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ス耍 


第950章 五等级政策
  大明各地的官员因为人口普查的事情忙的团团转,而身在京城中枢的刘晋这段时间以来那也是忙的晕头转向。
  涉及人口的事情本来呢是归属户部管的,刘晋是吏部尚书,按理说不管刘晋的事情,但是这户部是刘晋的老东家了,前不久刘晋还是户部侍郎呢。
  再加上刘晋提出来的进行人口普查,故而户部尚书佀钟也是向弘治皇帝这边请命,让刘晋协助帮忙完成人口普查。
  嗯,人口普查其实也不需要刘晋去忙太多的事情,制定下需要普查的内容,自然有下面的官员去做就可以了。
  真正的难题还是身份牌和等级划分的事情。
  首先就是身份牌的事情,根据刘晋提出的建议,在进行人口普查之后,要对大明的每一个公民进行身份登基的同时发放统一制定的身份牌。
  其实就是和后世的身份证差不多,有了这个东西才算是真正合法的大明人,可以享有大明人的权利,同时履行大明人该履行的义务。
  但我们都知道身份证别看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里面蕴含的技术含量却是不小,在大明这个时代要制造出身份牌这个东西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在古代,没有照相技术的前提下,身份牌其实意义也不是很大。
  可是刘晋认为身份牌还是要做的,也是要发的,因为以后这人口普查将会成为一个定期开展的工作,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大明以前不再是以前的大明,伴随着资本主义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到来,人口的流动将会更加的频繁,各地之间的往来会更加的密集。
  大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进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以限制人口的流动,工厂、作坊、商行、海船、出海殖民等等都需要人,官方的组织终究是有限的,最终还是要依靠民间自发性的去完成。
  所以放开人口流动的限制也是成了必然,这身份牌的制度也是后世世界各国都普遍盛行的一个制度。
  可能现在条件不成熟,科技不发达,但这是趋势,既然是趋势,那就要顺应趋势发展去做。
  有了身份牌不仅仅可以方便人口的流动,同时也方便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区分不同的等级。
  “现在来看只能够采用钢材了,利用蒸汽冲压来制造这个身份牌。”
  刘晋的办公室内,刘晋看着工部这边提出来的制造身份牌的方案,在仔细的沉吟。
  “身份牌不仅仅要有姓名、籍贯、年龄、身份编号、民族,还应该要有特殊的防伪手段,不能让人轻易的就仿制出来。”
  “嗯,最主要的还是要体现出公民等级出来,上面应该显示出等级。”
  想到这里,刘晋又忍不住沉思起来。
  身份牌的事情都还是小事,蒸汽机弄出来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加工现在也是可以轻松的做到,用蒸汽冲压制造身份牌就不算什么难事了。
  现在让刘晋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公民等级的事情了,这事是刘晋自己提出来的,自然而然弘治皇帝又让刘晋去办。
  “就没有做过什么正经事情。”
  刘晋无奈的叹口气,好像自己自从当官就没有做过什么正经的本职工作。
  一开始在翰林院的时候,弘治皇帝让刘晋一个文官去打仗,打完仗之后又将自己一个文官调进了五军都督府负责军制改革,之后到了户部又是去打仗,接着干了税制改革的事情,才算是做了点本职工作。
  这到了吏部,竟然又干起了户部的事情,自己年底的官员考成都马上要开始了呢。
  拿起笔刘晋开始在纸上慢慢的写起来。
  一等公民自然是汉人,大明境内所有汉人都是一等公民。
  二等公民则是已经改汉姓、取汉名,精通大明话、尊儒重道,能写超过五百个汉字的非汉人公民。
  三等公民则是已经改汉姓,取汉名,只能够说一些大明官话,但并不精通,又不认识汉字的非汉人公民。
  四等公民则是没有改汉姓,又没有取汉名,既不会说大明官话又不会写汉字的非汉人公民。
  五等则是奴隶……
  写到这里,刘晋想了想又将五等给划掉,奴隶并不能算是大明的公民,奴隶是属于大明公民的私人财产,故而不能算是公民。
  “奴隶也算是人,也是应该要进行管理,奴隶的数量要进行统计,同时也要发放奴隶身份牌,算是四等之外最低等的奴隶。”
  想了想刘晋也是又拿出笔将这一点给记下来,在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尊卑有序,贵贱高低,所以刘晋觉得出台这样的政策并没有问题。
  这并不是后世,讲究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又或者是其它的地方,都是十分讲究尊卑贵贱的。
  当然这并不是刘晋提出来要实行功名等级划分的原因,来自后世的刘晋很清楚,进行这样的划分极有可能会引起大明境内其它部族的不满,甚至于还可能会导致很多部族起兵反抗大明的统治。
  但是刘晋觉得依然十分有必要出台这样的政策,这个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大明内部这些部族逐渐的融入到大明主体的汉人之中。
  因为划分一个人是几等公民,主要的依据还是看这个公民有没有改汉姓、取汉名,有没有学习大明官话和汉字。
  比如一个南洋土著,他如果不愿意改汉姓、取汉名,那他就是四等公民,如果愿意改汉姓、取汉名,还会说一些大明话,立即就可以成为三等公民。
  如果再稍微勤奋一些,能够说很多大明话,同时还能够识汉字的话就可以成为二等公民,至于想要成为一等公民。
  “嗯,不同等级之间应该要可以变动和流通的。”
  “这二等公民想要成为一等公民,除了父母需要是二等公民之外,自身还应该要具备二等公民所掌握的一切条件,同时还应该要有纳税记录,纳税超过五十两银子,或者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科举考试取得秀才及以上的功名。”
  想了想,刘晋也是在二等公民晋升一等公民这里写道。
  肯定是要给人希望的,不可能说一等就永远是一等,二等就永远是二等,任何文明和种族当中都有精英,大明想要强大,自然是要吸取这些精英。
