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顿时为自己的提议感到惭愧不已。

    只有自己是卑鄙的小人,贪生怕死懦夫。

    望着弃掉战马向着西南侧山坡跑去的军官,佐贺一郎对着不知所措的士兵们讲道:

    “虽然我们注定无法打过坦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死法。

    你们是选择在逃跑的路上,被敌人的子弹从后面窝囊的打死?

    还是跟我一起,像一个真正的武士一样,倒在冲向敌人的路上?”

    此时此刻。

    有的人迟疑了,怎么死不是死,逃的话万一能活着出去呢?

    边缘的士兵默默的行动,放弃了战马,向着山丘攀爬。

    也有的人深受武士道精神洗脑,被长官一忽悠,顿时热血上头了。

    他们大声的鼓噪:

    “像武士一样,像武士一样英勇的赴死!”

    一个十个百个,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为了主流意见。

    那些怯懦的犹豫的墙头草,就像没有脑子的乌合之众,被主流的意见所裹挟,以为自己也是这样想的,跟着高声呐喊。

    一坦当先的孙德胜,纳闷儿的望着远处停下来的鬼子:“这帮小鬼子被咱们吓傻了吗?他们在喊什么?”

    车里没有人懂日语,更无法给他回答。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还见到了难得一遇的奇景。

    佐贺一郎高举着马刀,嗓子都喊破音了:“骑兵联队,进攻!”

    乌泱乌泱的骑兵,手里紧紧攥着马刀,向着迎面开来的钢铁巨兽发起了冲锋。

    这是注定不会有结果的冲锋。

    是送死的冲锋。

    在日军骑兵联队后方,陈浩他们才追上来。

    倒不是说坦克的性能被战马比下去,关键是干掉了一批鬼子,他们留下了东洋大马挡在前路上。

    要是不想要这些战马,倒是可以痛快直接撞过去。

    想要,就得承受被阻挡道路的弊端。

    知道前面有另外一半的坦克挡路,他们追的就不是那么急,给予日军足够的压力便可。

    陈浩望着挥舞着马刀狂热冲锋的日军骑兵,看的都呆了。

    小鬼子是疯了吗?

    真的指望用马刀砍坦克?

    只会是白白的送死。

    对面堵住道路的坦克,开火了。

    哒哒哒喷射子弹的重机枪,像农民割麦子一样,将一茬一茬正面冲上来的骑兵收割。

    徒留下还在奔跑的战马:嗯,背上怎么轻了,喂草的仆人呢?

    “卧槽!”

    陈浩赶紧缩回了身子,四处乱飞的流弹,就有在车顶飞过的。

    “妈了个巴子,差点要老子命!”

    没让鬼子打死,却被自己人打死,那可就冤枉死了。

    陈浩打起仗来,红了眼睛是不要命,可又不是真的活腻歪。

    他跟坦克里的机枪手交换了位置,坐在有厚重装甲保护的坦克里,继续用重机枪收割着鬼子的生命。

    一边收割他还一边替人祈祷:

    “阿弥陀佛,上帝保佑,小鬼子通通下地狱吧!”

    前后十几辆坦克几十挺重机枪围住扫射,日军骑兵联队的冲锋就像一个笑话。

    血肉之躯难挡钢铁制作的子弹。

    大约几分钟,针对日军骑兵联队的屠杀基本已宣告结束。

    几百米的路上铺满了日军的尸体,徒留下还在迷茫的战马,成为八路的战利品。

    日军第六骑兵联队。

    这个曾经制造了血腥屠杀,臭名昭著的部队,整个联队被抹去。

    注定是会载入史册的战斗。

    对了,还要添上一笔,骑兵居然对着坦克冲锋,多么可笑啊!

    他们难道想用马刀,试试坦克的装甲坚不坚固嘛?



    第一百九十九章骑东洋大马

    

战争结束了,可又没有完全结束。

    “一排长,朝敌人来的方向搜索,他们可能会留下人监视山谷出口,发现了就通通干掉。”

    孙德胜放下了枪管烧红的重机枪,立即给出了下一步的指令。

    战场情形瞬息万变。

    有漏网之鱼逃走不奇怪,万一走漏了消息;逃掉的可都是手到擒来的战果。

    过了一把机枪手瘾的二排长,试探性的问道:“我看有不少漏网之鱼逃了,要不我们排去追?”

    开着坦克去追逃跑的散兵败兵,不折不扣的欺负人。

    孙德胜没好气的说:“得了,你还是省点油料吧。再说了,总得让骑兵团的人出口恶气;不能全都咱们包圆了。”

    干了十几年骑兵;他骨子里对于骑兵这个行当是很有感情的。

    骑兵团为了给他们创造伏击的机会;被鬼子骑兵一路追杀,有多么憋屈孙德胜是能感同身受的。

    换了他被追杀一路,心态早就炸了。

    肯定抄起马刀跟鬼子搏命。

    骑兵团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他孙德胜必须得竖起大拇指,说声佩服。

    正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才佩服能做到的人。

    “哎,孙德胜,快快快过来。”

    孙德胜刚爬出坦克准备透透气,就听到远处有人招呼他。

    哪个瘪犊子敢对他吆五喝六的?

    孙德胜看过去,哎哟,是陈大顾问,他赶紧颠儿颠儿的跑了过去。

    陈浩踩在被鲜血染红的大地,手里牵着一匹马。

    这匹马不一般,通体黑亮;毛发没有任何一丝杂色;看上去就赏心悦目。

    牵战马检点战利品的时候;陈浩一眼就看中了它。

    陈浩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宝马的毛发;对孙德胜说:“你当过十几年的骑兵;对马应该很有研究吧。这匹宝马怎么样?”

