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条,为了表示惩罚,倭国必须割让石见国给大明,同时租借兵库之津给大明。
  看到这一条,众人的脸色再次大变。
  这大明到底想要干什么?
  竟然要在倭国本州岛上满占据一块地,这是打算一步步慢慢的吞并整个倭国吗?
  “大人,这割让石见国给大明,难道大明是要吞并、侵占我们倭国吗?”
  尹势忠贞忍不住喊了出来。
  “侵占你们倭国?”
  “你们想多了,整个世界大的很,比你们倭国肥沃、富饶的土地多的是,我们大明根本就看不上你们倭国这点地方。”
  刘晋笑了笑说道。
  “更何况,你们倭国是我们大明的藩属国,我们大明作为宗主国,岂会入侵自己的藩属国?”
  “我们大明一向对藩属国都仁至义尽,礼遇有加,重来不会做出伤害自己兄弟、朋友的事情出来。”
  “这一次,只是为了让你们倭国记住,身为藩属国就应该要有藩属国的觉悟,对宗主国要永远保持敬畏之心。”
  “割让石见国就是要让你们记住这一点。”
  “另外割让石见国,租借兵库之津,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大明商人,我们会在这两个地区驻军,如果你们倭国有人再敢以下犯上,目无君父,那我们大明对你们倭国的惩罚就远远不止这一点了。”
  听到刘晋的话,众人顿时间就觉得头大,倭国现在本来已经够乱了,幕府衰弱,各地大名群雄逐鹿,现在又再加上大明的话,倭国就会更乱了。
  而且谁知道刘晋所说的是真是假?
  大明真的对倭国不感兴趣?
  似乎好像大明是真的对倭国不感兴趣,大家所接触的明人,一个个都鼻孔朝天,一副天下就我大明最好,我明人最牛叉的样子。
  其它的地方都是蛮荒之地,大明之外的人都是蛮夷,不通教化,不识圣人之道。
  说大明对倭国没有兴趣,大家是相信的。摘书吧
  可是,这割让石见国,租借在兵库之津,怎么看大明这都是要全面吞并倭国的意思。
  “大人,这石见国是我们倭国固有的土地,这割让给了大明,是不是不太合适?”
  “而且通过这一次,我们倭国必定会牢记大明的恩情,绝对不敢在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驻军是不是也可以免了?”
  细川政元心里面急速的思索起来,想了想说道。
  “有什么不合适?”
  “犯错了就要受到教训,一个石见国而已,屁大点地方。”
  “至于说你们不敢再犯这样的错误,说实话,我可是不相信的,我宁可相信自己手中的刀剑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
  “我们大明人的安全必须由我们明军来守护,驻军也是为了监督你们倭国,如果你们倭国表象良好,以后我们也是可以考虑再撤军的。”
  不管了,先忽悠了再说,反正自古以来合约这种东西都是用来骗人的,合约履行不履行完全看双方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对比。
  这倭国要是变强大了,肯定会撕毁合约,驱逐明军。
  反正先将这个合约签订下来再说,以后撤军不撤军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大人,这割让石见国是绝对不行的,能不能和兵库之津一样,都是租借?”
  尹势忠贞、细川政元、日野富子等人互相看了看,看样子,这又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条约,想了想也是讨价还价的说道。
  这大明摆明了是要在倭国人的脑袋上面悬一把利剑了,倭国要是听话,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要是倭国不听话,这利剑就会落下。
  只要让明军驻军在倭国这边,以后倭国的很多事情就不是倭国人自己说了算,还要看大明的脸色了。
  “不行,石见国必须割让给我们大明。”
  张懋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道。
  开什么玩笑,打这一仗就是为了石见国的石见银矿,几亿两银子啊,如此庞大的财富,纵然是大明皇帝也足以丢下所有的脸面了。
  其它的条件都还能够商量一下,唯独这个割让石见国,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听到张懋开口,众多顿时微微一惊,这个张懋很少开口说话,一切都是刘晋在主导,现在他如此坚定的说,显然这个石见国,大明是要定了。
  “一个小小的石见国嘛,你们何至于此。”
  “这样吧,我们大明用土地来换,一百倍石见国的土地来换,也免得说我们大明欺负了你们倭国,欺负了自己的藩属国。”
  刘晋想了想也是笑了笑开口说道。
  要不是为了这石见国的银矿,我也看不上这个破地方,当然了石见国这个地方位置很重要,是以后前往黄金洲航线上的一个重要点,占领了这里,以后去黄金洲就方便多了。
  “真的?”
  一听刘晋说要用土地来换石见国,而且还是以百倍的土地来石见国,众多大名、幕府将军、大臣、倭王等人都傻眼了。
  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同时张懋、王守仁、杨云也是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这刘晋搞什么鬼?
  “咳咳~”
  刘晋轻轻的咳嗦一声,想了想说道:“想必你们也是知道的,在我们大明、倭国之外有很大的世界,有非常广袤而庞大的土地。”
  “黄金洲、澳洲、欧洲、非洲等等,随随便便也是有大量的肥沃、广袤土地,未来我们大明可以支持你们倭国去非洲、欧洲这些地方扩张嘛。”
  刘晋又再次开始讲述起大明、倭国之外的世界来,关于这些事情,早就已经通过大明商人流传到了倭国,在场这些倭国大名也都是知道的。
  知道大明、倭国之外的世界非常大,有着广袤无边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又蕴藏着无尽的宝藏。
  以前这些人从来就没有想着说要去倭国之外的地方扩张,顶了天就是想着入侵下朝鲜,看看能不能踏上大陆。
  现在好了,刘晋竟然说可以支持他们倭国在欧洲、非洲地区去扩张,顿时仿佛一道闪电一般划过在场这些倭国人的脑海中,一个广袤无边的大世界似乎在等待着倭国人去征服。
  “真的?”
