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使用铜钱来当货币的年代,这一下子出现千万两白银价值的黄金,可想而知此时港口内众人的震撼了。
  这就好比是后世,一下子将几百亿的钞票堆成山拜访在你的面前一样,是个人都要震惊,都恨不得能够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
  带回来的黄金和白银实在是太多了,称重和计重的人都忙的满头大汗,称完了黄金,又开始称白银。
  “十万两白银~”
  “五十万两白银~”
  “一百万两白银~”
  当喊道这个数字的时候,船里面的银子都已经全部搬出来,但是过称的仅仅只有一半。
  最终的数字是一艘船带回来了两百多万两白银,十多万两黄金,算下来这一艘船差不多带回来了价值三百万两白银的黄金和白银。
  十艘大福船总共带回来差不多三千万两白银的财富!
  “总共差不多价值三千万两白银!”
  最终得出了这样的一个数字,刘晋也是让人高声的喊了出来。
  嗯,锦衣夜行肯定不是咱的做事风格,这出海发财了,自然是要大声的宣扬出来,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样才能够刺激更多的人去海外追寻财富。
  出海捕鱼也好,出海经商也好,一直以来刘晋都是用这个手段,简单粗暴的告诉你,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利益,至于做不做就是你的事情了。
  毫无疑问,效果自然是杠杠的,现在捕鱼业、海贸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厂能够蓬勃发展起来,其实都是利益趋势。
  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的看到这其中蕴含的惊人利益,同样的只要进入的人都能够尝到这资本原始积累的甜头,进而充满了动力。
  “三千万两白银!”
  港口内,所有听到这个数字的人都傻眼了,一个个张大了自己的嘴巴,都难以置信。
  三千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以现在朝廷的税银收入来说,这差不多相当于是朝廷六年的财政收入,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财富。
  此时此刻全部都摆在了大家的眼前,在一双双眼睛的注射,一点、一点过称,没有一丝的虚假。
  三千万两银子的财富,仅仅只是一年多的时间,十艘船,一千多号人而已,他们竟然带回来了三千万两银子的财富。
  这简直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真实的发生在眼前,让人每一个人脑海中都是银子。
  “黄金洲~黄金洲,遍地是黄金~”
  这一刻,大家的脑海冒出了刘晋所说过的话。
  以前大家总觉得刘晋可能是在吹牛,估计夸大其词,但是这一刻,大家都相信了,看着眼前港口里面的金山、银山,再也没有人会说刘晋是在瞎扯淡了。
  “我要去黄金洲~我要去黄金洲~”
  同时,在这些人的心里面,有一道声音在不断的呐喊。
  十艘船、一千多号人,一年多的时间而已,这带来的财富实在是太庞大了,让人眼红,让人恨不得现在就立即组织船队前往黄金洲,带回无穷无尽的财富回来。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单单是最底层的人,港口区这里看热闹的人很多,这里面有朝廷的官员,有大商人、有大地主,还有士绅,这些人此时也都是这样的想法,恨不得现在拥有几艘船,带上一些船员就往黄金洲走去。
  这笔财富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让人窒息。
  谁能想到,就这几艘破船,怎么点人,出去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带回来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庞大财富。
  如此庞大的财富别说是给个人了,就是放到大明的朝廷的国库,那朝廷的国库也是要一夜暴富,将国库给装的满满的。
  “三千万两~马马虎虎,马马虎虎~”
  就连朱厚照这个大资本家也是咧着个大嘴巴笑着说道。
  “三千万两银子啊,殖民时代的财富浪潮,我们也总算是能够切下一大块了,到时候只要在美洲这里打败欧洲人,我们华夏子孙就可以独占肥沃的美洲。”
  “如果再能够占领南洋和澳洲的话,整个太平洋就是我们华夏子孙的内湖了。”
  刘晋也是忍不住一阵感叹,接着脑海中也是忍不住如此想到。
  将太平洋变成华夏子孙的内湖,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独占美洲和澳洲,再占领南洋、吕宋,太平洋就是华夏子孙的内湖了。
  “下一步该往南洋、吕宋地区发展了。”


第441章 皇帝都吃惊了
  京城,一匹快马以极快的速度从最中心的朱雀街道朝着皇宫这边急速的飞奔而去,这一次不是边关的战报,而是来自天津的喜报。
  皇宫崭新的乾清宫内,弘治皇帝的书房当中,弘治皇帝正和几个大臣商量着军制改革的事情。
  军制改革是一件大事,尽管已经敲定了按照英国公张懋提交的方案来进行改革,但是这种涉及到军队的重大军国大事,绝对不能急匆匆的就立即全部推行,各个方面的细节等等也是需要经过再三的商讨和研究。
  接着就是现行进行试点,试点效果明显之后,再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也是刘晋给张懋这边出的意见。
  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后世那是早就已经用烂了,先试行,看看效果,效果行,那就再大规模的推广,如此一来就可以试行稳定的过度,如果有问题,也能够及时的收手。
  “陛下,臣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暂时先在北直隶这里试行,先建立一座军校,看看效果再来决定是否大规模的推广。”
  张懋对着弘治皇帝和众大臣说道。
  “嗯,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弘治皇帝点点头表示了支持,至于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也是微微点头,怕就怕那种一刀切的事情,一下子就要在整个大明全面推广新制,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
  这种试点的方式,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先看看效果,效果好再来慢慢的推广。
  弘治皇帝一直犹豫不决的地方,那就是这军制改革之后,军费开支要从皇帝的内帑出,这是他最犹豫的地方。
  军费开支不是小数目,特别是军制改革之后,大明的军队要完全脱离生产,一年几十万大军完全脱离生产,纯粹的进行消耗,这全部算到皇帝的头上,这开支就会非常恐怖,远比现在的军户制度要多很多、很多。
  虽然现在弘治皇帝是有钱,投资的诸多产业在源源不断的为他赚钱,但是谁知道这能不能长久,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生一些巨变?
