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威龙-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原郡阳邑县,整个县城已是千疮百孔,城墙之上到处血迹斑斑,城墙之下以是尸体遍野。
“唉!围城半月有余,城中百姓死伤无数,其药材短缺,若援军不及时赶到,阳邑县难保。”城墙之上到处可见守城伤员,其中还有许多百姓手握农具死守阳邑县。
“沮大人,吾等愿为汝突围,如今城北攻势最弱,只等天黑,定能将大人送出阳邑。”城东城墙之上,只见数人站立城墙之上遥望城外黄巾大军。
一位身穿布衣,相貌普通,看似三十出头的男子指了指城外黄巾军“突围,难也!黄巾军人马将近一万五,其三天两头攻城,每次分五千人马攻城,并早已将各处官道封锁。要不是城中百姓自愿守城,阳邑县在十天之前就已沦陷。”男子又回头看了看坚守城池的百姓们,一脸摇头“再说,沮某虽不会武艺,但也是阳邑县县令,百姓不顾自身为其守城,吾又怎能丢下城中百姓而离去。若如此,沮某岂不是猪狗不如,陷于不义,还不如现在就从城上跳下,死个一了百了。”
“大人赎罪,此乃丁某罪过。”男子身旁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忙弯腰拱手赔罪。
沮县令摆摆手,遥望天边鱼肚白“好了,不必多说,再过半个时辰天一亮,黄巾军又要攻城,速传令下去,谨守城墙。并为沮某准备一把兵器,今沮某要与阳邑县共存亡。”
“大人,汝还是先回县府吧,城墙上危险万分,若有差池,丁某担当不起。”自称丁某青年名叫丁杰,阳邑本县人士,也是阳邑县县丞一职。
“汝看看,汝听听。”沮县令指向城下靠在街道两边受伤哀声不断的百姓们,一个个伤痕累累,其中更有百姓抱着自己死去亲人痛哭,甚是可怜。“担当不起,吾更是担当不起,作为一县县令,无能保护百姓,居应许百姓为其守城,而吾却龟缩县府受百姓们保护。今日若还是退守县府,那吾哪还有脸面对阳邑城中的父老乡亲…………………。”沮县令越说越悲愤,双眸中不知不觉流下一滴滴痛恨泪水。
“大人………………………………。。”丁县丞拔出腰间佩剑“丁某愿与大人死守到底。”
日出天明,随着一阵阵鼓声响起,城东外黄巾军开始大集合,一队队人马整齐待命,只能一道命令即可攻城。
“大人,黄巾军今日举动大变,想必要发动总攻。”城墙上,丁县丞一见黄巾军举动,脸色惊变道。
反而沮县令冷静平淡,好像早已知道此事似的,一点没露出紧张神色“黄巾军每日伤亡惨重,围城又有半月,其兵马损伤不少,粮草更是短缺,大军早已不耐烦。如若没有猜错,今日黄巾军定会大举进攻。援军今日要是没有赶到,阳邑县定会沦陷。”
沮县令在这半月个仔细分析过黄巾军攻城,半个月下来,黄巾军一天攻击高过一天,其更是猜到黄巾军已是等不耐烦,定会对阳邑县展开全面进攻。之所以如此,沮县令才会亲自坚守。
一阵号角声传开,黄巾军展开全面进攻,上万人喊杀声传遍方圆数十里。黄巾军快速冲到城墙之下,摆好一道道长梯,一个个快速往城墙上爬去,转眼功夫已和城墙上百姓们厮杀而起。
守城半个月,阳邑县守城所用的弓箭、檑木、巨石、滚油早用的一干二净。甚至前几天还将城中百姓房屋拆掉,取檑木与巨石抗敌。将井水取出的水烧热当做滚油用来抗敌,反正能用全都用了。
“丁县丞,阳邑县最多坚守三个时辰,若两个时辰之后,援军还没赶到,速打开城北大门,带百姓们逃出阳邑,往晋阳离去。并且派一支人马将城中粮仓全部焚烧,就算城破,也不能留下一粒粮食给黄巾军。”沮县令一剑刺死刚爬上城墙黄巾军,转头忙于身旁丁县丞下令道。
