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8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来到溪边,捧起清澈的溪水在脸上一番冲洗,接着犹如巨鲸吸水一般,直接在溪水里面饱饱的喝个够。
  “呼~”
  喝饱水,整个人瘫坐在一旁,一动也不动,舒舒服服的呼口气。
  这时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咕直叫起来,让人又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目光看向自己的战马,它和自己一样,都已经瘦了,瘦了很多、很多。
  这一路的逃窜,他都已经忘记自己到底是为什么?
  他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高级将领,指挥大军挥师东进杀进了河中地区,攻城拔寨,顺利的攻打下了两座大明帝国城池,接着又肆意的享受着胜利后的屠杀。
  然而很快,伴随着明军的反击,他的军队很快就被打的溃不成军,明军到处追杀他们。
  自从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有几百个弟兄,但是伴随着明军的追杀,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仅仅只剩下几十个人一起逃回了奥斯曼帝国。
  刚刚逃回奥斯曼帝国没有多久,明军就大举进攻奥斯曼帝国,由东往西一路杀了过来,所过之处,杀戮无数。
  对于明军,他非常的恐惧,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军队,极其的强大而可怕,自己率领的卡帕西骑兵根本不是明军骑兵的对手。
  出于对明军的空境,再加上明军一路上杀戮非常重,原本还想回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恩威尔带着剩下的几十个手下就一起选择了一处偏远地区躲藏起来,准备等到战争过去之后再回去。
  可是谁知道,战争是很快就过去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奥斯曼帝国就被二十万明军打的节节败退,再加上诸多强敌的进攻,奥斯曼帝国不得不签下了割地赔款的条约。
  同时在这条约当中还有对他们这些在河中地区犯过杀戮将士的条约,奥斯曼帝国不得不四处追查他们这些逃回奥斯曼帝国的人,要将他们交给大明帝国。
  恩威尔知道消息之后就立即带着自己手下的几十个人开始逃命,这要是交到了大明人的手中,还不知道要怎么死,所以必须要逃。
  好在一开始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这边对他们这些人的追查并不认真,都是为奥斯曼帝国出生入死的将士,奥斯曼帝国这边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对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逃起来也是没有费什么力气,依然过的还算可以,只是不能回自己家。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大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边联合出了赏金令,天价悬赏他们的人头,一下子,恩威尔和手中的人日子就变的极其艰难起来。
  财帛动人心,想要拿他人头去换赏金的人太多、太多了。
  一路被人追杀,当初的几十个手下也全部都已经死了,唯独剩下他,逃进了这荒山野岭,但是他知道,在自己的后面还有好几支追杀自己的队伍,都想要拿自己的人头去换赏金。
  “踏踏~”
  还没等他休息几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恩威尔一听,整个人连忙站起来,握紧了手中的弯刀,抬眼一看,只见十几个人骑着马正在急速的朝自己奔驰而来。
  “哈哈,追上了!”
  “恩威尔,悬赏十万两白银统计的头号通缉犯!”
  “兄弟们我们发财了!”
  看到恩威尔,那些人一个个都忍不住兴奋的叫了起来。
  很快,这些人就来到了恩威尔的身边,仔细的盯着恩威尔一看,还掏出了通缉画像,仔细的对比,顿时就连连点头。
  “恩威尔,你就是逃到世界的尽头,你也难道一死!”
  为首的一人看了看恩威尔笑着说道,在他的眼中,恩威尔就是一座行走的银山,十万两白银,足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哈哈~想要我的人头就过来拿吧。”
  恩威尔听完,顿时就大笑的喊道。
  他不准备逃了,逃也逃不掉,与其如此,还不如勇敢的去战死。
  “杀了他~”
  随着一声令下,十几匹马迅速的朝着恩威尔冲了过来,人还没有到,明亮的马刀就已经闪烁着寒光。
  “啊~”
  恩威尔看着冲过来的这些人,都是一些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只要有银子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人,没想到自己竟然要死在这样的垃圾手中。
  “早知如此,还不如和大明骑兵轰轰烈烈的对碰,至少是在战场上!”
