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7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些工厂最终都是半死不活,汽车厂更是直接就办不起来,宁国这边竟然造不出汽车,更别说轮船了。
  有些企业即便是办起来了,也是竞争不过大明帝国和南非这边的企业,都是在亏本赚吆喝,只能够在宁国内部这边喘息。
  没办法,宁王只能够继续向大明帝国这边学习,想要研究大明帝国的发展之道,复制大明的发展。
  但是奈何宁国这边始终都不行,宁王手下的这些大臣很多都是传统的文官,根本就比不了刘晋、王守仁他们这些人。
  最终宁国这边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整的新式教育基础上的,宁国如果走工业化道路的话,也必须要发展新式教育。
  所以宁王这边又不得不开始引进大明帝国的新式教育,在汉人当中开始普及新式教育,建立宁国自己的新式高等院校等等。
  可以说一个庞大的国家想要发展起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方方面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宁王在大明内部的时候有想过造反,取而代之,但真正到了海外的时候,成为一个国家的王了,他又觉得还是以前的时候当一个闲散王爷更舒服。
  治理一个国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宁国的工业之路一直都走的非常坎坷,磕磕绊绊的,非常的不顺心,非常的艰难。
  尤其是和大明帝国之间没有贸易壁垒,大明帝国的工业产品充斥宁国的市场,这更是让宁国本身的工业难以发展起来,根本就竞争不过大明的企业,更何况在海外,南非殖民地的企业也是猛的一笔,都可以和大明帝国的企业竞争。
  这导致了海外其它的殖民地、藩国的工业发展更加困难,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主,主要都是种植园经济。
  以种植某种经济作物为主,依托大明帝国这个庞大的体系之下,倒也可以过上不错的小日子。
  但宁王是并不甘心自己的宁国仅仅只是种种大米、甘蔗、香料什么的,他也想要将自己的宁国经营的和大明帝国一样,不仅仅农业发达,工业也要发达。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东方人的性格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明帝国可以的,自己宁国也是可以,大明帝国有的,自己宁国也必须要有,谁也不比谁差。
  但在这样的道路上,宁国却是走的很艰难。
  宁国自己建立起来的工业企业根本就竞争不过大明帝国,发展艰难,也发展不起来。
  没有尝到资本主义发展最初始黄金期的肉,这自然而然就难以发展起来,更何况宁国这边的教育、人才、科技、道路等各个方面都比不了大明帝国,那就更难了。
  不过这一次,宁王却是捡到宝了!
  因为大明帝国这边的纺织产业正在大规模的从大明帝国内部迁移到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其中很大部分的纺织工厂都选择落后到宁国这里来。
  宁国这里是允许蓄奴的,并且天竺大陆这里还有着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同时宁国也是海外最为重要的棉花产地,棉花种植的规模很大,产量很高。
  再加上宁王也实时的出台了优惠的政策,故而也是吸引了大量的纺织工厂落户到宁国这里。
  眼前的清河崔记纺织厂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了。
  “哈哈,宁王过奖了!”
  “这还是多亏了宁王您的支持,我们才可以建起这个工厂来。”
  崔镜笑着和宁王说道。
  搬迁出大明也是无奈的选择,不得不选择搬迁出去。
  因为在大明帝国这边根本就混不下去了,人工太贵了,竞争不过海外的这些纺织工厂,在纺织领域来说,大明帝国的纺织工厂根本就不具备优势,主要就是人工太贵了。
  而海外的这些纺织工厂人工非常的廉价,成本极低,优势非常的明显。
  “我们宁国始终欢迎大家前来投资,也是制定了诸多的优惠政策,头三年免税,后三年交一半的税,免费给土地。”
  “甚至于只要愿意移民来我们宁国,我们还可以给个人提供大量的土地、奴隶等等。”
  宁王笑着说道,清河崔氏还是有影响力的,想着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宁国投资或者移民,无论是哪一种对于宁国来说,那都是赚的。
  “真的是太感谢宁王您的支持了!”
