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和后世的应试教育是比较像的,除了考试的内容和范畴之外,其它的都是杂课,都是可以被挤占的。
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市舶司、税务衙门的设置等等都难不倒刘晋,市舶司可以参考宋朝的市舶司进行设置,再结合后世的海关,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这都不难。
设置税务衙门,这也不难,参照西方时间的税务制度和后世的税务制度,也都很容易就能够办好。
真正让刘晋发狂的是没有合适的人手,过来报道的举人很多,可是懂数学,会算数,熟悉各种各样货物的人却是很少。
没有办法了,刘晋不得不又再次站到了讲台上面,对着黑板,拿起了粉笔,开始给那些举人们上课,进行培训。
户部一间巨大的房间内,上至户部尚书佀钟、右侍郎石玠,下至户部的普通官员、官吏,再加上从大明各地陆陆续续抵达京城报道,然后被划到户部的举人。
整个房间内挤满了人,所有人都看着最前面的刘晋,看着刘晋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
“各位,请大家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可能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朝廷征税是在压榨老百姓,所以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户部。”
“但大家知不知道,如果朝廷没有钱,没有银子,那么朝廷拿什么来养活军队,军队不强大,我们大明又拿什么来抵挡外族的入侵?”
“以前草原人年年南下,年年扣关,年年在我中原大地肆意的烧杀掳掠,每年死在草原人屠刀下的大明子民数以万计。”
“我大明人口有几千万,草原人加起来还不到百万。”
“为何我们在面对草原人的时候却是连正面对战都不敢?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年年南下?”
刘晋看了看在场的众人,数学差,不懂常识还有救,都是读书人,学习能力摆在哪里,比起那些目不识丁的文盲来说,给他们上课,教他们算数还是比较简单的。
聪明人很多,很多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很快就能够上手,再加上自己这边编制出来的基础数学,使用为主的前提下,绝对是足够用的。
真正让刘晋抓狂的还是这些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很多人被划到了户部,都一脸的不情愿。
甚至于有些人直言即便是被派到了海外为官也不愿意在户部,更不愿意去税务衙门做事。
征税这东西,自古以来似乎都被描绘成了不好的一面。
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等等之类的贬义词来形容征税的官员和官吏,再加上征税肯定是少不了要得罪人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刘晋的麾下当官。
即便是被分配到了刘晋这里,很多人也都准备和以往的人一样,翘着二郎腿、喝茶,佛系征税,愿意主动交税的自然就收下了,不愿意主动交税的也懒得去催。
总之就是一方面觉得征税是在压榨百姓,另外一个方面又会得罪人,总之就是觉得这个工作很不好。
所以刘晋必须要改变他们的想法,一个人只有思想观念改变了,他的行动才能够有所改变。
不然,刘晋即便是制定出了再多的规整制度、再详细的内容,如果执行的人不去认真的落实,终究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想要改变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这些人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听到的刘晋的问话,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却是不削一顾。
刘晋将这些人的表现都一一看在眼中,想了想指了指一个人问道:“你说说,为什么我大明有几千万却是连不到百万人的草原人都打不过?”
“那是因为那些丘八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不知国家大义,所以我们才会打不过草原人。”
被点名的是一个举人,叫耿元鲁,他一站起来不假思索的就将责任推卸到了边关将士的身上,认为是这些边关将士贪生怕死,所以才打不赢草原人。
听到耿元鲁的话,很多人也是跟着纷纷点头,显然观点都是一样,都觉得打不赢是因为边关将士贪生怕死的缘故。
“你叫什么名字?”
刘晋听完,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想了想问道。
“我叫耿元鲁。”
耿元鲁回道。
“你去过边关吗?”
刘晋微微点头,然后又问道。
“没有~”
耿元鲁摇头到。
“你和草原人打过交道吗?”
“也没有~”
“你有没有亲自上过战场?”
“我乃是读书人,是举人,我怎么可能去上过战场。”
“那就是了,你既没有去过边关,又没有和草原打过交到,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你怎么知道边关将士就是贪生怕死?”
刘晋接连问道,听到耿元鲁的回答,刘晋顿时就怒了问道。
“你知不知道因为朝廷没有银子,边关的将士连饭都吃不饱,饿着肚子,你去跟草原人打一架试试?”
“你可知道,因为朝廷没有银子,户部这边下发给边关将士的武器,火铳会炸膛,刀剑薄如铁皮,边关将士甚至于那木棍都不愿意用这样的武器,你赤手空拳去和草原人斗一斗试试看?”
“你知不知道,因为朝廷没有银子,边关将士四五年都没有一件棉衣,更别说铠甲了。”
“你在家里面大鱼大肉、锦衣玉食的,你有什么资格说边关的将士贪生怕死?”
刘晋的声音非常洪亮,带着无比的愤怒,充斥在整个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让在场的这些官员们一个个都脸色大变。
很多人听完,忍不住陷入了沉思,有些人则不削一顾,他们是清高的读书人,读书人自然是应该要锦衣玉食的,至于那些丘八,他们苦一点不是应该的?
