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辽宁1950-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军的关塔那摩基地就遭到了五次袭击,两百多名美国人受伤并死亡,整个基地变得人心惶惶。而当地警察和美国军队对卡斯特罗游击队的搜查不但没有任何的成果,还在搜寻过程中受到了几次伏击,游击队的火力比美军还要强,他们的手上甚至还有反坦克武器,导致美军损失了几辆装甲车辆。

    气得发抖的杜鲁门没能来得及处理这件事情就因为各种原因下台了,而艾森豪威尔上任之后也总算能抽出时间料理古巴。虽然时代变了,但时代也没有完全变,至少美国人坚信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没有变。既然现在的古巴政府不打算和美国接着“父慈子孝”,那他们就换一个孝顺的人上台就好了,美国政府接下来选择的古巴新政权的领导人自然就是躲在佛罗里达每天奢靡享乐的古巴前总统巴蒂斯塔。

    虽然艾森豪威尔已经知道巴蒂斯塔是个非常糟糕的家伙,他在古巴国内的所作所为甚至连原本历史上的美国政府都看不下去,间接导致当时的美国没有过多地关注卡斯特罗兄弟的游击队。不过巴蒂斯塔还是有个优点的,他在这个殖民地争相独立的时代里,绝对算得上时代限定款的二十四孝成员。

    “我们不能直接出兵,要不然的话中国人和苏联人肯定又要干涉我们的行动,我们要让古巴发生的一切都像是古巴人自发的作为。”艾森豪威尔在和杜勒斯等人制定推翻古巴现政府的计划时如此说道。

    “我们可以首先切断和古巴人的贸易,只要我们找个理由停止向古巴输送粮食,他们的政府一定会在三个月之内倒台,古巴自己的土地不可能撑得起他们的需求。用这个办法或许也能避免中国人和苏联人的干扰,他们根本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支援古巴。”国务卿杜勒斯立刻提出了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干涉中南美洲事务时最管用的手段。

    “是的,我们就说现在的古巴政府忽视民权、专政独裁好了,古巴人会自己去推翻他们的政府的,我们只要让我们选好的那个人在关键时刻回到古巴,并认定只在他上台的时候才会恢复和古巴的粮食贸易就行了。”中情局局长杜勒斯也抱有相同的看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要怎么保证我们选定的那个人不会再次被古巴人自己推翻?”艾森豪威尔对巴蒂斯塔的人品还是比较清楚的,另外国内那几家大企业估计也不希望看到古巴的政权被共产党夺取。

    “我们监督他,让古巴人的生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可以在换一个人,这也算不上什么难事。”约翰·杜勒斯说道。

    杜勒斯兄弟的建议确实让艾森豪威尔觉得很有可行性,他也找不出其他什么能让中苏两国无法介入的办法了。中国人现在总不可能把舰队开到华盛顿逼着他们把粮食卖给卡斯特罗,庞大的粮食产量算是他们仅剩的一点优势之一。

    计量已定后,美国政府很快开始实行他们的计划,划找了个理由说古巴政府不尊重自由、古巴人没有得到人权,便开始进行经济制裁。然后美国海军在墨西哥湾集结,做出一副要武力干涉古巴岛上的共产主义游击队的态度,在古巴国内制造紧张气氛。

    消息一出,古巴国内果然立刻出现了骚乱,从美国进口的粮食是古巴人的命根子,他们又不能每天吃甘蔗过日子。结合美国媒体在当地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宣传,很快就把现任的古巴政府抹黑完毕,没过多久古巴群众就因为粮食价格暴涨而上街反对政府。美国方面内定的下一任古巴领导人巴蒂斯塔也悄悄地乘坐美国海军的军舰来到了关塔那摩基地,随时准备出去用美国人给他的援助发动政变上台。

    急转直下的古巴局势自然让躲在雨林里面的古巴革命游击队受到了影响,原本他们通过打土豪分财产的办法争取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是美国人这次又说他们是“政府的帮凶”,表示古巴共产主义政党上台执政的话美国政府会继续进行经济制裁,这就让古巴民众难以接受了。古巴人并不是看不出谁上台对自己更加有利,但是吃饭这个问题是如此的迫切,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真是阴毒的招数,美国人总是这样子,这下子我们的事业要怎么办呢?”

    在讨论当前面临的困难的时候,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感到非常不安,原本他们的事业在中国和苏联的秘密帮助之下有了很好的起色,但是美国人这么一轮制裁下来他们简直要回到解放前了。

    “中国同志们对这件事情有什么办法吗?”

    “没有,非常遗憾,最近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手头上都拿不出粮食来支援我们。”

    我党和苏联自然都有在关注古巴方面的问题,古巴共产党手里的那些武器自然也是我党偷偷送过去的,美国人给古巴断粮这件事也在预料之内,但是我党确实没有办法。现在中国旁边还有一个社会主义日本需要粮食,苏联自己的粮食也没有富余,从美国那里得到的面粉已经不太够用了。

    不过这件事也不会一直没办法,预计到今年秋收的时候,在辽宁省带来的先进农业技术的加持之下,中苏两国的粮食产量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到时候支援一下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古巴应该没有问题。由于古巴特殊的战略地位,我党和苏联自然都不会坐视卡斯特罗等人失败被杀,虽然从军事上威胁美国用不着古巴作为基地,但是未来社会主义阵营要把影响力扩展到南美洲,古巴就是非常重要的跳板。

