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辽宁1950-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面临的问题,英国民众对内阁的不满正在与日俱增。政府的新闻发布官已经很久没有回应民众的质疑,首相艾德礼在下议院质询中也一直回避问题,似乎不久之后英国政府就该看到群众上街抗议的盛况再次出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了。

    “行了,我们今天就说这些吧,时间已经很久了,你们回去的时候注意不要被人跟踪监视。”情报组长摆了摆手,今天叫着两个人过来主要就是交代任务,一直留在这里对这两个人都是不合适的。

    三个人随即离开了这间地下室,分别从地面建筑的不同出口离开了这栋楼房。

    走到大街上后,德里克教授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压低头上戴着的礼帽,然后融入到人流当中。

    天空中被灰沉沉的乌云填满,伦敦的街道上明显有了更多步行往来的人,而在过去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的私家车辆则变得非常少见。德里克今天就没有开出自己的汽车,而是打算在街道边叫一辆出租车,以便回到自家大学。不过他在街道边慢慢地走了一阵子后,却没有看到任何一辆出租车,这时候他才想起来,伦敦的大多数出租车已经因为汽油价格的暴涨而停运了。

    无奈之下,德里克只好又绕路走进了地铁站,至少这一公共交通到目前为止都正产运营。

    一走进地下站台,德里克便闻到了一大股夹杂着汗臭味和烟味的恐怖气味,他很不习惯这种人流量大而且卫生情况很一般的场所。站台上既有地铁站里面常见的普通工人和白领人士,也有不少基本不会坐地铁的衣着光鲜的高收入人士。似乎汽油价格的上涨让不少人都开始难以承担私家车的使用成本了,这也是英国民众最近抱怨得最多的事情。

    “听话,这周末我们没办法去郊游了,家里的汽车不能开。。。。。。”

    “你听说了吗,隔壁办公室的一个办事员因为抱怨了两句加班太多就被当成苏联间谍逮捕了。。。。。。”

    “最近的商店都是有什么毛病,汽油涨价就算了,黄油也涨价。。。。。。”

    “公司过几天就要宣布裁员细节了,这可千万别轮到我头上。。。。。。”

    “这该死的停电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消停一下,艾德礼首相和他那个该死的内阁早就该滚出唐宁街了,下次大选的时候我一定要投给反对党。。。。。。”

    “这是什么东西?黑市上买到的?多少钱啊,看起来很方便,哈?你说是从东德走私过来的?跟我过来。。。。。。”

    “下个月我们就移民去美国,不列颠岛太不安全了,我的弟弟现在就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们去找一份工作定居下来,离该死的俄国人远一点。。。。。。”

    地铁的站台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相互交谈着,嘈杂的声响中足以表现伦敦居民们近日以来地各种不满,国际形势的变化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德里克冷眼看着这些正在抱怨着的人们,他有体会到自己的生活正在变得麻烦,但是他更知道这些伦敦居民正在抱怨的生活是世界上其他几十亿人难以想象的天堂。

    一阵钢铁碰撞的声响从地铁隧道中传来,人们一下子挤到站台边上,由于现在乘坐地铁的人大大增加,人们已经忘记了排队的礼仪,只想要赶紧挤进狭小的地铁车厢中。很快,列车从隧道中出现,缓缓停靠在站台边上,德里克艰难地挤进了车厢,站在车厢中被身边的人们推来挤去。

    结束了痛苦的地铁旅途之后,德里克回到了自己的大学住所,妻子正在上班,他们的孩子还在学校上课,德里克今天有充足的个人时间。不过他没有呆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研读书籍,而是换了一身衣服之后就动身前往一场学术上的交流会议。

    与此同时,皮尔森则步行来到了自己任职的英国安全部门当中,他的官阶级别不是很高,但是能接触到的机密信息非常多,甚至于内阁的大部分文件也能有所接触。他的上班时间并不固定,毕竟皮尔森不是底层那些天天要加班的情报人员,因此能在这样的工作日中迟到几个小时时间。

    皮尔森回到个人的办公室中后,一眼就看到了桌面上堆叠如山的文件,全都是要他亲自过目审核的机密信息。简单地回想了一下刚才密会的内容之后,皮尔森坐到自己的办公位置上,开始迅速地阅览文件,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关键词。每当他找到自己需要的重要信息,皮尔森就会用多年锻炼出来的记忆力强行记住,然后在下班回家后用特殊手段将消息传递给自己的联络员,这一套办法已经用了几年时间,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这群蠢货,整天抓一些无辜的人上来充当业绩。。。。。。”

    翻看了几份文件之后,皮尔森有些恼火地自言自语,英国政府在几次泄密事件过够对安全部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甚至直接制定了抓捕“苏联特务”的业绩标准,搞得下层的安全人员不得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抓捕了不少只是随口乱说的路人。他们的这种行径不能说没有效果,不过负面效果比正面效果大得多,皮尔森从一开始就认为这种过激行为肯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在这堆文件的最后,皮尔森惊喜地发现了一份来自美国的情报共享,里面刚好就提到了所谓的“上帝之鞭”行动。

    皮尔森一边阅览文件的内容,一边低声呢喃道:“以色列。。。。。。突袭。。。。。。在航母编队离开之后。。。。。。”

第278章 敢死炮

    “快点出来吧!你们已经无处可逃了!”

