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狠人-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以后怎么过日子?呜呜呜,我从小没爹没娘,摊上个爷爷还喜欢杀人喝血,连未来婆婆都想打杀,我齐嫣然这辈子怎么这么苦……”
说话之间,越发啼哭,眨眼之间梨花带雨,哭声嘤嘤听得让人心碎。
可怜齐人王乃是当世第一大魔头,这一刻却像是个犯了错的小孩子,老头儿哪里还敢大喇喇坐在椅子上,老头已经针扎一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围着孙女不断打转,可怜巴巴道歉道:“乖孙女,莫要哭,爷爷就是吓唬吓唬她,免得你将来受欺负。”
齐嫣然一抹眼泪,气呼呼仰着脑袋不肯看他。
齐老头更加感觉自己犯了大错,围着孙女儿不断讪笑猛搓大手。
忽然听到戈壁溜羊咧嘴大笑,指着老头道:“你很笨,不会,哄女孩,我师弟,厉害,哄齐姐姐,天天笑……”
齐老头大怒发飙,破口和大傻子开始拌嘴,一个疯子,一个傻子,两人竟然吵架吵了个旗鼓相当,看的外面那些探子目瞪口呆。
这是齐嫣然忽然冲着圣女使个眼色,很是羞涩小声道:“婆婆莫要见笑,家祖父有癫狂之疾,刚才我故意啼哭使性子,方才能够吓唬住他,其实我性格温婉,不是那种撒泼女孩……”
突然话锋一转,语气更显羞涩,弱弱渴盼道:“您今日来……今日来……”
期期艾艾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腮红如霞道:“您今日是来给媳妇送大雁的吧?”
圣女宠溺而笑,伸手握住了少女手腕。
不远处的院子门口,齐人王和戈壁溜羊仍旧在吵架,大傻子和大疯子毫无形象的蹲在地上,似乎在辩论台阶上的蚂蚁是公是母。
最后好像是戈壁溜羊赢了,所以大傻子裂开大嘴笑的很得意,齐老头大怒之下猛然一拳,轰隆一声砸塌了四合院大门,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大门崩塌飞出的石块漫天呼啸,恰恰飞向街角那些探子方向,瞬间砸的一片鬼哭狼嚎。
大傻子看的羡慕异常。
齐家的纳彩和提亲,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结束,因为没有长者负责接下大雁,圣女便转化身份担负其责,既做送礼人,也做收礼人,又有彩衣和丝绢需要开剪,齐家仍旧没准备有福的老妇人,于是齐嫣然再次故意大声啼哭,惹得齐老头冲入城中抓了一群人,可惜都不顶用,眼看要贻笑大方。
最后还是长孙皇后急急赶来,勉强充当了帮忙开剪的有福之人,就算如此,齐老头竟然还有些不满意,认为皇后生的孩子不算多,所以算不上太过有福之人。
不管如何,隐门齐嫣然的提亲算是结束了。
而这时候,所有探子全都去向了另一处。
那是最后一位需要提亲的女孩。
……
……今天这两章,写的很有趣,其实山水不太想写打打杀杀了,反而写这种戈壁溜羊和大魔头吵架的日常小事很过瘾,感觉很有趣味性,希望大家伙儿能喜欢。
第351章 【海外大儒归来,要给阿瑶送礼】
“人活于世,所求不多,不止是人,万物亦然如此,老夫曾经深思世间万物存在之道,也曾穷阅古书追索圣贤学说,最后发现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世间万物都在遵从,一曰,生存,二曰,繁衍……”
清风徐徐之际,一座八角凉亭,有个老者不紧不慢开口,声音悠悠荡荡传进凉亭众人的耳朵中。
“就这么简单吗?两个字概括了一切?”
亭中有人似是不解,语带迷惑提出了质疑,似乎语气之中有些倨傲和不屑,忽然又冷哼补充一句道:“听说您曾是名动天下的大儒,号称隋末群英的领路大贤,可是学生怎么觉得您在夸夸其谈,您的言论似乎配不上大儒的称号……”
这是一个青年,带有青年人特有的冲劲,他提出的质疑很是尖锐,显然并没有畏惧大儒的名声。
“呵呵呵呵!”
