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狠人-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是他从河北道回来的原因。
 但是李世民忽然摆了摆手,语带无奈道:“此时朝堂上已经纷争许久,本来今天还要继续纷争,五百多个大臣上朝,几乎赶上了一年两次的大朝会,朕实在被他们吵得头疼,估计大臣们自己也吵得头疼……”
 皇帝说到这里没有继续说,只是用目光不断给李云递去暗示。
 李云心里微微一动,眼角余光看到好几个大臣站起身来,那其中就有刚硬老头魏征,估计一直等着要和自己辩论辩论。
 他忽然哈哈一笑,道:“从河北到长安,长途跋涉两千里,今早急着进宫,连个早饭也没能吃上一口,这会儿感觉腹中饥饿,突然什么事情都提不起来。”
 “那得赶紧吃饭!”
 李世民是个很好的捧哏,立马接下了李云的话头。
 皇帝坐在龙椅上悠悠开口,道:“今日早朝,议事颇多,眼看时间已到,众卿都有些疲惫了,散朝吧,散朝之后都别走,尔等让金吾卫带着前往御花园,准备参加接下来的赏花大会!”
 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道:“吃吃喝喝,饮酒作乐,朕到时也会参加,与诸位爱卿一起忙里偷闲……”
 然后才缓缓起身,沉声最后说出两个字,道:“散朝!”
 满殿文武大臣一起站起,躬身行礼让皇帝先行离开。
 按照往常例子,一般是皇帝先从后门离开大殿,然后臣子们才能从正门鱼贯而出,除了皇帝可以从后面离开,未成年的皇子同样也可以如此,若是皇子已经成年,那就只能选择正门出去。
 但是今天有些特殊,李世民忽然冲着李云招了招手,道:“赵王跟朕一起走。”
 李云微微一怔,愕然道:“臣是藩王,而且已经成年了。”
 他虽然对朝堂之事不太精通,但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哪知李世民眼睛一瞪,呵斥道:“你怀里抱着稚奴,没看到稚奴已经睡着了吗?难道你要狠心把他喊醒,让这个弟弟跌跌撞撞自己走。”
 这是皇帝找的借口。
 李云看了看怀里熟睡的李治。
 小家伙脸蛋红彤彤的挂着疲倦,酣睡之中竟然可爱的吐了个鼻涕泡。
 早朝最少要两个时辰,搁在后世就是四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让一个五岁小孩一直坐着,能坚持到现在才睡觉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李世民再次冲他招了招手,示意跟着他一起走屏风后面的角门,李云不再拒绝,抱着小李治乖乖跟上。
 等到两人的身影离开,大殿众臣才慢慢转身,门口早有一群金吾卫恭敬候着,邀请国公大佬们前往御花园赏花。
 于是众人全都鱼贯而出,在金吾卫的指引下闲谈而去。
 人群之中有几个皇子脸色很不好看,他们不时回头看上两眼,然后轻轻发出一声叹息。
 这几个皇子有太子李承乾,有魏王李泰,有吴王李恪,也有楚王李佑,其实他们都还没有成年,按理可以从朝堂大殿的角门离开。
 但是李世民临走之前用眼光扫了他们几眼,明显是不想他们几个今天从那里离开。
 ……
 大臣们从前面走,皇帝和李云在后面走,虽然道路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眼看前面就是后宫御花园,李世民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李云心中一动,抱着李治也停了下来。
 皇帝缓缓转身,目光直直看着李云,好半天过去之后,突然开口问道:“朕要你再回答一次,你抱着李治只是因为他年纪小。”
 李云轻轻吸了一口气,若有所指道:“我只能答应您一半。”
 李世民目光一凛!
