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交手-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上,段质夫要请张晓儒喝酒,自己能来警察教练所,虽是王发旺帮忙递了话,可没有张晓儒,王发旺根本不会理他。
  况且,王发旺并不需要他感谢,也不接受他的感谢。
  有人请客,张晓儒自然不会拒绝,他帮段质夫,当时并没想过要求回报。只是喝顿酒的话,还是没问题的。
  段质夫诚恳地说:“张兄弟,我们真是有缘,你到太原第一天,我们就认识了。第二次见面,你就把我弄进了警察教练所。不管以后会不会升迁,这份情我都记一辈子。”
  张晓儒举起酒杯:“既是有缘,何必说谢?来,喝一杯,一切尽在酒里。”
  段质夫感激地说:“好,虽然我只是个小警察,但在太原也混了些年,以后在太原有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得到的,绝不皱一下眉头。”
  张晓儒笑着说:“希望不要有什么事找你。”
  段质夫是警察,真要有什么事找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段质夫谦逊地说:“大的事咱也办不了,但要是跑个腿,找个人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
  张晓儒突然喃喃地说:“找人?”
  他这段时间到太原,不就天天在找人么?
  段质夫说:“对啊,你要找人?”
  他与张晓儒到今天为止,也只接触了三次。张晓儒第一次穿着日式军装,他还以为碰到了日本人。而张晓儒一个刚到太原的外地人,竟然把自己弄进了警察教练所,虽说是机缘巧合,可他还是真心感激。
  只要是张晓儒的事情,他肯定会帮忙。
  张晓儒叹息着说:“知道吗,其实我以前在太原待过一段时间。原来在帽儿巷的杂货铺当学徒,后来杂货铺歇业,我回了老家,那些师兄弟就失散了。”
  段质夫惊诧地说:“你想找到那些师兄弟?”
  张晓儒今非昔比,别人巴不得能跟从前断绝关系,他还要极力寻找,这人的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张晓儒诚恳地说:“如果可以的话,辛苦段队长了。”
  学徒其实很悲惨的,如果可以,张晓儒愿意帮他们一把。如果愿意,他甚至可以将他们带到双棠县。在太原,张晓儒无法给他们好的生活,但跟着自己到双棠县,至少温饱是没有问题的。
  段质夫说:“好,告诉我他们的名字,我虽在警察教练所,但还有一帮兄弟们。”
  如果不帮张晓儒做点什么,真是过意不去。对他来说,找个人实在不算什么。
  回去的时候,张晓儒依然给王发旺打包了酒和宵夜。段质夫回去后才知道,这是给王发旺带的。
  他终于知道,张晓儒为何会跟王发旺关系这么亲近。张晓儒并不知道王发旺的身份,却这么照顾他,王发旺自然对他另眼相待。
  有的时候,没有利益的套近乎,才是真正的亲近。
  段质夫并不知道,张晓儒只是为了晚上溜出去,王发旺能帮他开门。如果张晓儒知道,王发旺与白厅长有关系,早就巴结上了。
  张晓儒将杂货铺师兄弟的事拜托给段质夫后,也就没再关注此事,然而,过了几天,段质夫突然告诉他,找到他的大师兄唐双成了。
  张晓儒惊喜地说:“真的?”
  段质夫说:“我还能骗你?他是不是叫唐双成?原来在帽儿巷的杂货铺当大伙计?二十五六岁,还没结婚?”
  作为警察队长,抓抗日分子可能差点,但找人,绝对是专业的。张晓儒给的这些线索,足够他找到人了。
  张晓儒急切地问:“他在哪里?”
  段质夫说:“在城南街一家五金让当学徒。”
  唐双成原来在帽儿巷当了三年学徒,出师后成了店里的伙计,原本以为,干上十年,能成为杂货铺的小股东,以后也算安身立命了。哪想到,东家得罪了日本人,杂货铺开不下去。
  张晓儒惊诧地说:“五金店?”
  先不说城南街与帽儿巷相距甚远,而且五金店与杂货铺,差不多是跨行了。唐双成在杂货铺当了三年学徒,不应该再去其他杂货铺找事干么?怎么会去五金店呢?而且,还是从学徒干起。
  也就是说,三年之内,唐双成是给东家白干,甚至还要受尽欺凌。
  张晓儒不想再问了,段质夫也是通过其他人找的,唐双成到底是什么情况,去一趟不就知道了么?
  晚上,张晓儒去了城南路的这家五金店,他到的时候,五金店已经关门。张晓儒知道,学徒晚上是睡在店里的,只有伙计才有床,学徒不是打地铺,就是拿柜台当床。
  听到持续不断地敲门声,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谁啊?没看到已经歇息了吗?有事明天请早。”
  听到熟悉的声音,一向镇静的张晓儒,此时也有些激动:“大师兄,是我,晓儒。”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开杂货铺

