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威龙-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隆站起,跨步上前忙扶起沮县令“沮县令快快请起,此事刘某早已从百姓口中了解情况,守城之事根本不是沮县令之过,反而是沮县令之功。若不是沮县令坚守阳邑县半月,吾又怎那及时赶到救级。搞不好阳邑县早已沦陷,城中百姓被屠,房屋被焚。”

    一进城,刘隆就从百姓耳中得知沮县令在阳邑所作所为,阳邑县任官两年,无一贪污,并深受百姓爱戴。要不是沮县令早做防备,防止黄巾军的话,或许在第一天当夜子时就被黄巾大肆偷袭成功。

    “对了,沮县令是不是冀州广平人氏,字公与。”沮授二字让刘隆想起东汉时期一位名人,只是此时乃并州,刘隆不敢确定,只好细细问道。

………………………………

第二十二章 沮授献计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沮授当场愣住,心中暗想眼前刘偏将又如何知晓自己是冀州广平人氏,并连自己字都清楚,跟自己像是多年不见好友似的;如此了解。

    “刘偏将所言甚是,沮某的确是冀州广平人,字公与。只是吾不明,刘偏将对吾如此了解,难道也是冀州广平人氏。”沮授微一拱手,仔细道来。

    听到沮授介绍,刘隆脸色露出一丝丝喜悦“刘某不是冀州人氏,早年周游冀州广平之时,就听闻广平县有位先生姓沮名授字公与,此人少有大志,而多权略,并任茂才。”刘隆停顿下,接着言语道“只是刘某当时有事,匆匆一别广平,没有前去拜访,实乃可惜也。但却没想到会在阳邑与先生相遇,实在刘某之幸事。”

    为了博得眼前沮授好感,刘隆故意胡编乱造,言语中对沮授相当敬之,一口一个先生。反正他将近两千年后之人,乱语也不会有人思索。

    沮授何许人也,能让刘隆对其有礼敬之,那可是今后袁绍手下一位谋士,智谋不在袁绍手下田丰、许攸两位大谋之下。

    沮授谋略不凡,奈何明主不听,不受其重要。若袁绍听取沮授谋略,官渡之战成王败寇或许与曹操换换位子也说不定。

    “不敢,不敢,沮某的智慧只是小打小闹,不足一提。与刘偏将相比,相差甚远。刘偏将年少有为,此次以三千人马退敌数万黄巾,可谓功不可没。”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相见恨晚。

    “说起来,能相遇公与先生还要感谢黄巾军,若不是他们,吾二人也难以在此相遇。”刘隆让其手下搬上一张凳子,二人对立相坐,一聊就是一个时辰。

    “报……………。!”就在二人聊的甚欢将近午时,一名士兵匆匆从外跑了进来,拱手单跪朝刘隆禀报道“禀报大人,吾军粮草已所剩不多,难以维持一天。”

    粮草没了,刘隆转眼愁云而起,没有粮食,自己再多人马也无用。当初跟吕布分开之时,吕布那家伙只留下够三千人四天四夜粮草,刘隆为了省吃俭用可熬到阳邑,一路上大部分吃的都是稀粥,也正是如此将士们能煎熬五天五夜赶到阳邑。

    “该死的吕布。”刘隆心中暗骂,要不是吕布存心想害自己,自己又怎会无粮。

    “刘偏将放心,粮草之事交于沮某。阳邑城中,要武器没武器,要人马没人马,剩下的只剩粮草。等下,吾速派人将粮草送到汝大军军营处。”沮授见刘隆为其粮草而烦心,忙为解犹道。对他而言,没有刘隆兵马,又何来阳邑城安稳,更别说粮草之事。

    “那多谢沮县令相助。”刘隆站起,朝沮谢礼道。

    粮草之事解决,刘隆心中一块大石也算落下,剩下的就是如何将黄巾军驱赶出太原郡之地,时间一长,战斗变得拉锯战,对谁都没好处。

    “阳邑县方圆数十里全是平原,根本无埋伏之地,要想将黄巾军赶出太原,看来问题十分困难。沮县令,不知你对黄巾军有何看法。”二人展开地图,刘隆指了指地图上阳邑县,并在县城外圈了个圈,请教沮授。

