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口的大量涌入,让成都的规模早已经突破了原先老城区的限制,新区的发展极其的迅猛,并且因为没有受到传统的束缚与限制,新城区的规划往往都是非常有秩序的。
  大量的工厂、商行在这里遍地开花,到处都在招人,吸引着大量的人前来成都这边工作、生活和定居。
  同时成都这里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向着整个大西南地区不断的扩散辐射出去。
  以前想要买一辆自行车需用大几十两银子,因为运输进来是极其的不便的,然而现在,随着成都这边几家自行车工厂开足马力的生产自行车。
  自行车的价格也是不断的下降,越来越便宜,也是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成都这边进货,重庆、贵州、云南,甚至于连乌斯藏的藏人都有来这里进货的。
  不过他们更喜欢的是购买摩托车,摩托车力气大,速度快,更受欢迎。
  更便宜的自行车、摩托车不断的销往整个西南的各个地区,也是让整个西南地区的交通、往来开始慢慢的产生变化。
  基建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大,以成都为中心,铁路在向着各个方向修建过去。
  往东则是往山城重庆修过去,在四川盆地里面修铁路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成本也不会太高,唯有到了最后的那一段路,要翻越高山峡谷的时候,才是最难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但即便是没有修过去,铁路的作用依然在不断的发挥出来,往来更加的便捷和快速,带动两地之间的往来发展。
  往西南则是修往云南,往南则是修往贵州,加强对这两地的联系和往来,至于水泥的马路,那更是早早地就已经在修建了。
  整个成都就如同是西南地区的心脏一般,此时此刻,伴随着大量投资的涌入,它也是如同一台超级动力引擎一般,开始逐渐的带动整个云贵川渝地区的发展。
  魏铁在俯瞰成都的大地。
  在旁边的工地这里,杨大娃带着几十号杨家坝的同村人在卖力的干活。
  “大家都加油好好干,争取月底的时候把这个工地给完工了,到时候就可以多拿一笔完工奖金了。”
  “我们出门在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
  “踏踏实实的把活干好了,商行不会亏待我们,银子不会少大家的,这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回到家乡的时候就可以风风光光的。”
  “我不希望听到有人说我们彝人懒惰,喜欢聚众闹事等等之类的,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是我手底下做事的,我希望大家和汉人一样勤奋,一样遵纪守法,一样吃苦耐劳。”
  “如果有谁觉得这里做事很累,受不了,吃不了这个哭,可以走人,我不会强求大家的。”
  杨大娃现在也是升值了,成为了一个小队长,专门负责管理自己杨家坝出来的几十号人,负责一个工地的事情。
  此时此刻,他正拿着铁皮对着自己手下的这几十号人说教起来。
  “还有,大家每天干活完毕之后记得去洗澡,工地这边给大家提供了热水和香皂,这洗的干干净净了,自己舒服,身边的人也舒服,这里是大城市,不是我们的杨家坝。”
  “赌博大家不要去沾,谁要是去赌博了,立即给我滚蛋走人,我这里不需要赌博的人,也不需要打架斗殴的人。”
  “在这里,大家是讲道理、讲法律的,有理走遍大明,无礼闹事只会寸步难行。”
  “我们踏踏实实的干活,干干净净的挣钱。”
  “没钱的时候我们努力的挣钱,这有钱了,我们也是要珍惜,要省着点花,大家想想家里面的父母,婆娘和孩子,可都等着我们过年的时候能够风风火火、收获满满的回家。”
  杨大娃虽然人还很年轻,声音显得很稚嫩,但是大道理却是一箩筐,很显然,这是他从魏铁这边学过来的,而魏铁则是从王主管这边学过来。
  刘晋麾下的商行,一直以来也都秉持着这样的原则,在员工的管理方面都是如此,要求大家做事认真、干活仔细、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爱学习, 此外就是对于赌博是严厉禁止的。
  员工如果想要被开除,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赌博,一旦被发现,直接就被开除,赌博的人要不得,也是不值得任何的可怜。
  这样的精神也是一直传递下来,纵然是干工地这里,也同样有着这样的要求。
  而这也是刘晋麾下这些商行往往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做事终究是靠人来做事的,员工是什么样的,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商行是什么样的。
  杨大娃的话也是让很多人羞愧的低下了头,干活也是变的勤快、利索起来,在大山里面慵懒惯了、自由惯了,来到城里面做事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不适应,这显然是不行的,好在有银子的诱惑,有杨大娃的监督与鼓励。
  大家慢慢的适应了这外面的生活,也是开始逐渐的享受起来。
  干工地确实是很累、很辛苦,但这里伙食不错,住宿也不错,银子也拿的更多,唯一的就是规矩有些多,生活上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但习惯之后,一切就变的舒服起来。
  每天的忙碌,时间总的过的很快,到了月初领工钱的时候,看着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元,似乎好像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除了赚到了银子,到了这外面最重要的还是增长了见识,见过了高楼大厦,也见过了平坦的道路,看过了繁华的商业街,也见识了夜晚的灯红酒绿。
  这里的一切都和大山里面是不一样的,他们一个个也都在快速的变化着,就如同这座在迅猛发展的城市一样,迅速的变化,迅速的成长,逐渐脱去原有的色彩,变的更加绚烂多姿起来。


第1990章 殖民地之间的战争与矛盾
  六月的京城酷热难耐,没有一丝风的闷热环境下让一切都变的无比安静,连树上的知了也都没有精力去鸣叫了。
