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狠人-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玄龄一连三问之后,直接再次开口出声,笑呵呵道:“虽然赵王天下无敌,然而现在身上没有军职,殿下不应该坐在武将一列,按照规矩你得到文臣这边,来来来,老夫身边有个坐垫,赵王可以坐在老夫身边……”
 说着似乎怕李云迟疑,紧跟着又道:“老夫对于开挖黄河一事很有兴趣,想和赵王殿下时时探讨一番。”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房玄龄这是明目张胆抢人呐。
 武将们顿时怒目相视!
 你他奶奶的房玄龄,耍起手段比长孙无忌还阴,赵王要是被你们文臣拉过去,以后我们武勋在朝堂上还怎么混?
 这事,坚决不行!
 ……
 ……1更到,今天还有,稍等
第195章 【争抢西府赵王的意义】
 那边李孝恭满脸不悦,老程等人也是咋呼起来,一群武勋怒目相视,对着房玄龄聒噪不断。
 比如夔国公刘弘基,这货最希望李云能在武勋这边,因此大声叫嚣道:“赵王是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此乃实实在在的武官之职,他凭什么要去文官之列,他天生就该在武将这边……”
 “对!”
 人群中站起来郧国公张亮,冲着文臣那边直接开骂,满脸鄙夷道:“一群软脚虾,打的好算盘,赵王若是坐在你们那边,岂不丢了他天下无敌的名头。”
 李孝恭更加直接,满脸强硬道:“房玄龄你是文官之首,可你也不能胡来,你想争抢赵王去做文臣,也得看看本王答应不答应……”
 房玄龄笑而不答,后面自有一帮文臣撑腰,但见忽有几人蹭蹭站起,竟然一言不发把李云拉了过去。
 好家伙!
 动手了……
 自古文臣都是靠着口舌争锋,今天突然一改常态直接动手,反而武将们平时靠着粗坯打骂,这次却只顾着跟对面咋呼辩驳,哪知完全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李云直接被几个文臣给拉了过去。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李云已经被拉到文臣队伍,有大臣顺势推过来一个坐垫,有大臣使劲去摁李云的肩膀,李云迷迷糊糊之间,一屁股被人摁坐下去。
 等到再抬头时,恰好看见房玄龄一张笑呵呵的脸。
 老房显得得意悠然。
 从今天开始,赫赫有名的西府赵王属于文臣了。
 不要小看这种看似荒唐的举动,却能在朝堂上给李云打上一个标签,世间万事都有第一步,只要开了第一步就会接着往下走。
 今天把赵王拉到文臣之中,明天陛下想起赵王就会下意识认为是个文臣,等到后天,也许就真的当做文臣对待了。
 看似荒唐,却符合人心之道。
 房玄龄这不是勾心斗角之争,而是文臣与武将之间的利益之争,能屹立朝堂的没有傻子,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已经的情势要变了。
 以前是要抗衡草原,现在草原已经没了威胁。
 以前要和世家内斗,但是世家现在要偃旗息鼓……
 今后一段岁月,大唐将会是风平浪静,主要的任务是发展民生,让国家变得越来越富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有着巨大的利益分歧,虽然不再勾心斗角,但是该争的利益得争。
 把赵王拉到文臣行列里,才能保证文成不被武勋们所压倒。房玄龄宁肯污了名头,也要用无赖手段先把李云抢到手……
 ……
 “直娘贼!”
 “还能这么耍?”
 对面那群武勋炸了,站起来就想抢人。
 但是大唐文臣们也不是吃干饭的,直接呼啦啦站起来形成一道人墙,他们把李云死死挡在身后,面对武勋毫不妥协,甚至有人阴恻恻一句,幽幽暗指道:“诸位国公是要在朝堂上造反么?”
 “造你妈个蛋!”
 武勋们可不怕这个,直接就破口开骂,其中刘弘基几个浑货已经撸起袖子,眼看就要动手揍这帮文臣。
 然而文臣队列中忽然站出一个白脸中年人,笑呵呵看着武勋道:“赵王屁股已经落座,你们还想硬拉不成?”
