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6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征将士有20万,这一次前来参加颁奖大会的仅仅只有一万人,都是从各军之中抽出来的代表,西域和河中地区还需要大军镇守,不可能将大家真的说都聚集到阿力麻里这里来参加奖励大会。
  在这里举行的是最重要的奖励大会,各军也都有奖励大会,奖励有功将士。
  随着刘晋的到来,在刘晋的身后,有壮汉抬着一个个大箱子前来,很快箱子在讲台上面摆放整齐,盖子打开,白花花的银元银光闪闪,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奖励将士,还是银子最实在,银票都不管用,唯有这闪烁着迷人光泽的银子最让人充满了动力。
  除了银子之外,还有一枚枚金质、银质、铜质的奖牌以及一份份天子这边签署的奖状,嗯,这个制度也是和后世学的。
  物质的奖励虽然很重要,但是荣誉同样不能少,在后世,真正的军人将荣誉高于一切,所以在新军当中,刘晋自然也是参照后世的制度,建立一套荣誉制度。
  站在讲台上,刘晋看着眼前的大军,已经有了后世军队的三分模样了,也不枉自己辛辛苦苦的去投入。
  “弘治十四年冬,西域吐鲁番汗国公然挑衅我大明,勾结哈密卫,劫掠边民,侵我国土,我大明忍无可忍,发兵二十万西征,赖大明历代先王庇佑,大明天子文韬武略、朝中诸公齐心协力、我大明上下一心,西征将士奋勇杀敌……西征历时四月,先后经哈密之战、吐鲁番安乐城之战、察合台大决战、河中大战、撒马尔罕大战等大大小小上百余次大战。”
  “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勇猛作战,连战连捷、攻城拔地、所向披靡,兵锋所至、万族臣服,收复我中原故土西域又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河中地区……”
  刘晋的声音非常的洪亮,清晰的传递到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
  众人头听的很仔细,虽然都知道这是没有多少营养的开场白,但每一个人都听的津津有味,也是听的热血沸腾,脑海中都仿佛回荡着前不久征战各方时的场景。
  “我大明改军制,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在军中,有功便有赏,赏罚分明,下面对此次西征有功将士进行表彰。”
  等刘晋念到这里的时候,众人的精神陡然一震,重头戏来了。
  大家纷纷竖起耳朵,打起精神,仔细的听了起来。
  “刘荣、曹毅、董兴、赵国忠、王志道!”
  伴随着刘晋的话落下,五个已经残疾的将士在战友的搀扶下走上讲台,他们五个是代表已经伤残的将士前来领奖的。
  看着眼前的五人,刘荣左手没了,曹毅断了一只腿,董兴少了一只眼睛,赵国忠只能够坐在轮椅上,王志道没有了耳朵。
  在寒冬之中行军,不仅仅要面临战争的死亡,同样面临严寒的考验,很多将士并不是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被严寒的天气所冻伤、冻死。
  刘晋对着五人非常恭敬的行军礼,军礼也是刘晋参考后世军队制度弄出来的,军人除了上跪君王和父母之外,对谁都不用下跪,行军礼就可以了。
  五人也是激动给刘晋回礼,尽管以前在军中的时候遇到刘晋也没少敬礼,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刘荣作战勇猛,杀敌十二人,奖励白银三百六十两,河中良田三百六十亩,西域胡姬三人,奴隶五人,马一匹、牛两头、羊十只、布匹三十匹。”
  “另外颁发大明英勇勋章一枚,大明天子签署英勇奖状一份!”
  刘晋不断的念出奖励的东西,这其中有真金白银,奖励了三百六十两银子,杀一个敌人差不多奖励了二十两银子,此外这河中地区的两天三百六十亩,这算是真金白银。
  此外此次西征,大明将士俘虏了西域各族大量的奴隶,这其中就有大量的女人,也有大量的奴隶,对于不愿意臣服大明,或者是不断反抗大明,杀害大明将士的部族,刘晋可没有丝毫的手软。
  男丁能杀的杀的干干净净,俘虏了当奴隶卖掉,又或者是干脆奖励给有功的将士为奴,总之刘晋就没有打算当一个好人。
  特别是在河中地区,因为要清扫干净河中地区来,大军更是在河中地区大肆的杀戮和清扫,抓了很多的奴隶和俘虏。
  单单是卖奴隶都卖了很多的银子,这也是大明将士很重要的一笔收入来源。
  有银子、有良田,还有胡姬和奴隶的奖励,至于牛羊马匹之类的也少不了,这一次的西征同样获得了大量的牛羊。
  这些牛羊自然是不可能说赶回京城或者中原大地,最好还是就地消化,要么被将士们给吃了,这吃不完的也是当奖品奖励给三军将士。
  除了真金白银,还有勋章和奖状,这个就属于荣誉性质的了,特别是这个奖状,上面有弘治皇帝的署名,还盖了弘治皇帝的印章,当然肯定不是玉玺,而是弘治皇帝私人的印章。
  能够得到弘治皇帝墨宝,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无上的荣耀了,至于这到底是不是弘治皇帝的签名,这已经不重要了,弘治皇帝说它是那就是。
  刘荣一只手接过了沉甸甸的装着银元的布袋,接着刘晋给他戴上了代表荣誉的勋章,颁发了弘治皇帝亲笔书名的奖状。
  接过奖状的时候,刘荣还对着东边京城的方向非常恭敬的行礼,这是表示对大明天子的尊重。
  行礼过后则是郑重的将勋章和奖状给收好,至于装着银元的袋子自然有战友帮忙提着,奖励的良田需要去河中地区这边领取,胡姬、奴仆、牛羊马匹、布匹等等也是如此,凭借开局的凭证自行去领取就可以了。
  “大明万岁,大明天子万岁!”
