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家父也是托我给您带了一些我们黄金洲的鱼干、肉干和北境人参过来,家父说了,黄金洲没有什么好东西,也就是这些土特产还算可以,您一定要收下。”
  田远山说话的时候,也是命人将带来的鱼干、肉干、人参带了上来。
  “哈哈,千河城的娃鱼干、大平原的野牛肉干、北境的人参,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不过我一向不收任何的东西。”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东西就带回去吧。”
  刘晋看看这些土特产,也是笑着说道。
  不收东西也是刘晋一直以来的规矩,不管是什么东西,反正刘晋都是不收的。
  “刘公,这些东西只是一些黄金洲的土特产,并非贵重之物,还请刘公一定要收下啊。”
  田远山一听,也是赶紧说道。
  “你的心意我收下来了,东西是真的不能收,这是我多年来的规矩了。”
  刘晋板着脸说道。
  “这~”
  “好吧。”
  田远山一看,也是只能够命人收了起来。
  这也是让旁边的曾子英、孙天静、陈彼得、蒋熙、李向东等人忍不住微微吃惊,这不收东西的官员,还真是非常少见的。
  这以往大家去拜访的一些官员,那基本上都是照单全收的,不管是金银还是古董字画什么的,绝对是只嫌少不会嫌多的。
  这个刘晋固然和传闻之中的一样,两袖清风,从来不收任何的东西。
  见田远山收起了那些土特产,刘晋再看看众人,也是笑着问起大家的名字、来历来。
  “陈彼得,你是黑土省本地人?”
  听到陈彼得介绍自己说是黑土省本地的土着,刘晋顿时就来兴趣了。
  “是的,刘公。”
  陈彼得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现在黑土省莫城这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刘公~”
  “现在莫城的变化非常大,城墙拆除掉了,道路进行了扩宽、铺上了水泥,另外还建设了自来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比起以前来,莫城更加的干净、整洁了。”
  “另外黑土省这边,得益于天子和朝着诸公的恩泽,农奴们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自己的财产和土地,爆发出了极大的积极性。”
  “在去年的时候,黑土省开垦出来的土地非常多,粮食产量暴增,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粮食,生活富足。”
  “另外黑土省这里在大搞基础建设,大量的修建公路,也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的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陈彼得想了想也是给刘晋讲起黑土省这边的变化来。
  “嗯~”
  刘晋听完,也是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当地的斯拉夫人和大明移民之间是否存在什么矛盾?”
  这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大明移民能否在黑土省这边站稳脚跟,和当地的斯拉夫人之间会不会存在矛盾,这可是很重要的事情。
  “没有任何的矛盾。”
  “现在黑土省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农奴,大家都感激大明天子给了大家自由和土地,对于大明人是非常的感激和友好。”
  “而且大明移民主要居住在移民小镇,和本地人并无什么冲突。”
  陈彼得摇摇头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黑土省这里无论是汉人还是斯拉夫人都是我大明天子的子民,是我大明公民,理应相亲相爱,共同效忠天子,效忠大明,也应该一同努力建设好美好的家园。”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是,刘公所言甚是~”
  “现在我们黑土省这边大家相处都非常的和睦,也都在一起努力建设家园,相信黑土省的未来必定会更加的美好。”
  陈彼得也是点头说道。
  “阮文豪,你是交趾省人?”
  刘晋转头又和阮文豪聊了起来。
  “是的,刘公~”
  “我家世代居住在交趾清河。”
  阮文豪听到刘晋问起自己的事情来,也是微微激动,赶紧坐正说道。
  “交趾省是我大明南洋几省当中人口最多的省,一直以来天子都非常的关心交趾省的情况,现在交趾这边的情况如何?”
  刘晋点点头,也是问道。
  “托天子的洪福,幸赖朝中诸公的恩泽,交趾省这些年来一直风调雨顺,发展极为的快速和顺利。”
  “在沿海的地区建设了不少的港口和城市,也有大量的种植园建起,制糖业、水稻种植业、织麻业发展的极为不错。”
  “此外,交趾省这里,各部族之间相处非常的和睦,生活比起以前来更加的富裕,道路也是越修越多,交通变的更加便捷了很多、很多。”
  阮文豪想了想也是向刘晋介绍起交趾省这边的情况来。
  总的来说,交趾纳入大明的统治之后,也是收益于大明经济的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极为快速。
  种植园经济、制糖业、橡胶业、水稻种植、蔬菜水果等等发展都极为不错,现在已经是大明最为重要的橡胶产地、白糖产地和剑麻产地了。
  “嗯~”
  “当地学校建设的怎么样了?”
  “是否每个孩子都能够上学?”
  “另外,大明话和汉字推行的如何了?”