  恩威尔一阵悲哀,手中的弯刀狠狠的劈砍出去。
  然而最终是寡不敌众,再加上早已经筋疲力尽,杀了几个人之后很快就倒下了。


第1077章 想要休假的刘晋
  大明京城,刘晋的府上。
  此时已经到了金秋十月,眼看着弘治十六年就要过去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躺在老爷椅上面,刘晋看了看院子里面泛黄的树叶,忍不住一阵感叹。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眨眼睛就过去了,一下子马上就要进入弘治十七年了。
  仔细的想一想,弘治十六年,这一年过的时间是真的很快。
  整个弘治十六年,大明内外都是非常的忙碌。
  对内方面,大明继续深入进行税务改革、军事改革和吏治改革,同时继续大力移民,大搞基建,修建了好几条重要的水泥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修通了通往西域的水泥马路,不过这条路还会继续修下去,一直修到南云省的黑海边才会停止下来。
  有了这条水泥马路,大明对西域、河中、南云省的控制就会空前加强,大大的方便了往来,无论是调兵谴将,还是调遣物资都变的更加的容易。
  对外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年初时遭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大明二十万大军进攻奥斯曼帝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狠狠的教训了奥斯曼帝国,也是为大明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巨额的战争赔款让大明天子、大明朝廷、大明的将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利益,战争所带动的经济也是极其的庞大。
  武器、装备的制造,货物的运输,还有战争当中所获取的大量奴隶、财物等等,也是让大量的大明工厂、商行等等跟着大发一笔,迅速的发展起来。
  南云省庞大而富饶的土地,这同样是一笔庞大的财富,参战的将士都在这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奖励,同时大明国内诸多的权贵、商行等等也是迅速的进入这里,开始在南云省这里兴建大量的种植园。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明的国土一下子就扩张到了黑海边缘,同时又在地中海获得了殖民地,等于是控制了这一条极其重要的交通要线。
  打通了路上通往欧洲的道路,以后大明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会更加的便捷,规模更大,而且没有了中间商,大明这边能够获得的利益就更大了。
  可以说弘治十六年的对外战争延续了以往的一切,大明依靠战争获得了太多、太多的好处,自身的实力不仅仅没有因为战争受到损失,反而变的更加强大起来。
  “太累了,真想找个时间出去好好的玩一玩。”
  大明的发展是蒸蒸日上了,不过对于刘晋来说,弘治十六年是真的累。
  在前面几年的时候,刘晋每年多少能够有一段时间可以休假,少则一个月二十几天的,多则连续休息了几个月的时间。
  可是今年呢,刘晋从过完年到现在都没有好好的休息几天,在这个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周末的时代。
  天天早上三四点起床准备去上早朝,上完早朝还要被弘治皇帝叫去尚书房开小会,这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有时候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刘晋又还要屁颠、屁颠的进皇宫去商量事情,自己吏部尚书的事情本来就事务繁忙,还有建立完善的考成制度。
  总的来说,刘晋今年是真的累。
  “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大臣都想要让皇帝无为而治了,因为如果是按照后世的方式来运行一个国家的话,实在是太累了。”
  躺在自己的椅子上面,刘晋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后世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几乎在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自然而然的需要的官员也更多,工作强度也更大。
  古代就有点不一样了,古代这些当官的,其实日子是相当好过的。
  最辛苦的也就是上早朝,但那也是因为晚上生活比较朴实、简单、无华,除了早早的睡觉造人之外,也就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可做了,所以睡得早,早点起来也没有什么。
  除了这上早朝的事情有点辛苦之外,说实话,其它时候日子是真的好过,特别是在大部分的事情,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需要管的事情太少了。
  这也是古代朝廷的动员能力很差的原因,无论是发生灾荒,还是发生外地入侵,古代的朝廷很少能够动员起强大的力量来进行应对,当然这是相比起后世的国家来。
  现在的情况是,大明正在高速的向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发展,大明朝廷在几项改革之下,也是慢慢的有点向后世的体系去发展。
  但是这个工作制度还没有改过来,这让朝中上下的大臣都觉得很累。
  不仅仅是刘晋觉得累,连内阁三阁老都是这样,谢迁因为工作太累的缘故都已经病了几次,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一把年纪的刘健甚至于都萌生想要辞去内阁首辅的想法,至于张懋,他天天都说受不了,想要回家去带孙子。
  “必须要向弘治皇帝建议改一改这个工作制度了,至少来说要将这个早朝推迟到八点钟之后吧。”
  “另外应该要将后世工作五天,休息两天的制度给引进来,一个星期休息两天,总不过分吧,两天的时间,好歹能够在京津地区周围走一走、散散心了。”
  刘晋心里面如此想道。
  此时的刘晋实在是想要找个时间去大明各地走一走、玩一玩,一个躁动的心,毕竟还是年轻的,不像刘健、李东阳、谢迁这些老人,都已经一把年纪了,早就过来躁动的年纪。
  “八点钟~”
  想到这,刘晋顿时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立即对身边的仆人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现在好像是未时了~”
  仆人看了看天空的太阳回道。
  “好像是未时?”
  刘晋一听,也是看了看天空的太阳,未时也就是下午的1点到3点。
  古代的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相当于后世两个小时的时间,而计算时间的办法有很多。
  朝廷这边就有专门的司天监专门管理京城的计时,然后通过在京城钟鼓楼敲响钟声传到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另外还有钟鼓、日晷、沙漏、漏壶、漏刻等计算时间的工具来计算时间。
  不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天上的太阳,大致的也就能够知道处于一天的哪一个时辰,对于古代来说,时辰的观念并不是很强。
  大部分时候都是遵循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至于具体那个时间点,这并没有什么太过重要的。
  也就是在京津地区这些地方,因为官员要上早朝,工厂、作坊等等要上班、下班,所以才会需要准确的知道时间点。
  这一点和后世还是不一样的,后世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时间观念很强,所以几乎人人都需要掌握精确的时间点,否则错过了公交车、地铁什么就很容易耽误了自己的行程。
  但现在大明的发展也是慢慢有着这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和越来越多的人都需要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