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狠人-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语气竟然说不出的忧伤。
这种语气,配合上她的悠然袅袅,在场所有人听的心里都是一颤,似乎做出了一件损毁天地精灵的大恶事。
长孙皇后甚至差点脱口而出,想要说一声:“那就不要结了啊。”幸好皇后震惊猛然收口,勉强才算没有失态。
而也正是皇后这么一丝迟疑的档口,忽然看到小盲瞎缓缓弯腰,那张美若天仙的俏脸带着一往无前,口中温柔无比的鼓励着小丫丫,柔声道:“好妹妹,请你帮嫂嫂绑上吧。”
结发!
她心甘情愿了。
……
……今天是超级大章节,二合一。
第407章 【吵翻了?闹崩了?】
自古有言,成家立业,男子大婚当日,从此便算成家,否则哪怕到了白发苍苍之时,仍然只算是个没有家庭的寡身汉。
李云舒坦了整整一连七日……
腰好,生活就好,威风凛凛,地位日重!
家庭里的事嘛,无非就是那一些,男人是顶天柱,李云这根柱子足够硬,可以撑起整个家庭,媳妇们以他这根柱子为中心一起操持共同的家。
成家!
男人无论再怎么伟大,无论再怎么胸怀苍生,在他生命里的重要一笔,始终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在古代人的思想看来,男人唯有成家之后方算成人,这时有了责任和担当,知道肩膀上扛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即使是个浪荡子,也开始回头照顾家庭了。
而李云身为大唐第一个诸侯国主,他肩膀上扛着的可不止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他需要照顾的家庭,乃是整个渤海国这个大家庭。
自古至今,无论中外,但凡涉及到政治之事,国与国之间总是斤斤计较……
渤海虽然属于诸侯国!
大唐虽然是渤海的宗主国!
李云虽然是李氏皇族的嫡支!
李世民虽然是李云的亲二大爷!
虽然有如此之多的虽然,但是却只有一个但是,国与国之间一旦涉及利益,那么亲兄弟也得划分的清清楚楚……
成家了!
下一步就是立业!
立什么业?
建国!
这时可得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
第八日,渤海国府。
因为都是亲人,毕竟不是外眷,所以即使坐下来商谈,但也没必要专门弄出浩大的形式……
不需要专门弄间大殿,也不需要刻意摆出礼仪,全家人随便聚在一间屋子,坐下来就能讨论开国庆典的大事。
全家人都有谁?
第一个,就得是道童祖师爷,老神仙乃是道门至尊,而且是中原的护族者,李元霸是弟子,翟让也是弟子,李云这个徒孙,只能算是第三代,这样一尊大神,建国的事情怎能不请来问问意见?
第二人,分明是隐门至尊齐人王,老疯子一生祸乱中原,但凡有一点不爽就敢掀桌子,错非看在孙女齐嫣然的面子上,老疯子才不管李氏皇族死不死,只要他还想着成仙,他就祸乱天下。
这两人乃是辈分最高的人,被请来询问意见属于象征性的意思。
第三个人,李渊,辈分是李云的爷爷,工作性质是大唐太上皇,不管史书上如何评价李渊,始终无法改变他是大唐开国帝王的事实。李云想要建立诸侯国,亲爷爷的意见必须得听听。
第四个人,李世民,辈分是李云的二大爷,工作性质是大唐皇帝,等到李云建国之后,李世民就是渤海国的宗主。
哪怕是家庭会议性质的商讨,这四个人也是必须到场的存在,除了这四人之外,屋子里密密麻麻坐着全是人,放眼一望过去,个个都有参加的原因。