 李云再次道:“将来的事,谁也预料不及,倘若有一天,其他的弟弟不听话,那我就抱着李治登基,让他坐上大殿里的那个龙椅。”
 “如果其他弟弟很听话呢?”李世民的目光很凶悍,似乎要看到李云的骨头里。
 李云毫不畏惧,笑呵呵道:“那我抱着李治就只是因为他年龄小了。”
 皇帝微微沉吟,很快就轻吐一口气,忽然脸上也显出笑容,语带感慨道:“其实这样也挺好,有你在世保着,朕会一直心安。”
 说到这里看了李云一眼,突然又问道:“跟朕说说,挖黄河到底什么目的?”
 这次的语气更加严肃了。
 李云一只手抱着李治,另一只手缓缓弹出两根手指头,他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笑嘻嘻看着李世民眨眼。
 “好!”
 李世民口中吐出一字,道:“朕猜的果然没错,你挖黄河乃是一石二鸟……”
 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道:“干掉辽东!”
 李云笑着接话,悠悠然道:“发展民生!”
 这正是挖黄河的两个用意。
 皇帝和他虽然没有商量过,但是心中已经完全达成了默契,有时候李云自己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他每次的主意李世民总能同意。
 他曾经思考过很多次,可惜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如此之默契。
 这时忽听怀里的小李治哼哼两声,似乎想要翻个身子继续熟睡,小家伙明显在坐着一个开心的梦,口中发出一句呓语在喊大哥哥。
 声音喊娇憨,也很可爱。
 李云缓缓吐出一口气,很是郑重对李世民道:“为了弟弟们的将来,也为了穷苦老百姓的将来,这个黄河我必须要挖开,不管谁来阻拦我都不给他好脸色。”
 李世民语气森然负手幽幽道:“如果需要杀人,骂名让朕来背……”
 ……
 ……4更到,刚刚统计了一下,今日爆发13700字,山水求大家帮帮我,给点月票,我在榜单上要被**了,咱们的第二名即将不保。
第201章 【游戏之间,冲垮黄河】(修)
 “陛下您看,这里就是黄河……”
 皇家御花园中,一座精致凉亭,但是李云和皇帝没在凉亭坐着,反而蹲在凉亭之前的花树旁。
 花树底下有一小块泥土地,李云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写写画画,旁边李世民抱着还在熟睡的小李治,聚精会神看着李云画出的缩小版山川河岳。
 “陛下您看,这里就是黄河……”
 李云再次开口,树枝缓缓在地面划过,一道粗粗曲线代表了黄河,画出来之后仿佛真有滔滔奔涌的味道。
 除了一条粗线代表黄河,还有许多小方框代表田地,这些田地沿着河流开辟,外围是小土包代表的山峦。
 然后还有小石子充作城池,小布条代表村庄,几只抓来的蚂蚱被当做山中野兽,两三个泥捏的小人站在田地之中。
 这应该是当世第一幅立体沙盘,山林鸟兽城池村庄一目了然,虽然是李云一时兴致随意而成,但是带给皇帝的冲击实在太过巨大。
 皇帝聚精会神的蹲在那里看,甚至忘了怀里还抱着熟睡的小李治,忽然口中兴奋一声,惊喜道:“这沙盘若能固定一份,朕岂不是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缩小版的大唐?”
 由于声音太大,怀里的李治顿被惊醒,小家伙揉揉惺忪的睡眼,嘴巴撅起来发出哭音。
 这是小孩子睡醒的第一反应,李云连忙伸手把小家伙抱了过来,他用手轻轻拍打安抚几下,慢慢才让李治完全清醒过来。
 李世民有些悻悻,一脸汗颜道:“朕刚才太过兴奋,忘了稚奴还抱在怀里,啊哈哈,稚奴不要哭,父皇给你道个歉。”
 小李治娇憨抿嘴,表示自己绝对没哭,目光却一眨不眨看着地上的沙盘,小家伙明显很想下去玩一玩。
 李云单手抱着李治,另一只手再次拿起树枝,他用树枝指着地上那条代表黄河的粗线,微笑道:“陛下您看,黄河流域宽广,一路从西到东,宛如巨龙横亘大地,乃是中原北方第一大河……”
 说着微微一停,手里树枝也微微一停,停在某处道:“打从这里开始,黄河水势变得平坦,同时水色也开始变黄,夹带的泥沙慢慢沉淀,沉淀可不是好事,淤积会抬高河床,所以黄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决口,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直接改道。”
 李世民目光一闪,脱口而出道:“一旦决口改道,几十万百姓将要受灾。”
 “不止呢!”