  有大名忍不住说道。
  “当然是真的,我们大明是大家的宗主国,你们倭国也好、朝鲜也好,安南、暹罗也罢,那都是我们大明的藩属国,一直以来也是仰慕我华夏文明,血缘上来说,我们也都可以算是一家人。”
  “整个世界很大,单单是我们大明是吃不完的,所以我们大明是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去征服整个世界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晋的老脸都忍不住红了。
  说到底还是为了大明的利益,大明要征服整个世界,光靠自己还是有点勉强的,带上这些藩属国小弟也是不错的。
  这可以为接下来征召倭国武士、朝鲜武士、安南武士等等打基础,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从这些藩属国征兵了,用他们的人来征服世界,至于利益分配就掌握在大明的手中。
  到时候大明吃大块的蛋糕,随随便便给这些藩属国一点小头也足以撑死他们,毕竟他们国小,随便划一块地都足够他们笑的合不拢嘴了。
  另外,刘晋这也是在为以后的世界打基础。
  因为自己穿越过来,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刘晋可以看到的未来,那是东西两个文明争夺对整个世界的霸权。
  西方世界这边有众多的国家,以西方文明为核心。
  在东方这边,自然是要以大明为核心,再加上这藩属国,以东方华夏文明核心,如此一来的话,再将来的争夺过程当中才不会势单力薄。
  为什么后世什么澳国、加国,甚至于一些很小的国家都对我们不削一顾,其实不是他们这些国家牛,而是因为他们和最牛的白头鹰、约翰牛、高卢鸡这些都是一家人,都是他们西方价值核心的成员。
  刘晋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去努力的构建以大明为主的东方核心阵营。
  倭国、朝鲜、安南、暹罗也好,在后世都对我们不削一顾,甚至于是伤害了我们,但是关键的核心是因我们衰弱了,我们实力不行。
  如果我们实力强大,他们依然会是我们忠心耿耿的小弟,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自身强大了,世界都为你开路,自然如果不强大,即便是一颗沙子也会挡住你的脚步。
  听到刘晋的话,在场的这些倭国高层突然间就相信了刘晋的话,相信大明是真的对倭国没有什么兴趣。
  这割让石见国、租借兵库之津是真的为了保护大明商人,为了给倭国一个教训,至于吞并倭国,似乎好像真的没有必要。
  因为世界很大,有太多、太多富饶的地区等着大明去征服,倭国这穷山恶水的,似乎真心没有什么是值得大明去吞并的。
  同时大家的心思也是活了起来,关于大明之外的世界,大家听大明商人讲了很多,有很多人也都很向往大明之外的世界。
  只是碍于实力有限,没有办法去接触,现在大明竟然愿意带大家去玩,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遍地是黄金的黄金洲,到处是宝石、象牙的非洲,丝绸瓷器当黄金欧洲……想到这里,有些野心勃勃的倭国大名都忍不住眼红了。
  “我去~刘晋这个臭小子也太能忽悠了,这是要把倭国人往死里坑啊,这非洲、欧洲远在万里之遥,竟然都可以拿出了画饼,真心服~”
  张懋心里面也是忍不住对刘晋竖起了大拇指,这人不要脸了,真心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这刘晋也太能忽悠人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大明征服世界,确实是可以带上倭国、朝鲜这些藩属国,世界很大,我们大明是吃不完的,大家一起分一分,也是不错的。”
  王守仁对于刘晋的提议也是直点头,这个可以有,相比起其它国家来,这大明的藩属国还是更亲近一些的。


第511章 两种不同的声音
  兵库之津,谈判广场这里,经过了一上午的谈判,双方在友好和睦的环境下,达成了和解,倭国这边答应了大明这边提出了五个条件。
  当然了作为两国之间的合约,内容是非常的多的,相关的补充条件都足足有可以写一本书,这五条是主要的条件。
  当然了,相关的补充条件后面可以慢慢的去补充,慢慢的去协商。
  比如租借兵库之津,租借的时间是多久,租借的面积有多大,租借费用又是多少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后续双方再进行详细的协商。
  重要的几个条约达成一致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很快,长条形的桌子上面就摆上了笔墨纸砚,王守仁这个牛人亲自操刀,挥毫泼墨,洋洋洒洒的写下了这个弘治十三年大明与倭国的庚申条约。
  一式三份,到时候大明这里保存一份,倭国倭王这里保存一份,倭国幕府这边保存一份,至于各地大名则没有份。
  没有办法,倭国的大名实在是太多了,号称六十六国,这一个国家就有一个大名,几十个大名,总不能写几十份吧。
  书写条约的纸是长方形的,从右往左,足足有好几米长,条约内容仅仅只是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地方,刘晋都是预备出来的,用来给这些倭国大名签名,盖章,按手印的用的。
  谁让这倭国的大名数量怎么多呢,刘晋又非得要所有的倭国大名都在上面签字盖章、画押,再加上倭王、幕府将军的签名、盖章,这样才算是能够代表整个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