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演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当楚宣王与齐、越、宋三**队大战淮北之时,卫鞅不顾楚秦姻亲联盟,竟率着二十万秦军,乘楚军主力东进,于蓝关兵分二路,一路东出洛南,一路东出商洛古道,二路秦军会合于商州,赶走商州西南面丹江一带的数百楚军,接着又挥师东出,夺取具有数千楚军把守的丹凤和少习关(武关),并派大军驻守商洛、丹凤和少习关。把丹江以北,少习以西,连同整条商洛古道并入秦国版图。楚宣王闻讯,随命十万楚军驻守淮北、徐州、泗上,率二十万楚军班师回荆州。楚宣王派使者质问秦孝公说:“楚、秦世代姻亲,推心置腹如兄弟,昔日我出兵帮助秦国打败三晋,并将洛南至灵宝七百里地让与你父献公,约定商州和商州古道乃楚、秦二国所有,共同经营管理。今你乘我率师东进,兴兵东出商洛,赶走我商州、丹凤、少习驻军,是何道理?莫非你想撕毁楚、秦世代姻亲联盟,与楚国交恶吗”?
秦孝公听后落泪地说:“这些都是卫鞅背着我干的,只怪我当初把二十万大军的兵权交给了他,而今悔之不及呀”!楚国使者随回到荆都禀报楚宣王,秦孝公见楚国使者一走,立即八百里快传卫鞅说:“你有大功于秦,本欲与你共同分享秦国,今楚宣王派使者前来,它日必兴师问罪,奈何。现在我将商州、洛南、丹凤七百里地赐给你,命你为侯,封你为商,你可自立,不必再回咸阳了”。卫鞅不知是理,随号商君,自立商国,并改姓名为商鞅,接着令军士大兴土木,建造了从商洛到商南的第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商邑(在现丹凤县),阻断商洛到商南的商州古道,并增高加固少习关,以大军十万驻扎在商邑、少习,大军十万驻扎在商州、洛南,并招兵买马,扩军备战。楚宣王大怒,正想举兵讨伐卫鞅,前方快马来报,齐威王正聚集军队,南下泗上,魏惠文王举兵南下周口。楚宣王西伐卫鞅的事随暂时放下,令大将屈武(屈匄之父)率十万楚军驻守商南、浙川,然后移师十万于周口、阜阳,十万于徐州、淮北。魏、齐军队闻讯,随不敢南下。翌年,楚宣王重病,岁末死,在位三十年。临死前,乃念念不忘商州的楚地。
楚宣王死前,楚国疆土东至山东南部的临沂、徐州、淮北、盐城至广陵与越国接壤,北至河南周口、方、叶,西至洵阳、山阳和巴、黔。地阔四千余里,人口二千多万。楚宣王在位三十年,拓地淮北、泗上近千里,却丢失了禹州、古城、丹凤、少习关和商州古道数百里之地。楚宣王死后一年,秦孝公病死,太子惠文君立,是为秦惠文公,十三年后才开始称王。秦孝公死前,秦国疆土二千余里,人口五百万,拓地至关东的华阴和洛南以北至灵宝以及陕东南的商洛、丹凤千里之地,但商州、洛南与丹凤周长七百里地便成为卫鞅的私人封地。
………………………………
第二章 破武关商鞅走华阴,争霸业楚怀王新立
公元前340年,楚宣王病死,其子熊商继位,是为楚威王。,尽在威王初立,商鞅率十万秦军出少习关,攻打商南楚军,被楚将屈武打退。齐军南下进击临沂,枣庄。徐州楚军驰援,击退齐军。公元前338年,楚威王二年,这年,秦孝公病死,其子惠文君立,是为秦惠文公。楚威王令十万大军移师漯河、周口,严防魏军南下,然后亲率二十万楚军出荆州、襄阳,北上南阳到浙川,讨伐商鞅的商国。商鞅率二十万商国秦兵出少习关,与楚军战于商南,被楚将屈武打得大败而逃,退守少习关。楚威王一面令大军攻打少习关,一面令大将屈武率十万楚军沿丹江而上,攻打少习关背后的商鞅老巢商邑(丹凤)。