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文
………………………………
第一章 乱世
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我重生于兖州山阳郡这里位于东汉都城雒阳以东八百一十里共十城户十万九千八百九十八口六十万六千九十一算是一个富饶的大郡。(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可惜的是黄巾起义的风暴也横扫了这里生民十不存一惨不可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家有自己的堡坞有自己的私兵风里雨里总算是硬扛了过去。
我的名字叫刘琦。
开始的时候我很奇怪觉的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似乎南宋有一位抗金英雄也叫这个名字。不过三国时候的刘琦名头就比那个刘琦差了许多。多年后曹操有个评论:“刘景升儿子如犬豚也!”
犬豚就是狗和猪。不是什么好词儿。
我的父亲名叫刘表字景升任大将军何进手下的北军中候。父亲以文采成名为当时八骏之一说起来也是个有才干的人。不过当我知道我这位父亲的名字的时候在心里冷笑了一下据说他是一个坐谈之客是个虚有其表喜欢夸夸其谈的家伙。
这样一个人实在不容易让人尊重。
但是不久之后我知道我错了我错的很严重。
在三国这个时代里没有一个人是无能的大浪淘沙能在其中站有一席之地的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东汉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在大部分时候朝政不是由皇帝主管而是由外戚和宦官们轮流把持着这些目光短浅只会谋取个人利益的家伙把天下祸害的乱七八糟民不聊生;而皇帝则一个比一个差劲不仅在比赛着谁更昏庸无能还在谁更短命。(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到了汉灵帝修宫室、铸铜人、造万金堂、增收赋税把个汉帝国搞得乌烟障气。牵连甚广的“党锢之祸”将一大批帝国精英送给阎罗王那里为臣;参加者达到百万之众的黄巾大起义则将汉帝国最后一点元气完全榨干。
就是在这种时候宦官和外戚的争权夺利还不肯罢休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仗着贵为太后的妹妹的势力与“十常侍”之间的争权日趋白热化。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提高自身的赢面何进遂不计后果地做出了一个选择:借助外来军事力量剿除异己。结果何进与“十常侍”两败俱伤双双横尸雒阳。而假借君王命令而来的大军阀董卓带着东汉帝国最强大的凉州军团踏着尸山血海走进了这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开始了他血腥残暴的统治。
天下大乱!
真正的天下大乱!
董卓这个家伙可以用非人类来形容。其实董卓入京时也不过区区三千人!三千人能算得了什么呢?雒阳城作为东汉的都人口过百万一人吐口唾沫这三千人就没了。但是董卓却不会给人认清他真实实力的机会。他让这三千人晚上悄悄出城白天再大模大样的进城连着四五天给人以他的军队正连绵不绝的开进雒阳的印象--据说一千八百年后他的这个手段被倭人学去了他们制造了卢沟桥事件之后就用这样的方法往天津派兵结果把出身西凉那边儿的大刀片耍的倍儿溜的西北军吓住了老老实实的让出了天津城。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他进城第一件事就是收编了大将军何进死后群龙无的禁军接着让吕布干掉执金吾丁原吞并了他的部下接着就大开杀戒:
他率领兵士外出抢劫在集市上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突然动袭击割下他们的人头绑在马车边或兵士的腰间再凯旋回城。集市上的妇女则被他的士兵像圈羊般直接拖拽到营帐里……
董卓说:我又打了一场大胜仗。
在邀请百官的宴席上他让吕布突然从众位宾客中拽出一人砍下头袋放在一只碗盆里端到众人面前。
董卓解释:“这家伙图谋不轨与诸位无关来来来大家只管喝酒。”
董卓看皇帝陛下不顺眼抬脚就把他从御座上踢下来废为“弘农王”。不多久突然觉得不够利落又朝那个可怜孩子的喉咙里灌入一杯毒酒。
董卓的说法:“他缺乏一个儿子起码的孝心完全没有君王的风度”。
就算是曾经权倾天下的太后娘娘也被他以“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从皇宫迁出并又赐上一把刀。
如果用屠夫来形容董卓那么就是玷污了屠夫这个词因为屠夫杀生还有目的是为了钱是为了肉。董卓杀人却全是兴之所致不管不顾。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屠夫造反了。
他叫曹操。
这时的曹操还是一个热血青年三十四岁的他还一心想做一个名臣他曾制五色大棒打杀权贵也曾治理地方尽职尽责。看到董卓的暴行他毅然反乡扯起大旗反对董卓的暴政掀起了十八路诸候会盟讨董的大幕。
于是--
后将军袁术来了;
冀州牧韩馥来了;
勃海太守袁绍来了;
豫州刺史孔伷来了;
兖州刺史刘岱来了;
河内太守王匡来了;
陈留太守张邈来了;
广陵太守张来了;
东郡太守桥瑁来了;
山阳太守袁遗来了;
济北相鲍信来了……
诸州郡牧守各拥兵数万以袁绍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今河南武徙西南)太守王匡屯于河内;韩馥屯于邺城;孔伷屯于颍川(今河南禹县)。刘岱、张邈、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桥琩山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太守袁遗、济北(今山东长清东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等屯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后将军袁术屯于南阳(今河南南阳)。
各路人马浩浩荡荡杀气腾腾气冲宵汉当真是威风不可一世。
可是也只是表面威风而已。
声势虽大谁也不肯进兵只是每天喝喝酒聊聊天开开party对着敌军喊上几声不知道是示威还是唱卡拉ok。
不过董卓吓着了他没有想到会惹出这样大的娄子他的前身毕竟只是一个地方军阀眼界小见识不多没有看穿这些关东新军阀们外强中干的本质走了一步大大的错棋。他要放弃雒阳迁都长安。这是一次数百万人口的大迁徙把都城从雒阳到西京长安一望无际的难民潮无休无止地蠕动着。死亡不断有人死亡整批整批地死亡。死于饥饿死于恐惧死于因惊恐作导致的自相残杀。难民所经之处唯余森森白骨。与此同时董卓正唆使自己的部下在雒阳大肆抢掠挖开每一座坟墓搜刮完墓葬中最后一件殉葬品然后再放一把野火烧尽雒阳的宫殿、官府、民房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
这是真正的焦土战。
可惜并没有迎来他的敌人却给汉王朝带来极大的损失。屠夫董卓将他与塞外大漠羌胡部落作战的方式用在了当时世界上人烟最为稠密、经济文化最为繁华的汉帝国的都城!
