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狠人-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去收归,那支队伍刻意采用了温驯手法,连续十几天对着金氏渔猎城的居民好言相劝,好言相劝的结果是什么呢?是那群倔驴性格的高句丽人越来越傲慢,很好,要的就是此种结果,这时候我命令队伍回来,然后派去了率领铁蹄大军的长孙冲……”
长孙皇后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点头,开口道:“第一支队伍好言相劝,让高句丽人感觉咱们不舍得动他们,突然却换成了一个不讲理的疯子,带着穷凶极恶的大军说杀就杀,如此前后对比,反而胆寒人心,那些高句丽人必然追悔,心里开始渴盼第一支队伍回来,可惜,世上没有后悔的药。”
李云呵呵直笑,眉梢微微一挑,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一份飞禽传书,举着念诵给众人听,道:“臣,新丸城王,长孙冲,秘报,经国主指点,臣照章办事,今夜将会装疯发狂,预计屠戮五千之众,收手之时,必奏奇效。新丸督护府九百万人口,必然惊恐胆寒臣的杀伐之威。”
“怎么可能?”
屋子里一个皇子忍不住开口,语带不可置信道:“整个新丸督护府九百万人,长孙冲只不过在金氏渔猎城屠杀了五千人,五千条人命听着吓人,可也吓不到九百万人那么多吧?”
李云哈哈一笑,转头问他道:“怎么?你不相信?”
那皇子腼腆一笑,看着李云略显羞赧道:“还请大堂哥解惑。”
李云点了点头,忽然冲着门外招了招手,屋中众人微微一怔,却见一个卫士急急而来,那卫士胳膊上架着一只鹞鹰,一看就是用来飞禽传书的训鸟。
李云伸手向前,从鹞鹰的爪子上解下一个小竹筒,竹筒里面拿出小小一卷丝帛,这意味着这份密报李云也还没有看过。
李云微笑看了看问话的皇子,直接展开这份新来的密报诵读,大声念道:“臣,新丸城王,长孙冲,密报,经此一招,金氏渔猎城之高句丽人尽皆驯服,臣已选出一位胆小如鼠之辈,当众宣布他乃渤海国主奴才,按照事先谋定的计策,臣会推其成为新丸城的督主,此人狂喜狂笑,尽显辽奸之色,臣尚未说出将会率领大军借他为用,此人已经按捺不住连夜进发新丸城,建功讨好之态,几可令人作呕……”
“这?这?这怎么可能?”那皇子满脸呆滞。
李云呵呵一笑,继续念诵飞禽传书,道:“至臣上奏密报之时,此人已率金氏渔猎城寨归化之奴五千人,悍然冲入新丸之城,屠戮同族一千余众,耀武扬威,飞扬跋扈,短短两个时辰,搜刮民财百万,言其乃是渤海国主之奴才,收财该当进献主子以贺建国……”
屋中众人听完之后,个个面带震惊之色,刚才那个提出质疑的皇子瞠目结舌,好半天才呆呆吐出九个字,无比艰难道:“仅仅杀了五千人而已!”