李孝恭,李氏皇族嫡支,身为大唐河间郡王,手握兵权印把子,领衔雍州府衙,属于皇族实权派。
李承乾,李氏皇族三代,身为大唐太子,已经开始监国,如果不出意外,太子乃是皇位的继承者。
李泰,李氏皇族三代,封爵一等魏王,作为长孙皇后的嫡子,他有资格参加大唐任何事务的谋划。
除了这三人,皇族还有好几个皇子前来,最次的一个也是正妃所出,身后代表着一个母族的利益。
因为是商讨建国,必然要涉及利益划分,所以尽管都是自家人,但是商讨之时隐隐要分成两个派系。
上面这些人,就是代表大唐利益的一方。
而代表渤海国利益的一方,同样有旗鼓相当的力量。
李云自然不用多说,乃是即将建立的渤海国国主,争夺渤海国的利益,就是给自己争夺利益。
李元霸,李云的亲爹,虽然复生之后失魂,但是谁也不能让他不在场。
翟让,李云的大师伯,当年天下第二反王,瓦岗寨的大头领,身为师门长辈,必然也得到场。
李治,由晋王改封燕王,河北道虽然属于大唐,但是地域辖制归于渤海,所以李治哪怕乃是大唐皇族,但是商讨利益之时需要站在渤海这一边。
李恪,由吴王改封鲁王,山东距离长安更远,同样归属于渤海辖制,所谓利益共同体,他也得帮着李云争。
除了这几个人,还有九大门徒也参与,哪怕是年纪最小的李白丁,也有资格占据一个席位。
一间空旷的屋子,人数真是不少,因为乃是家庭议事性质,所以连女眷们也有资格参与。
女眷同样分为两派,势力同样不可小觑。
长孙皇后,四大正妃,李孝恭的妻子,其余二代王爵的正妃,这些全是大唐一边的后援团,身后各自站着一股强大的母族势力。
渤海这边也不差……
圣女大祭司,玲珑公主,这两位不但是李云的母亲和妻子,而且还掌握着不弱大唐的草原突厥,单只这俩女人,几乎就能和大唐那边平打平。
除此之外,还有女人。
程处雪,母族是程家,程家的战车上,站着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
齐嫣然,隐门少主,虽然隐门不会全盘支持渤海,但是隐门的势力何其庞大,若是隐门祸乱起来,无论大唐还是渤海都得头皮发麻。
小野猫,娘家乃是靺鞨人,靺鞨人在这个时代乃是穷鬼的代名词,李云就是他们眼中不可失去的衣食父母。
武家小明珠,国公之嫡女,这算是实力最差的一个,不过一个开国国公的家族也不是轻易可以小觑的存在。
小盲瞎,她算是完全不管事的一个,在场所有人之中,或者也就她的来历最为离奇。
除了这六个丫头,还有谁也不可轻视的阿瑶,阿瑶看似没有实力,其实实力同样很强,要知道大唐乃是继承了隋朝的江山,阿瑶则是隋炀帝最小的一个公主,虽然明面上没有隋朝遗留势力,但是暗地里早有一大帮人前来效忠。
这么多人,全是家人,然而家人却要隐隐分成两派,为了建国的事情一点一点的商讨。
上午之时,已经争辩的一场。
今是下午,再次展开纷争……
……
当啷!
李世民忽然一盖茶碗,仰头缓缓吐出一口气,这位大唐皇帝慢慢扫视全场,语气带着少有的随和,笑呵呵道:“事呢,就是这么个事,上午虽然争了一场,但是争的毫无头绪,朕作为李氏皇族的当代族长,并不想把利益划的太过严苛,民间有句俗话,肉烂都在锅里,今日这间屋子里面没有外人,朕也就放开了心思敞开了说,无论大唐还是渤海,其实都是咱们李家的产业,朕这半天一直琢磨着,咱们相互都该让一让,如何?”
“二大爷说的对!”
李云郑重点头,转而冲着自己这边环视一笑,若有打趣道:“瞅瞅你们上午的架势,一个两个争的脸红脖子粗,其实完全没必要,骨头打断了还连着筋呢。”
无论李世民还是李云,其实都不是在场辈分最高之人,但是他俩一个是大唐皇帝一个是渤海国主,所以都必须开口做出一番表态。
伯侄两个人,代表着两个利益共同体。
两个掌舵人皆都发话,事情按说应该变得顺理起来……
但是!