亭中的老者悠然一笑,望着青年淡淡问道:“那么你来说说,老夫到底哪里夸夸其谈?”
那青年昂然不畏,大声道:“多了去了,每一句话都在夸夸其谈,比如您刚才说的万物之道,晚辈听了就觉得是在糊弄人,世间万物何其玄奥,每一种都有难以追源的深邃,而您却随随便便做出总结,竟然说世间万物仅仅遵从两个道理,哼,生存,繁衍,晚辈承认这两点确实很重要,但是您要说世间万物只遵循这两点,那么晚辈心里可就有些不服气了……”
这青年说着停了一停,忽然又开口道:“比如晚辈打个比方,希望‘王大儒’您能解答,就在今日,渤海城风起云涌,河间郡王出动,宗正寺卿出动,又有前隋天下第二反王翟让,外加突厥草原圣女大祭司,再加皇帝皇后同时出门,甚至连太上皇也踏出门户,所为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帮着渤海国主去提亲,这么多人物,这么大阵仗,吸引满城目光,很快会哄传天下,王大儒您倒是给晚辈讲一讲,这件事也能简简单单的用‘生存和繁衍’来总结吗?如果您说能够总结,那么晚辈真要追问一句,渤海国主的提亲如此浩大,您该把这件事归为生存呢还是繁衍呢?”
这青年显然是个饱有学识之人,并且性格里带着那种刨根溯源的严谨,所以哪怕他面对一位曾经名动天下的大儒,他也敢傲然问出自己心中的质疑。
“呵呵呵呵!”
凉亭中的老者又是一阵淡笑。
这老头目光带着欣赏,似乎对青年的冲劲很是赞许,不过口中却悠然出声,云淡风轻道:“正如老夫所说,世间万物只遵循两个道理,生存,繁衍,不论世事如何复杂,抽丝剥茧之后都能归结如此。渤海国主提亲一事,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把它归结为生存,也可以把它视同为繁衍,如此而已,极为简单。”
那青年怔了一怔,陡然大怒道:“你这是狡辩,你压根没做解说,倘若大儒王通是这样的人物,那么晚辈倒是希望您能留在海外别回来,免得仗着名声虚有其表,害的家父等人对您执礼甚恭。”
“混账!”
凉亭之中突然响起一声呵斥,呵斥之人赫然竟是大唐宰相房玄龄,但见老房原本是盘膝坐在亭中听讲,此时突然站起身来猛甩一巴掌,啪的一声脆响,青年脸腮肿起老高。
老房打完人之后犹自不满意,怒气冲冲道:“孽子还不跪下,给你师公请罪。文中子先生乃是一代大贤,便连为父当年都曾在他门下旁听,所学非浅,用度一生,你这黄口小儿竟敢质疑,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敬畏学问。”
老房越说越气,似乎又有动手迹象,能让当朝宰相如此暴怒,可见大儒王通在他心中地位有多高,幸好这时凉亭之中站起几人,急急阻拦老房道:“房乔莫要再打,你家孩儿已经算是不错了,能和文中子先生辩论,年轻一辈也算有为之才。”
这几个劝阻之人身份不小,放眼一望全是朝堂大佬,比如魏征,比如李靖,此外还有虞世南,杜如晦,李绩,张玄素,涵盖文臣武帅,个顶个名动一方。
如此多人同聚一亭,老房脸上似乎更显羞愧,悻悻然道:“老夫教子无方,倒让诸位看笑话了。”
说着眼睛一瞪,对那青年又道:“还不快快谢罪!”
“我不服啊!”
