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了死耗子竟然压中了考题,所以两人这才考上举人。
对于会试,说实话,两人虽然很想能够考过去,这样才可以登上天子堂,成为天子门生,但是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和整个大明的才子一起考试,想要考上进士,估计也只能寄希望于恩师刘晋的刷题大法了。
“去吧,去吧,先去把手中的事情都交代了,后天开始就闭门做题。”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为人师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这一次要是能够一门三进士的话,估计要明传整个大明了。
等黄锦泉和童源离开,刘晋想了想也是决定出门走一走,看一看这个时代的大明才子。
“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唐伯虎~”
不知道为什么,刘晋一下子就想到了唐伯虎,想了想还是这个唐伯虎的名气太大了,总觉得不见一见,不找他要一副字画什么的都算是白穿越了。
“我去~程敏政好像被去年官仓失窃案给牵连进去了。”
接着,刘晋突然猛地一拍自己的脑袋,这才想起来,前不久程敏正好像被抓起来了,下了大牢,理由是牵连进了去年官仓失窃的案子。
去年北方三省因为大雪遭遇饥荒,官仓失窃一案牵连甚广,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的结清,时不时都有官员被牵连进去,而且越到后面,牵连出来的都是大人物。
程敏政显然就符合这一点,他现在是礼部右侍郎,从二品的大员,妥妥的朝之重臣,而这样的重臣现在竟然牵连进了去年官仓失窃的案子,被弘治皇帝下旨打入大牢之中。
官仓失窃的案子,刘晋一直都有关注,只是程敏政虽然是二品大员,六部侍郎这样的大佬,但一时半会刘晋根本就没有想起他来。
现在想到了唐伯虎,想到了弘治十二年乙未年科举考试鬻题案这才想起了这个程敏政,他也是这个案子的核心人物之一。
程敏政和唐伯虎都是南直隶人,一个徽州府,一个是苏州府,在古代来说这绝对是妥妥的老乡了。
一般来说,这古代的举人进京考试,都会找一找一门路,看看有没有自己的老乡在朝中为官,如果有的话,自然是少不了要去拜访一二。
徐经和唐伯虎自然也不例外,到了京城之后就去拜访了自己的老乡程敏政。
这去拜访自己的老乡自然是不能空着手去的,但古代的这些读书人又非常的清高,一般的东西他们是不会收的,后世流行的土特产在这个时代不管用。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古代的读书人就想到一个极好的妙招,那就是以晚辈的方式向自己的老乡要点墨宝什么的。
要点墨宝无非就是为了什么学习啊、勉励自己什么的,这非常符合文人们的尿性,但这个墨宝自然不能是白要的,于是就有了润笔费这个东西。
所以古代的举人进京考试拜访自己的当朝为官的老乡,一般都会向对方要点墨宝什么的,然后借此给点润笔费,这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更是将读书人弯弯道道的东西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东西,现在也是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都这样。
没有办法,老朱同志给大家定的薪酬待遇实在是太低了,要是指望朝廷给的那点俸禄一个个都要饿死。
当然这也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不成为规矩,平时没事也就这样,大家谁都不会去点破,因为即便是如内阁首辅刘健这样的阁老,他也一样收润笔费的。
要不然他的老乡三边总制刘宇也不会得到他的赏识了,估计也是没少向刘健要墨宝。
但历史上的唐伯虎和程敏政偏偏就是倒霉在这个事情上面,徐经和唐伯虎这两人来京城赶考,自然也是会和其他人一样去拜访下自己的老乡,彼此混个脸熟,拉个老乡的关系,两人要是能够考上进士,以后同朝为官什么的也好互相有个照应之类的。
这都是人之常情,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刘健都还照顾自己的老乡刘宇呢,估计说不定还扯上了同宗的关系,毕竟都姓刘嘛。
两人去拜访程敏政,徐江他的父亲刚刚去世不久,所以他就借着这个事情向程敏政要了一个祭文,给了几百两金的润笔费。
本来这都是很常规的操作,至于说鬻题可能性太小,古代科举考试非常的严格,他程敏政官至礼部右侍郎,根本就没有必要去鬻题贪图那点银子,再者唐伯虎这人心高气傲,自负满腹经纶,估计也是不削于去鬻题。
可偏偏唐伯虎这个狂傲自大的人,一考完就到处吹牛说自己必定考第一,于是被人给听到了,程敏政的对头冤家之类的就以此来做文章,一纸弹劾轻轻松松就将一个礼部右侍郎给扳倒了,至于唐伯虎和徐经不过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牺牲品罢了。
尽管事后的调查这并不是什么鬻题,但程敏政收取徐经、唐伯虎润笔费的事情也是爆了出来,这也就成了程敏政的污点,他因此郁愤不平发痈而死,唐伯虎也是因为这个事情,被贬为小吏。
其实说到底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鬻题案,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官场斗争,官场斗争,虽不见刀光剑影,却更凶险万分。
现在因为刘晋的穿越,历史竟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应该因为鬻题案而牵连的程敏政,却是被去年官仓失窃案给牵连进去了。
“我这算不算帮了唐伯虎一次?”