黄巾军来势汹汹,城墙上百姓坚守一个多时辰,就难以在坚守,往城下退离。一声‘轰’巨响,城东城门被黄巾军攻破,大量黄巾军拥挤城中。
“快,点燃推车将推出挡在城门下,不可让黄巾军进城,不然城中百姓危已。”一辆辆堆满干柴被点燃的推车从小巷中推出往城门方向冲来。瞬间城门下火光冲天,黄巾军根本不敢靠近,有数十人冲的太快,被活活烧死在城门之下。
“传令,速撤离城东,大军向城北靠拢。”眼前火墙只能坚持一会,沮县令没什么犹豫,忙下令往城北方向撤离,并让丁县丞提前带一队人马前往城中粮仓,将粮仓焚烧掉。
沮县令带着人马下城往城北靠拢,人还没走出数千米,只听城北方向传来‘哒哒哒’马蹄声,声势浩大,如雷鸣巨响。
“不好,难道城北沦陷不成。”一听大量马蹄声传令,沮县令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双眸死死注视城北街道方向。
“大人,大人……,赶到了,赶到了,援军赶到了………。。”丁县丞带着一队人马朝沮县令狂奔而来,疲惫不堪脸上居然露出一丝希望与微笑。
………………………………
第二十一章 沮授沮公与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杀!”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一马当先,越过沮县令,朝不远处黄巾军冲散而来。狂刀飞扫,寒光一闪而过,血溅如喷泉横飞,只见惨叫连连,地上以倒下数具尸体。
关羽杀戮并没有停息,当他单骑冲入黄巾大军之中,就准备大开杀戒。此时他如一头下山猛虎,而黄巾军在他面前就如一群任人宰割羔羊,虎入羊群,可想场面有多血腥。
“关将军真乃神人也,单刀直入,无人可挡。”
“是啊!是啊!以吾看,就是吕将军在此也不如关将军威猛。”
跟随关羽而来的骑兵们,原本见到如此血腥混乱场面,吓得一个个根本不敢上前厮杀。但见关羽如武神般威武,一个个对刚才场面已冷静下来,此时更有人策马上前与黄巾军展开厮杀。
“弟兄们,吾等都是并州男儿,怎能让黄巾军杀害并州父老乡亲,夺并州粮草。既然要当兵,就不该贪生怕死,若有不怕死者,可与吾一同冲杀,若做怕死者,大可往后退去,并州军不需要孬种。“朱生策马冲入黄巾军中,手中狼牙棒猛力朝一边黄巾军砸去,‘砰’一声,狼牙棒威力十足,数人被砸飞出四五米,倒地不起,一命呜呼。
“对,兄弟们………。冲啊!”尤三高举手中双刃巨斧,身后骑兵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策马狂冲,面对骑兵冲锋,黄巾军转眼功夫就被冲溃,一个个向城门外撤离。
“尤三、朱生,二人敢不敢与关某到黄巾军军营中走上一走。”关羽长刀指向城门外大量攻城黄巾军,脸色平静道。
朱生狼牙棒紧握,双眸看向关羽“有何不敢,朱某愿随关兄左右,冲出城外杀那黄巾底朝天。”
“哈哈哈……………。,别忘了还有尤三俺!”尤三将血迹斑斑巨斧扛在肩膀上,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凶煞目光似狼注视城外羊群。
关羽嘴角微微一笑,双腿一拍马腹,策马往城外冲去“若不怕死,尽管跟上。”
由关羽、朱生、尤三三位猛将带领,五百骑兵如一把收割人命死神镰刀,马蹄所踏经过,必有黄巾尸体铺路,一道道惨叫声传遍整个东城之外。
望着五百骑冲入城外,大开杀戒,站立城中沮县令等人看的傻楞当场,特别是关羽高猛背影,在众人脑海中驱之不散。
“擒贼先擒王,此三人乃虎将也,其红脸将军更是有万人敌之勇。”沮县令擦了擦脸上血迹,脸上紧张神色渐渐放松下来。