在距长安二百六十里的地方又一座阿房宫高高矗立起来。那是董卓的私家庄园郿坞它的外墙高度和厚度竟然与长安城墙相同“高厚七丈”;所藏珍宝还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别种“奇玩积如丘山”光藏匿的粮食就可对付三十年。它富可敌国的规模还可从下面一个事实略窥一二:董卓兵败身死后为抄没郿坞的家财司徒王允竟派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
可是就在董卓昏招迭出早早准备退路的时候关东诸军却还在犹豫徘徊莫敢先进双方胶着于荥阳(今属河南)、河内一线。好不容易有一个想出兵的曹操还孤军深入让董卓手下大将徐荣给打回来了另一个出兵的孙坚孙文台虽然号称世之虎将到是攻入了雒阳城连着打退了董卓多少次把董卓的大将华雄都给宰了可是他背后的袁术却断了他的粮草。不久关东军内部生火并各引兵散去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总之董卓讨伐战是一场群魔乱舞的丑剧。
就在这场丑剧生的过程中我的父亲回到了山阳家中。
而我的命运也从这一刻生了巨大的改变。
………………………………
第二章 父亲
“公子老爷要回来了老爷要回来了!”老管家刘福高兴的眉飞色舞只差跳起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我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母亲就已去世好久了而父亲在京中为官长年不在家。家里只有我与七岁的幼弟刘琮。老管家刘福就是这个家族中我最熟悉的人。
重生在这个世界已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来休养身体和了解我自身的情况。。
我没有病而是被邪灵附体了。据说我是因为黄巾军进攻杀人时受了惊吓结果邪气入体高烧热迷迷糊糊胡言乱语说得话都不着边际连人都不认得了。刘福和族中长辈们都吓坏了以为我不行了不知道该怎么向父亲交待可是后来慢慢好转了--其时哪里是邪气入体根本就是我这个灵魂入体当时不但他们吓坏了我自己都吓坏了。我记得我当时大叫:“这是哪里?让我走!快放我离开!”然后光着脚就往外跑一大群人追着我大叫公子把我抓回去绑在床上还让巫师来作法驱邪--很好很强大比我自己想的理由还要强大。
随着我的身体好转刘福就一点点的告诉我这个世界的一切我的名字我的家族我的亲戚朋友。看得出我的恢复能力让他高兴听他和旁人说凡是邪气入体的人被邪灵伤了元力肯定会有一点胡涂。不过他只要告诉我一遍我就能记住了。于是他不住口的说老天保佑。
要想生存在这个时代必须要融入这个时代在羊群里有一峰骆驼会很容易被现的。而我不想成为那峰骆驼。当然或许当骆驼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于我来说在手中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是低调一点好那样起码生存的安稳一点。
于是学习:这个初次见面应该怎么说?对是“久仰久仰”;等候客人怎么说?对“恭候大驾”;对方来信怎么说?对叫“惠书”;请人帮忙怎么说对是“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我学得怎么样?刘福很欣慰的对我说老爷回府时他可以不用自杀谢罪了。
在东汉历史上山阳高平与一段响当当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党人之祸。当时宦官专权为害百姓高平以张俭为的读书人奋起反击上书朝庭要求对宦官们的不法行径进行处制。结果惹怒了当朝以张俭为包括父亲在内的二十四人被朝庭通缉此案牵连越来越广司空虞放、太仆杜密等几十位朝庭一品大员都死在狱中六七百人被杀、被关、被流放、被免官除名永不录用。此案直到黄巾之乱皇帝才赦免了他们。在此案当中父亲也险些死于狱中。张俭作为那个时代的良心听到消息后逃走无论到哪里没有不收留他的哪怕为此而家破人亡也在所不辞。两千年为为了变法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依然写下“望门投止思张俭”的诗句。
我读父亲留下的书在高平党人之祸后的诸位大儒处游学甚至文坛领袖张俭也亲自教我了整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