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培林一愣,然后仰天大笑,好像听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笑话一样:“我是共产党?我是共产党?”
孙世润故意没听懂范培林嘴里的质问:“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承认了。”
范培林大声说:“如果我是共产党,那你也是共产党,所有人都是共产党。告诉你吧,这次来县城,我就是向常大队长报告,三塘镇确实有共产党活动。”
孙世润问:“三塘镇有共产党活动?谁啊。”
范培林笃定地说:“陈光华有重大嫌疑。”
孙世润原本还很感兴趣,可听到陈光华这个名字后,马上冷静下来:“有证据吗?”
因为他手里,就拿着三塘特务队陈景文报送的情报。三塘镇警备队三小队队长陈光华,向三塘特务队报告,范培林是共产党,而且还提供了范培林的情报网络。除了三小队外,一小队和二小队,都共产党渗透了。
范培林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但是,有人向我报告,陈光华在警备队到处散布抗日言论。”
孙世润玩味的看了范培林一眼,冷笑着说:“知道吗,这是陈光华在故意试探你。”
第三百五十六章 被咬舌
范培林并不知道,孙世润手里,已经拿到了陈光华报过来的证据。范培林为了谋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明知道是与八路军做生意,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让孙世润兴奋的是,范培林竟然与八路军做过军火生意。警备队的枪支是有数的,他不敢倒卖。但子弹和手榴弹,还真卖过不少。
范培林拿钱时笑得合不拢嘴,可现在才发现,这些钱都沾着血,很有可能是他自己的血!
晚上,张晓儒并没有回家,他在等着孙世润的审讯结果。有日本人的支持,有陈光华和陈景文提供的情报,范培林不死也得脱层皮。
孙世润在县城对范培林动手,张晓儒就给陈景文和张达尧打了电话,在三塘镇同时动手,断范培林的后路。
在三塘镇,张晓儒要让范培林成为共产党,他绝对成不了国民党。如果让他成为国民党,也绝对不会是共产党。
内有陈光华和他发展的几十名同志,外有三塘特务队的陈景文,以及三塘镇维持会的张达尧。范培林从他决定要举报陈光华的那一刻,就陷入了危险。
孙世润向张晓儒汇报时,张晓儒正在听电话,是陈景文打来的,三塘镇那边,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范培林的情报网成员,纷纷落网。
在陈景文的严刑拷打下,范培林的亲信,有几个是经得住考验呢?范培林原本就与根据地有生意来往,就算他不出面,但这事早被陈光华掌握。有些事情,还是他和张达尧一起推动的,范培林只顾着赚钱,哪想到这些都是要自己命的深坑呢。
孙世润看到张晓儒办公室的灯亮着,就过来敲门,张晓儒果然在:“张科长,范培林基本招了。”
张晓儒不满地说:“什么叫基本招了?”
孙世润说:“范培林承认了所有的事,除了他是共产党之外。”
张晓儒冷冷地说:“他不承认共产党,就是没招认啊。你过来干什么?是审不出来?还是不想审了?这样吧,明天送宪兵队,看看人家是怎么审的。”
孙世润忙不迭地说:“张科长,千万别。我马上回去连夜审讯,一定拿到范培林的口供。”
如果送到宪兵队,这件事跟自己还有什么关系?为了在日本人面前有所表现,他必须使出浑身解数。
张晓儒冷冷地说:“不是要拿到范培林的口供,而是要坐实范培林共产党的身份。只有让所有人无话可说,别人才不会怪你。否则,你对范培林用刑,常科长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你。”
常建有虽然不怎么管特务队的事,但他还是调查科长,甚至可以撤换孙世润。
之前常建有就交待过,对范培林只可问话,不能动粗。可孙世润不但审讯了,还用了刑,老虎凳、辣椒水、皮鞭都用上了。
范培林已经承认,他与八路军有过交易,但并不承认是共产党。一来,这本就是无稽之谈,二来,只要他承认,就再也走不出特务队的大门了。
孙世润坚定地说:“我马上再去审讯,一定让别人无话可说。”
张晓儒叮嘱道:“我只能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明天早上,我会亲自向常科长汇报这次的审讯工作。”
孙世润咬着牙,坚定地说:“天亮之前,一定会让范培林承认他是共产党。”
张晓儒拿出一份名单,说:“不能屈打成招,一定要有证有据。对了,三塘镇那边,对范培林的手下动手了,他们的口供都说明,范培林早就暗中为八路军做事,还发展了一个情报网。这是他情报网的成员名单,也就是你,换成别人,我早交给日本人了。”
看到三塘镇已经动手,而且范培林的情报网成员,也都承认与八路军交易。孙世润不敢怠慢,马上回了特务队审讯室。
范培林看到孙世润凶神恶煞地走进来,顿时觉得不妙。
他有气无力地哀求着说:“孙队长,我可什么都招了。”
他现在死的心都有了,特务队的这些刑讯,真不是人能受得了的。
孙世润冷笑着说:“可你还没承认自己的身份。”
范培林苦笑着说:“我不是八路军,更不是共产党。跟他们虽然有过交易,但都是看在钱的份上。孙队长,这年头,想赚大钱,怎么可能不跟他们打交道呢?”
孙世润冷着脸说:“拿烙铁!”
烙铁、插竹签、拨指甲、用烧红的铁丝,刺入范培林的皮肤。
人的表皮受伤,是最能感觉到痛的。范培林昏迷过去多次,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承认,否则死的就是自己。只有咬牙坚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严东望看到昏死过去的范培林,问:“队长,怎么办?”