  他犹豫不决,这也是军制改革一直都还没有开始的原因。
  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商讨,方案都已经弄的很详细了,各个方面的细节也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现在张懋提议说先进行试点,这就很符合弘治皇帝的心意了,试点就意味着先不用大规模的推广,先建一支军,建一座军校试试看,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这一点银子,弘治皇帝还是舍得的,砸个百万两银子下去,他弘治皇帝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你们怎么看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对着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问道。
  “臣以为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先行试点,看看效果。”
  刘健点点头也是表示了支持,军制改革势在必行,军户制度也确实是烂透了,这个义务兵役制度到底行不行,先试一试就知道了。
  “臣也觉得可以~”
  李东阳和谢迁也是同样的回答。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以,那就先在北直隶这里试试看,建一座军校看看情况。”
  弘治皇帝见几个重要的大臣都没有意见,也是拍板敲定了这事。
  这时,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来到了门外,萧敬连忙过去,很快就拖着一个托盘满脸笑容的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船队从黄金洲回来了,不仅仅带回来了几种高产的农作物,而且还带回来了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金银。”
  萧敬的话非常清晰的传递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当中。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都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你是说三千万两?”
  张懋对着萧敬问道。
  “对,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金银,其中有一百万两黄金,两千万两白银,算起来总共价值三千万两。”
  萧敬连忙再次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说道。
  “百万两黄金?”
  “两千万两白银?”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嘴巴,即便是弘治皇帝,也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庞大了,以至于大家都难以置信,根本就不相信。
  “这个数字没错吗?”
  弘治皇帝有些傻眼了,再次问道。
  “回陛下,数字不会错,整个天津港口这里有上万人现场看到了,一点、一点过称称出来的,绝对不会出错的。”
  萧敬再次肯定的说道。
  “三千万两~”
  张懋忍不住叹道,他张懋现在也算是新兴的资本家了,有钱的很,可是听到这三千万两的数字,依然无法淡定。
  不仅仅是张懋,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同样无法淡定,一个个都傻眼了,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要不是再三确认,确定这不是开玩笑,他们真的是不敢相信这个数字的。
  “哈哈~”
  弘治皇帝顿时忍不住高兴的笑了起来,当初仅仅只是想着派人去黄金洲这边带回刘晋所说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谁知道竟然还带回来如此庞大的一笔财富。
  按照当初的约定,弘治皇帝和杜明恩各占三成,刘晋占两成,剩下的两成归船队的船员们共享,这算下来,他弘治皇帝可以分到九百万两银子。
  原先的时候还觉得这军制改革很耗银子,现在好了,这船队一回来,一下子给弘治皇帝带回来九百万两银子,有了这笔庞大的银子,整个大明推行新军制都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那个高产农作物呢,拿过来给朕看看~”
  高兴过后,弘治皇帝这才想起来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这些银子,而是刘晋所说的几种高产的农作物。
  银子虽然是财富,但不能吃不能和的。
  身为皇帝,又有自己的庞大产业,他最不差的是银子。
  对于他来说,真正的最重要的还是几种高产的农作物,有了这高产的农作物,大明的老百姓就不会挨饿,老百姓只要不挨饿,那么老朱家的位置就很稳,这江山就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这比什么都重要,老百姓吃饭的事情最重要。
  “陛下,这就是他黄金洲这边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这个是玉米,这个是番薯,这个是土豆~”
  萧敬连忙将托盘里面的东西呈到弘治皇帝的面前,值了指了指里面的东西说道。
  弘治皇帝拿起玉米,仔细的看了看,接着又拿起番薯和土豆仔细的看起来,这东西,确实不是大明这边的。
  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四人也是好奇的看了起来,三样东西都其貌不扬,丝毫看不出来是能够亩产几十石的高产农作物。
  “这三样东西真的能够亩产几十石?”
  “也不知道味道如何,能不能充饥~”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了看说道。
  “陛下,我已经吩咐御膳房这边在做了,很快陛下您就可以尝一尝这黄金洲高产农作物的味道了。”
  萧敬笑着说道。
  “胡闹,这是船队好不容易从黄金洲带回来的良种,怎么可以现在就吃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厉声的说道。
  “陛下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