那青年半年脸肿着,然而目光之中却饱含着愤慨,大怒道:“凭什么要谢罪,就凭他挂着个大儒名声么?倘若搁在半年之前,孩儿也许会乖乖认错,但是现在,我在书院里读了半年书,院长时时教诲我们,不要为权威而放弃求惑,哪怕是古之圣贤当面,心中若有不明也可质疑,王大儒比得上古之圣贤吗?父亲您凭什么不许孩儿质疑?我不服,我就是不服……”
房玄龄目瞪口呆,气的胡子翘起老高。
他伸手又要打人,却被旁边的李靖一把拉住,但见大唐军神面色肃重,沉声道:“这孩子连他的院长名号都报了出来,房丞相再动手的话怕是有些不合适。”
老房微微一怔,随即眼色一闪,无奈道:“渤海国主,他……”
那青年傲然挺胸,大声道:“我们院长从来不靠名声和地位欺压学子,有时候教课出了错误还会向我们道歉。力气,他天下第一,武功,他当世前十,治军,他冠盖当代,治政,他爱民如子,这样一位诸侯国主,无论声名还是地位几乎顶天,可他仍旧允许我们质疑他的错误,孩儿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贤。”
说着目光转向凉亭中的老人,语气很冲又道:“至于您,曾经的文中子大儒,您连晚辈一个问题都解答不出,只能仗着身份强行诡辩,晚辈心中很是不服,世间万物岂能简简单单用一个生存和繁衍做总结……”
显然他仍旧在质疑,甚至不顾老房在一边怒目相视。
“呵呵呵呵!”
凉亭中的老者第三次悠然而笑,仿佛并不生气一个晚辈的顶撞,反而缓缓点头赞许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你这孩子看似行为不恭,实则乃是坚守求知本性,这是做学问的最佳心性,老夫要夸一夸你的严谨……”
这老者一直云淡风轻,忽然目光看向凉亭之中众人,淡笑又道:“学问从何而来,学问就是从质疑中来,房乔之子如此心性,老夫断言他将来成就必然不低。”
房玄龄连忙拱手,语带汗颜道:“倒让文师见笑了。”
那青年却悄悄冷哼一声,嘴里嘀嘀咕咕道:“我这算什么严谨,同窗里比我执拗之人多得多。”
老者忽然冲他一笑,悠悠然道:“质疑是好事,可是质疑的前提需要有能力,人的学识分有层次,不到一定高度无法看透一些道理,比如老夫说的生存和繁衍,在你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诡辩,但若是你口中那位院长在此,恐怕他已经开始跟老夫谈论生存和繁衍的深邃。”
青年怔了一怔,略显迷惑道:“您的意思是说,院长会信您这一套?”
老者缓缓看向亭外,若有所指道:“若他真如传说中那般奇才,当知这世间的道理只有如此,天地万物,野兽或人,所活一世无非只有四个字,一曰,生存,二曰,繁衍……”
这竟然有种霸道异常的感觉,似乎不管别人怎么质疑都要坚持他的学说。
青年脸上略显沉思,好半天过去忽然道:“那么晚辈还是刚才那个问题,您如何用生存和繁衍来解释今日的提亲之事?我家院长…额不对,渤海国主功高盖世,他大婚也仅仅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吗?繁衍倒是勉强能靠上一些,生存则是完全不搭的事情,国主他几乎天下无敌,他压根不需要考虑生存的问题。”
老者似乎倦了,笑呵呵没再和他讲解。
青年等了半天不见答复,最后只能恭敬行了一礼,然后又向亭中众人挨个行礼,最后一甩袖子昂然而去。
显然,他心里还是不服的。
亭中众人目视他怒气冲冲离开,忽然口中都发出一声促狭的轻笑,杜如晦手抚长须做回原地,语带点评道:“房乔的孩子很不错,只可惜年纪还是太轻了,他学问有了一点,但是还未登堂入室,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世时间太短,尚且不明白世间的道理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文师总结的生存和繁衍之道,这孩子暂时是感悟不出的。”
房玄龄无奈拱了拱手,苦笑道:“教子无方,教子无方啊。”
李绩却目光闪动几下,忽然对亭中老人问道:“文师从海外归来,可有心思再开门庭?如今渤海国主在城中建了一座书院,正要扩大规模招收学子,文师何不亲自坐镇,也好教化天下学子聆听学问。”
这话隐隐有种试探味道,在场几个朝堂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