司马迁说的好啊,天下熙熙攘攘,无非皆为利往!
只见屋子里忽然站起一个少年,大声道:“父皇说的对,大哥说的也对,咱们都是一家人,可以相互让一让,但是这个让,得按规则来……”
说话的赫然是李承乾,这小子竟然不似史书上写的那么浑噩,他先是奉承了李世民和李云一番,随即就把口风猛地一转,大声又道:“比如属国岁供之事,咱们就得按照律法执行,大唐是宗主国,渤海是诸侯国,按照朝堂上刚刚修订的国律,渤海国每年要给大唐上缴两成税收……”
“你他妈的怎么不明抢?”
屋子里猛地一声怒喝,只见程处默满脸大怒站起来,破口道:“渤海国穷的叮当响,你好意思让我们上缴两成税收?上缴也行,让陛下把范阳城划拨过来,只要这件事同意,我们上缴八成都可以。”
李承乾同样大怒,指着程处默道:“你好大的胆子,敢跟孤王这么说话?”
程处默呸的一声,满脸无赖道:“有种你打我啊,姐夫给你机会单挑……”
李承乾气的面色发青。
旁边忽然站起一个小胖墩,望着程处默嘿嘿坏笑道:“姐夫,你刚才骂了一句什么话?”
程处默一呆,陡然面色变白。他刚才一时气愤,骂了李承乾一句他妈的。
小胖墩正是李泰,趁机大喝一声道:“好啊,你骂母后!你是清河姐姐的夫婿,辱骂自己的岳母是何居心?”
程处默明显惊慌起来,连连道:“我没有,别胡说,听错了……”
李泰哼了一声,似乎要抓着不放。
也就在这个时候,忽然程处默身边站起一个小丫头,笑嘻嘻道:“魏王叔叔,我家程师兄还没大婚呢,大家都知道他是愣子脾性,刚才那话乃是一句口头禅……”
这小丫头口上像是对着李泰说话,实则却对长孙皇后遥遥一礼,甜甜讨好道:“皇后奶奶,您肯定不会生气对不对?”
对面长孙皇后深深看她一眼,语带宠溺道:“你这个小杀生,精灵又古怪。”
原来站起来的小丫头正是包杀生,乃是李云门下的第七徒儿,小丫头聪明领秀,借着年龄优势瞬间化解了场面上的剑拔弩张,先是喊李泰叔叔,又喊长孙皇后奶奶,刻意表现亲情,冲淡双方僵持。
最主要的是,替程处默解了围。
……
当啷!
李世民忽然又是一盖茶碗,笑呵呵插话道:“这件事情,无需再争,朕方才冷眼旁观之时,心里也在多番思量,最后定下决心,就是收取两成……”
说着缓缓一停,紧跟着又道:“不管渤海国多么困难,也不管你们需要养护多少子民,大唐的国律不能破,定下的规矩就得守。岁供,两成,每年八月,押送长安。”
皇帝都这么说了,基本就是拍板的定论,偏偏屋子角落里哼哼一声,有人很是不服气道:“这分明是欺负人嘛,当皇帝也不能这样……”
众人闻言看去,不由笑出声来,赫然发现说话的竟是李白丁,这可等于是儿子不爽老子呢。
李世民也有些啼笑皆非,看着李白丁打趣道:“怎么着?佑哥儿心里不满意啊?你才刚刚加入渤海几天,就帮着你大哥开始说话了?朕可是你的父皇,臭小子是不是想找打?”
李白丁脸蛋儿红扑扑,明显被众人看的很是羞涩,不过小家伙坚持昂首挺胸,大声道:“陛下不讲理,臣等当不服。”
小家伙没有喊父皇,因为他名义上已经是个死了的孩子。
“哟哟哟!”
李世民开怀大笑,指着他道:“这屋子里没有外人,佑哥儿不用朝堂口吻!你才多大啊,也想学直臣……”
李佑脸蛋更红,这才扭扭捏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