秦惠文公闻讯楚威王兴兵讨伐商鞅,随召集群臣说:“我料商鞅不日必为楚军所败,楚军若败商鞅,必挥师取商州、洛南,我欲举兵,拒楚军于少习关外,诸位意下如何”?只见甘龙出奏说:“主公万万不可!昔日卫鞅偷袭楚的商州、丹凤之地,孝公知道楚宣必会兴兵问罪,故尽将商州七百里地封与卫鞅,让其自立商国,目的就是为了将祸水转移。今楚威王承其父志,意欲收回失地,志在必得。主公若举兵相向,楚、秦二军必相拼,那时,魏军乘虚取我华阴,直指关中。况且,楚国现有带甲上百万,若是荆襄、南阳增兵添将,以目前秦国的兵力,是不能与楚军相抗耶”。秦惠文公说:“依老爱卿所见,该如何是好呢”?甘龙说:“依老臣所见,卫鞅拥兵自立,实是大逆不道。主公可一面遣使楚威王,二国再结姻亲。一面下诏,削掉卫鞅封号,令其交出兵权。卫鞅必举兵造反,主公即以诛杀卫鞅为名,发兵取商州、商邑,与楚军重叙当年疆界。这样,不但楚、秦两国化干戈为玉帛,而且又除掉卫鞅这一心腹大患,这叫一举两得”。秦惠文公说:“善”!随派使者见说楚威王联亲,并下诏列举商鞅十大罪状,削其封号,令其交出兵权,到咸阳自首。
商鞅不听,公然举兵造反,秦惠文公随诏告秦国上下,诛杀商鞅,并与大将司马错率二十万秦军东进商洛古道,下丹阳,取商州。商鞅见状,派人向楚威王求和,威王不准。第二天,屈武的十万楚军已沿丹江而上到达商邑,少习关也被楚军攻破,二路楚军会师于丹凤,攻打商邑。商鞅不敌,率着军队仓惶北逃,途中被司马错击溃,在家丁卫兵的保护下爬着丘岭逃到洛南,秦惠文公随分兵追捕商鞅,司马错率着秦军与屈武的楚军同时攻进商邑,双方各不相让,列阵对峙,差点战鼓雷鸣,大战起来。恰好这时楚威王和秦惠文公赶到,方才罢兵,握手言欢。双方约定,从商州到丹凤,楚、秦分半,南归楚,北归秦,秦军在少习关,楚军在商州设兎禾关,双方各派一千军兵驻守。事罢,楚威王随班师回荆都,秦惠文公也率领军队回咸阳。
商鞅带着残兵败将惶惶如丧家之犬,从洛南逃到潼关,泪流满脸的再三叩求魏公子卬收留,魏公子卬见商鞅如此凄凉,本已心动。只听大将魏邯说:“三姓贼!你也有今天。你是中山狼,势利更猖狂,你谋害我家公子还不够吗,我本想杀你,但恐脏了我宝刀”。 魏公子听了,随拂袖而去。商鞅无奈,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逃到华阴,纠集旧部,企图负隅顽抗。秦惠文公随令司马错和向寿率二十万大军围剿商鞅,商鞅不肯投降,依然率领军队迎战,无奈军士反戈,兵败被捕,押往咸阳。被秦惠文公处以车裂极刑,受五马分尸,死后忽见雷电交加,击烧商鞅残躯。哎!这商鞅虽然有大功于秦国,但却是为了名利,冺灭天良,说其中山狼并不为过。可悲的是,连累其家人被满门抄斩于咸阳刑场。
公元前336年,楚威王四年,秦惠文公三年,楚威王令大将屈武率十万楚军在禹州、古城大败魏军;拓地至陉山。接着,楚将屈武又在平顶山、汝阳、汝州等大败韩军,拓地三百余里。楚威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335年秋,楚威王率领大军北上伐魏,并令周口、漯河、方、叶的三路三十万楚军合击许昌魏军。魏惠文王问讯,随令偃师、巩义十万魏军和大梁十万魏军南下救援许昌,韩哀侯也从郑州、新郑发十万韩军南下支援魏军营救许昌。八月,从偃师、巩义南下的魏军在陉山、禹州被楚将屈武打得大败逃回偃师,从大梁南下的魏军则被从周口北上的楚军截住,从韩都南下的十万韩军被从方、叶北上的楚军打得大败而回。九月,楚威王率领楚军主力于许昌东面至太康一带大败许昌的魏军主力和魏王的大梁魏军,十月,楚军攻破许昌,残余的魏军急急逃回大梁。这一年的许昌会战,楚军斩杀魏军十九万,韩军五万余,攻占魏军的许昌,逼近韩国的都城,韩王已成惊弓之鸟。楚威王六年,秦惠文公见楚军在许昌大败魏、韩二军,拓地五百里,魏国已实力大减,随令司马错、向寿率二十万秦军,兵分二路,出咸阳,东进河西。向寿于韩城大败魏军,司马错于潼关大战魏国名将魏邯,不能胜,随引军退回华阴,与潼关的魏军对峙。