    孙德胜当初能当上坦克连长;除了李云龙的推荐,离不开陈浩的提携。

    他围着战马环绕了一圈,仔细的打量过后,恭敬的解释说:

    “陈顾问,毫无疑问这是一匹难得的宝马。

    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

    绝对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放在古时候,是战将的最爱,千金不换。”

    陈浩点了点头,他对相马完全一窍不通。

    一见钟情,就是因为这匹马漂亮,黑的透亮,太吸睛了。

    再则判断这是一匹宝马的缘故,还是因为马鞍十分华丽,一看是高级军官才会用的。

    骑兵高级军官会挑一匹劣马吗?

    肯定是挑一匹宝马了。

    孙德胜用对马还是很有研究的;要说比较著名的黑色宝马;最鼎鼎有名的是乌骓。

    战神项羽;燕人张三爷;大将常遇春,作战时的坐骑就是乌骓马。

    这三位古来顶顶有名的战将代言,这马还能差得了?

    乌骓是一匹黑马,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这样的马有個讲头,名唤“踏云乌骓”。

    另外一个黑的有名的战马,唤做绝影。

    是人妻爱好者曹丞相的坐骑,南征北战一直追随。

    那是大宛良马,又称汗血宝马,在近代的华国已经绝迹,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

    眼下这匹马,是日本人马种改良计划的产物“东洋大马”。

    一只倾听的陈浩忍不住笑了:“日本马?这么好的马居然是日本马?

    日本人懂养马吗,他们有合适的草场吗?

    不会是从别国进口的马,冠名日本马掩耳盗铃吧!”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鄙夷不屑,日本弹丸小国,还没有一个省大,却挤了上亿的人口。

    粮食紧张住房紧张,还能搞个草原养马?

    反正陈浩直觉是不相信的。

    有那个资源,还不如多盖几个工厂,多生产几辆卡车用用。

    孙德胜挠了挠头,他只知道小日本骑的马,不像是本地马。

    西边有西洋国,东边的就是东洋国,日本国又小,就叫小东洋。

    日本人骑的马就叫东洋马,因为这马高大,就叫东洋大马。

    至于怎么来的,孙德胜就不知道了。

    骑兵团长安排部下追击打扫战场,就凑上来想跟陈浩套套近乎。

    陈顾问是首长面前的红人,关系搞好了,绝对没有坏处。

    听陈浩质疑日本人养不出来好马,了解过内情的骑兵团长,没有直接反驳,反而高声的赞同:

    “对,说的太对了,日本马不是什么好马,全靠引进外国品种杂交撑场面。

    吹嘘的很牛的东洋大马,说穿了就是杂交马,没什么可牛的。”

    自己的意见得到内行人的恭维,别的不说心里面肯定舒坦。

    只是陈浩明锐的察觉到了一个词:杂交。

    有个享誉世界的东西叫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增产问题,使更多的人摆脱了饥饿。

    日本马杂交,也许就能培育挑选出更好的品种。

    一代一代的培育下来,就会出现一代比一代更强的结果。

    陈浩收回了之前的狂妄,轻柔的抚摸战马黑色的毛发:“你以前研究过日本马?”

    “曾在日本留学,陆士骑兵科毕业。”

    骑兵团长的回答,顿时让陈浩高看一眼。

    在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当下,能读书,就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了。

    上高等学校,还是留过学的,就非常了不得了。

    属于精英海归派,含金量高的不得了。

    说起战马来,院校毕业生要比孙德胜那个野路子知道的多。

    简直是滔滔不绝。

    陈浩从他这里了解到了“东洋大马”的起源。

    正常来说,日本马也属于东亚蒙古马的品种。

    其特点是都是矮马,耐力好,速度快,也比较适合打造骑兵的。

    但是这只能算作是马匹中的轻型马。

    马的作用远远不是组建骑兵那么简单,马拉着车保证物资的运输,商品的流通,才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点。

    日军第六师团二点八万人,只有一个骑兵联队,用了一千六百匹马。

    可整个师团到底有多少马呢?

    额定数量七千六百匹。

    骑兵用的马占总数的两成,剩下干马用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辎重联队和野炮联队。

    辎重联队额定马匹是两千六百匹,野炮联队额定马匹两千二百匹。

    这两个联队加一起就将近五千匹。

    日军区分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并非在总兵力上,某种意义上是以马匹来区分。

    甲种师团装备野炮和重榴弹炮,需要用更多的挽马来拖曳。

    马多,所以又叫挽马师团。

    乙种师团装备的是山炮和轻步兵炮,只需用驮马来驮载。

    人数没有缩编太多,可马匹不足,所以又叫驮马师团。

    曾经的日本马,是蒙古马品种,属于轻型马,跑得快耐力足。

    但是这种马想要作为牵引马车和火炮,显然负重力和脚力都是不够的。

    小日本身处于岛国,平原地带少,根本不适合养马。

    但是日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他十分清楚,想要踏上亚洲大陆,必须依赖马匹。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开始积极发展马政,大规模养马。

    曾在世纪初制定目标,要在三六年之前,将日本国内的马匹数量提升到一百五十万匹。

    在不适合养马的地方,能够把马养成功,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日本发展马政并未一味的追求数量,而是在扩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