想清楚这些,刘晋也是笑了笑微微摇头。
第335章 才子云集
刘晋带着二虎非常随意的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面,此时的京城,非常的热闹。
因为大量工厂、作坊在京城周围开办,整个京城的人口也是急剧的膨胀,整个京城内外的人口早就已经超过两百万人了。
尽管新增的人口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京城的城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白天的时间进城,因为大量人口的聚集,京城变的更加繁华、喧嚣。
京城的街道上面,各种各样店铺、酒楼、茶馆、客栈等等非常的多,生意也是极为火爆,至于街道边上各种各样做小买卖的、走江湖的那更是数不胜数,更重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因为还有帮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到了三年一次的会试,去年的秋闱仅仅只是北直隶的才子过来考试,现在却是汇聚了整个大明的才子。
所以街头上随处可见羽扇纶巾的读书人,和去年秋闱的秀才们相比,这些来京城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
既然是举人,那就享有诸多的特权,所以一个个衣着自然更加的奢华,当然才气也更高,一个个鼻孔朝天,牛气哼哼的样子。
三五成群结伴同行,对着京城这里的点点滴滴品头论足、指点江山,时不时灵光一闪,还能够吟出一两首还算不错的诗词出来。
对于这些牛气哼哼的读书人,周围的人自然一个个都投去了羡慕嫉妒的眼神,能够来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都是已经买入特权阶层,免徭役、免赋税,还能够做官。
要是今年会试金榜题名,还能暮登天子堂,未来前途无量,说不定过个十几二十年就有人封侯拜相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对于这些读书人,普通人自然是羡慕无比,至于一些商家之类的,甚至于往往还会借着这个机会搞一些活动之类的。
比如一些客栈就会在这个时间专门挂出只接到进京考试学子的招牌,并且往往还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如果有人金榜题名了,客栈还会准备鞭炮什么的,有人报喜的时候,立即就噼里啪啦的庆祝起来,感觉比自己高中还要更加的高兴。
当然了到了最后肯定会让高中的学子留下点墨宝什么的,这样自己的客栈就会沾上文气,对于提升自己客栈的逼格可是大有益处,从此以后涨价也是有了理由。
当然不仅仅是客栈、酒楼、茶馆都是如此,特别是酒楼,更是需要名气,往往也会借着机会大办诗会之类的,出钱邀请学子们到自己的酒楼吟诗作对,要是能够出一两首佳作的话,那整个酒楼都会因此声名鹊起。
而乐忠于搞种类活动的其实还青楼,自古才子多风流,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鼎鼎有名的才子在青楼楚馆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墨宝。
文人们那点尿性,搞点花魁比赛,不看钱多钱少,只看诗词歌赋,没有文采,纵然是一掷千金也休想一亲芳泽,如果文采飞扬,纵然是穷书生一个,也是扫榻以待,倒履相迎。
对于这些东西,那些青楼楚馆之类的早就已经摸得清清楚楚了,也就是到了后世之后,这项优良的传统才失传了。
“人可真多啊~”
刘晋看着热闹非凡的街道,笑着和身边的二虎说道。
“读书人好多啊,这些都是来京城参加会试的吗?”
二虎看了看街道上面的读书人,真的是有一种一个砖头扔下去,砸到十个里面就有一个读书人的感觉。
“不一定,有些可能是附近一些地方的读书人过来凑凑热闹的。”
刘晋笑了笑摇摇头说道,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整个大明都无比重视,北直隶这边就有很多的读书人会借着这个机会来京城这边游学,其实主要还是来这里凑热闹,感受下更高层次学子们的风采。
两人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处茶馆的楼下,没有走进茶馆就能够听到楼上传来一群读书人的声音,在哪里比文斗墨,比拼对子。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任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好~此乃千古绝对,千古绝对,小二取笔墨纸砚来~”
能够来参加会试的,自然都是有着不错功底的,这对起对子来还真是水平颇深,时不时都有一两个不错的对子出现,顿时就引来一片较好声。
整个茶楼都充满了这些学子们指点江山的骚气,以至于很多衣着一般的老百姓都不好意思进去,生怕自己打扰了这些学子们的雅兴。
至于茶楼的老板则是乐见于此,让小二随时笔墨伺候着,有才子对出了绝对,也是赶紧写出来,然后立即就挂到茶楼的门口,让更多的人欣赏。
“圣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
“独揽梅花归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
刘晋此时一边听着楼上的声音,一边也是看一看茶楼外面挂出来的对子,不得不说,能够挂出来的对子都还真心不错,水平很深。
“晋哥儿,我们要不要上去凑个热闹?”
二虎看了看刘晋,小声的说道。
“凑热闹?”
“你会对对子?还是你会写诗词。”
“走,走~”
刘晋一听,对着二虎就是反问道,让二虎一下子就摸不着头脑,自己哪里说错了?
刘晋是北直隶的解元,和这些进京赶考的学子们混一起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他当然不知道刘晋这个水货了,这样的诗会之类的,刘晋历来都是能避就避,能躲就躲,反正就是没有兴趣去参合,毕竟积分难得,为了装逼就消耗掉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咚咚~咚咚~”
带着二虎离开了这个茶馆,还没有走几步来到一处客栈门口这里,只见酒楼的小儿一阵敲锣打鼓,顿时就吸引了一大圈人围观过去。
“各位,各位,为庆祝朝廷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本店特出一上联,凡对出下联者,科举考试期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