  刘晋的府上,刘晋此时此刻也是正躺在自己的老爷子上呼呼大睡,旁边的电风扇推送着凉爽的风。
  夏天的下午睡个午觉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舒坦无比。
  周末的时光总是无比的惬意,没有什么可以烦恼的刘晋,现在午觉都睡的特别香。
  现在的大明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好的时候,内无忧患,外无敌寇,天子圣明、爱民如子、励精图治,朝臣也都是贤能之辈又无党争之乱,政治清明而平稳。
  外部敌人貌似都已经被打怕了,纵然是以前最凶狠的奥斯曼帝国现在都已经再也不敢对大明帝国提起任何挑战的欲望了,伤口一直在流血,时不时让奥斯曼帝国痛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老百姓生活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一切都欣欣向荣,海清河宴,身为这个庞大帝国最上层的人,自然而然小日子也是过的相当不错,需用烦恼的事情太少了。
  以前最让人头痛的旱灾、水灾,现在基本上对大明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连黄土高原都在逐渐的变绿,黄河都变的更清澈了,更别说其它的地方了。
  大量人口迁移到关外、海外,让大明本土的人口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再加上城市化、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人口往城市集中,转移到工业领域,自然而然的自然灾害对大明的影响就更小了。
  前几天还收到了来自河南的奏报,说河南已经三个月没有下雨了,干旱无比,放在以前,这是要出大事的。
  但是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户部这边从大明的粮库之中直接用火车拉粮食过去,家家户户的发大米、发面,农税一免,什么事情都没有。
  稀少的人口、机械化的耕种、工业化的发展,这些都让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的事情,以至于现在刘晋基本上都是可以按时下班,节假日也是可以悠闲的在家休息。
  看看书、带带孙子,才刚刚40出头的年纪就已经过上了后世六十七岁的生活了。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人早熟,结婚早、生孩子早,这当爷爷的也早,后世40岁的人,很多人可能连婚都还没有结,更别说当爷爷了。
  “再干十年我就不干了。”
  “这大明朝的首辅做久了,貌似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刘晋缓缓醒来,整个人有点浑身无力的感觉,夏天午睡过后都是如此,需要躺一躺、缓一缓,也是思索起自己以后的人生规划来。
  这做官也是做了差不多20年了,首辅也是当了大几年了,感觉自己好像也做的差不多了,这人生还长着呢,总不能一直被困在这个京城的牢笼之中吧。
  到了五十岁左右了,这个年纪身体还好,想吃又能够有胃口,想玩也还能够玩得动,到时候就可以带着的两个夫人到处游山玩水,走遍全世界,看看风景、品尝下各地的美食,好好的游玩一番。
  那样的人生才算是完美的人生,一直在这案牍劳形到死显然是不符合自己的人生追求。
  “弘治皇帝这身体感觉活到八九十都没有问题啊,老话不骗人啊,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治好了这个肠痈之后,弘治皇帝身体越来越好,这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都好的很,估计着在干个二三十年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了。”
  “可伶的朱厚照同学,估计着这辈子都可能是要当太子了。”
  很快,刘晋又想到了弘治皇帝,弘治皇帝现在的身体也是很好,自从切掉了烂掉的肠痈之后,注重身体的健康、饮食的均衡与锻炼,这弘治皇帝身体是非常不错的。
  感冒什么的小病都很少有了,现在已经50多岁了,身体依然很好,丝毫不显老,估摸着还能够当很多年的皇帝。
  “这样也挺好的,弘治皇帝可比朱厚照靠谱多了,朱厚照要是当皇帝的话,还不知道会完成什么花样来呢。”
  想到朱厚照,刘晋也是够无语的了,这货现在唯二的乐趣就是搞研究和造人了,他应该算是史上最高产的太子了。
  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400个孩子了,儿子生了200多个,以至于现在弘治皇帝以及大臣们听到朱厚照又当爹了都忍不住脑袋疼。
  因为弘治皇帝取名字都取不出来了,然后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大臣们,大臣们也是脑袋疼啊,老朱家取名字又是有严格规矩的,这朱厚照的儿子都是要带土字旁的,哪里能够想到那么多的带土字旁的字来取名字啊。
  以至于现在连朱载土、朱载堆、朱载垒、朱载地、朱载垃、朱载埋、朱载坏、朱载坑这样的名字都出来,而且还算是比较好听一点的了,有些实在是取不出来了。
  每次给朱厚照的儿子取名字的时候,大臣们都要头痛,因为想一个都已经有了,能够把博学的大臣们都弄的才疏学浅也是真有本身了。
  “老爷,老爷~”
  “西非急电!”
  就在刘晋思索着朱厚照的事情时,府上的管家也是急匆匆的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进来。
  “西非急电?”
  刘晋一听,也是一头雾水,这西非难道又出什么大事了?
  是西班牙把波斯人、朝鲜人给揍了,还是倭国人又在搞事了?
  貌似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西非这边好像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吧,西非这边常年都处于战乱之中,几大殖民势力在这里争强斗胜,打的水深火热都已经很多年了,哪里能够有什么急事。
  刘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