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
  “那为何南非殖民地就可以发展迅猛呢?”
  刘达一听, 算是有点明白现在各大殖民地的状况了。
  “南非殖民地这边因为对当地土着进行杀戮和驱逐的政策,再加上南非殖民地不要男奴隶,只要女奴,故而南非殖民地这边都是可以说是汉人。”
  “起初的时候他们发展是慢了一些,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口,但是南非殖民地因为都是汉人,故而管理上更好管理。”
  “没有奴隶的存在,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可依赖的,只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好的生活,所以保持了我们汉人的勤劳。”
  “再加上大量的使用机械化,重视工业的发展,所以慢慢的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迅速的发展起来,反而超过了其它的殖民地和藩国,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当其它殖民地都还在放羊剪羊毛、种棉花的时候,南非殖民地这边就已经开始办纺织厂了,水泥厂、钢铁厂了。”
  说到南非殖民地,祝本端也是感叹连连,原本比如西洋联合商行的南非殖民地,现在开始爆发出强大的后劲了,发展迅猛,而且还是以工业为主,不像其它的殖民地,以原材料和财富的掠夺为主。


第1945章 宁王的执念
  宁国安宁城宁王的王宫之中,宁王正在和手下的大臣们讨论着宁国的发展问题。
  “殿下,现在棉花的价格下跌了近2成,蔗糖的价格也是下跌了1成,另外今年我们宁国所经手的奴隶直接腰斩,不及去年的一半。”
  “估计今年我们宁国的国库税收要下降至少三成。”
  宁国左丞相刘养正无奈的向宁王汇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现在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尤其棉花、蔗糖、茶叶、香料的竞争尤其激烈,价格越来越低。
  “这棉花、蔗糖的价格下跌我是知道的,为何这个奴隶的数量直接腰斩了呢?”
  宁王一听,皱着眉头问道。
  “殿下,主要是因为以前重要的奴隶产地东欧地区现在纳入了大明的疆土,成为了大明的黑土省,故而失去了重要的奴隶来源,再加上奥斯曼帝国自从被大明收拾一顿之后,实力锐减,已经无力在从欧洲掠夺奴隶。”
  “而我们宁国一直以来,最主要的奴隶来源就是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手中购买奴隶,这对于我们的影响非常巨大,直接导致我们手中的奴隶货源越来越少。”
  “现在最大的奴隶来源地已经是非洲和西欧了,主要贩卖奴隶的是倭国,他们在西欧这边肆意掠夺奴隶,成为了最主要的奴隶供应商。”
  “但这一块的买卖我们插手不进,主要是由天津远洋贸易行、四海商行等大明大商行所垄断。”
  刘养正连忙解释道。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这两年我们宁国的税收是越来越少了,现在连根本的奴隶贸易都下降严重,再这样下去,到时候我们都要喝西北风了。”
  宁王听完,皱起了眉头。
  “这各个殖民地、藩国现在都在大搞种植园经济,到处都在种棉花、甘蔗、香料、茶叶,很多地方也都在大规模的搞畜牧业,导致棉花、羊毛、蔗糖、茶叶的价格越来越低。”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大明这边,大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其产能越来越高。”
  “以粮食来说,现在大明的粮食多到根本就吃不完,价格极低,单单是新增的黑土省,其一年产出的粮食都足够整个大明吃上几年。”
  “大量的粮食向欧洲和奥斯曼帝国进行倾销,价格比他们本地产的还要便宜,质量又好,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他们大量的使用机械化耕种,一个人可以耕种几千亩的土地,而世界其它的地方,一个农民最多也就是耕种几十亩土地,这已经是到极点了。”
  “基础性的农产品,粮食、棉花、羊毛、茶叶、香料之类的估计着以后价格还会下降,根本就别想卖出价钱来,各个地方的粮食产量都过剩。”
  “殿下,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学习大明和南非殖民地,发展工业和加工业,否则长期下去的话,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刘养正提出了发展工业的想法,基础性的农业是越来越不行了,玩产量比不过大明就算了,其它的殖民地、藩国也是在不断的竞争。
  “可是发展工业的话,需用非常庞大的资金,并且对于基础设施是有着一定要求的。”
  李士实站出来说道:“以钢铁厂为例,投资建造一座钢铁厂,至少都是需用上千万两的白银,并且还需要大型的铁矿为依托才能够满足钢铁厂的需求。”
  “我们宁国虽然现在国库还算充盈,但要这样投资下去的话,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并且这些技术型的大型工业,都是需用大量人才的,尤其是新学的人才,他们才懂的如何更好的冶炼钢铁、制造机械等等。”
  “我们宁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即便是现在我们宁国的大量纺织厂,一旦机器出现问题,也都需用从大明找维修人员过来维修。”
  “还有殿下一直想要修建安宁城到德里的铁路,这条铁路非常的长,预计至少需用投资10亿两白银进去,而且所需要的钢材、火车、技术人员、工人等等都需要从大明这边过来,我们的花费可能还要更多。”
