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7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科技上相差很远,可是大明在国际上的地位,大明人的生活和地位还有这最重要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上面,远不是后世所能够相比的。
弘治皇帝见众人都纷纷沉默不语,想了想也是对着刘健说道:“刘爱卿,你先说说。”
被弘治皇帝点名,刘健也是心里面也是微微一瞪,这当首辅都已经多年了,说实话,这还是第一次。
“陛下,今日的所见所闻来看,我大明的老百姓已经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陛下圣明,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明才有了今日之盛世景象,有了今日的繁荣昌盛。”
想了想,刘健还是套用了公式,先对着弘治皇帝拍一顿马屁再说,不管有用没用,这马屁多拍下总不会错的。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但看得出来,刘健说的话并没有get到弘治皇帝的重点。
“但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衣食无忧的老百姓也是有了更多的需求,无论是肉食、住房、教育都有需求。”
“而这些问题,以后将会成为我大明的重要问题。”
好歹也是首辅,也是贤臣,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看出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
“那爱卿有何良策?”
弘治皇帝点点头表示了认可,现在的大明所面临的问题确实是和以往所面临的问题完全不一样了,这大明的国策自然也是应该有所改变。
以前轻徭薄赋、勤俭节约、轻刑法等等之类的就可以了,甚至于无为而治也是可以的,总之就是对国家不需要太过复杂和精细化的管理,这个国家自身就可以慢慢的繁荣、发展起来。
但是现在呢,大明朝按照以为传统的标准来说,这已经不仅仅只是盛世如此简单了,以往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做到像大明这样富庶、繁荣。
而且对外方面来说,从武功方面来说,大明也是已经远远超越了历朝历代,纵然是汉唐也无法和现在的大明相提并论。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辽东、北方的草原、西域、河中、乌斯藏、南面的南洋诸省,还有更加广袤的黄金洲和澳洲以及众多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等等。
以往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有如此广袤的疆域和国土。
所以无论是从文治还是武功,大明都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历朝历代最繁荣、最强盛的时期,超越了大家以往所说的盛世景象。
但是在大家的感觉之中,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只是这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以往历朝历代可都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
第939章 新时代的挑战
听到弘治皇帝的问话,刘健顿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回道了。
历朝历代都有鼎盛时期,但是往往鼎盛过后又会迅速的衰弱,最终走上灭亡。
以往朝代的历史已经没有办法用来借鉴,用来指导现在大明的发展。
此时大明的鼎盛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的朝代,也是出现了以往任何朝代都不曾出现过的问题,这让读了一辈子传统书的刘健深感自己的能力不足,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
被弘治皇帝一问,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回道。
深感责任之重大,又不能轻易的胡言乱语,大明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局面,要是因为自己错误的见解而有所影响的话,恐怕是千古罪人。
“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良久,刘健微微摇头说道。
“嗯~”
“你们有何良策?”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并不意外,又转头问向谢迁、李东阳、佀钟、张懋等人。
众人一听,也是纷纷沉默下来。
“陛下~”
良久,李东阳想了想也是缓缓的开口说道。
“我大明今日之繁华和鼎盛远超汉唐,国土疆域之广袤比起当年的蒙古帝国还要更大,拥有的人口数以万万计。”
“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这对于我们朝廷,对于我们官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简单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就可以将如此庞大的国家给管理好。”
李东阳非常认真的说道,这是他这几年来最直观的感受。
大明已经走出了以往朝代的轨迹,走向了从来都没有走过的道路,自然而然的,朝廷在国家的管理上面也是面临着新的挑战。
别的不说,单单是以大明现在所拥有的疆域来说,原先的时候仅仅只是两京十三省,依靠传统的方式还是可以管理下去的。
可是现在呢,北方有广袤的草原省和辽东省,西边又多了广袤的西域和河中地区,难免有多了南洋诸省,此外还有庞大的黄金洲和澳洲。
如果要算上海外诸多的殖民地和藩国等等,那就更加的庞大了。
如此庞大的版图,各个地方之间的往来所需要的时间比起以前来长了很多,别的不说,朝廷和澳洲之间的往来,单方面传一次书信都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除了往来不便,需要的时间很长之外,庞大的疆域版图之中生活的民族、部族等等也是非常的众多。
黄金洲这边有殷商后裔部落和国家,澳洲这边有澳洲土著,南洋地区更是有大量的本地土著,北方草原上面的草原人,辽东深山老林里面的女真人,西域这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部族。
如此广袤的疆域、如此复杂的人口结构,彼此之间往来不便,语言不通,生活、习俗等等也是完全不同。
这对于朝廷来说,只是依靠以前的方式,肯定是没有办法有效的管理如此一个庞大的国家和众多的民族、部族。
要是在以往,这偏远地区,汉民稀少的地方,朝廷往往会任用当地的部落首领管理当地,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朝廷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管辖住一大片的区域,稳定疆域,巩固边境。
但是坏处也很明显,因为这样粗放的管理之下,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这些部落的首领在弱小的时候臣服中央王朝,但是一旦自己的实力强大起来,或者是中央王朝衰弱下去,他们又会迅速的自称一国甚至于干脆是图谋繁华中土。
这样的历史已经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不断的重复着。
故而纵然是强盛之时可以占据广袤的疆域,但一旦衰弱又会迅速的失去这些疆土,唯有汉人多的地方才会始终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中原王朝始终合在一起。
这一点上面,西域就是最好的例子。
汉唐都曾占领这里,统治这里,但是又最终都失去了这里。
现在大明的疆域和版图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朝代,任何国家,统治如此庞大的疆域,难道大明还要走以前的老路?