  刘晋点点头,这些在三年一次的封疆大吏进京述职的时候刘晋就知道了,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交趾这里的汉化教育、大明化政策推行的情况。
  “这些年来我们交趾等地兴办了很多的学校,有传统的书院,但更多的还是新学的学校,学校免费给大家读书,基本上的孩子都可以到学校接收到免费的教育。”
  “现在识字的人虽然依然不多,但大家现在也都能够说很多的大明话了,尤其是有汉人移民的地方,大明话现在也是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了。”
  阮文豪连忙回道。
  “嗯~”
  “交趾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之领土,交趾省的各部族子民也都是我炎黄子孙,天子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交趾的发展,关系大家的生活。”
  “各部族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刘晋满意点点头,随即也是表达了朝廷对交趾这里的态度。
  “刘公所言甚是,我们交趾各部族的人也都感恩于天子之恩,必将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丽家园,为天子尽忠,为大明尽忠!”
  阮文豪也是连忙郑重的说道。
  “李向东、云天空,你们都是南云省人,这南云省我可是从来没有去过,听闻南云省的景色极其的美丽,飞泉流瀑、云雾缭绕,高山牧场,水草丰美,更重要的是南云省的自古以来都是出美女,真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去南云省这边看看。”
  刘晋转头又问起南云省的几个学子来。
  “刘公,我们南云省的景色确实是极为不错,现在人们的生活非常的安稳、富足,这主要还是因为有天子的庇佑,我大明威服四海,故而能够让周围的豺狼不敢觊觎我南云省之富饶。”
  李向东也是连忙说道。
  “是啊,自从南云省纳入我大明疆土以来,南云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宽敞的水泥马路和铁路不断的修建, 交通变的便捷,人们的生活变的安稳、富足起来,过上了真正的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是大明
  下一页!当前 第1页 / 共2页
  天子的子民,是大明帝国的公民,我们对此倍感骄傲和自豪,以此为荣,并且一直以来也都在努力的建设美好的家园。”
  “如果刘公什么时候空的话,还请一定要去我们南云省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南云省的才子佳人辈出,必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云天空也是极其自豪的向刘晋说道。
  生长在大明的新时代里面,他是没有经过父辈们的苦难岁月,只是时常听到父母辈聊起以前的苦难日子来,感叹现在的好日子,
  南云省算算大明诸多省份当中对大明向心力最强的了,当地的部族大量的和汉人联姻,很多驻守当地的大明士兵都娶了当地的姑娘,相处非常的和睦,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甚至于大明的语言和文字在当地推行都是极为顺利,远比其它地方顺利的多。
  刘晋不断的和一位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聊天,相信的询问这些地方的发展和变化,从他们的口中也是知道了一些大明各地的发展情况。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明发展的还是极为不错的,纵然是黑土省、黄金洲这些地方,大家的日子都过的相当不错,比起以前来,生活都要富足很多,以至于在一些边境之地,都有大量的外国人偷渡进大明来。


第1931章 真正的豪门联姻2
  “你们都是国家栋梁,将来都是要成为天子的左膀右臂,上辅助君王,下治理黎民百姓,理应心存大明的江山社稷,心中天下的黎民百姓,当思为君王尽忠,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青史流芳,也不枉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
  刘晋看看时间,和他们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天气都已经晚了,所以也是下达了逐客令。
  “学生定谨记刘公教诲!”
  曾子英、孙天静、蒋熙、陈彼得、李向东、云天空、阮文豪等人也是齐声的回道。
  这个刘晋和以往拜访的其他官员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言谈之中都是家国天下,所问之事也都是大明各地的发展情况,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各部族之间是否和睦相处的问题。
  “嗯,你们回去吧,距离会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好好准备,争取金榜题名!”
  刘晋点点头,看看眼前的这些学子,年纪大的都和自己差不多了,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在自己面前称学生,他们不尴尬自己都挺尴尬的。
  “额刘公,我等难得有幸拜访您一次,能够留点墨宝给我等,以便我等留在身边,时刻警醒自己?”
  见刘晋没空在理会大家了,按照以往的流程,曾子英也是和大家交换下眼神之后,也是弱弱的说道。
  “我的字写的很难看,就不丢人现眼了,大家请回吧。”
  刘晋一听,也就明白他们的意思了。
  大明的官场就是如此了,文人之间玩这些东西,都是弯弯道道的,明明是收银子却是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名头,什么墨宝,你以为人人都是王羲之啊,一字千金啊。
  说到底不过是变相的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罢了。
  以前的时候,官员们的薪水很低,难以养活自己,用这样的方式也没什么可说的,然而现在,大明官员的薪水已经相当不错了,比起普通人来已经要高很多了。
  但是这样的风气依然非常的盛行,不仅仅没有丝毫的消减,反而还越演越烈,每当科举考试的时候,朝中的这些官员都要大发其财。
  每天都很忙,有见不完的人,写不完的字,以至于京城里面的笔墨纸砚在这段时间都要涨价不少。
  对于这样的现象,刘晋也是很无奈,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和莫不成文的规矩了。
  这些学子们也是乐此不彼,为了攀上一些关系也是费尽心思,削尖脑袋,很多时候即便是没有什么关系,也是硬拉上各种各样的关系去拜访,然后就是送银子了。
  别人管不住,刘晋至少是可以管住自己的。
  “这~”
  众人一听,顿时就面面相觑,刘晋果然和传闻之中的一样,这两袖清风,从来不给人题字,也不给人留墨宝什么的,还真是一点都不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