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然亏钱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有些惊讶的说道。
  “殿下,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同时在大明各地开办分行,另外发行银票和银元也是亏损,另外来我们银行贷款的人还是比较少,有大量存款放在银行当中没有房贷出去,单单是支付利息就亏了很多。”
  何润想了想也是回道。
  “好吧,明年可要赚银子,不能年年亏。”
  朱厚照撇撇嘴,想了想说道。
  “是~殿下~”
  何润连忙点头。
  “其实也不要急着赚钱,关键点还是要让更多的人习惯使用我们的银票和银元,同时也是让更多的人到我们银行存款和贷款,至于赚钱的事情,并不急在一时。”
  一旁的刘晋想了想叮嘱道。
  “是~”
  何润也是赶紧默默的记下来,亏钱了,朱厚照和刘晋都没有过多的批评,这让他也是暗暗的松口气,至于其他的管事也同样显得轻松了很多。
  何润汇报完毕之后,京城玻璃厂的管事赵大虎也是站了出来。
  赵大虎是赵二虎的哥哥,也是刘晋下河屯同村的人,玻璃这个东西说简单很简单,懂的人很轻松就能够制造出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可是如果不知道方法,这玻璃是很难制造出来的。
  为了牢牢的将这个下金蛋的母鸡窝在自己的手中,刘晋也是对京城玻璃厂实行了最严格的管理,里面的人都是刘晋下河屯村里的人,由赵大虎来管理。
  直到现在,无数人眼红玻璃的利润,想方设法的想要获得玻璃的制造方法,但是因为刘晋的诸多严密措施,再加上赵大虎的细心,这玻璃的制造方法也是一直牢牢的掌握在刘晋的手中。
  它太赚钱了,刘晋实在是舍不得将它给放出去。
  一面玻璃,镀上点锡银就变成了镜子,一面镜子的价格虽然已经降低了很多,但是现在依然是有钱人才能够买得起,动辄几十、上百两银子的价格,它依然还是大明上流社会最流行的东西。
  玻璃弄出的玻璃灯具,那也是最受欢迎的东西,同样也是非常的昂贵,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现在不仅仅在大明中上流当中畅销,更是传到了朝鲜和倭国,在朝鲜和倭国也是引起了热捧。
  每一次前往朝鲜和倭国的商船,里面必定会带上大量的玻璃制品,一些根本就不值钱的东西却是能够换回来白花花的银子,没有什么买卖比这更赚钱了。
  “殿下,刘公子~”
  “我们京城玻璃厂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三千万两白银,净利润二千七百万两~”
  赵大虎现在也是有模有样,原先目不识丁,现在当上了管事,也是努力的学习,不仅仅识文断字,也是能够计算一些数字了。
  “撕~”
  听到赵大虎的话,刘晋很明显的能够听到一丝丝的惊叹声。
  大家所惊叹的并不是京城玻璃厂的营业额,而是惊叹于它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净利润高达两千七百万两白银,这样恐怖的利润率,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但这就是玻璃的魅力!
  搞垄断的独门买卖,再加上刘晋一开始的一些炒作,玻璃它在大明老百姓的眼中就是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卖的很贵,偏偏又大受欢迎,畅销大明还有朝鲜、倭国。
  “不错~不错~干的不错。”
  朱厚照听完之后,小眼睛眯成缝,满意的点点头,一个玻璃厂而已,竟然能够赚到将近三千万两白银,如此庞大的数字。
  放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要知道在以前,大明一年国库的税银也不过不到三百万两白银而已,弘治皇帝辛辛苦苦攒了将近十年的内帑也不过才一百多万银子。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这个玻璃厂是何等的赚钱了,真正下金蛋的母鸡,这也是刘晋始终不舍得将它公开的缘故。
  “确实是不错~”
  “明年争取开拓更多的市场,最好是能够远销到海外去,倭国、朝鲜就不用说了,明年开通南洋航线,要争取让南洋这边的人也用上我们的玻璃制品。”
  刘晋也是笑着点点头,玻璃厂赚钱啊,不过刘晋也是知道在大明玻璃的市场差不多了,想要赚钱啊,还是要开拓海外市场才行。


第467章 富可敌国
  “是~”
  听到刘晋的话,赵大虎也是连忙点头道。
  事实上,大明的玻璃销售确实是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增长非常的缓慢,这还是玻璃制品的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慢慢的也都能够猜到这个玻璃其实根本不值钱,所以也是没有像一开始一样去当冤大头,花大价钱来购买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
  这开拓海外市场就变的极为重要了,也是明年的重点了。
  赵大虎汇报完毕,很快,天津造船厂的管事孙新也是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刘公子~”
  “我们天津造船厂全年总计造船一千五百艘,其中大船两百艘,中船五百艘,小船八百艘,总计实现营业收入六千五百万两白银,净利润两千五百万两白银~”
  孙新字字清晰的汇报天津造船厂的情况。
  天津造船厂现在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已经开设了分厂,单单是造船的师傅都有两万多人,再加上造船的学徒等等,用工人数超过十万。
  天津造船厂算是刘晋麾下诸多产业当中,刘晋最为重视的一个,因为这关系到刘晋能不能将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引向殖民时代的关键。
