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狠人-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大臣心中好奇,目光也不由自主看向另一块石碑。
 结果!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块光秃秃的石碑。
 鱼俱罗那块石碑还好,至少上面还刻了七个大字。
 然而这一块石碑竟然无字可刻,上面光秃秃一片看起来有些苍凉。
 李世民明显发怔,忍不住道:“此碑又是何意?”
 只见长孙皇后幽幽一笑,素手掠过额前发丝,声音似乎不大,然而清澈可闻,皇后一字一顿,语气说不出的忧伤,道:“当年三征高丽,出动军卒百万余。”
 李世民的目光瞬间一黯。
 当年三征高丽,出动军卒百万余,那百万汉家兵卒几乎都埋骨在了辽东,甚至连人头都被剁下来铸成了高句丽炫耀武功的京观。
 虽然三征高丽是隋朝吃的败仗,但是死的兵卒却是汉家百姓和子民。
 这时李云猛地踏前一步,接过皇后话语继续说道:“当年三征高丽,征发民族两百四十万……”
 李世民眼光更加一黯。
 那些民夫的结局,据说比军卒们更为凄惨。军卒们直接在战场死了,即便痛苦也只是脑袋被砍掉的一瞬,但是民夫们却被打成了奴隶,二十年时间里慢慢被折磨而死。
 折磨而死!
 这四个字可不止随口说说那么简单。
 人命有时候很脆弱,但是人命有时候又很坚韧,能把一条条坚韧的人命折磨而死,那个折磨的手段得是何等的凶残才可以。
 皇帝目光再次看向第二块石碑,仿佛那块光秃秃的石碑上已经写满了名字,轻声道:“朕明白了,朕现在明白了,你们今日选的这些伴游之人,是要加上那些死在辽东的汉人将士和军卒……”
 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还有那惨遭折磨而死的二百四十万民夫!”
 再次停了一停,仍旧紧跟着再道:“那些民夫都是我汉家的百姓!”
 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并没有在意那些民夫乃是前朝之民。
 不得不说,李世民已经猜中了渤海这边的迎帝之意。但是皇后忽然看了李云一眼,示意李云继续接着往下说。
 于是李云再次踏前一步,语带解释道:“陛下,其实这石碑所代表的本意很多,并非单指三征高句丽死去之兵,也并非单指那些惨遭折磨而死之民。”
 李世民面色明显一动,忍不住脱口而出道:“莫非还有?”
 李云大有深意看他一眼,忽然像是质问一般出声,语气却说不出的柔和,轻轻道:“当年天下大乱,百姓生于水火,十八路反正逐鹿中原,异族也趁机肆虐汉土,在那段日子里,我汉人死了多少人……”
 不等李世民有所感触,紧跟着又道:“今日我大唐慢慢强盛,渐渐拥有傲然崛起之姿,然而当初为了建立大唐,又有多少将士马革裹尸?”
 仍旧不等李世民有所回复,继续再道:“死去的将士勉强还能马革裹尸,至少能得到一个追封用来荫庇妻儿,但是那些死在一场一场战事之中的普通兵卒呢?他们恐怕连名字都无法被人记住……”
 说到这里又是一停,语气变得无比肃重和坚决,一字一顿看着李世民道:“陛下,我们得让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皇帝的目光前所未有的亮起来。
 “朕,正有心思如此……”皇帝缓缓开口,语气同样说不出的肃重,道:“朕最近一直在想,大唐要建一座功臣记录阁,把那些随朕打江山开拓土的功臣择录其间,用以彰显他们的功绩和名声。”
第337章 【历史也是可以改的】
 皇帝越说声音越大,紧跟着又道:“朕甚至已经想好了,功臣最少要选二十四人,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功臣便选二十四人,他们活着的时候可以被人敬仰,死后也能享受大唐的香火俸禄,说不定能够成为阴神,世世代代帮朕守卫大唐的国土。”
 这是一个帝王的胸怀,虽然博大但却免不了带有私心,李世民想建功劳阁的初衷或者是为了酬劳功臣,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着皇权稳固的本意。
 即便如此,皇帝的打算仍旧震撼人心。
 遍数古往今来,文臣武将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什么?最开始是想吃得好活的好,再后来是为了博一个封妻荫子,等到这些追求全都达到以后,最终都想要一个青史留名。
 而李世民要建的功劳阁就能让人青史留名。
 在场大臣何止是意动,许多人的脸上已经显出了激动。
 就连河间郡王李孝恭这种皇族,眼中也流露出争一争的热切。
 青史留名!
