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交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镇上转了一圈,张晓儒没找到合适的铺面。
  再回到小酒馆时,发现郭记裁缝铺外,竟然来了几个警备队员,为首者,正是范培林。
  张晓儒心里一动,范培林来这里,肯定没好事,马上走了过去,笑吟吟地说:“范队长,幸会啊。”
  范培林斜睨了张晓儒一眼,淡淡地说:“哦,是你啊,来镇上办事?”
  张晓儒马上掏出烟,恭敬地给范培林敬了一根:“是啊,来办点事。范队长执行公务?”
  范培林指了指郭记裁缝铺:“抓几个抗日分子。”
  张晓儒心里暗骂,范培林果然吃人不吐骨头,欠别人的货款不结,就想安个抗日分子的名号。
  “郭裁缝是抗日分子?范队长,是不是搞错了?”
  范培林冷笑着说:“你觉得我会搞错吗?”
  正说着,郭青平被五花大绑着押了出来,跟在后面的,还有两个年轻后生。
  郭青平看到张晓儒,像是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张兄弟,麻烦你跟范队长说说,我真不是抗日分子啊。不就是催了货款吗?我不要了行不?”
  范培林气急败坏地说:“姓郭的,告诉你,那些货款不是不结,根据我们的调查,那是八路军的经费!你个八路军的探子,别想血口喷人!”
  张晓儒在他耳边轻声说:“范队长,既然人家钱不要了,何必再抓人呢?”
  范培林冷笑着说:“你算哪根葱?老子办事要你教?”
  张晓儒不慌不忙地说:“这次在西村,我可是从死人堆里,把小川队长背出来的。过几天,我还得去趟县城,到时常科长问起,三塘镇竟然发现了八路军的探子,肯定会令我详细报告的。范队长还不知道吧,我已经是新民会的临时雇员了。”
  范培林怒眉睁目,盯了张晓儒好一会,这才缓缓地说:“人可以放,但他得收拾东西滚蛋,再被我看到,可没这么好说话了。”


第七十四章 免费

  警备队的货款结不到,郭青平等于瞬间破产。
  范培林不让他在三塘镇待下去,他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张晓儒跟着郭青平到了郭记裁缝铺:“郭掌柜,今后作何打算?”
  郭青平颓废地扑在柜台上,他真想大骂一场:“民国二十年,日本兵来东北祸害,我只能逃回关内。好不容易过了几年清静日子,没想到他们又来了。天下之大,怕是没有我容身之处了。”
  张晓儒看着店内摆着的唯一成品衣服,说:“你有门好手艺,在哪里都能活下去。”
  郭青平摇了摇头,沮丧地说:“不行了,手艺再好,没人做衣服也白搭。就算接了生意,不但不结账,还诬陷你是八路军探子!别人靠手艺吃饭,我靠手艺会送命。”
  张晓儒突然心里一动:“要不,随我去淘沙村,倒是可以让你施展手艺。”
  郭青平抬起头,他现在真到山穷水尽了:“什么生意?”
  张晓儒缓缓地说:“给自卫团做军装。”
  郭青平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做军装?不做不做。张先生,您到底是什么人?”
  张晓儒如实说道:“我是淘沙村维持会长,兼自卫团长。”
  郭青平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你也给日本人卖命?”
  张晓儒平静地说:“你去了就知道,放心,我不会欠你货款,还可以先付一点给你。”
  郭青平坚定地说:“不去!”
  哪怕是饿死,他也不想给日军的走狗做衣服。
  张晓儒走到里面看了看,发现还挺适合开酱菜馆的:“好吧,我不逼你。你今天就得搬走,这家铺面也空出来了,正好我租下来。”
  外面两个门面,可以用来接待客人,后面有个院子,可以摆那里坛坛罐罐。
  另外,还有三间房,最重要的是,有个后门,方便出入。
  虽然宋启舟就住在隔壁,但睡不着的肯定是他。
  郭青平原本以为张晓儒要用强,没想到张晓儒却将话题转到了铺面上。
  还有几天,这里就要到期,就算没到期,他也不能继续租了。
  范培林让他离开三塘镇,就算能留下来,也交不起租金。
  郭青平等张晓儒回到前面时,犹豫了一下,问:“张先生,能否跟你商量件事?”
  他对张晓儒的人,是很感激的,先请吃饭,又从范培林手里救出自己。
  唯一反感的,是张晓儒的身份。
  张晓儒没等他开口,就断然拒绝:“不行。”
  郭青平张了张嘴,他原本以为,张晓儒会让他说来听听。
  张晓儒问:“你这家铺面应该是蒋会长的吧?”
  郭青平应道:“是的。”
  张晓儒摆了摆手:“那就没问题了,你们慢慢整理东西,我去把租赁事宜办好。”
  在镇公所,张晓儒见到了蒋思源,跟他说起要租郭记裁缝铺的事。
  蒋思源消息很灵通:“听说你从范培林手里救下了郭裁缝?”
  张晓儒笑了笑说:“也不算救,我只是不想刚租下铺面,前任就死了。”
  “原来如此。”
  张晓儒解释:“我今天也是与郭青平第一次见面。”
  “行,让王朴堂给你办手续。虽然是熟人,但桥归桥路归路。”
  “那是当然,别人租是多少钱,我一分不少。”
  蒋思源意味深长地说:“你来镇上开酱菜馆,我是很欢迎的,你的酱菜清脆爽口,生意一定错不了。”
  张晓儒自然明白蒋思源的意图,马上说:“多谢会长称赞,以后您府上的酱菜我包了。”
  他在心里骂娘,蒋思源身为三塘镇的首富,连酱菜也不想花钱。
  蒋思源笑吟吟地说:“那就多谢了,现在去办手续吧,让郭青平赶紧腾地方,明天你就能搬进来。”
  他确实喜欢吃张晓儒的酱菜,但又不想花钱。
  越是有钱的人,越喜欢占人便宜。
  既然张晓儒答应包下他家的酱菜,租赁之事,自然再无阻碍。
  张晓儒感激地说:“多谢会长。”
  王朴堂与张晓儒多有交往,得知张晓儒要来开酱菜馆也很热情。
  虽然极度不愿意,但张晓儒也得表示,以后王朴堂的酱菜,他也包了。
  此话落音,王朴堂以最快的速度,帮他办好了一切手续。
  张晓儒再次回到郭记裁缝铺时,发现店里来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隔壁酒馆的伙计。
  他们有的拿着布料,还有的拿了店里那件唯一的成衣,有人还想去搬角落里的缝纫机。
  张晓儒喝问:“你们干什么?”
  “郭青平欠我们店里钱,他想溜?门都没有!”
  郭青平看到张晓儒,急道:“张先生,只要你帮我还清饭钱,我愿意给你们做军服。”
  店里最贵重的,就是那两台缝纫机,如果被拿去抵账,他往后余生,真的只能当乞丐了。
  张晓儒缓缓地说:“还清饭钱没问题,但有个事得先说清楚。你做军服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如果是收费的,我可不要。”
  郭青平毫不犹豫地说:“免费,绝对免费,只要是军服就免费。”
  他想着,自卫团最多就几十人吧,自己有两台缝纫机,最多半个月就能做好。
  军服的款式一样,大小型号也只有几种,只要确定了款式,做起来非常快。
  张晓儒笑了:“这可是你说的,只要是军服就免费。”
  郭青平郑重其事地说:“对,只有是做军服就免费,只要你提供布料、针线,就算做一年也行。当然,我们吃住你得解决。”
  张晓儒笑吟吟地说:“当然没问题。”
  他转而对酒馆的伙计说:“郭掌柜的账算我的。”
  “好啊,那给钱吧,利息就不要了,给十三元六角七分就行。”
  张晓儒看了那伙计一眼,淡淡地说:“行,还是挂账上吧。”
  伙计很为难:“这个……这个……”
  此事他不能作主,但回去问东家,必然又要挨耳光。
  张晓儒说:“这样吧,你回去问一下你们东家。告诉他,最多三天,就让魏雨田送钱,如果没送,你们来淘沙村找我要钱。”
  伙计不敢再回去,对另外一人说:“你去问一下东家吧?”
  不出两分钟,那伙计捂着两边的脸颊回来了,他在门口喊:“东家应了,挂账。”
  他的脸都打肿了,说话时舌头都捋不直。