 李云缓缓吐出一口气,轻声道:“黄泛区的涵盖范围极广,偏偏又是人口最为密集之处,一旦黄河发生改道决口,整个中原北方都要受灾。”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直直盯着李云树枝停顿的地方,沉吟道:“这里是崤山,崤山已东古称山东,朕刚才回忆史书所载,果然记录着几次黄河泛滥,以前只在读史之时幻想一下,但是心中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印象,现在看了你这个立体沙盘,发现所谓的黄泛区确实大的吓人……”
 说着停了一停,接着道:“好家伙,涵盖整个河南道,外加半个河北道,甚至能影响河东道已经江淮以北,这几乎占了整个大唐的一半国土。”
 皇帝嘴角抽搐一下,陡然压低声音道:“黄河万万不能决口。”
 李云呵呵而笑,道:“黄泛区确实很大,黄河一旦决口就是大灾,但是如果换个思路想一想,黄泛区完全可以变成灌溉区。”
 黄泛区变成灌溉区?
 李世民明显踟躇一下,目光再次盯着沙盘。
 如何把黄泛区变成灌溉区?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
 “朕明白了,大修干渠!”
 皇帝忽然夺过李云手里的树枝,然后顺着黄河那条粗线开始画线,一边画一边道:“比如这里,乃是太原,若能引出一条巨型干渠,可以浇灌几十万亩土地,比如这里,乃是沂州,若能引出一条干渠,同样又能浇灌几十万亩土地,还有这里,还有这里……”
 皇帝拿着树枝越画越急,地面上的线条也越来越多,渐渐的布满整个大地北方,宛如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
 不知不觉之间,这座凉亭前面的花树围拢了不少大臣。
 大臣们不敢出声打搅李世民,全都屏气凝息蹲在地上静静的看。
 李云制作的这一副建议沙盘,几乎将整个大唐北方涵盖当场,无论是山川河岳还是城池村庄,只要稍加对比就能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李世民还在不断划线,将一条一条代表干渠的细线从黄河中引出。
 有时候划线需要经过一个小土包,皇帝手中的树枝毫不迟疑划过去,顿有一个大臣抽气出声,语带震惊道:“我的老天,这是要开山……”
 有时候划线需要经过一条原有的线,皇帝手中的树枝仍旧毫不迟疑划过去,于是再有大臣倒抽一口冷气,嘴皮子打哆嗦道:“陛下不可,您这是要并河……”
 开山!
 并河!
 每一样都是吓死人的大工程。
 然而李世民手中的树枝始终未停,李云站在旁边也一直没有喊停。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西府赵王,两人的意见空前统一,目光之中都带着坚毅的颜色。
 随着李世民不断划动树枝,地上的沙盘已经变得有些狼藉,中原北方出现了一张大网,那是密密麻麻的人工干渠。
 那些线条看起来很是细小,其实全是巨型的人工河流,倘若这个工程真的开启动工,恐怕不是征发三百万民夫那么简单……
 当年隋炀帝只不过开挖了一条大运河,征发民夫已经高达百万人次,大运河主要是借助原始河流,而现在大唐要搞的是凭空开挖。
 “陛下,停手吧!”
 大臣们终于承受不住,齐齐开口阻拦道:“此事虽然利在千秋,但是大唐没有能力,倘若坚持去做,只会拖垮大唐。”
 是啊,只会拖垮大唐!
 五百多条巨型干渠,几乎笼盖整个北方,这样的大工程已经不是人力可为,因为已经涉及到了山河改貌。
 此时李世民也被自己的举动吓住,拿着树枝怔怔看着地面上的河流网,那几百条密密麻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