  当然更重要是还是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有一条上升的渠道,或许并不是血缘上的汉人,但只要有文化和思想的认同,同样也是可以给予一等公民的身份和待遇。
  公民等级制度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这些部族学习汉家文化,只要学习了汉家文化,有了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的,他们就会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纵然是以后大明不断的变动、动荡,最终也是依然可以维持住现在的版图和疆域。
  而不是像历史上的汉唐一样,强大之时,四方威服,疆域广袤,实力衰弱之后,很多地方立即就再次失去了统治。
  这才是刘晋制定这个制度的根本原因。
  大明的版图实在是太大了,这统治的部族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不采用这样的办法和制度,只是像以往的朝代一样进行管理的话,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分崩离析,分裂成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
  这绝对不是刘晋想要看到的,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在防备出现的现象。
  “嗯,等级、等级,自然还是要跟各种权利相匹配才能有吸引。”
  “想要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取得二等公民的身份才具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低等级的嫁入高等级的,可以直接晋升一级,所生子女直接获得高等级公民的身份。”
  “高等级嫁入低等级,必须要降低一级,所生子女为低等级公民。”
  刘晋又拿起笔继续写了起来。
  “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个还是必须要确立的!”
  “至于说完全限制婚姻自由,这显然是很不人道的。”
  “四等级公民只能够自由在所在县活动,不允许出县的管辖范围,三等公民只能够在所在州府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走出州府的活动范围,二等公民和一等公民则是没有限制。”
  “至于奴隶,所有奴隶的出行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必须有奴隶主人陪同或者是奴隶主人所开具的书面说明。”
  “奴隶~嗯,奴隶也是要制定一个晋升的渠道的。”
  “奴隶只要认真为主人干活超过二十年或者是有重大功劳者,并且没有任何不良记录,经过主人的申请,当地官府的审核之后,可以脱离奴隶身份,获得四等公民身份。”
  想到奴隶,刘晋又是默默的写下了这样的一段内容。
  奴隶虽然是奴隶主的财产,但说到底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能当牲畜去对待,还是要给予一些希望的,有了希望,奴隶爆发的事情就会少很多。


第951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乾清宫尚书房,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佀钟等人一个个手里面拿着一张铁片,同时还一份刘晋所制定出来的公民等级在仔细的看着。
  “这就是以后我大明的公民身份牌?”
  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看了看手中的身份牌,这刘晋让密云铁厂这边制出来的样品,送过来先看看。
  身份牌分为正反两面,正面写着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以及年龄(因为还没有实行公元纪年,出生年月日都是弘治几年几月几日,如果是弘治皇帝他爹的时候那就成化某年某月某日,不太好计算年龄,所以也是著名年龄。)
  还有部族民族,籍贯、身份编号以及最为重要的几等公民这些信息,像弘治皇帝手中的那张身份牌上面就清楚的写道。
  姓名张三,性别男,出生年月日是弘治元年正月初一,年龄十五岁,部族民族,汉族,籍贯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安定镇张家村,身份编号100103000101012345,公民等级,一等公民。
  看完正面,弘治皇帝又翻过来看了看北面,北面则是刻印了大明天子印玺的图案,同时上面还写道。
  大明帝国公民身份牌,弘治十五年人口普查制,同时还有一行非常霸气的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嗯,最后这句话也是刘晋让加上去的,意思是这天下都是大明天子的天下,这天下的人都是天子的臣民。
  一方面也是彰显大明的强大与霸气,同时也算是一视同仁的意思,也就说不管你是一等公民还是四等公民,你们都是天子的臣民,受大明天子之庇佑。
  “不错,不错,很不错嘛~”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完,顿时就笑着连连点头。
  这个身份牌可以,做工精细,关键是详细的写清楚了很多的信息,这废除户籍制度之后,人口流动,以后官府就可以专门去查这个身份牌就可以,有利于对人口的管理和流动。
  当然了最让弘治皇帝满意的其实还是反面的那句话,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就让弘治皇帝很喜欢了。
  “确实是挺不错的,就是这个成本不知道要多少,要知道这个可是铁,尽管只是这样薄薄的一片,但是从现在普查的人口数量来看,我大明的人口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万,这需要的铁片就非常多了。”
  户部尚书佀钟想了想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他这个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