 功劳阁中!
 这简直是陛下天大的厚赐。
 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这么能如此替臣子着想?摊上这样一位胸怀博大的陛下,大臣们感觉自己这一辈实在太值了。
 唯有李云目光直视皇帝,忽然轻轻摇头道:“二十四个人,太少了。”
 满场热切的气氛顿时一滞。
 二十四个人能够青史留名,还嫌少?
 却见李云缓缓走到第二块石碑旁边,伸手轻轻摩挲石碑上的棱角,悠悠道:“要立一碑,记所有兵卒之英雄事,要建一阁,选文臣武将之洒热血,无论是碑是阁,建成并非结束,以前死的,先记上,需要酬功的,选入阁,但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此后哪怕十年百年一千年,只要有功臣为我汉家而奋斗,只要有卒为我汉土我战斗,哪怕他是乡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民,他的功绩也要刻进碑中,他的名字也要出现阁里……”
 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目光环伺在场所有人,忽然脸上淡淡一笑,显出一种悠悠之色,道:“既然要青史留名,何不代代青史留名。”
 “厉害啊!”
 李世民心中一声狂呼!
 皇帝目光前所未有的铮亮。
 若是按照李云这个建议去做,大唐建立一碑一阁,时时可以添加功臣名字,代代可以记载各种功绩,如此一来,何愁欠缺热血之辈?一碑一阁,将会成为所有有志之人的目标,那些英勇之人为了能够把自己的功绩和名字载入其中,必然会毫不吝啬的为了汉家利益去抛头颅洒热血。
 李世民心中一片火热,突然开口道:“此乃国之一碑一阁,应当有个庄重的名号!渤海国主,你可有成竹?”
 这其实赐予李云命名之权的意思了。
 在场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不由自主把目光聚向李云。
 众目睽睽之下,却见李云仰头看向天空,似乎在盯着一片白云欣赏,又似在远眺天际的袅袅烟气,好半天过去之后,才听李云轻轻开口,道:“白云之上有神仙,人间功绩可凌烟。自古英雄多遗憾,当有一碑告苍天。”
 “好!”
 人群之中无数喝彩之声。
 四句诗一出,一碑一阁的名字便也出来了。
 凌烟阁!
 英雄碑!
 名是好名,诗是好诗,有渤海国主亲自为一碑一阁作诗起名,今后凡是能够选入碑阁之中的功臣必将名传天下。
 在场无数大臣心中一片火热。
 很多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想要争取一个入选的名额。
 谁也没有注意到,李云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微笑,似乎心中缓缓升起一个声音,似乎目光在望着某处,暗暗道:“天地可逆,史不可改,老祖师,我终于懂您的意思了,既然天地都可忤逆,历史为什么不能更改?只要能让人世间越来越太平,只要能让老百姓活的越来越舒坦,我管他天王老子定下的路线,该破坏的时候毫不迟疑就得破坏,况且,我也没有破坏,我没有更改历史,历史上确实建立了凌烟阁。”
 “这个擦边球,打的好……”
 不远处的人群中,一个道童忽然呵呵轻笑!