 “直娘贼,硬拉又如何!”
 李孝恭一脸怒色,大声道:“刚才你们也是硬拉,难道不需我们学学?让开让开,别逼着本王打人……”
 说着也一撸袖子,真格就要动手。
 但是那白脸中年人毫不在意,反而阴恻恻一笑道:“李孝恭,有种你过来拉一下试试看,老夫今天把话撂在这里,我长孙无忌第一个跟你过过手。”
 过过手是什么意思?
 过过手就是单挑斗殴!
 文臣主动跟武将单挑,这话传出去怕是能笑死人,偏偏李孝恭竟然悻悻一声,忿忿对着长孙无忌呸了一口,怒骂道:“老子才没那个心思,我揍你肯定要倒大霉,日他仙人板板,你这个老阴比……”
 最后两句话声音很小,明显不想让李世民听见。
 长孙无忌悠然自得,一个人堵着对面十几个国公。
 堂堂早朝,文臣和武将直接卯上了,这要搁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哪个单位开会的时候敢这样。
 偏偏放在大唐年间,朝堂上还真就是这样,大唐其实算好的,重臣们顶多也就嘴上吵吵架,倘若再往前面推移几个朝代,那简直是混乱不堪的局面,有时不但争吵,吵红眼了还会动手,大臣拎着刀子直接开片,那样的记载也不是没有过……
 眼看争吵越来越烈,再发展下去说不定真要开片,这时终于听到李世民的声音,皇帝总是等到臣子们怒目相视才阻止。
 但听李世民悠悠然道:“大唐早朝,文武分列,虽有所分,众志一心,尔等都是朝堂之重臣,也都是朕的肱骨臂膀,大家如此纷争,让朕颇为难断,不如让朕来打个圆场,咱们找个折中办法行不行?”
 可惜众臣鸟都不鸟皇帝,继续怒目相视剑拔弩张,李云被文臣们摁在后面,感觉今日真是涨了大见识。
 他实在没有想到,大唐的臣子们竟然这么拽,人家皇帝都开口打圆场了,这帮家伙竟然还在那里不卖面子。
 不但不卖面子,相互还骂骂咧咧,说不定发展下去还会骂皇帝,也不知那时又是怎样一个场景。
 简直奇葩的要死!
 李世民似乎也很无奈,再次开口打圆场道:“诸位爱卿,且先罢战,眼看时辰已经不早,今日还有事情要议,诸卿勿要耽搁时间,暂且偃旗息鼓吧,赵王既然已经坐到了文臣之列,那就让他先坐在那里参与早朝……”
 “不行!”
 李孝恭等人直接反驳皇帝,大声道:“赵王从来都不是文臣,坐在那边传出去让人笑话,陛下若是不能公允此事,以后还如何严谨朝堂上的规矩?”
 这时武勋之中站起一人,慢悠悠道:“臣也觉得赵王不该在文臣之列。”
 此人一出,众人都要给些面子,因为他是驸马柴绍,乃是平阳公主之夫。
 ……
 ……2更到,后面还有。
第196章 【李治被赵王看中了吗?】
 柴绍是个外戚,平日很少说话,但是他一旦发表看法,就连皇帝都要予以尊重。
 眼看连柴绍也站出来争抢,对面那些文臣都觉得有些不妙,恰好房玄龄正在捻须沉吟,一个激灵把胡子薅断了几根。
 柴绍都站出来了,看来武将们是坚决不肯退让。
 房玄龄并不是害怕柴绍,他担心的是武将们寸步不让,这位大唐宰相已经隐隐可以想象到,再争下去能会出现更加有地位的人。
 比如淮安王李神通,那位老王爷一旦出山谁能抢得过?
 李世民似乎也想到这一点,此事再发展下去委实难以决断。
 皇帝最后终于想个办法和稀泥,陡然大声道:“从今日起,赵王上朝无固定位置,逢单之日坐于文臣,逢双之日坐于武勋,他不算文官,亦不算武将,如此一来众皆休争,朕之提议诸卿可否?”
 逢单之日坐文臣?
 缝双之日坐武将?