“沮大人,援军及时赶来,以在城北、城西与黄巾军展开厮杀。”丁县丞忙上前禀报道。
“看来不出一个时辰,黄巾军必退之,阳邑无忧,阳邑无忧也。”沮县令松下一口气,一屁股坐立街道旁店铺外,对他一文弱书生而言,厮杀数个时辰,体力已是极限。“快,丁县丞,汝派人马速去城中粮仓,在援军没有进城之前,务必将粮仓守住。”
粮草是乱世中最重要物质,此次黄巾军攻打阳邑,十之**就是为此县粮仓而来,现援军及时赶来,沮县令也不会下令让其焚烧,反而要派人马死守。
……………………………………………………………………………………………………………………………。
城北外,喊杀声连连,刘隆所率领并州新军在阳邑县即将攻破之时赶到。大军在接近阳邑县几里路,就听到喊杀声不断,为了及时赶到,刘隆先派关羽率五百骑兵往城东而来,而自己与高顺快速赶到之后,大军分别在城北与城西两处城门外与黄巾军展开厮杀,面对突然出现并州军,黄巾军根本不够招架。
转眼功夫,城北与城西两处黄巾军将领分别被高顺与姜冏二人斩杀。群龙无首,黄巾军一下大乱而起,并以快速往城下退散,他们本就是百姓出生,没有一天训练,面对突然袭击,吓得已是魂飞魄散。
“高顺,汝速带一千人马前往城南坚守,其城北、城西两处分别派五百人上城墙死守,其余等人速与吾进城。”刘隆分派几队人马,自己则带着剩下一千左右人马快速进入城中。
城东外,关羽五百骑兵无坚不摧,四千多黄巾军根本无法阻挡,关羽单骑冲入黄巾大军之中七进七出,死在他刀下黄巾军,少说数百人。更一刀斩下一名渠帅首级,不到半个时辰,城东外已是混乱一片,鸣金声一向,黄巾军如潮水般退去。
正如沮县令说的一样,关羽擒贼先擒王,不到一个时辰,黄巾军就被击退。当然,要没有援军及时赶来,要没有关羽所率领五百骑兵,阳邑县定会沦陷。
大战结束,城中百姓与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刘隆将原本守城人马派下休整,则在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派五百人马谨守,分别由高顺、关羽、尤三、朱生四人把守。
此次虽击退黄巾军,但也不能大意。能获胜主要在于刘隆大军突袭让黄巾军防不胜防,面对面交战之下,刘隆兵马就算获胜也要损失惨重。
阳邑县府,刘隆坐立大堂,身后左右拔刀站立,姜冏站立一旁不敢多言。此时刘隆脸上没有一点喜悦,阴沉就像乌云密布,因为城中死伤百姓实在太多,自进城,到处可见百姓尸体。
“还好大军来的及时,要是在晚一步,阳邑定沦陷。”五天五夜不停赶路,途中根本没多少休息,要在途中耽搁一个时辰,阳邑局面不堪设想。
“报………………!大人,阳邑县县令求见。”一名士兵从外快速奔跑进来,朝刘隆禀报道。
“快,快请其进来。”
沮县令休息片刻之后,得知援军刘偏将正在县衙,忙于丁县丞往县衙赶来。迈步进入县衙大堂,当看到高坐刘隆,沮县令不由惊讶片刻,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刘偏将居然是一位如此年轻将领。
“罪官沮授,拜见刘偏将。阳邑县百姓死伤惨重,乃是本官无能,还请刘偏将治罪。”沮县令进入大堂,朝刘隆下跪,并口口声声自称罪官。
刘隆站起,跨步上前忙扶起沮县令“沮县令快快请起,此事刘某早已从百姓口中了解情况,守城之事根本不是沮县令之过,反而是沮县令之功。若不是沮县令坚守阳邑县半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