第七十五章 金条

  张晓儒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两句话,就把自己的烂账接了过来,郭青平呆住了。
  看得出来,酒馆的伙计并不愿意给张晓儒挂账。
  可为什么那东家愿意呢?
  看来还是张晓儒维持会长的身份,这些汉奸,就只知道吸老百姓的血。
  对张晓儒越来越不满,郭青平特意让张晓儒多租了几辆马车,把裁缝铺的东西全部拉走,哪怕用不上的物品,也不给张晓儒留下。
  张晓儒却不以为意,自己确实有点趁人之危。
  可要不是这样,郭青平怎么会心甘情愿去淘沙村做军服呢?
  看到郭青平只有几匹布了,张晓儒说:“郭掌柜,要不要进点回去?”
  郭青平淡淡地说:“张会长,你现在是我东家,从今往后,千万别提‘郭掌柜’,喊我郭裁缝便是。镇上有家布店,你需要什么样的衣服,自己去进布料就是。”
  张晓儒笑了笑:“那行,做衣服需要哪些材料,你给我开个单子,过天我来进。镇上没有,就去县城。”
  郭青平说话的时候,略微有些自得:“只要有布,做几十套衣服的针线我还是有的。”
  张晓儒看到他的纽扣货,里面只有十几枚了,随口问:“纽扣够吗?”
  郭青平脸一红:“你可以买点纽扣,我不多了”
  张晓儒微笑着说:“还是开个单子吧,淘沙村不比镇上,出来一趟不方便。”
  郭青平不再坚持,既然张晓儒想买,随他去就是:“好吧,你准备做多少套?”
  “先来一百二十套吧,六十套秋装、六十套冬装。”
  郭青平点了点头:“也就是二三个月的事。”
  张晓儒帮自己还了饭钱,又免了自己一灾,给他白做几个月事,倒也无可厚非。
  郭青平的家当,整整装了六辆马车。
  张晓儒也没在意,他又在布店买了几匹花布,准备给母亲和关巧芸、张玉亭做身衣服。
  到淘沙村后,马车直接送到张家大院门口。
  张达尧看到浩浩荡荡的车队,诧异地问:“晓儒,这不是镇上的郭掌柜吗?”
  张晓儒笑着说:“他现在不是郭掌柜,是我们郭裁缝了,给咱们做军服的。”
  张达尧惊讶地说:“做军服?”
  张晓儒说:“你看看,咱们穿的都是自己的衣服,一点精神也没有。再说了,马上入冬,得给大家准备套棉衣。”
  张达尧担忧地说:“可是,哪来这么多钱?”
  “自卫团都是村里人,可以公款摊派。另外,我也可以分担一部分。而且,郭裁缝说了,给我们做军服不收钱,我们只要出布料和针线纽扣之类的就行。”
  张晓儒开杂货铺,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形式新颖,以货易货,两头都可以赚钱,正好可以拿出来补贴。
  张家大院的后院很大,院子里套着院子。
  乔子清占了东南角的院子,张晓儒把西南的小院子交给郭青平。
  郭青平觉得房子太大,院子里竟然有六间房,院子里还有口井:“张会长,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我们一家住一间,两个伙计住一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