    “也就是说,我们还得坚持到今年秋收的时候是吗?”劳尔·卡斯特罗问道。

    “没错,到那时候我们才能夺取政权,不然的话美国人的经济制裁我们无法承受,我们可以自己饿死,但是不能让人民陪我们饿死。”菲德尔·卡斯特罗坚定地说道。

    “那大约会是非常困难的一段时期了,如果按照中国同志们所说,巴蒂斯塔重新上台后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尝试围剿我们。”

    “你说得对,我们的敌人会变得更加残忍,但是这也只是他们最后的疯狂了,我们的胜利是必然的,这是历史所决定的。我们现在能得到这样强大的帮助,自然不能辜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同志们对我们的信任。”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古巴共产党的游击队员们又相互鼓励一番,并决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暂时蛰伏起来,不再那么频繁地在公众面前曝光,并减少袭击美国军事基地的频率。巴蒂斯塔重新上台对古巴人民而言肯定是一个灾难,但是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了,卡斯特罗等人有信心在中苏两国的援助到位之后迅速夺取古巴政权,解放全国民众。

    他们的事业其实还不止于此,整个南美洲的革命组织基本都面临着和古巴人相同的情况,古巴的革命获得胜利的话,无疑会给在中南美洲奋斗的同志们打上一剂强心针。一直被视为美国的禁脔的美洲大陆如果获得了解放,那么美帝国主义的垮台也就不会远了。

    局势在这之后的发展几乎和美国政府预料的一模一样,古巴人的速度甚至还让他们感到吃惊,资产阶级宪政政府仅仅在一周时间后就因为飙涨的物价陷入绝境,被当地媒体洗白成救星的巴蒂斯塔趁机纠结党羽发动政变,很快就推翻了现在的民选政府,并宣布解散古巴议会成立军政府。美国政府随即表态巴蒂斯塔政府才是真正的“自由的、民主的”政权,并解除了贸易禁运,大量的贷款和粮食随即涌入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古巴。古巴民众看到了这一结果之后都觉得失望透顶,不过他们总算还是保住了自己的那一口粮食。

    另一方面,我党和苏联虽然极度不满,并在联合国和国际媒体上都发表言论谴责美国人的这种行为、经济制裁巴蒂斯塔军政府,但终究没能作出进一步举动。

    大获成功的美国政府总算从这件事情中找回一点自信,超级大国的影响力还是能起到一点作用的,那些不安分的小国看到古巴的下场之后多少也能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然而,艾森豪威尔并不知道的是,中苏两国虽然现在还没什么办法,不过几个月后就准备给巴蒂斯塔政府准备一个大惊喜。

第219章 早稻

    随着清明时节即将到来,新中国的农民们也到了一年中比较紧张的时候,除了还没有升温到合适程度的东北地区之外,全国上下的水稻种植区都迎来了播种季节。

    辽宁省穿越事件已经过去了半年左右,这期间国内发生的种种变化也让今年的播种季节变得颇有些不同。中央为了1951年的粮食产量能达到预想中的水平,让辽宁省有关农业的各个部门全力开动。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辽宁省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的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并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了在将信将疑的群众中推广新技术,全国各地的农村已经广泛地建立起了公有制试验田。

    虽然辽宁省各部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能够对外输送的良种、化肥、农药一类农业物资依旧算不上够用,中央决定以这一季早稻作为实验,在试验田出成果向群众展示新技术的好处的同时,辽宁省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农用物资产能会在晚稻播种前扩充到预定水平。

    在福建省闽南地区的某一村庄中,刚从辽宁省农技学校学成归来的退役解放军战士李水生正在和村子里的其他干部们一起把农业合作社的公共试验田的牌子插到地里面。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不过微风中还夹带着一丝凉意,几个农业合作社的农技员和干部都绑起裤腿,撸起袖子站在水田里面。

    “可惜咱们村的地还是太少,这才二十多亩的公有田,也不知道能不能使出效果来。”合作社的另一名农技员王大柱是李水生的同期同学,也是在部队里面的战友,他外表上看起来是个精壮但粗短的汉子,皮肤晒得黝黑。

    “你就放心好了,照着我们学到的那么干,就算不能像教员们说的增产一倍,多个三四成总该没问题的。”李水生一边擦着汗一边说道。

    他们两个回到村里之后花了不少时间组建合作社、征求公用土地、向村民们宣传新技术的好处,不过大多数村民仍然对他们描述的“奇迹”将信将疑,这片地大家已经种了几百年了,丰年欠年的粮食是多少基本就没有变过,现在共产党一来,地里就能多种一倍粮食,那可不是唬人吗?碰到这种情况的农技员和村干部们也没有多说,直接按照他们学到的知识,在村中征求土地作为公有试验田,这些田地里种出来的收成仍旧归贡献田地的人所有,相当于不用干活儿就有收成,但即使这样,村民们也非常犹豫。

    最后的成果就是这么二十几亩可以连成一片的水田,比起合作社干部们原先设想的三四十亩还差了一些,不过福建省山多地少,他们这个村子虽然比较靠近沿海平原,但是也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就这样将就一下了。

    “我们这条件还算比较好的了,泉州港那里有辽宁省的船可以到,我们申请的农技物资是全额发放的,要是在江西还是其他什么更里面的省份,估计每个村都侍候不起五六亩试验田。”李水生和其他同伴们把试验田的牌子插好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