    沮授既然不是泛泛之辈,刘隆当然要看看此人是不是如传闻一样了得。

    “坚守阳邑,静观其变。”沮授摸了摸两撇小胡子,只说了八个字。

    “坚守阳邑,静观其变?还请沮县令明说。”刘隆此时细想,大军击退黄巾军,坚守住阳邑,将士士气高涨,此时更应该夜袭黄巾军营,一鼓作气。

    沮授指了指阳邑县城中粮仓“黄巾军虽大败,士气低落,人马损失惨重,可其人马还最少在一万之上,就算夜袭成功,其自己兵马也会损失惨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沮授仔细分析过,黄巾军大部分是百姓组织而成,可就是单单百姓组织,拿下上党郡是轻而易举,从此可看出,黄巾军也是有一定实力。

    沮授看了一眼刘隆,平淡言语接着道“黄巾军为何要攻打阳邑区区一小县城,而不直接进军晋阳,为的还不是城中粮仓。数万多人每日消耗粮草庞大,若黄巾军不攻城抢夺,根本维持不住大军人马日常伙食,所以,宁可消耗半月时间,也要将阳邑县攻打下来,万万没想到刘偏将及时赶到,将黄巾军击退阳邑。如今黄巾军粮草早已所剩不多,从黄巾军这段时间举动来看,最多不到五天,在这五天之内,黄巾军除了进攻还是进攻。要想出手,必在五天之后,才是吾等出手最佳时机。”

    刘隆点了点头,觉得沮授分析的没错,并且如此详细,让刘隆刮目相看“沮公与就是沮公与,今日刘某算是大开眼界。就以汝之意,五天之内,大军不可出城,只需坚守。”

    先死守不出,在黄巾军虚弱之时,一击命中。如此一来,不但获胜几率大,将士牺牲更是降到最低。

    ………………………………………………………………………………………………………

    接下来几天里,正如沮授说的一样,黄巾军如发疯似的,没日没夜对阳邑县城东展开全面攻击,对方完全想将主力放在城东一举击破,只是火力够猛,但阳邑城防御更是固若金汤。

    连续数天强攻,黄巾军一无所获,并且大军从原来五里扎营退到十里之外。

    日落西山,黄巾军中鸣金响起,一天强攻告一段落,城墙上守城将士一个个更是成了血人威武站立城墙每个角落,经历几天来不分昼日拼杀,并州新军经历鲜血洗礼,早已对杀人麻木,有的伤口流血照样奋勇杀敌。此时的他们,显得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儿生。

    “退潮了,今夜是时候收网。”站立城墙上的沮授,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撤离黄巾军,自言自语道。

    刘隆站起身旁,仰头望天,嘴角微微翘起。往往他这个动作,敌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乌云密集,看来今夜要下一场及时雨,月黑风高杀人夜。”

………………………………

第二十三章 夜袭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夜幕降临,今夜星空显得漆黑一片,整个阳邑城陷入黑暗之中,只听到唦唦大雨声。正如刘隆所说今夜注定要下一场暴雨。

    亥时,此时夜色已深,阳邑城中百姓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而城中兵马正在暴雨中快速调动,大量云集城东门外。

    “伯温,此事就交关某来办,外面雨大,汝还是在城中等候佳音。”城外大军云集之处,关羽带着斗笠,披着稻草制作的雨衣,对着站立身旁刘隆说道。

    刘隆望着从城中快步往城外集合黄巾军,言语冷静说道“作为大军领军人,哪有不去之理。战场厮杀都不惧也,又何惧小小雨水。关大哥放心好了,伯温自会照顾好自己。再说,城中有沮授、高顺二人在,刘某心踏实的很。”

    见刘隆如此固执,关羽也不多言,将姜冏招到身边,吩咐让其小心保护刘隆之后,责带着朱生、尤三与骑兵队先行而去。

    “今夜注定是个腥风血雨杀人夜。”刘隆看了一眼身后兵马,手一挥“出发!”