  造船厂的员工平均薪酬在诸多产业当中都是排第一的,连京城玻璃厂的员工薪酬都当不到天津造船厂员工的薪酬。
  天津造船厂里面的员工,即便是最普通的员工,现在算下来一年也是有好几十两银子,至于能够造船的师傅,收入就更高了,而且还有福利分房等等诸多的待遇。
  在方面,刘晋可是真心下了血本的,有点千金市骨的意思在里面。
  造船这东西真心是技术活,人才难得,而且是需要时间去慢慢培养的,这也是刘晋为什么将各种各样的船卖很贵的缘故,因为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来培养这些造船的师傅,让一些人能够专心的去研究造船,研究各种各样新的造船技术等等。
  “不错,不错~”
  朱厚照听完,也是满意的点点头,又是一个年赚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的母鸡。
  “孙新,你们做的不错,不过明年的话,你们还是要将产能进一步扩大,另外要在南方这边建厂,琉球、福建、松江这三个地方都很不错,要将产能扩大,另外要注重技术和人才的创新和培养。”
  刘晋听完,想了想也是叮嘱道。
  刘晋估计明年会是大航海爆发的一年,现在京津地区这里已经有很多人都在组织着明年前往黄金洲捞金的事情,天津这边各大造船厂的订单都接到手软。
  海洋捕捞业、捕鲸业、海外贸易业,再加上即将要兴趣的海外淘金热,这一切都需要船,船是基础,没有船的话,想要去海外那都是空谈。
  所以必须要造出更多的船来,让更多的人尝到海洋的甜头。
  特别是南方这边,刘晋必须要让南方这边的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绅等等也尝到海洋的甜头,让他们知道,只要跟着自己混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银子。
  尽可能的让这些保守顽固的势力也是慢慢的转变成为新兴的资本力量,如此一来的话,才可以真正快速的推动大明的进步和发展。
  要知道整个大明最有钱的人可都是在南方,不将这些南方人给带动起来,这大明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推动起来。
  “是,我明白~”
  孙新连连点头,天津造船厂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分厂也是越开越多,明年也是有计划着同时开好几个分厂,要遍布大明的沿海地区,造出更多的大船出来。
  孙新汇报完毕之后,很快又有一个人站立出来,这人是长芦盐场的管事李继业。
  “殿下,刘公子~”
  “去年长芦盐场总计实现营业收入两千两百万两白银,实现净利润五百五十万两白银~”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继业声音都变小了,这利润率确实是太低了,也仅仅只是二十几个点而已,和前面的京城玻璃厂、天津造船厂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不管是规模上还是利润上面。
  “这盐怎么不赚啊?”
  朱厚照听完也是微微有些不敢相信,在旧有的观念当中,这盐可是最赚钱的,没看到大明最有钱的人就是那些盐商嘛。
  好家伙,这长芦盐场一年的产盐量非常巨大,偏偏竟然不赚钱,这就让人不相信了。
  “回殿下,主要是今年我们长芦盐场和江南地区的盐商在北方地区进行了长达一年时间的价格战,现在盐的价格仅仅只有十几文一斤,再加上我们第一年投入建盐场还要缴纳两百万两银子的盐税,所以利润就非常低。”
  李继业想了想回道。
  其实不能说盐不赚钱,它的利润依然非常的高,十几文一斤的盐,长芦盐场依然很有钱赚,只是因为争夺市场导致盐的价格下跌太多了,所以也就没有赚到多少银子。
  一年赚几百万两银子,和其它的产业相比,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进行一番其它的比较,你就会知道,这长芦盐场其实是真的很赚钱。
  “盐是老百姓生活必须的东西,价格低一些也好,大不了我们不赚钱,也要让老百姓吃上便宜的盐。”
  刘晋倒是无所谓,说实话,他真心没想在盐上面赚什么银子,他就是看那些盐商不惯,另外还想搞咸鱼产业,所以才弄出了晒盐法,搞出了这个长芦盐场。
  “对,对,早就看那些盐商不顺眼了,今年这个价格战打的漂亮,明年继续,争取将南方市场也全拿下来,将那些盐商给全干死。”
  “给老百姓吃的都是些什么盐,还卖的那么贵,我们就是不赚钱也要打垮他们。”
  朱厚照一听,顿时也是连连点头,觉得刘晋说的再理,这盐我就是不赚钱了,也不要搞死那些盐商了。
  “是~”
  李继业连忙恭敬的说道。
  一个接一个管事不断的站出来向朱厚照和刘晋汇报一年的情况。
  天津置业、天津海贸、天津港口、天津水泥厂、天津海事学院、京城纺织厂、密云铁厂、京城机械厂、琉球城、京城置业等等,刘晋和朱厚照一起置办的产业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个产业都是下金蛋的母鸡。
  随随便便一个都有上千万两白银的营业额,几百万两银子的利润,有些赚钱的,像天津水泥厂、密云铁厂这些,一年的利润都可以超过千万两白银,非常的赚钱。
  林林总总的算下来,诸多的产业加在一起,一年的营业收入都有三亿两白银,净利润总额超过一亿两白银。
  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
  这些产业能够带动的经济就更加的庞大,要知道随便一个产业相关联的行业都可以有几十个,再互相关联就更多了,能够带动多少人就业,能够带动多少人跟着发财。
  刘晋、朱厚照、张懋这些处在最顶端吃香喝辣,下面各个关联产业、行业等等也是可以跟着吃的满嘴流油,最后再流到最下面的普通老百姓,大家也是可以跟着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这也是现在整个京津地区发展极其迅猛的原因了。
  因为就是所有的新兴产业都是设置在京津地区,整个京津地区这里,单单是各大工厂、作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