 如此一来虽然不算公平合理,但是一边一天也算童叟无欺。
 平心而论,皇帝这个和稀泥的办法还真的不错,满殿朝臣虽然不满,但也觉得这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然而就在这时,猛听朝堂里又响起一个声音,听起来似乎很是清脆,明显发自某个少年。
 “不行!”
 声音有些稚嫩,甚至有些小孩的傲娇,满殿众臣全都一怔,就连皇帝都觉得突兀。
 李云也很好奇,坐在人群后面抬头观望。
 大家一起去找说话之人,却见居中第一列突然站起来个小孩,这小孩约莫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小脸蛋上还带着一丝拘谨,虽然情绪紧张,却又有些坚定,他似乎被众人的目光吓了一跳,正在努力吸气给自己鼓劲。
 看到小孩的样子,李世民先就笑了,语带打趣道:“朕还当是谁呢,原来竟是稚奴,怎么稚奴也要站出来争抢么,这可让朕觉得大为惊奇呀。”
 原来这小孩正是李治。
 他被皇帝一笑,越发显得紧张,小家伙站在那里努力攥住小拳头,又开始吸气给自己鼓劲。
 李治旁边还坐着三个少年,似乎都很不满弟弟的突兀,其中一个胖子甚至瞪了李治两眼,低声呵斥道:“稚奴你好大胆子,赶紧给父皇大臣们道歉……”
 “我不!”
 李治被训的小脸发白,但却努力反驳了小胖子的话,他握着小拳头给自己鼓了鼓劲,终于把目光勇敢迎上了李世民,哆哆嗦嗦道:“父皇,儿臣觉得您的办法不行!”
 “哟呵!”
 李世民乐了。
 皇帝一脸有趣看着李治,笑呵呵道:“那么稚奴说说,朕的办法为什么不行。”
 李治有些胆小的样子,明显在躲避皇帝的目光,不过小家伙再次努力吸气,鼓起勇气大声道:“儿臣跟在母后身边受教,听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你大哥,稚奴最开始不懂,以为母后说的是太子大哥,后来母后才告诉我,这个大哥是西府赵王,母后还说,大哥是我们皇家最大的骄傲,也是整个大唐最大的骄傲,母后又说,大哥不能被任何人争去,大哥一定要属于我们皇家才行……”
 这小家伙说话词不达意,明显还处在很乖很听话的年龄段,这样的年龄段尤其听信母亲的话,基本上母亲说什么他就记住什么。
 他站出来反驳李世民,或者只是因为记着长孙皇后的教诲,他小小的心思并不能想的太多,也许只是单纯的害怕李云会被文臣或者武将争去。
 所以才会一时冲动,壮着胆子出声反对。
 童言无忌,并无不妥。
 但是李世民听了却一脸若有所思。
 皇帝忽然看向李治,眼中隐约竟有惊奇之色,他将自己这个儿子看了半天,忽然又看向躲在人群后面的李云,语带深意问道:“老三家的,你愿不愿意照顾弟弟?”
 老三家的,你愿不愿意照顾弟弟?
 这一句问话显得突兀!
 既没有喊李云的名字,也没有称呼西府赵王,反而说了一声老三家的,听起来纯粹是个民间称呼。
 然而越是如此,越能显得出奇,在场众臣心里都是一动,有不少目光在偷偷打量李治。
 当然更多的还是去偷看李云,想看看西府赵王最后会怎么决断。
 李世民问出一句话后再也不开口,只是用平静的目光看着李云那边,似乎在等答案,又似乎刚才只是随口一问。
 李云从地上慢慢站起,笑呵呵回答道:“刚才我在这里坐着,感觉垫子砖石有些太硬,垫子也不行,膈得屁股疼,我看几个弟弟那边砖石平坦,正琢磨着要不要到那边坐坐,既然陛下有这个心思,不如就允许我过去坐坐呗,正好和几个弟弟聊聊,反正上朝的事情我也不懂。”
 这番话,堪称高情商的答案啊。
 李世民问的是愿不愿意照顾弟弟,但是并没有指明是哪一个弟弟,甚至可能专门指的就是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