话,光靠四轮马车来运输,一次可是运不了多少货物的。
  “陛下,这长江河运的价值,主要还是要靠长江的江水,而江水的稳定也是要靠长江流域地区对山林的保护,如果山林破坏太过严重的话,大量的泥沙就会进入长江,到时候河道淤塞,也会让河水不够稳定。”
  “臣以为,我大明理应禁止长江流域对山林的滥砍乱伐,以此来保护长江!”
  刘晋看着江面上突然跃起的一群江豚,想了想也是向弘治皇帝建议起来。


第1830章 身价倍涨的大闸蟹
  苏州通往淞沪的水泥马路上,弘治皇帝的车队正在缓慢的行驶着,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欣赏着江南水乡的点点滴滴。
  从小在北京城长大的弘治皇帝,一直以来是连北直隶都没有出过,所见到的都是北方的风土人情,这第一次来江南,看到了江南水乡的景色,也是顿感新鲜。
  “停车!”
  伴随着弘治皇帝的一声令下,车队就靠边缓缓的停泊下来。
  弘治皇帝下了车,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江南水乡之地,河网密布、纵横交错,鱼米之乡,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
  此时正是秋天,稻田之中一片金黄,再过段时间,水稻就可以收获了,能够看到有农人在田间地头之间忙碌,挖出排水的沟渠,用来排掉稻田之中多余的水,这样方便秋收。
  “老乡,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弘治皇帝来到一处农田,笑着问起正在忙碌的农人来。
  “回贵人的话,还行,还行~”
  农人祝老头停下手中的活,看看眼前的弘治皇帝和刘晋,再看周围跟着的众多仆从,也是连忙恭敬的说道。
  “你们收购稻子都是用机器吗?”
  弘治皇帝拔下一株稻穗,仔细的看了看问道。
  “我们南方这边多是水田,而且田地比较分散、小块,不适合用机器,我们现在基本上都还是用镰刀收购稻子呢。”
  祝老头回道。
  “用镰刀岂不是要慢很多?”
  弘治皇帝看看眼前的稻田,这似乎好像真的是不适合大规模的使用机械。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慢也就慢一点了。”
  “所以啊,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往城里面走了,不愿意种地了。”
  祝老头无奈的说道。
  “年轻人都不种地了吗?”
  弘治皇帝一听,再次确认的问道。
  “是啊,现在年轻人谁来种地啊。”
  “这种地啊,一亩地也打不了多少的粮食,卖不了几个钱,进城打工的话,一个月随便也有几两银子,一年都吃不完那么多的粮食。”
  “再说了,这种地多辛苦,弯着腰、驼着背,累的要死,年轻人自然是不愿意种地了。”
  祝老头点点头说道。
  “这倒也是,只是这地没人种了,这以后大家都吃什么啊?”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点点头,随即又担忧的说道。
  “哎呦,我们大明啊现在不愁粮食吃了,种粮的地方多着呢。”
  “辽东、河中、南洋、黄金洲,有的是地方种粮。”
  “现在我们江南这边啊,粮食都已经要靠外地运进来了,本地产的粮食已经不够吃了。”
  祝老头笑了笑说道:“也就是我们这些老头子,没事做,重点粮食自己吃,有条件的地方也都已经用上机器了,效率高的很,一个人都可以种很多地的。”
  “听你们的口音,好像都是北方来的吧,听说你们北方现在种地都用机器呢,一个人种几千亩地呢。”
  “是啊,北方多平原,故而种地用机器的比较多一些。”
  “但这江南自古以来可都是鱼米之乡啊,这不种粮的话,多可惜啊。”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有些须臾起来,江南鱼米之乡啊,现在粮食竟然要从外地输入了,这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有什么可惜的,种地不挣钱,那自然种地的人就少了,什么时候种地挣钱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种地了。”
  祝老头笑着摇头道,就在这时,几只大螃蟹从稻田之中钻了出来,祝老头一看,也是顾不上和弘治皇帝聊天了,赶紧抓了过去。
  抓住之后也是用杂草给绑起来,一边绑一边说道:“这时代变的真快,以前啊,粮食多珍贵啊,恨不得将所有的地都给种上稻子。”
  “这螃蟹啊,以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吃,只有穷苦之人才会去抓这个螃蟹吃。”
  “但是现在嘛,这螃蟹越来越贵了,这小小的一个螃蟹,现在都能够卖到十几文钱一只了,够换几斤大米嘞。”
  刘晋听到祝老头的话,顿时就仔细的看了看他手中的螃蟹。
  这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闸蟹嘛。
  “这一个螃蟹卖十几文钱?”
  弘治皇帝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看了看他手中的螃蟹,河头也不算大啊,竟然能够卖十几文钱一只。
  “可不是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