    ……………………………………………………………………………………………………………………………。。

    并州军人马往黄巾军快速赶来,而此时黄巾军却是混乱不堪,甚至出现了逃兵现象。

    黄巾军中军大营,灯火通明,大帐中有数名黄巾军将领在其中商议大事。“气煞吾也,真是气煞吾也,一万五千人马攻打小小阳邑县半月之多,居无法拿下,其损兵折将,就连黄渠帅也被其斩杀。尔等简直就是酒囊饭袋。”

    “郭渠帅,此事不能怪吾等,阳邑城中百姓不顾生死坚守,更没有料到汉军的援军会及时赶到,要不是汉军援军出现,吾黄巾大军早已踏平阳邑县。”一名黄巾军将领向其请罪,将全部责任归根百姓顽强抵抗与刘隆大军及时出现。

    “放屁,不怪尔等,难道还怪本将不成。”郭渠帅一怒大拍桌子,指着在场数人“尔等可知,吾在冀州之时,在地公将军面前立下军令状,若攻打不下太原郡,则带自身首级回去。众将应该知晓,吾与尔等是同坐一条船,郭某要是小命不保,尔等也好不到哪去。”

    在场众人一听郭大蛮不讲理,威胁自己等人之时,众人脸色大变,一个个低头敢怒不敢言。

    “对了,此次并州援军统帅是何人,听闻此次并州军统帅名叫吕布,是不是就是此人带大军救援阳邑。”郭渠帅见众人无话可说,忙先开口问向众人。

    在场众人一阵摇头,别说并州军前来救援将领是何人,来多少人马,骑兵有多少,全一概不知。自从刘隆前来阳邑之后,整个县城是关闭不开,他们当然无从得知。

    “渠帅,小人们虽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确定是汉军此次统帅不是吕布。几天前攻城,吾为先锋,曾见过汉军统帅一面,并听汉军喊此人为刘偏将,年纪二十上下,城墙旗帜上写一刘字。”一名黄巾军将领站起,弯腰拱手道。

    “姓刘,从没听过并州有姓刘将领,看来是个无名之辈而已。”

    “原来只是偏将而已,还只是二十出头的黄毛小子,不足为惧。”

    “若不是当时汉军偷袭吾军,吾军岂会败之,阳邑县早在其黄巾军手中。”

    这些黄巾军将领一个个开口少不了贬低刘隆,说其黄口小儿,无惧也。殊不知阳邑之战,一个个吓得屁股尿流,四处逃串。

    “闭嘴!在此时逞什么英雄,尔等若能拿下阳邑,斩其姓刘的首级才乃真本事。”郭渠帅脸色阴沉,举起桌上酒坛子一饮而尽,喝完放下酒坛,双眸打眼在场几人“吾军粮草所剩不多,期间更有逃兵现象,若是在不能拿下阳邑县,吾与尔等就只好提着自己首级回冀州见地公将军。”

    黄巾军久攻不下阳邑城,兵马更是从原来一万五千到现在不足一万,更粮草短缺,数天来一日两餐全是稀粥维持。长此下去,黄巾军士气低落,出现逃兵不足为奇。

    “报……………。。!报渠帅,吾等刚抓住数十名逃兵,此时正压在帐外听候处置。”刚说此事还真出现此事。几十名黄巾军本借着大雨黑夜逃离,没想到被巡逻抓住,没跑出军营就被一举拿下。

    “哼!此等无用之徒,留之何用。给吾统统拉出去砍了。”刚为此事而烦恼,没想到就出现此事,郭渠帅恼羞成怒,不顾后果,直接下令斩首“将首级斩下之后,挂于军中大营之外,让各有逃离之意的将士看看,若敢叛军逃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