孙世润拿出一份早准备好的口供,冷冷地说:“让他按手印。”
严东望悄声说:“如果他醒来后,反悔怎么办?”
旁边的陈国录,突然提议:“那就让他永远也醒不来。”
严东望明白了陈国录的意思,吃惊地望着孙世润:“这……”
孙世润意味深长地说:“共产党很顽固,咬舌自尽也不是不可能。”
有这份口供,再加上三塘特务队掌握的人证物证,范培林死了,反而能坐实他的身份。
在特务队要弄死一个人,实在太容易了,“咬舌自尽”更是容易。范培林在昏迷中,被人扳开嘴,用钳子夹着舌头,将之拉了出来。扳开的嘴,突然被人按住天灵盖和下颌,重重的合上,舌头就被“咬”断了。
范培林死后,孙世润第一时间向张晓儒作了汇报:“范培林承认了共产党身份,可在得知,我们掌握了他在三塘镇的情报网后,突然咬舌自尽。”
张晓儒提醒道:“太可惜了。对了,你赶紧向上杉君报告,他很关心此事。”
常建有上班后,才知道范培林的事情,他怎么也没想到,明明是范培林报告,陈光华有共党嫌疑,为什么他就成了共党呢?
第三百五十七章 调人
常建有也想过,可能是张晓儒护短,毕竟陈光华与张晓儒是一个地方出来的,陈光华曾经是张晓儒的手下。
可范培林的审讯,却是孙世润一手经办。蚕食计划的情报,也是孙世润搞到的。常建有可以肯定一点,蚕食计划他只向范培林透露过。
如果八路军的情报,真是从三塘镇搞到的,范培林的嫌疑确实很大。
可是,范培林却死了。临死,还供认了他是共产党。
看着范培林的供词,常建有眉头紧蹙,这证词被人动了手脚的痕迹太明显。
常建有看了一眼张晓儒,将供词随手扔到桌上:“你觉得,范培林会是共产党吗?”
张晓儒苦笑着说:“共产党脑门可没刻字,哪那么容易确定呢?但是,只要是三塘镇警备队参加的军事行动,八路军似乎就早有准备。”
常建有摇了摇头:“这只能说明,警备队有共产党的内线。不能说明,范培林就是共产党。”
张晓儒轻声说道:“科长,三塘特务队,发现了范培林建立的秘密情报网。我们抓到了情报网的几名成员,都是警备队的人。其中,一小队和二小队的队长,都被他发展成了情报员。”
常建有吃惊地说:“什么?”
张晓儒平静地说:“陈光华发现了端倪,范培林反咬一口,诬陷他是共产党。陈光华向三塘特务队的陈景文报告,趁着范培林来县城时,果断出击,这才查明了真相。”
常建有问:“有证据吗?”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有,人证物证俱全。科长,我们还查明,范培林长期为八路军提供物资,听说八路军被服厂的裁缝师傅,也是范培林介绍的。”
在三塘镇,不管是人证还是物证,都能随时弄到。不管范培林想当八路军还是国民党,都没问题。
常建有叹息着说:“这个范培林,财迷心窍,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了。”
张晓儒说道:“他既想赚钱,也想为自己在共产党那里留条退路。可他没想到,辜负了科长的信任,迟早不会有好下场。他加入共产党,也应该是政治投机。”
常建有冷冷地说:“政治投机?脚踏两只船,没想到腿却劈断了。这样的人,不死在审讯室,也要死在刑场。”
听到常建有的话,张晓儒无声地笑了。常建有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范培林极度失望。换句话说,常建有已经相信了范培林是共产党的结论。
张晓儒叹息着说:“范培林死有余辜,没有让他受够严刑,被他自尽,实在是便宜他了。”
常建有突然问:“范培林既死,他空出来的中队长之位,你觉得由谁担任合适?”
张晓儒一愣,马上说:“警备大队的事,我怎么能插手呢?”
常建有说:“又不是让你决定,只是听听你的意见。”
三塘镇警备队一个中队长和三个小队长,除了陈光华外,其他全部是共产党,或被范培林拉下水,为共产党提供情报。
新的警备队长,似乎不用考虑,让陈光华升任便是。可常建有却不想提拔陈光华,范培林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可不信。
张晓儒微笑着说:“三塘镇离八路军不远也不近,几乎会参加每一次皇军的扫荡行动。科长如果看谁不顺眼,这次倒是个机会。”
常建有一张嘴,他就知道陈光华没戏。既然没戏,就不要提陈光华。否则,只会让常建有更加反感。
张晓儒的话,让常建有陷入沉思。是啊,范培林留下的空缺,完全可以安排一个看不顺眼的手下。
常建有目前最看不顺眼的,就是第八中队的胡秋元。胡秋元原是曾希离的手下,算是国民党投诚过来的,第八中队的士兵,也有一半以上是警备大队安插进去的,但常建有总觉得胡秋元与自己不是一条心。
常建有突然说:“晓儒,我想把关兴文调回县城。”
他心里已经决定,让胡秋元去三塘镇。但是,胡秋元只能人去,部队却不能过去。把胡秋元调走后,又得新调一人担任第八中队的中队长才行。
常建有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选:关兴文。
关兴文在大枫树据点的表现很抢眼,多次与游击队交手,作战勇敢,与游击队交手,鲜有败绩。
这次太岳十六团与双棠县游击大队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