 道童旁边站着古往今来第一大恶人齐人王,大恶人一张脸上全是狐疑不解之色,忽然对着道童试探问道:“老子看你这一脸笑意,怎么看都有种要干坏事的意思,快点说,你家徒孙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那个小兔崽子还没留后,老子可不想自家的孙女守活寡。”
 齐老头虽然作恶中原,但他毕竟也是绝世高人,虽然猜不透李云和道童的筹谋,但却能够凭着本能感觉这里面有事。
 而且还是一动手就会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一脸凶巴巴的盯着道童逼问,偏偏道童却悠然一笑,云淡风轻道:“道兄若是心急孙女的幸福,何不逼着我家徒孙早早大婚……”
 这话分明是转移话题的手段。
 然而齐人王偏偏最吃这一套。
 但见大恶人眼中一亮,忽然嘿嘿低笑两声道:“若要大婚,我孙女绝对是最风光的一个,老子要发动整个天下隐门来贺,让其她几个女娃娃都知道我孙女不是好惹的。”
 道童悠悠一笑,嘴角带着一丝傲然。
 想弄大场面,道门难道比隐门差很多么?
 ……
 “渤海国主,朕很欣慰!”
 同一时间里,那边车队中的李世民再次开口,但见皇帝伸手轻轻拍着李云肩膀,语带感慨道:“能看着家中子侄独挡半边天,朕这个做伯伯的心中说不出的欣慰。”
 这种亲昵待遇,来自一个帝王的拍打肩头,当世也许只有几个最得宠的皇子才能享受,在场大臣无不在心中暗暗咂舌。
 然而惊叹才刚刚发出,谁也没想到皇帝突然语气一变,刚才还是满口欣慰之语,猛然化作了雷霆般的呵斥,大声道:“臭小子,但你同时也让朕很不爽。”
 众人都是一惊。
 李云也吓了一跳。
 皇帝这是咋了?
 怎么突然之间就翻脸了呢?
 只见李世民面色冷厉,口中恨铁不成钢道:“自古有云,成家立业,男儿若是没有成家,何谈建立冲天伟业,按我大唐风俗来说,男子十四便可婚配,比如你的堂弟承乾他们,十四五岁已经膝下有子,这种事让朕很欣慰,你伯母也开心能有孙子抱一抱,可是再看看你,你呢,你这臭小子今年都多大了?”
 皇帝越说声音越大,最后竟然有种咆哮如雷的味道。
 旁边忽然伸过来一只手掌,极其娴熟的揪住了李云耳朵,但见长孙皇后恶狠狠一拧,口中却对着圣女大祭司道:“弟妹,你可不要怪嫂嫂下手重。”
 圣女大祭司嫣然一笑,赫然对着李云的另一只耳朵伸出来手。
 当世皇帝皇后,外加一个突厥至尊圣女大祭司,三个顶天一般的人物,对着渤海国主逼婚。
 众目睽睽之下,一众大臣看的目瞪口呆。
第338章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愣着干什么,陪朕走一走!”
 李世民突然再次开口,语气已然是那种不满和呵斥,只不过眉眼之间的笑意分明出卖了他,皇帝其实对李云怎么看怎么满意。
 李云下意识抓了抓脑门。
 他还陷在逼婚的恐慌当中。
 李世民眼睛一瞪,故作恼怒道:“竟然还敢发愣?到底懂不懂规矩?你这臭小子弄出这么大阵仗,横扫辽东也好,平地筑城也罢,古人云‘粉要擦在脸上,才能让人看的悦目’,别的臣子倘若干了一点事迹,恨不得能让朕一点一滴全都看在眼里,你这臭小子倒好,事到临头只会愣愣发呆。赶紧的,滚在前头带路……”
 说是让李云滚在前头带路,结果皇帝自己先已抬脚向前,后面李云怔怔半天,忽然反应过来连忙追上去,他小心翼翼凑在李世民身边,压低声音提醒道:“陛下,您的帝辇……”
 言下之意是说今日乃是迎帝之礼,自古至今哪有皇帝亲自走路的迎帝之礼?唐朝渐渐有威压四方之姿,当皇帝也得顾及影响才行。
 这本是诚恳劝谏,哪知李世民面色冰冷,突然抬起手猛然一抽,啪的一声抽在李云后脑勺上。
 李云顿时被抽愣住!
 皇帝抽的这一巴掌力气不大,李云钢筋铁骨压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