这时李世民缓缓起身,皇帝目光扫视屋中一众小皇子,语带教诲道:“杀人的办法,有几千几万种,尔等需要好好记住你们大堂哥的这个办法,因为这是一种杀人最少但是效果最大的奇策……”
皇帝说着微微沉吟一下,忽然开口又道:“此乃帝王之术,本不该尔等研习,但,那是以前……”
剩下的话皇帝没有说,但是谁都能听懂皇帝潜在的寓意。
大唐以后,需要建立更多的诸侯国。
诸侯者,必须掌握帝王之术。
皇子们连连点头,个个眼睛放光,忽然魏王李泰站起身来,一脸兴奋憧憬道:“等到儿臣也打下一片土地,儿臣也会派出一个心腹手下去装疯子,疯子杀人好啊,疯子杀人有威力,只要几千个人头,就能震慑几百万人口。”
李云在一旁用心提点,仔细嘱咐道:“切记不可为杀而杀,也不能一上来就开杀,须得先仰后抑,然后才雷霆一击,否则起不到对比效果,杀的再多也没用意义,反而会激发降地居民血性,再想平复可就千难万难了,以前外族入侵中原的时候,面对咱们汉家百姓杀的足够狠,可是结果如何呢,全民都在饱含仇恨,一有机会,必然报仇,有刀的拿起刀,没刀的拿棍子,就连老妪耄耋,也会用牙齿去撕咬入侵者,青雀你千万千万要小心,自己可不要落到那个下场……”
李泰心中一凛,连忙点头道:“小弟记住了,多谢大哥指点。”
……
这时忽然屋子角落里一声咳嗽,只听李渊的声音缓缓传出,大唐太上皇似乎语带好奇,笑呵呵问李云道:“乖孙,收服之后如何呢?老夫刚才在角落倾听,对于你的收服归化之策十分欣然,但是爷爷更加在意另外一点,你对高句丽这一片土地将会如何治理……”
说着不等李云开口,李渊的声音紧跟着再响,又道:“注意,这个治理不是收服降民,收服降民只是开疆拓土的一项,你要做的治理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百姓如何生活,对吗?”李云瞬息接口,笑嘻嘻看向屋子角落。
角落里李渊微微露出一个脑门,点点头道:“爷爷就是这个问题,乖孙你且好生说说。”
李云毫不迟疑,直接开口道:“便是您老人家不问,孙儿也要说一说的,自古治国之道,百姓安居在先,什么是安居呢,祖师爷曾经教导过我,安居,就是平安,有居所,居所是家,家有衣食,衣食无忧之治,百姓幸福恬然……”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目光带着问询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微微迟疑一下,随即目光看向屋子里一众小辈,沉声道:“尔等全都细细倾听,用心记忆你们大堂哥的治国之策。”
其实这不仅仅是治国之策,而是帝王之术最深邃的部分,刚才李云之所以目带问询,就是想问问李世民允不允许他继续说。
而李世民的回答也很巧妙,皇帝直接让小一辈全都用心去记忆。
这就是同意的意思了。
……
既然皇帝同意,李云自然放开了所有顾忌,他也有心教导几个皇子一番,甚至连自己的九个徒弟正好也能听讲,治国之道也许不该每个人都学,但是如何让百姓过的幸福这屋子里每个人都该学学。
他是个后世网络作家,恰好写的乃是历史小说,他满脑子都是历朝历代的国策,随便拿出一些都够这个时代听用了。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事情……”李云悠悠开口,一字一顿道:“高句丽人的祖宗,乃是咱们中原汉家,虽然最近几百年来彼我双方乃是世仇,但是天底下没有永远抹不去的仇恨,对于敌人的首领,我们不予开恩大度,但是对于彼我双方的子民,应该予以一视同仁,说穿了,高句丽百姓也是民,他们既然选择归化服从,那么他们就应该享受渤海百姓应有的待遇……”
说到这里微微一停,紧跟着又道:“但是,这个享受待遇不是现在。”
李承乾忍不住站了起来,好奇问道:“这却为何?”
李云大有深意看他一眼,笑着反问道:“倘若有人率领大军投降与你,你会直接给他封个国公当当么?”
李承乾想也不想直接摇头,脱口而出道:“那怎么可能?最少要驯服几年才可以!否则的话,说不定就会反叛!”
“我刚才说的同样是这个道理!”李云再次看他一眼,微笑道:“高句丽人虽然没法大规模反叛,但是刚刚收服归顺必然存在逆反,这时候他们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百姓,他们顶多算是半个降民半个百姓,如果一上来就给他们太好的待遇,那岂不是又犯了长孙冲之前那支队伍所犯的毛病么?”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必须压榨一些……”李承乾明显一脸若有所思,望着李云小心求证道:“大堂哥,小弟猜的对不对?”