在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的官员都上书过要按照以往朝代的方式来管辖如此广袤的疆土,这样可以节省精力,也方便管理。
比如在黄金洲这边就重用当地的殷商部落首领来管理和维持黄金洲的统治,只要他们对大明朝廷忠心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大量的移民过去,也不一定非要委派流官来管理他们。
因为流官前去这些地方非常的远,其次就是会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抗,大明会疲于应付这些,反而不利于对黄金洲的统治。
同样在西域也是如此,当初刘晋要求移民百万人口前往西域的时候,也是遭到了朝堂之上众多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他们的意见无非就是劳民伤财,移民百万过去,朝廷需要消耗的财力、物力实在是太庞大了,也就是现在朝廷有钱,否则根本就支撑不住。
其次就是移民要长途跋涉,路途遥远,非常的辛苦,天子要体恤百姓,不应该让百姓迁离故土,前往他乡。
还有就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必然会遭到当地的人反对,流官过去,因为语言和风俗等等的缘故,也很难对当地形成有效的管理。
所以还不如重用当地部落的首领,让他们来管理西域,这样反而更简单、省事。
很显然,如果真的是按照这些官员的方法去管理如此庞大的版图,纵然是大明武力鼎盛能够控制住这些区域。
可是时间一长,必然会滋生当地的分裂势力,最终整个庞大的版图又会分崩离析。
故而在当时就遭到了刘晋的强烈反对,被刘晋用历史上一次次的教训来反驳,而弘治皇帝和刘健、李东阳等人也是对刘晋表示了支持。
西南土司的问题,因为改土归流的策略,这几年也是已经彻底的解决,失去了统治的基础,当地的土司那是一点浪花都翻不起来。
而移民也是弘治皇帝所制定出来的策略,所以这才在所有的地方都是采用了委派流官,大量迁移汉民过去的策略。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在很多地方遭到了当地人的强烈反对和抵抗,比如在交趾和西域这边就有大量的流官被杀。
但朝廷这边也是迅速的动用大军,进行镇压和血腥的清理,几次过后,纵然是再不服从也必须要服从,不服从的部族和人都要掉脑袋。
最初的问题被解决之后,大明在各个地方的统治反而变的更加的顺畅,新纳入之地的部族等等反而更加拥护大明的统治和管理,积极协助委派过去的流官管理各方。
仅仅是从这一点来说,大明庞大的疆域和版图对朝廷的管理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以往的管理方式很显然都是不适用于现在的大明。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现如今的大明所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庞大的疆域,庞大的人口以及复杂的人口结构,众多的民族、部落,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信仰等等。
此外,大明的内部,资本主义的萌芽所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比如人口的流动问题,大量的人口朝着城市地区去集中,在工厂、作坊、商行等等之中上班。
再比如大量海外人口流入的问题,朝鲜人和倭国人现在都喜欢来大明这边务工、定居,南洋的种植园里面,奴隶的数量足足有上百万。
还有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的原材料和市场的问题,棉花价格的飞涨,再加上人都集中到城市里面生活,导致北直隶这里的田地无人耕种,原先的产粮大省变成了产棉花的地方。
这对大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大明又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
还有这市场问题,以纺织工厂来说,这大明数以万计算的纺织工厂,这生产出来的布匹,大明自身消耗之外,还有大量的布匹销往海外。
但产能越来越大,产能过剩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做?
这原材料不足,产能过剩,人口流动,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当中出现黑心商家,工人一天到晚的工作,没有休息,身体受不了等等。
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些问题都是以往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关键是现在大明朝廷的官员和官吏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上至内阁首辅的刘健,下至普通县衙的知县、官差等等,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而且关键是,按照以往的模式,大家对于一个地方的管理和经营上面,基本上都无为而治。
有时候一个地方的官员能够做到公正廉明都已经算是青天大老爷了,再修点桥,铺点路的话,那就是要送万民伞了。
以前可以这样过日子,可是现在还可以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