  “我们的工厂搬迁到宁国之后,我估计我们的成本至少可以降低三成左右,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崔镜也是再次向宁王表示了感谢。
  “我们宁国虽然不如大明,但是在纺织领域来说,我们宁国还是有很多的优势,以前那些在宁国建立的纺织厂都发展的极为不错。”
  宁王笑着说道,宁国别的行业都发展的不行,就这个纺织行业发展的很不错。
  但宁国想要可不仅仅只是纺织行业,钢铁、汽车、电气、轮船制造等等行业,宁王都想要发展起来。
  只是这些企业根本就不愿意来宁国这边投资,宁国这边目前还不具备发展这些重工业以及有技术含量的工业。
  即便是有优惠的政策,但是在其它很多方面,宁国都还差的太远。
  尤其是像汽车制造这样的产业,它需要极其完善的配套企业和产业才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并不是仅仅靠一个工厂就可以造出汽车来的。
  而宁国根本就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交通也不行,更没有相关的人才,傻瓜才会将汽车工厂迁移到宁国这里来。
  人工是便宜,但是都是文盲,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其它的了,别指望这些人能够制造出合格的汽车出来。
  需要一个螺丝都可能需要从大明帝国运过来,这成本怎么可能降的下来,又如何和大明帝国的企业相竞争。
  宁王等人视察着眼前的纺织工厂。
  对于现在的宁国来说,能够抓住大明帝国第一波产业转移的机会,这也是已经非常难得的了。
  至少对于现在的宁国来说,自己是可以生产衣服鞋子了,还可以创造大量的税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等等。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可以慢慢的其发展其它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等成熟之后再来发展一些其它的产业。
  在宁国的规划当中,未来几十年的时间,主要是还是抓新式教育,等新式教育培育出足够的人才了,然后再来慢慢的发展重工业、汽车制造等等行业。
  宁王可不是一个甘于落后的人,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想要将宁国经营成为一个可以媲美大明帝国的强大帝国,只是这个目标很远大,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实现的。


第2264章 工业帝国南非
  当大明帝国的纺织产业浩浩荡荡的从大明帝国迁移到海外的藩国和殖民地的时候,一个个殖民地和藩国也是争先恐后的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吸引这些纺织产业落户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对于海外的这些藩国和殖民地来说,几十年的时间了基本上依然都还是原先的大种植园经济,很多海外的藩国和殖民地甚至于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发展,连道路都修建的很少。
  如果能够吸引纺织产业落户到自己的地盘上,这好处还是很大的,增加税收,创造就业,带动工业的发展等等。
  在所有的殖民地和藩国当中,唯一对吸纳纺织产业没有什么兴趣的就是南非殖民地了。
  此时此刻在东非大岛南非首府所在的南州城这里,刘晋的二儿子刘达作为南非工业部的负责人正在视察南州城这里的南非天工汽车厂。
  这天工汽车厂也是刘家的产业,当初刘晋是将南非殖民地当作自己几家勋贵之家的后路来建设的,所以在大明这边投资建设的工厂,基本上也都会在南非这边也相应的建立一些,以促进南非殖民地的工业发展。
  因为刘晋很清楚,农业仅仅只是能够维持吃饱饭,发展再好也就是那样,需要地广人稀才可以发展起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经济来。
  但即便是农业发展的再厉害,终究也是农业,无法和工业相比,工业所能产生的价值、创造的财富和提供的就业,带动的科技发展等等诸多方面都是农业无法相比的。
  南非殖民地这边从一开始又坚持纯汉人的政策,从南非殖民地建立的那天开始,就走上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一条依靠武力强行扩张和杀戮的道路。
  南非殖民地的版图所到之处,本地的土着黑人全部遭到了驱逐或者是杀戮。
  如此残酷的政策之下,这也意味着在南非这边是没有什么奴隶的,即便是外面输入的奴隶,也都是来自欧洲、中东、西亚的女奴,为的是给汉人生育孩子而引进的。
  从一开始,南非殖民地就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不足,这一度让南非殖民地的发展非常的缓慢,因为这个时期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才会有一切。
  地广人稀一直是南非殖民地这边的一大特点,国土面积非常的辽阔,几乎囊括了后世非洲南部、东南部、西南部的所有区域,包括了后世的南非、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苏丹、博兹瓦纳、布隆迪等国家。
  面积非常的辽阔,超过800万平方公里,从东边的印度洋到西边的大西洋,从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到北部深入非洲的内陆的大草原直达赤道地区。
  这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庞大无比的国家,既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铁矿、铜矿、金矿、银矿、钻石矿、煤炭、石油等等。
  也有着肥沃的土地,在南非殖民地的北部地区,当初刘达帅军在这里大肆的往内陆地区扩张,夺取了大面的肥沃土地,在这里发展成为了南非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其规模足以媲美大明帝国的辽东省、黑土省。
  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又地广人稀之下,大规模的实行机械化耕种,粮食的产量非常大,不仅仅满足南非殖民地自身的需求,更是大规模的出口到周围的殖民地、藩国去。
  如此辽阔的一个庞大国家人口直到现在也仅仅才只有不到三千万人,并且这三千万人还全部都是集中在少数的城市、移民城镇地区。
  绝大多数的地区都是广袤无边的无人区,荒无人烟,大野生动物的天堂和家园,在南非这里,野生动物是受到保护的,大象、狮子、猎狗、猎豹等等珍惜的野生动物在其它殖民地和藩国那是经常被猎杀的,尤其是大象,象牙非常值钱,自然就更遭殃了。
  但是在南非这边就不一样,南非总督府这边出台了相关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专门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更是设立了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用来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资源。
  再加上地广人稀,连原本的本地土着黑人都被驱逐的干干净净,这更是让南非的很多地区都沦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南非的基本盘就是这样,所以从一开始就坚持走工业化的道路,在刘晋的指示下,制定了以工业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道路。
  同时在南非这边完全废除旧学,全面实行新式教育的制度。
  对于大明的这些武将勋贵们来说,在以前的时候可是没少受那些文人、文官们的鸟起,随便一个物品的翰林、御史都敢指着一品、二品的武将骂对方是臭丘八。
  并且在军中,军人处处都要看那些文官们的脸色,领军的权力都掌握在督军太监和文官的手中。
  这些文官打仗不行,内斗都是行家,可把大明的武将勋贵们给整的够惨的,没办法当时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