李云对他的求证不置可否,反而突然语气一变道:“我在高句丽建立六个番号,其实就是设立了六个民区,这六个民区,将会各有规划,有的负责种田,有的负责渔猎,有的负责开山挖矿,有的负责采药晒盐,我会给六个番号的督主下达严苛任务,每年逼迫高句丽人生产无数的物资,这些物资,课以重税,大约会是高句丽人产出所得的七成,只留下三成让他们勉强能够度日,不会让他们吃饱,但也不会让他们饿死。从今天开始,以后连续五年,整个高句丽全部变成渤海国的物资产区,采用最严厉的手段进行压制和榨取……”
屋中小辈忍不住咋舌,李承乾语带担忧小声开口,弱弱道:“这岂不是逼着他们造反?”
李云呵呵一笑,目光忽然看向门外,轻声道:“两个原因,必须如此。”
……
……今天情节太连贯,不好分章节,就两章二合一发布了吧,很久没求票了,老伙计们能给一张吗?
第419章 【天下间,阿瑶最疼我】
哦豁?
两个原因?
是哪两个原因?
屋中一家子人不由竖起耳朵,尤其那些小辈更是摒气凝息,大家都知道李云要讲的肯定又是国策,两个原因肯定也涉及到诸侯国的治理。
哪知忽见李云轻轻一叹,似乎神情变得有些索然,嘴角分明勾起一抹苦笑,语气寡寡道:“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的我,已经很穷了……”
嗯哼?
满屋子顿时一静。
李承乾首先忍不住开口,满脸不可思议道:“这怎么可能?大堂哥你也会穷?”
“对啊!你怎么会穷?”旁边李泰同样脱口而出,小胖子的脸上分明也是带着不信。
其他一众小辈,大多也是神情如此。
开什么玩笑?
谁不知道你李云号称财神爷。
如今民间甚至有了一句俗语,据说就是专门用来形容你的,财来如山崩海啸,花钱如小孩撒尿,虽然老百姓总结的话听着粗鄙不堪,但是不得不说百姓们总结的非常对。
财来如山崩海啸!
山崩海啸是什么气势?山崩海啸就是惊天动地的气势!老百姓形容你一点没错,你挣钱的时候就是山崩海啸一般。
花钱如小孩撒尿呢?
小孩子撒尿从来不管别人怎么,无论何时何地,想撒的时候掏出小鸡子就撒,而且小孩子撒尿劲头很足,绝不会像中年人一样滴滴拉拉。怎么样,形象吧,用小孩撒尿形容你李云花钱,百姓们的总结是不是无比贴切?
民间老百姓都知道你挣钱和花钱的本事,你现在却说自己已经很穷了?这话说出去有谁会信?恐怕谁听了都以为你在蒙傻子。
就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有些面色不满,以为李云竟连他们两口子也糊弄起来。
满屋之人,或者也只有阿瑶面色凄苦,这女孩几次想要张口辩解,最后却选择默默看着李云,她谨记着自己是后宅之人,虽然心疼丈夫但却努力坚守着妇人不可干政的规矩,哪怕今天屋子里全是自家人,阿瑶仍旧保持着女子的本分,不开口,不插话,只倾听,不辩驳,因为,今天议论的是建国之事。
建国之事,在阿瑶认为就是天大的政事。
既然是政事,那么女子就不能插嘴乱说。
可惜她谦逊温柔,别人却想听听她的说法,先是李世民目光轻轻一扫,随即便听长孙皇后柔声一笑,皇帝两口子同时看着阿瑶,李世民温声鼓励道:“老三家的儿媳,你是不是有话要说?朕方才看到你欲言又止,小脸上也带着怅然之色,心里有事就要大胆的说出来,今天屋子里坐着的都是自家人。”
“陛下说的对!”长孙皇后也紧跟着开口,同样对阿瑶鼓励道:“虽说妇人不可干政,但也要分个因由,比如渤海建国这件事,属于你们一家最为重要的事,可以说是国事,也可以说是家事,国事咱们女子不可掺和,但是家事就得好生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