  在最后,刘荣用力的喊了出来。
  这是习惯性的喊话,同样也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他本是一个贫寒家庭的子弟,家里面兄弟众多,他排行老七,家里面穷的连饭都吃不饱,朝廷这边实行义务兵役,他们家因为兄弟多,最后刘荣应征上了去当了兵。
  尽管现在少了一只手,但是当兵的这几年,他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当兵不仅仅将让他吃饱了饭,而且还能够读书识字,学到了一些知识和文化。
  更重要是当兵几年,他还积攒下了一笔不菲的银子,家里面因为他当兵还免了税赋,日子一下子好过多了。
  靠着他寄回家的银子,几个娶不到老婆的哥哥都成家立业了,而他自己这一次作战勇猛,奋勇杀敌,获得了大量银子和田地的奖励,这足以保证他退伍以后衣食无忧,而且因为伤残退伍。
  上面还有安排,安排他去河中地区这边,在自己良田所在的镇这里当一个小镇长,这镇长是比知县还要小的官吏,但好歹也是一个安排,也是一个官。
  从目不识丁的贫寒家庭子弟,一下子就咸鱼翻身,这样的人生逆转,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至于作战丢掉的左手,这是他一生的荣誉。
  手里面拿着奖状,胸前挂着奖牌,还有那沉甸甸的银袋子以及肥沃的土地,他的声音都变的无比洪亮。
  这样的大明才是值得每一个人为之而战死的大明,这样的天子才是圣天子。
  “大明万岁,天子万岁!”
  随着刘荣喊了出来,整个操场上,上万的将士也是很快就跟着齐声的喊了出来,声音整齐而响亮,响彻云霄,不断的回荡。
  这让在暗中记录这一切的厂卫都忍不住纷纷拿起笔这样写道。
  大明将士对天子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谁都有可能背叛天子,唯独大明的将士不可能背叛天子。
  辽东侯刘晋对天子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因为在大明的军中,刘晋在努力让每一个大明将士誓死效忠大明,效忠大明的天子,而不是他这个主帅。
  颁奖典礼一直在持续,有功的将士不断的上台领取自己的奖励。


第852章 翻身的刘癞子
  河南叶县刘家村,伴随着天子移民的圣旨下达,刘家村这里需要移民七户三十五口前往西域,充实大明边疆。
  说到移民,要是在以前的话,那肯定是让人谈虎色变,畏之如虎,没有人愿意移民,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不确定的地方去生存。
  在这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单单是长途跋涉的过程都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更何况背井离乡、漂泊无定,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地方,再加上不确定的未来。
  没有人愿意移民,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所谓故土难离,月是故乡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自古以来的移民,那都是朝廷的强制命令,不去不行那种才能够实现移民,否则如果是自发性的移民,根本移民不动。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伴随着朝廷接连几次的移民,大家也是慢慢的发现了移民的好处。
  河南、陕西、山西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移民的主要地点之一,像移民前往辽东、南洋,这三省都是主力,已经有几百万人移民出去。
  几百万人移民到辽东、南洋和海外地区,自然而然的,消息也是不断的传了回来,甚至于还有人回来省亲,向大家详细的介绍移民的情况。
  朝廷对移民非常的重视,不仅仅负责沿途的食宿,而且移民过去之后有大量土地的奖励,还会解决收获前的粮食问题,在很多地方,甚至于连住宿的房屋都给你建好。
  这无论是移民到辽东地区的人,还是移民到海外南洋地区的人,日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
  原先的时候,在自己的家乡这里一个个穷苦不堪,要地没地,要钱没钱,甚至于连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只能够给地主老爷种地,一年到尾累死累活也就是勉强活着。
  可是这移民出去之后,一个个都成精了。
  不仅仅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肥沃良田,不仅仅顿顿白面馒头的伺候着,竟然还能吃上肉,关键是有些人仅仅只是移民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发家致富了。
  有些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走路的那个样子,大摇大摆,犹如划船一样,纵然是看到了以前的地主老爷,那也是满脸的不削一顾。
  刘家村里面的刘癞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刘家村是一个大村庄,足足有上百户大几百人,刘癞子以前在刘家村那是出了名的穷。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刘癞子家也是兄弟姐们众多,这个刘癞子家里穷,但却是一个个命硬得很,八兄妹竟然都活下来了,这可要了刘癞子父母的老命。
  特别是刘癞子这个老大渐渐的成年,再加上后面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刘癞子家可以说是穷人当中的穷人,穷到一家人一年到尾连一顿白面都吃不起的那种,穷到刘癞子以前得病了因为没钱治病,家里面信了土方子,用香头烧头,留下了难看的疤痕,所以得了癞子这个外号。
  这刘癞子以前穷又因为头上有疤痕,很难看,所以刘癞子到了二十二了都娶不上媳妇,以至于被村里人认为他将来肯定是要打一辈子光棍的。
  可是自打前年冬天的时候,刘癞子家到了冬天又揭不开锅的时候,朝廷移民辽东的旨意下来了。
  刘癞子当中根本就不是本着辽东地区的什么土地、房子之类的去的,而是因为听说只要愿意移民去辽东地区,这一路上食宿朝廷包了,有饱饭吃。
  于是他就去了,当时大家都不想去移民,这刘癞子自己主动去,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一去啊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当大家几乎都快要忘记刘癞子的时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