魏惠文王自许昌大败而回,自知楚军实力已比魏国强好多,一对一魏军根本不是楚军对手。许昌一败,齐军又乘机西击魏军的濮阳,赵军又南击魏国的鹤壁,秦军又兵逼河西,真是一战不利,四面受敌,被打得穷于应付。公元前334年,楚威王集结四十万大军于许昌,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发,魏惠王大恐,随割出濮阳以东的三邑给齐国,并许诺将霸王冠转给齐威王,推齐威王为天下霸主,请求齐王罢兵相助。又割让鹤壁以北的朝歌诸地给赵国,同时割出河西数邑给秦军,赵、秦二国随罢兵。接着,魏惠文王照会齐、秦、赵、韩、越、燕、宋等国,于明年春在徐州转让霸王冠,魏国从此退出天下霸主座位,捧出天下诸侯新盟主,并暗中对楚威王说:“许昌会战,我败得口服心服,天下雄师唯楚军耶!我本欲将霸王冠拱手呈于楚王,无奈,齐威王苦苦相逼,我只好于明年春在徐州,当着天下诸侯的面,呈给最有资格的能君了。你不是一心想争当霸主吗?有能力就等明年,当着天下诸侯的面,从我手中接过去,何必苦苦逼我这不幸落难的老霸主呢?我知道,现在的魏军无论如何都是阻挡不了楚军的进攻。不过,即算你攻陷我的都城大梁,齐威王也不会让你拿走霸王冠,天下诸侯也不会捧你为新盟主。大梁破,楚军也疲了,到那时,齐威王率着天下诸侯伐你疲惫之师,你从我手上拿去的霸王冠也会得而复失”。楚威王听了觉得有理,随之罢兵,魏国的都城大梁方才得以保存。
公元前333年春,楚威王七年,魏惠文王于徐州召开天下诸侯禅冠大会,史称“徐州相王”。魏惠文王说:“霸王冠,乃天下有能有德者居之。今天,面对天下纷争,魏国已经再无能力能够震撼四方了,只好将霸王冠呈给天下最有威望和最有实力的能君,以率诸侯而造福天下。若是有谁觉得自己够份量,都可以上来从老朽手里接过霸王冠”。说完老泪纵横的摘下霸王冠,天下诸侯面面相观,交头接耳却又无人走上去接冠。秦、赵、越、宋本来一直都在窥探霸王冠,但却有自知之明,知道方今天下,只有齐、楚二国有资格拿走霸王冠。楚威王是聪明人,齐、秦、赵、越、韩、燕、宋七国的七十万大军环视徐州,随按兵不动,一旁静观。齐威王很想上去夺冠,又怕楚**队发难。魏惠文王见状说:“诸君谦让,可喜可贺!无奈!老朽无能,已不配戴霸王冠。方今天下,齐威王德高望重,齐军英勇无敌,老朽推齐威王为天下霸王,若有谁不服,尽可上来与齐军较量”。说完,双手捧冠,齐威王竟走上去准备接冠,并假惺惺的说:“我有何能何德,能率天下诸侯而做霸王,还得借助魏王的威望,依我之见,二王并居,共临天下,看天下有谁不从”?各路诸侯虽然大多不服,但都惧怕齐军的势力,遂都不作声,齐威王便大摇大摆的准备接冠。楚威王见秦、赵二国不作声,随走上前去大声的说:“且慢!马陵之战,齐军被魏军打得节节败退,哪是魏军的对手,孙膑耍鬼计胜了魏将庞涓,由此看来,齐军并非天下强兵”。魏惠文王忙说:“楚威王说得有理,真正天下雄兵楚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