  五金店内的唐双成,听到张晓儒的声音,差点从柜台上摔下来。他已经有两年没见过张晓儒,骤然听到张晓儒的声音,也非常激动。
  他跳下柜台,来不及穿鞋子,就冲到了门口,迅速打开了店门。
  唐双成个子跟张晓儒差不多,但非常瘦,脸色发黄,这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结果。打开门看清是张晓儒后,一把拉过来,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
  他们在杂货铺时,感情就很好。分别两年,再次见面,久久不愿意分开。
  张晓儒最先平静下来,轻声问:“师兄,你怎么来这里了?”
  唐双成松开张晓儒,苦笑着说:“杂货铺散了后,我也丢了差事,到处找事做,就来这里当了学徒。”
  他在杂货铺是大伙计,也是大师兄,距离二掌柜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到了五金店,又得从头开始。
  在杂货铺,唐双成管账,张晓儒的算盘,还是他教会的呢。可到了这里,他又得睡柜台打地铺,一切从头开始。
  张晓儒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去其他杂货铺当伙计呢?”
  唐双成忠厚老实,对东家真可以说是忠诚不二,这样的人不管哪家杂货铺,都应该会喜欢的啊。太原可不止一家杂货铺,到哪里找不到活干呢?
  唐双成叹息着说:“杂货铺的伙计,都是从学徒干起来的。而且,我们的杂货铺歇业了,别人看到我们就觉得晦气。”
  张晓儒关心地问:“你在这里怎么样?”
  唐双成叹了口气:“慢慢熬呗。已熬了快两年了,再熬一年多,就可以正式当伙计了。你别说,五金的利润比做杂货要高,而且事情也没这么多。随便卖个螺丝刀、铁钳,就是翻倍的利润。如果卖个电子管、三极管什么的,更是好几倍的利润。”
  张晓儒笑着说:“利润高的货物,销得也少,我还是喜欢杂货铺,货物周转得快,每天都能见到好多顾客。”
  唐双成黯然失色地说:“这倒也是,可其他杂货铺一听说以前的事,都不想要我。”
  张晓儒问:“大师兄,其他师兄弟的情况,你都知道吗?”
  唐双成叹了口气:“听说二师弟去了阳泉,其他几个师弟好像都回了老家。”
  其他几个师弟,年龄比张晓儒要小,日本人占领了太原,回老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张晓儒感慨地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们?”
  唐双成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别老是说我了,说说你,这两年过得怎么样?”
  张晓儒说道:“我回了老家,在家里办了家杂货铺。大师兄,你要是觉得在这里干得不如意,可以去我老家。虽然我的杂货铺小点,但可以交给你打理。”
  唐双成摇了摇头:“我在太原还过得下去,就不打扰你了。”
  张晓儒是他师弟,当师兄没能照顾好师弟,还要打扰师弟,那怎么行呢?
  张晓儒劝道:“你这叫过得下去?跟我走吧,不敢说让你有荣华富贵,至少吃饱穿暖没有问题。”
  唐双成感慨地说:“师弟,感谢你的一片好心,我熬了两年,再坚持一年就可以当伙计了。再干个几年,就是二掌柜,到时候多卖力气,兴许能当大掌柜呢,到时候,这辈子就不用再愁生计了。”
  至少要当十年伙计,才能当二掌柜。而当了二掌柜,除了每个月的薪水会加外,年底还可以参与分红。至于当大掌柜,更是所有学徒的终极目标。
  张晓儒不满地说:“那你得熬到什么时候?等当二掌柜时,都到不惑之年了。这样吧,我出钱,咱在太原办个杂货铺,你直接当大掌柜。”
  唐双成笑了:“晓儒,你知道办个杂货铺要多少钱吗?我们做一辈子,也攒不到这么多钱啊。”
  他以为张晓儒是开玩笑,根本没在意。
  张晓儒不以为然地说:“这两年,我攒了点钱,虽然不多,但在太原开个杂货铺应该是够的。”
  唐双成他胆子小,就算张晓儒出钱,也说道:“现在这年头,就算有本钱,生意也很难做呢。”
  张晓儒正色地说:“师兄,本钱我出,赚了你分红,赔了算我的,你薪水照拿,不让你担一分风险。”
  唐双成担忧地说:“那也是你的钱啊,亏了怎么办?”
  张晓儒说道:“咱们都是从杂货铺出来的,这里面的门道还不清楚?杂货铺交给你怎么会亏?咱这杂货铺一开,还能把其他师兄弟都招来呢?咱们不搞什么学徒,都给他们发薪水,就象一家一样。”
  在太原开杂货铺,以唐双成小心谨慎的性子,绝不会出任何问题,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唐双成缓缓地说:“我还是担心怕做不好。”
  张晓儒突然说:“今天咱们不说这事,走,找个地方喝酒。”
  对唐双成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可能就是当上二掌柜,至于大掌柜,只存在梦里。突然让他直接当大掌柜,感觉不真实。
  唐双成惊诧地说:“你什么时候学会喝酒了?酒就不用喝了,吃碗面吧,晚上根本没吃什么。”
  作为一名学徒,根本不可能吃饱,晚上就吃了一个掺夹着野菜的窝窝头。那个窝窝头,比鸡蛋大不了多少。他现在二十多岁,正当壮年,吃这么一点,早就饿坏了。他之所以店一关门就睡了,也是想通过睡觉,逃避饥饿。
  唐双成与张晓儒在街边找了个小摊,接连吃了三大碗才放下筷子。
  他摸了摸滚圆的肚皮,他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吃饱过了:“没想到这刀削面这么好吃。”
  张晓儒拿出点钱:“师兄,我这段时间都在太原,但平常难得出来,这点钱你先拿着用,给伯父伯母买点吃的。”
  唐双成吃了三碗面条,已经觉得脸上挂不住了,再拿张晓儒的钱,他还有脸吗?按说,张晓儒来太原,他得款待才行。可他兜里一分钱没有,最多请张晓儒喝碗水。现在吃了张晓儒三碗面,还要拿钱,他做不到。
  唐双成连忙推辞:“晓儒,你不能这样。”
  张晓儒正色地说:“我这可不是给你的,是给伯父、伯母买点吃的,或者买点粮食、布匹也可以,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


第二百七十章 一举三得

  回到东仓巷一号,张晓儒给王发旺带了瓶烧酒,还有包花生米。今天花了不少钱,虽然必须要花,他也早计划了这笔钱,但花出去后还是心疼。
  到王发旺这里,就没有猪头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王发旺并不介意,无论是把段质夫弄进警察教练所,还是给张晓儒晚上开门,都没想过要回报。
  张晓儒第一天,就给他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