  说到这里,李士实也都停了下来,铁路一直都是宁王的心头的痛啊。
  大明这边铁路修的风风火火,一条接一条的修,彷佛不要钱一般,据说连通往四川的铁路估计都快要完工了。
  自己这边呢,只是想一条安宁城到德里的铁路,加强下西天竺的各地的控制和交通,然而当计算了一番造价之后,宁王却是迟迟不敢下手动工去修建这条铁路。
  宁王现在确实是很有钱,多年来的奴隶贸易以及从宁国的大肆掠夺,让宁王坐拥几亿两白银的庞大的身价。
  这宁王宫都修建的极其奢华、翡翠玉石、珍珠玛瑙、珊瑚等等,那是因有尽有,装饰的极为富丽堂皇。
  从离开大明时的落魄,需用借钱过日子的境地,到了现在富甲天下,坐拥几亿两白银的庞大的财富,还打下了这个庞大的宁国,宁王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了。
  然而,也正是如此,宁王对于手头上的钱也看的很重,轻易是不舍得花钱的,大量的钱财都被宁王囤积在了自己的府库之中,他甚至于都相信大明第一银行,没有将银子存到银行里面去。
  现在你说修一条铁路,一次性就要掏超过10亿两白云出来,自己将自己给掏空了都可能还不够,还需要对外举债,宁王自然是不干了。
  没钱的日子宁王是过够了,再也不想想人借钱。
  这有钱就修,没钱就这样拉倒,反正对于宁国的通知来说,这铁路也不是必需品,实在是不行的话,那就先修一条公路吧。
  修公路相对就便宜多了,水泥、沙子、人工什么的都是便宜的东西。
  “10亿两白银~”
  宁王听到这里,心里面就忍不住抽搐起来。
  “要是我当初购买了埃及运河的股票就好了,单单是这笔投资,我就可以有3亿两白银了,再咬咬牙,这修这条铁路的银子就有了。”
  “当初要是听人的话劝说,将银子拿去大明这边购买各种各样的股票也好了,现在随随便便也能够翻个好几倍,修铁路的银子也有了。”
  想到这里,宁王是肠子都悔青了。
  一直以来宁王还是非常传统的宁王,不太相信银行,更别说股票了,当然埃及运河的股票,还是因为当初宁王嫌少,没看上,故而也就没有跟着大规模的投资,只投资了少部分,大部分的银子都让他放在了府库里面成为了铁疙瘩。
  谁知道这埃及运河的股票一路飙升,越来越值钱,多年过来,现在都已经价值300多两银子一股了,当初的100万股如果要了,那就价值3亿两银子了。
  现在宁国发展变的缓慢起来,主要也是因为宁王这种不舍得投资的原因,这有钱了就只想着埋进地窖里面。
  而不是说拿着去投资修建道路、铁路,办工厂等等,自然而然的,这钱没办法生钱就算了,也是导致宁国这边的通货紧缩,市面上的钱慢慢变少,影响经济的发展。
  “工业还是要发展的,先建一些钢铁厂、水泥厂、玻璃厂这些,尽可能的实现这些东西的自给自足,什么东西都需用进口的话,价钱贵不说了,量也无法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宁王思索一翻,想了想也还是觉得刘养正所说的有道理。
  现在基础性的原材料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大明人勤快无比,在四海不断的扩散、在各地不断的发展,粮食、棉花、蔗糖、茶叶、香料等等的产量也是不断的增长,大家都在拼了命的种这些东西、卖这些东西,价格自然是越来越低了。
  唯有那些工业产业,价格依然非常的昂贵。
  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钢铁、船只、机械等等这些,价格是一年比一年贵,贵就算了,还非常的好卖,有钱都要排着队去等着。
  只是刘养正和宁王发展工业的想法是好的,但却是忽略了一个事情,工业是建立在新学基础上的,没有大量的新学人才,你怎么可能造的出汽车、摩托车、大轮船、机械这些东西?
  即便是可以造的出来,质量也是没有办法得到保证,更别说和大明、南非的产品相竞争了。
  “殿下,大明内阁首辅刘晋的儿子刘达求见~”
  这时有太监来到宁王身边,向宁王通报道。
  “刘晋的儿子?”
  宁王一听,也是微微惊讶起来。


第1946章 农业社会的财富增加和积累
  宁国安宁城百里之外的一处庄园这里,宁国左丞相刘养正陪着刘达在庄园各处视察。
  “我们宁国虽然没办法和大明相比,但庄园经济也是发展的极为不错,我们整个宁国大大小小的庄园不计其数,以种植甘蔗、棉花、茶叶、香料等经济作物为主,眼前的这个庄园,主要就是种植甘蔗。”
  刘养正是宁国的左丞相,按理说日理万机,非常的忙碌,哪里有空陪人逛庄园啊,但眼前的刘达不是一般的人,准确说他的父亲不是一般人,是大明的内阁首辅。
  这大明的内阁首辅就相当于是古时的丞相,为文官之首,和自己在宁国的地位差不多,当然,宁国是没办法和大明相比的。
  自己和刘晋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对方是正儿八经状元出身的内阁首辅,自己在大明的时候可是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考进士中状元了。
  不过,这也不是他亲自来陪同刘达的主要原因,刘晋是刘晋,刘达是刘达,能够见一面就已经算是给刘晋面子了。
  之所以要陪着过来看看,也是听刘达说这一次要前往南非。
  对于南非殖民地的情况,大家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这刘达前往南非殖民地,那显然是刘晋的安排,为以后接管南非殖民地做准备的。
  这也意味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以后要掌握南非这个庞大的殖民地,可以决定无比庞大利益和关系,现在和他搞好关系来对宁国也是有利无害的。
  刘达看看眼前这片庞大的庄园,庄园占地的面积非常大,足足有几万亩土地,土地的主人则是属于一个大明人,几乎每一个移民到宁国的大明人都可以获得一大片的庞大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