    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持枪围在一间农村小屋院子的围墙边上,为首的军官正用喇叭向里面喊话。

    “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了,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只有放下武器投降才是你们唯一的活路!”

    军官已经喊了一段时间,嗓子干燥得不行,但是被层层围住的农场小屋并没有任何动静,似乎里面并没有人藏着。另一个在场的军官走了过来,开口说道:“迪米特里,要不还是强攻吧,我们没必要在这等着,万一他们跑掉了,我们都得完蛋。”

    被称作迪米特里的人则放下喇叭并回应道:“放心吧,斯科奇,我们已经为这次抓捕准备了两个月时间了,他们的逃生通道已经被我们堵死了,现在那几个人肯定还在里面。上面要我们抓活的,这几条大鱼的意义很重。”

    “可是,他们现在肯定在销毁证据,如果我们不赶紧进去的话,他们会把所有东西烧个精光的。”斯科奇非常担忧地说道。

    “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抓到活人,刑讯部门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开口,他们手上的文件和密码本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而在被层层叠叠包围住的这间农场小屋的地下室里面,有三个人正在紧张地往熊熊燃烧着的火炉中投入纸张和胶卷,在这间摆满了书架和其他与农场小屋格格不入的摆设的狭小房间的地板上,还有着一部被砸报废的电台。纸张和胶卷燃烧产生的浓烟让正在忙碌中的三个人不停地咳嗽流泪,但是没有使他们的动作变慢。

    “不能再拖了,我们要赶紧把秘密通讯装置毁掉!”

    “我已经快把最后的消息送出去了,再等我半分钟!”

    坐在一张书桌边上的第四个人正在快速地敲击自己面前的一套很有特色的通讯设备,另外的三个人不停催促他赶紧解决。

    他们四个人仅仅在半小时前还在悠闲地会面,但是现在却手忙脚乱地开始做极端状况下的准备,很明显他们的敌人已经为这场突然袭击准备了很长的时间。

    “达米安,你翻一下火盆,这些文件一个字也不能留下来,克里尔,你再翻一下保险柜,确认里面的东西都已经拿出来了。动作快点,外面的家伙不会等我们太久了。”

    “都已经翻过了,不会有剩的了,同志们的会议记录和名单都已经销毁。”

    “这些杂种,他们究竟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肯定是萨莫欣那家伙泄了密,我跟你们说过,这些主张议会斗争的家伙根本不可靠,他一定是被人给收买了!”

    “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把事情都做完,然后我们赶紧走。”

    这里是意大利西部港口城市那不勒斯郊外的某处农村,正在忙碌地销毁机密文件的人四个人隶属于意大利的某个秘密社会主义组织,除此之外之,他们还为苏联情报部门服务,提供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在地中海活动的各种消息。情报小组获得了一个名为“蜂鸟”的代号,在战后这几年时间里面,他们一直兢兢业业地向苏联情报部门提供了美军军舰在那不勒斯以及附近港口的出航与停靠情况。这点简单的侦查工作其实算不上有多危险,但是1951年以来美军第六舰队的活动变得频繁,意大利政府也在美国的要求下对其国内进行了一轮严厉的政治审查,以至于本属于意大利最大反对党的意大利共产党受到了非常残酷的打压。

    北约的核心成员英法美三国对意大利的态度明显好过联邦德国这个前线炮灰,不过也好得有限。自认已经失去海上优势和空中优势的美英法三国为了“保护”地中海,向意大利政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包括恢复在意大利的盟国驻军,完全依赖于美国的总理加斯贝利自然没有反对,于是除了那不勒斯继续作为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指挥部驻地之外,美国陆军和空军也在意大利本土分到了一杯羹,开始着手建造几个军事基地。除此之外,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也需要意大利的几个港口充当临时的转运口岸,经常有大批的军事装备在此装卸。

    在这种情况下,那不勒斯地区的这个服务于苏联的特殊情报小组就应苏联的请求扩大了自己的业务,不仅要监视第六舰队的活动,还要关注美国人新派遣的驻军有什么动向。头几个月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是当苏联方面向他们提及了“回形针二号”这个意义不明的行动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奇特的变化。西欧各国的苏联情报机构都奉命调查“回形针二号”以及“上帝之鞭”这两个美国机密行动的相关信息,其中英国的情报分支很快就传回了好消息,“上帝之鞭”行动的大概情况被查了出来,证明与一场由以色列军队主导的军事行动有关系。而“回形针二号”也得到了一点模糊消息,除了吸收欧洲人才这一猜想被初步证明之外,身处英国政府高层的情报员还发现这一情报可能和美国在欧洲的大规模破坏计划有关。

    急于查证信息的“蜂鸟”小组恰好在这段时间注意到,美国人有时候会在夜晚时封锁军港,并赶走所有意大利人,由他们自己的士兵戴着防毒面具从没有登记信息的运输船上装卸一些特殊集装箱。这一可疑举动吸引了“蜂鸟”小组的成员,他们一直想要知道那些秘密集装箱里面装了什么东西要搞成这种阵仗,但是美国人的严密封锁使得他们没抓到任何机会。

    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之时,身为情报小组外围成员,以及意大利共产党党员的一个叫萨莫欣的人提出他有办法能够探知美国人在军港里面做什么手脚。“蜂鸟”的组长一开始对此表示怀疑,不过萨莫欣却成功带小组的另一名核心成员在美国人封锁军港时成功潜入,并靠近到那些神秘集装箱的装卸区。

    “再确认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