“我……我~”
耿元鲁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
“我看你暂时还不适合待在户部,我觉得你去草原上,去我大明的边关地区,多和边关的将士先接触下比较合适。”
接着刘晋无情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不,不,我才不要去草原,不要去边关~”
耿元鲁一听,顿时就急了,这要是被刘晋发配到了边关和草原,那就完蛋了。
“坐下,嚷嚷什么,还读书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看看,对你将来有好处。”
刘晋顿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耿元鲁只能够缓缓的坐到椅子上面,整个人的脸色一片漆黑,完蛋了!
“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它不仅仅只是在战场上的生死冲杀,更多的时候是整个国家力量之间的较量。”
“以前我们大明打不过草原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是因为我们朝廷缺钱,没有银子,所纵然我们大明有几千万人口,而草原人仅仅不到百万。”
“可是我们却一次次的败给他们,被他们给欺负。”
“为什么我泱泱大明,如此之大,却是连打赢草原人的银子都没有?”
“就是因为我们户部的税收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税收的重要性,不明白这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615章 各方反应
“卖报~卖报~”
“朝廷实行税务改制,提出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纳税光荣,逃税漏税可耻~”
京城的大街小巷,伴随着新一天的开始,在寒冷的冬日里面,报童的声音依然非常的响亮。
伴随着报纸逐渐成为了京津地区老少爷们喝早茶、吃早点必看的东西,报纸的销量也是越来越大。
起初的时候,大明早报第一期仅仅只是印刷了一万份,天津和京城各销售五千份,到了现在,仅仅只是京津地区每天报纸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五十万份。
五十万份,这是极其可怕的速度。
这还仅仅只是京津地区,事实上现在大明早报已经开始销往大明各地,尽管存在时间差,但这依然没有关系,依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大明早报。
大明早报也是已经开始在南京这边设置南京分部,每天都有快马将京城这边编辑好的内容送到南京,然后南京这边加紧印刷,销往南京以及江南地区。
每天五十万份报纸的销量,也是养活了很多京津地区的孩童。
这些报童卖一份报纸,能够有一个铜板的收入,有时候遇到大方的老爷,还会多赏几个铜板,一天卖个几十份报纸就足以轻松的养活自己。
所以对于卖报,这些报童是充满了热情,风雨无阻,报童的声音必然在京津地区的大街小巷响起。
“什么?”
“朝廷税务改制?”
伴随着报童声音的响起,京城的老少爷们顿时就一惊,接着赶紧纷纷开始买报纸。
税务改制,这可是一个大事情,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来。
“朝廷税务改制,该死的,那些当官的一个个都脑满肥肠了,难道还要将我们这些老百姓都给敲骨吸髓才甘心吗?”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抵制,都不想交税,人人都是如此。
毕竟税涉及到的就是自己的财富,没有人愿意乖乖的将自己的财富交出去,这就是本性,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都不愿意交给别人。
所以自古以来,税收都是强制性的。
大明早报上面详细的刊登了新的税务制度,也详细的说明了各行各业需要缴纳的税额,同时也重点强调了税收的作用。
这税并不是为了给官老爷享福的、更不是给皇帝的,天子有自己的产业,钱多的很,必须要国库的钱,也不需要老百姓来养活。
国库里面的钱粮,它是用来给老百姓办事的。
修桥铺路、修筑河提、修建水库、国防开支、开设更多的学堂、维护国家稳定等等,反之就是向大家灌输一个思想,那就是这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大家交税是光荣的,不交税、偷税、漏税是可耻的。
洗脑嘛,刘晋很清楚,不单单是要给官员、官吏洗脑,更要给老百姓洗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嘭~”
“完了,朝廷改税制,以后还不知道要交多少税。”
“这好不容易才过上几天好日子,这一下子又要回到从前了。”
“可不是嘛,以前虽然说三十税一,但基本上都可以不用交税,大家才能够勉强的活下去,这生意买卖哪有那么容易做的。”
“现在好了,大家看看,这各种各样的税,什么工厂税、作坊税、营业税等等,各种各样的税加起来有几十种呢。”
“大家以后都被这些税给压死了呢。”
毫无疑问,消息一出,整个京津地区是一片呜呼哀哉,无数人都觉得大难临头一般,觉得马上就要过不下去了。
习惯了不交税的好日子,现在听到要税务改制了,顿时间就觉得这日子不好过了。
“报纸上面说的也是很有道理~”
“朝廷没有银子,很多事情都办不成,以前老是被草原人欺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银子,边关将军困顿,战力低下。”
“这几年,进行了军制改革,改军户制为义务兵役制度,军队的开支也从皇帝的内帑出,有了足够的钱粮来保证军队的需要。”
“所以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就逐渐提高,不仅仅打赢了草原人,现在更是将草原纳入我大明的版图,而且还狠狠的教训了倭国,从此东南沿海再无倭寇。”
“这所谓有钱好办事,对于朝廷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